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4
曆代紀事本末:金史紀事本末(套裝共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金史紀事本末》在捲首附《紀年錶》,以圖錶的形式反映金代各朝改元及其重大史事。正文之外附有考異,李有棠徵引大量史籍文獻,對於金史進行補充考訂,史料價值很高。
《金史紀事本末》,清李有棠撰,52捲。光緒十九年(1893年)與《遼史紀事本末》40捲同時初刻,後經不斷修訂,引用書目達510種,事無巨細皆詳加考辨,考異以小字夾注正文之中,又崇尚轉述,故小字過半。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江西學政吳士鑒上奏朝廷,稱“紀述淹賅,考定完密”,為“乙部中不朽之作”。
(清)李有棠(1837-1905),號芾生,江西萍鄉人,清朝史學傢。幼年聰慧,理解力強,對經史特彆留心。後補博士弟子員。光緒年間,任江西峽江縣訓導時,閱覽袁樞《通鑒紀事本末》,便有心寫《遼史紀事本末》40捲與《金史紀事本末》52捲,初刻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後經不斷修訂,二十九年(1903年)由江西學政吳士鑒上奏朝廷,稱“紀述淹賅,考定完密”,為“乙部中不朽之作”。
經典書籍,值得購買
評分《遼史紀事本末》四十捲,清末李有棠撰,它和《金史紀事本末》是姊妹篇。本書的體例分正文和考異兩部分,正文“區彆條流,各從其類,均以正史為主”;考異則兼采群書,用小注的形式,把諸書異同“分載每條之下……以便觀覽,而資質證”。書中的考異部分李有棠還是下瞭很大功夫,但書中未涉及有關遼代的典章製度是突齣的欠缺,對《遼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書後附《遼史人名清元異譯對照錶》。
評分紀傳本末體史的編纂方法,眉目清楚,旨趣明白,讀者開捲後便可一目瞭然,從而獲得較為係統而完整的曆史知識,被當代著名文獻學傢張舜徽先生稱為是“一種便於記憶、檢索,對初學曆史的更為閤適的體例。”紀事本末體史書的這一便於閱讀便於記憶的優點,非常利於普及曆史知識,可滿足廣大讀者渴望獲取曆史知識的迫切需要。
評分紀事本末體史書之一,記載瞭元代的一些大事,可作為元史的一種補充
評分京東423活動每滿100-50,疊加200-50的券,5.5元到手,3.6摺吧。就是這次包裝箱好多的癟瞭,且這本書沒有塑封,後麵有很髒的手印,懷疑是彆人退換貨的,懶得摺騰瞭。
評分.中華書局學術書籍方麵,一套繁體竪排的二十四史是愛書人永遠的愛與痛。良心價格(我開始收集的時候,綠皮那套平均十塊錢一本),高端內容,劣質紙張。好在零八零九以後,印刷有很大改觀,應該是換瞭印刷廠,可惜這定價也是一版高過一版。除去這套大部頭,繁體竪排的古代名傢文集古代作品校箋集也有好大一套,學瞭商務印書館的樣子,按照顔色來加以區分,但是封麵風格都很接近。除去這兩套大書,我個人還很喜歡收集中華書局齣版的筆記,包括白色為主色調也用顔色加以區分的唐宋,元明,清人筆記,這都是繁體竪排的,橫排的有以藍色為主色的晚清民國筆記。這幾套書也是很難搜羅,印數都不高,選書也很難選,因為簡介都差不多,隻能翻實體書。我在書店裏隻要見到喜歡的也一定買下來。除瞭數不盡的繁體竪排,中華書局也齣版一些普及性的古典作品,比如簡體字的前四史,四大名著等等,也是弄個精裝硬殼子唬人,不過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評分書皮邊角有磨損,內頁尚佳。比較老的版本瞭,序言還有很強的時代烙印,不過於內容無礙。除第一冊有總目錄外,每冊還有該冊目錄,便於查閱,這點比理學叢書係列編排得好。
評分.中華書局學術書籍方麵,一套繁體竪排的二十四史是愛書人永遠的愛與痛。良心價格(我開始收集的時候,綠皮那套平均十塊錢一本),高端內容,劣質紙張。好在零八零九以後,印刷有很大改觀,應該是換瞭印刷廠,可惜這定價也是一版高過一版。除去這套大部頭,繁體竪排的古代名傢文集古代作品校箋集也有好大一套,學瞭商務印書館的樣子,按照顔色來加以區分,但是封麵風格都很接近。除去這兩套大書,我個人還很喜歡收集中華書局齣版的筆記,包括白色為主色調也用顔色加以區分的唐宋,元明,清人筆記,這都是繁體竪排的,橫排的有以藍色為主色的晚清民國筆記。這幾套書也是很難搜羅,印數都不高,選書也很難選,因為簡介都差不多,隻能翻實體書。我在書店裏隻要見到喜歡的也一定買下來。除瞭數不盡的繁體竪排,中華書局也齣版一些普及性的古典作品,比如簡體字的前四史,四大名著等等,也是弄個精裝硬殼子唬人,不過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評分很好,很喜歡,很有收藏價值。
曆代紀事本末:金史紀事本末(套裝共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