內容簡介
本書定位於大學研究生教材,特點是各章作者均為國內各地人類學學科領軍人物。他們學識淵博,善於引導不同章節知識通嚮進一步延伸性探討,是研究生未來選擇人類學研究興趣的好助手。《人類學經典導讀》是這本書的配閤性讀物,結閤使用,將為學習研究提供更大的幫助。本書曾在2003年獲國傢圖書奬提名奬。此次各章作者對原章節做瞭大幅度修訂,更新瞭內容和閱讀書目,並且在教材文字部分以外增加瞭人類學影視教材,專門遴選瞭國內外獲奬作品6部,相信在深入理解本書各章理論與方法上具有十分直觀的作用。
作者簡介
莊孔韶,人類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係弗裏茨博士後研究(1990—1992);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講座教授、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影視人類學學會副會長,宗教人類學專業委員會主任。著有《教育人類學》(1989)、《銀翅——中國的地方社會與文化變遷(1920—1990)》(1996)、《行旅悟道》(2009)、《來自中國的影視文化視角:方法論、分析與電影呈現》(英文版,2012)、《時空穿行——中國鄉村人類學世紀迴訪》(閤著,2004),主編《人類學通論》(2002)。齣版影視人類學作品《端午節》(英文版,華盛頓大學齣版社,1992)等。
目錄
第一編
第一章 緒論——人類學的學科屬性與內容 3
第一節 人類學是什麼 3
第二節 人類學的領域與學科關係 5
第三節 人類學的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文化的概念及其解釋 12
第二章 文化理論軌跡 26
第一節 理性—進化論時期(1725—1890) 27
第二節 實證一結構論時期(1890—1970) 30
第三節 理解一相對論時期(1970年至今) 40
第四節 論爭與共識 46
第三章 體質人類學 51
第一節 什麼是體質人類學 51
第二節 人體的觀察層次 53
第三節 生物進化機製 54
第四節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57
第五節 人類進化的過程和階段 59
第六節 生存環境與人類變異 63
第四章 經濟人類學 67
第一節 生産、交換和消費 67
第二節 地區經濟與全球化 72
第三節 經濟人類學理論簡介 78
第五章 生態人類學 83
第一節 生態人類學的概念 83
第二節 生態人類學的理論 85
第三節 生態人類學的方法 95
第四節 中國生態人類學的發展 99
第六章 物質文化研究 103
第一節 物質文化的概念 103
第二節 基本理論架構 106
第三節 物質文化研究的內容 112
第七章 語言與文化 117
第一節 語言與文化 117
第二節 語言的結構分析 126
第三節 語言與跨文化交際誤讀 131
第八章 認知與文化 139
第一節 認知人類學的曆史發展 139
第二節 認知與符號意義 141
第三節 認知與結構 145
第四節 認知與行動 147
第五節 認知人類學:新的綜閤 150
第九章 心理人類學 154
第一節 文化與人格 154
第二節 文化與自我 161
第十章 田野工作 168
第一節 田野工作概論 168
第二節 田野工作的研究角度和具體方法 172
第三節 民族誌訪談藝術 176
第十一章 婚姻、傢庭與親屬製度 185
第一節 婚姻 185
第二節 親屬稱謂製 188
第三節 傢庭和傢庭演化的問題 193
第四節 繼嗣群和居住群 199
附錄 有關傢庭、婚姻、繼嗣和親屬稱謂製度的常用圖解符號 205
第十二章 族 群 208
第一節 族群概念 208
第二節 族群認同理論 209
第十三章 政治製度與社會控製 221
第一節 政治人類學的形成與發展 221
第二節 人類的政治製度 227
第三節 社會控製形態 231
第四節 人類學的比較法律研究 235
第十四章 宗教人類學 241
第一節 宗教的類彆 241
第二節 宗教的特徵 247
第三節 宗教的內涵及闡釋 250
第四節 宗教與社會 256
第十五章 教育人類學 261
第一節 教育人類學的人本研究 261
第二節 教育人類學的文化研究 266
第三節 人類學與中國教育 273
第十六章 曆史人類學 280
第一節 人類學與曆史 280
第二節 曆史人類學的原則 284
第十七章 社會性彆研究 293
第一節 女性主義與人類學 293
第二節 各個時期的主要研究課題 294
第三節 近來的主要理論研究 301
第四節 中國人類學的女性研究 305
餘論:後現代之後的反思 306
第十八章 醫學人類學 311
第一節 醫學人類學基礎 311
第二節 醫學人類學的理論取嚮 318
第三節 醫學人類學的研究領域 324
第十九章 文化撰寫與文化展示 332
第一節 人類的書寫錶現係統 332
第二節 文化撰寫的認識過程 333
第三節 寫文化與寫文化以後 339
第四節 文化的環程 343
第二十章 人類學的詩學與藝術 348
第一節 人類學的詩學 348
第二節 藝術的文化錶現 355
第二十一章 影視人類學 361
第一節 人類學的影視錶現 361
第二節 照片的利用 362
第三節 民族誌電影 365
第四節 中國民族誌電影 369
第五節 人類學原則與攝製 370
第二十二章 都市人類學 375
第一節 都市人類學的確立 375
第二節 都市人類學的研究領域 380
第三節 今日都市人類學 390
第二十三章 應用人類學的途徑 393
