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領袖》:一部有深度的世界政治領袖傳記
在20世紀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中,世界各國的政治領袖或梟雄是怎樣煉成的?
小時候極度自卑、直到九歲纔學習寫字母的威爾遜長大後是如何成為美國總統的?
富蘭剋林·羅斯福是怎樣用高超的政治技巧使自己成為一位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的?
《領袖》一書是領導學界公認的經典名著,也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故事性的世界政治領袖傳記。全書以生動的筆觸講述瞭甘地、列寜、希特勒、威爾遜、肯尼迪、尼剋鬆、亞曆山大二世、毛澤東、卡斯特羅、俾斯麥、戴高樂、丘吉爾、張伯倫、馬丁·路德·金等諸多政治領袖的成長經曆及他們所經曆的各種挫摺,並將其與他們的領導風格和領導藝術聯係起來,使讀者能更好地體會領袖的風采與魅力。
領導學大師的開創之作
本書係領導學研究領域的開創者、普利策奬和美國國傢圖書奬雙項桂冠獲得者伯恩斯的代錶作品,全書以氣勢如虹的文風,巧妙地將生動的領袖人物傳記、戲劇性的曆史事件與深刻的領導學理論融為一體。
全麵展示世界政治領袖的成長譜係
本書通過60多個故事與知識專欄、近百幅珍貴的曆史圖片,以及數百個政治人物小專欄,嚮讀者全麵展示瞭甘地、列寜、威爾遜、肯尼迪、尼剋鬆、亞曆山大二世、毛澤東、卡斯特羅、俾斯麥、戴高樂、丘吉爾、張伯倫、馬丁·路德·金等諸多政治領袖的不同風采。
深刻剖析政治領袖的成功密碼
本書深入研究世界各國政治領袖在童年及青少年時代所受到的各種心理和社會影響,全麵分析他們在中年和晚年生活中遭遇的各種政治力量,從而揭示他們成長為政治領袖的成功密碼。
作者簡介
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1918—2014),美國當代最敏銳的政治學傢和曆史學傢之一,領導學研究泰鬥;生前為美國威廉姆斯學院伍德羅?威爾遜榮譽退休教授,曾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國際政治心理學會主席。伯恩斯是一位高超的總統傳記作傢,他為富蘭剋林·羅斯福總統寫的傳記《羅斯福:自由戰士》同時獲得普利策奬和美國國傢圖書奬。伯恩斯在領導學研究領域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交易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理論的提齣,這一理論集中體現在其代錶作《領袖》一書中。
精彩書評
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在這本著作中嚮世人證明,他不但是美國最為傑齣的政治學傢,而且同樣是一位重要的社會學傢。《領袖》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作者將生動的傳記、戲劇性的曆史與政治理論相結閤,用一種引人入勝的結構綫索將其融為一體;作者對美國社會、政治和經濟體製各個不同部分之間的復雜狀況、矛盾以及相互關係所做的探索,的確發人深省。
——肯尼思·B·剋拉剋,摘自《城市新聞》
當今論述領導的著作已經很多,但這部作品給人的深刻印象是:作者縱覽西方與非西方文明發展史,擺脫瞭文化上種種偏見的束縛,提齣瞭關於領導的大量精闢見解。
——沃爾特·約翰遜,摘自《華盛頓郵報》
伯恩斯在其經典著作《領袖》中,融人物傳記、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現象於一體,對領導理論、領導藝術進行瞭精闢闡述,相信讀者一定能夠從中獲益,提升領導力與領導績效。
——劉峰,國傢行政學院和北京大學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領導力研究院院長、東方管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目錄
第1部分 領導:權力和目的
在我們所處的時代中,一個最為普遍的渴望便是對強有力的富有創造性的、領導的渴求。
權力的持有者追求的可能不是權力,而是地位、聲譽、威望和榮譽,或者是用權力來實現更崇高的目標。但他們也可能隻是追求權力,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資源去使人們做他們想要做成的事。
第1章 領導的權力
●烏乾達國王的卡賓槍
●普魯士王子的保姆
權力的兩個要素
領導與追隨
領導不是什麼:彌閤理智的鴻溝
●柏拉圖關於船的寓言
第2章 道德領導的結構
權力與價值觀念的源泉
●塞凡湖的水位
衝突和意識
●羅斯福爭取第三次總統提名
領導的提升力量
第2部分 領導的起源
愛或歸屬感的需要,既有助於形成各種領導形式,也是形成不同類型的追隨者的根源。
各種價值觀念是領導者的彈藥庫:它既能喚起追隨者的廣泛支持,也能激起強烈的反對和衝突。
第3章 領導的心理根源
個性之繭
●貴族齣身的甘地與他的父母親
●列寜的傢庭:幸福的烏裏揚諾夫一傢人
●希特勒童年的陰影
●俾斯麥的內疚感
●少年舒馬赫與他的母親和姐姐們
●埃莉諾·羅斯福的童年:母親和父親先後離世
●童年時代的尼剋鬆
欲求的源泉
●威爾遜總統和他的私人秘書
需要的變形
需要和價值的等級
●民主是什麼?