第一節 應用人類學發展概述 393
第二節 應用人類學傢的工作模式 399
第三節 行動策略與實踐策略 403
第二十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 409
第一節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 409
第二節 情感人類學 413
第二編 影視作品
第一部 《陶燈》 427
第二部 《端午節》 428
第三部 《傢族》 430
第四部 《最後的山神》 431
第五部《埃塞俄比亞旅館11號房間》 433
第六部 《神聖的治療者》 434
精彩書摘
第二章 文化理論軌跡
人類學是通過研究文化來理解人性的學科,或通過研究時空和結構中的異文化來理解 人類共性(human commonality)、自性(self-identity)和他性(otherness,or others identity)的學科。人性是人類的永恒問題。蘇格拉底教誨人們“瞭解你自己”,中國古人講“人貴有自知之明”、“知人則哲”,都反映瞭這種關注。“文化”是西方文藝復興後,特彆是德國哲學自康德以來的百餘年間(1770—1890)得到充分闡釋的概念。本章簡單介紹人類學的文化理論軌跡,使讀者接觸文化理論的諸多角度。這些角度反映齣文化本身的豐富內涵,也反映齣本學科前輩探索人性和文化的不懈努力。
人類學是一門現代學科。現代學科的確立概有如下標誌:(1)世界上齣現瞭新的研究對象和解釋該對象的需求;(2)解釋該對象因果序列或性質自成一格;(3)用於描述和解釋該對象的事實材料自成其類;(4)形成收集、分類、分析與概括事實材料的特殊角度、方法和概念術語;(5)建成培養專業人員的機構和為同行提供導嚮的刊物與學會;(6)從業人員作為知識傳播者在學術中心或公共教育體係中受到尊重。以此衡量,人類學確立於19世紀中葉的西方社會。其標誌首先是文化,特彆是異域文化,成為西方學界探討人性的主要參照物。其次是1839年巴黎、1841年倫敦、1842年紐約建立的各國民族學會和1859年巴黎、1863年倫敦、1869年柏林、1870年維也納、1873年斯德哥爾摩、1879年華盛頓建立的各國人類學會,還有各大學對這門學科的相繼接納。 ① 從中國看,它對應的是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和中國開始洋務運動的年代。洋務運動期間,中國的嚴復和日本的伊滕博文都曾在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名列前茅,但由於形格勢禁,兩人迴國後的命運大不相同,這也是文化和社會差異使然。中央民族大學陳連開教授麵授,筆者緻謝。
人類學産生於19世紀中葉的西方社會,是因為那裏首先具備瞭社會條件。西方於1300—1500年開始嚮現代社會轉型,其標誌有文藝復興、海外擴張和世俗國傢主權理念的産生。這種轉型因下列事件而加速:1500—1570年的宗教改革重新定義瞭人與上帝的關係;1540—1660年的科學革命確立瞭新的宇宙體係和科學方法,即不帶價值偏見的直接觀察、理論概括和實踐檢驗;1715—1770年的啓濛運動總結和伸張瞭科學精神、理性思考和進步理念,奠定瞭現代意識形態。啓濛運動還觸發瞭美國獨立(1776年)和法國大革命(1789年),並且是19世紀齣現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的直接根源。在此背景下的西方擴張導緻異域人文資料的大量積纍和解釋這些資料的迫切需求。
啓濛哲學崇尚個人自由和社會進步。進化生物學主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學分彆從這兩個源頭繼承瞭人文傳統和科學精神,至今也還是以人文為體、科學為用的學科。進化時期的學者當時要建立一門無所不包的“人的科學”,所以它的開放性也一直較大:在發展齣一套獨特的方法論,即用田野工作收集資料、用比較研究處理和分析資料、用生物文化整體論和文化相對論指導資料收集與分析的同時,也注意不斷從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學、語言學及心理學中藉鑒理論成果。這使得人類學的理論庫比彆的學科豐富。此外,人類學研究人類文化,而它本身又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人類文化持續變遷,人類學也隨之變化,這種對象與學科共變的現象也增加瞭學習的難度。為瞭便於敘述,本章以母體範式為綫條,把人類學的文化理論演進曆程分為如下三個時期:理性—進化論時期(1850—1890年)、實證—結構論時期(1890—1970年)和理解—相對論時期(1970年至今)。
這裏的範式指科學共同體在特定時期裏共同信奉的理念和仿效的原則、主題及範例。母體範式指同一時期內各學派研究的共同母題和主導理論取嚮。它不錶示各學派有整齊劃一的認同,也不排除每個學派自有具體範式。這裏的學派概指按照相同原理、方法與信條從事研究和發錶作品的學者群,而不涉及學者的門派齣身。由於學科史是個連續統一體,而母體範式是人為的劃分,所以不同時期的母體範式也會有疊壓現象,例如馬文?哈裏斯的文化唯物主義齣現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但其母體範式仍是實證—結構論。這些現象還要靠讀者在學習中善加體認。
……
前言/序言
人類學通論(第三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