第4章 領導的社會根源
作為帝國的傢庭
學校的政治教育
●青年甘地遭遇父親去世
●希特勒悲若的青少年時代:父母先後去世
●年輕的列寜先後失去父親和哥哥
自尊、社會角色和共情
●伍德羅·威爾遜的少年時代
第5章 政治領導的熔爐
雄心的激勵
●從英國到南非:青年甘地的非暴力不閤作主義逐漸形成
●青年希特勒的迅速崛起:從一戰戰敗國傷兵到納粹黨黨魁
●青年列寜與列寜主義的形成
對需要的滿足
●權力與被認可的需求:孰輕孰重
●富蘭剋林·羅斯福的淡定
開放與閉閤:政治機遇的結構
●對王子的教育
創造追隨者
第3部分 變革型領導
經驗,不管它如何明智,不過是他人對領導的一種迴應,而最佳的理智領導卻可以憑藉想象和智慧的武器,預見、協調並最終徵服經驗。
第6章 理智領導:作為道德權力的觀念
●衝突造就的理智領導者
處於衝突焦點上的知識分子
●沙龍中的知識分子與女士們
●托在維爾眼中的知識分子
自由與權力
●霍布斯與洛剋的共同點
●歐洲的咖啡館和俱樂部
知識分子與自由的本質
變革型權力的理智考驗
第7章 改革領導
●英國首相格雷的早年生活
英國:堅定的單一主義者
俄國:自上而下的改革
●亞曆山大二世與俄國解放農奴改革的失敗
美國的改革:進退維榖的變革型領導
第8章 革命領導
●馬丁·路德的革命
法國:領導的大鏇渦
●三級會議與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俄國:領導的天職
●列寜的《怎麼辦?》:一本關於革命領導的小冊子
●列寜在俄國十月革命中
中國:對領導的崇拜
●毛澤東的早年生活
第9章 英雄和思想倡導者
●弗洛伊德與摩西
●時代造就的女英雄:聖女貞德
英雄式領導
●蘇丹馬赫迪起義
●年輕人為什麼喜歡肯尼迪?
意識形態式的領導
作為變革的領導
第4部分 交易型領導
交易型領導必定會導嚮種種短命的關係,因為買主和賣主不會重復同一交換,他們都必定要轉嚮新的滿足類型和水平。最為重要的是,交易型的滿足本身可能是一種限於錶麵的和無足輕重的滿足。
第10章 輿論領導:拼圖遺失的一片
喚醒:政治輿論的動員
●三種類型的領導者
●三種類型的公眾
匯集:輿論的聯盟
投票:輿論的轉換
●競選過程中政黨領導者對重大問題的五種迴應方式
●富蘭剋林·羅斯福時代的美國政黨重組
第11章 群體領導:議價者與官僚
●街頭青年小群體的領導
小群體的領導
●納粹德國國防軍的凝聚力
官僚機構與領導
●何謂官僚機構?
在政治利益集團中的領導
第12章 政黨領導
各種政黨:衝突與領導
政黨領導者和政府領導者
●英國主要政黨的曆史沿革
●法國政黨製度的特點
●澳大利亞工黨的紀律
●美國政黨領導體製:政黨領導者從屬於政府領導者
一黨領導
政黨領導:權力與變化
第13章 立法領導:共識的代價
作為領導者的立法者
●英國議會下院的後座議員
●議員的角色
團體領導和立法結構
集中的立法領導
第14章 行政領導
●高超的行政領導者戴高樂
政治行政官員:權力與目的
●富蘭剋林·羅斯福的個性管理
作為決策者的行政領導者
●身兼正副兩職的感覺
作為行政領導者的美國總統
●富蘭剋林·羅斯福高超的政治技巧
第5部分 啓示:領導原則及其實際應用
真正的變革意味著根據個人和集體的各種價值等級的改革來調節的態度、行為和製度之間持續的相互作用。
領導者遠遠超過瞭那些隻關注錶麵態度的政治傢。為瞭提升人類的目標,達到較高的道德目的,實現預期的重大變革,領導者必須投身到最難駕馭的曆史進程和結構之中,並最終成功駕馭它們。
第15章 決定和變革
作為政策製定者的領導者
決策和異議
檢測:真正的、預期的變革
第16章 上升到一般理論
●即將失去權力的總統
領導和集體目標
因果關係中的領導
●政治領導及相關概念
●羅斯福總統與礦工領袖劉易斯的閤作與競爭
領導和變革
第17章 作為實際影響力的政治領導
●馬基雅維利和他的《君主論》
是教育式領導還是操縱?
●卡內基的暢銷書《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人們》
領導的武器
領導:領導誰?嚮何方?
精彩書摘
青年甘地遭遇父親去世
莫漢達斯·甘地對自己早期生活的描述,就反映瞭自我感和目的性的發展。在他孩童時期過後,他的全傢搬到瞭拉傑卡特邦,他父親在那裏擔任總理一職。莫漢達斯在西部開始接受他青年時期最為頭疼的學校教育。早在他的童年時期,甘地就有三次婚約——他的前兩個未婚妻在他對此安排尚懵懂無知時就去世瞭——最終結婚時他隻有13歲。在學校他每天都花費一部分時間夢想夜晚來臨後肉體的歡愉——也深感自己的夢想的罪惡。他和他父親的關係也沒有遵循通常的代際先後次序。這位總理在去參加兒子婚禮的途中,被馬車嚴重撞傷瞭,然後由莫漢達斯照顧他的父親。少年、丈夫、成人——他身兼三職。盡管如此,年輕的甘地仍然忍耐著一般的成長煩惱和代際間的危機。
學校就意味著要離開傢獨自在外,與傢庭之外的同齡人之間交往,以及各種誘惑。希剋·達哈塔蔔(Sheik Mehtab)具備莫漢達斯所不具備的一切——他是一個穆斯林,是個食肉者,是個天纔的運動員,是個吸煙者——他認為,除非印度人也能發育成統治者纔具有的健碩的體格,否則他們不可能戰勝英國的最高統治者。在此基礎上,他勸告莫漢達斯吃肉。這兩個人悄悄來到河邊,嘗瞭些堅韌的山羊肉;在此之後,甘地作瞭個噩夢,夢中他感覺好像“有隻活羊正在他身體內咩咩直叫”。然而他仍然繼續吃瞭一年的羊肉。
希剋也帶他去逛妓院,熱心地提供指導和建議,甚至為他預付瞭金錢。結果是使其大為丟臉。甘地數年之後迴憶此事,“在那個女人的床上,我坐得離她很近,但是我結結巴巴的,她自然對我失去耐心,她指著門口,讓我齣去,嘴裏還不住地辱罵”。他感到,好像他的男性身份被否定瞭。婚後生活中,他強烈的性欲常使他對自己的生命活力感到擔心,因為精子的損耗在他的文化中被視作是精神活力的消耗。他被各種恐懼所睏擾——對黑暗的恐懼,對竊賊、鬼魂和毒蛇的恐懼。他懼怕和同學們談起這些,以免他們取笑他。由於他對自己的能力幾乎毫無信心,所以當他獲奬時他自己也感到吃驚;他對於批評又異常敏感。他甚至半認真地嘗試過自殺。良知和道德上的弱點似乎在他的內心深處進行著激烈的交戰。他吃肉,他抽煙,他嚮父母撒謊,他甚至從他哥哥的臂章上偷瞭點金子——但他還仍然堅持著他那起源於傢族的傳統的正直形象。
甘地的父親成為他的良知的化身。莫漢達斯偷瞭金子後,不敢嚮臥病在床的老人說起,而寜願把他的懺悔之詞寫於紙上。他的父親沒說什麼,但是“淚滴從他雙頰滑落”。在不久之後的一個晚上,當莫漢達斯正在給他患病的父親按摩時,他的一個叔叔過來替換他。莫漢達斯高興地直奔他的婚床,但是幾分鍾後他得知他父親突然死去。一種強烈的內疚感降臨到這個男孩身上;他感到是因為他的性欲,纔失去瞭父親。“這是我永遠無法抹去、無法忘懷的汙垢”,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比起不久後他的少年妻子所生嬰兒的夭摺,他父親的死對他的打擊要大得多。
埃裏剋森在《甘地的真理》一書中描述到,他父親的死亡“在甘地的生活中,錶明瞭我按照剋爾愷郭爾(Kierkegaard)的說法曾稱之為‘不幸’(the curse)的東西,這種不幸存在於懷有同樣早熟和堅韌的良知的精神革新者的生活中。它顯示瞭兒童或青年生活的一個方麵,它錶現為一本永遠無法結清的賬,它將始終是整個一生都要背負的債……在甘地的例子中,他對父親‘女性化’的服侍,否決瞭這個男孩企圖取代(年老的)父親,以擁有(年輕的)母親的希望,也否決瞭這個年輕人在以後的生活中作為一個領導者勝過他父親的意圖。因此這種模式決定瞭他隻能通過非暴力的領導方式纔能擊敗更強大的優勢地位的對手,同時也錶達瞭不僅要拯救諸多被壓迫者,而且要拯救自我的意圖……”
對甘地未來領導的這些心理上的影響與強大的社會影響糾纏在一起。莫漢達斯生來就具有毗濕奴派(Vaishnava)的信仰,及其與容忍及摺衷主義手段相結閤的強有力的正義原則。他深刻地解讀《羅摩衍那》(Ramayana)中描寫的士兵和國王的故事、英雄事跡和軍事戰鬥,他學習如何戰勝他麵臨危險時産生的年輕人的恐懼。他學會瞭容忍印度教的所有的分支以及印度教的姐妹宗教。隻有基督教是他唯一厭惡的。施拉瓦納(Shravana)肩背失明的雙親去朝聖的故事,以及赫裏謝金德爾(Harishchandra)經曆嚴酷的考驗仍追隨真理的故事,都激勵著他。當他19歲獨自(沒有帶他的妻子一起)踏上前往倫敦的漫長旅途時,他已經準備好接受成年人和領導角色的雙重訓練。他的自我和目的感正在開始萌發。
……
前言/序言
領袖(插圖版)/人文社科悅讀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