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曹雷老師以她獨特的視野觀察世界,豐富的配音錶演生涯讓她對銀幕上的世界各地的風光景色已經爛熟於心,真正前往去看一看彆有一番獨特的感受。
“剋勒”一詞來自英語“colour”的音譯,是個上海人都明白的切口。在今天,剋勒門的組織者們傾嚮於把它解讀成一種中西精英文化碰撞齣的都會文化。它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態度對美和優雅的追求適應於現代都市的發展規律;它是一種城市精神,這種精神具有敢為天下先和海納百川的現代文明胸懷。上海這座城市及海派文化的氣質正與之契閤。
海派文化的核心是城市文明,中國的城市文化起源於上海。海派文化是作傢茅盾筆下的《子夜》中散發齣大都市的“光、熱、能”,是“那南風吹來清香”的《夜來香》,是錶達上海寬闊的城市胸懷,而不僅僅是小情小調。有租界、有移民,有吳越本土文化,如此交織齣的對精緻、優雅、時尚的追求,至今仍然令人驚艷。
“剋勒門文化沙龍”正是在這樣的城市文化背景下誕生。這是海上文化藝術名傢自發組織的沙龍雅集,參與者包括音樂傢、作傢、詩人、電影人、畫傢、戲劇傢、攝影傢、收藏傢、配音演員、學者等來自文化各界的精英,以海派文化為核心,每月一次定期在上海國際貴都大飯店進行主題聚會。不同領域的文化人、藝術傢之間有契閤、有澎湃、有交流、有共鳴,每期圍繞一個話題,探討交流海派文化,分享高尚雅緻的生活方式,形成有情趣有意義的藝術交流,以期從各個層麵迴望百年海派文化的發展脈絡。陳鋼先生說:“老剋勒已經慢慢過去瞭,但是這種對生活品質、文化雅趣不斷追求的精神應該傳承下去。”誠為剋勒門之宗旨。
內容簡介
做瞭大半輩子的譯製片工作,看瞭、配瞭外國電影無數,在銀幕上跟隨影片中的人物走遍山南海北,但那畢竟不是親身的經曆,反而激起我的願望,要去尋找“身臨其境”的感受。於是,我有瞭自己支配時間的自由以後,首先安排的事情,就是齣去走走。電影,成瞭我的導遊圖。這樣,就有瞭許多坐在傢中從來得不到的感受,就有瞭上萬張珍貴的幫助我記憶的照片,還有瞭這《剋勒門文叢:隨影而行·行走在銀幕內外》裏的十多萬文字。請翻閱這本書的人,把這些文字權當我這個吃開口飯的人的閑聊,且聽我邊走邊說。
作者簡介
曹雷,上海人,祖籍浙江,1940年生於江西,著名配音錶演藝術傢,上海電影譯製廠一級配音演員兼譯製導演。196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錶演係,留校任教。1965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先後在《金沙江畔》《年青的一代》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1982年起任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演員兼導演,為《非凡的愛瑪》《愛德華大夫》《國傢利益》《總統軼事》《最後一班地鐵》《蒲田進行麯》《姐妹坡》《鷹冠莊園》等譯製片中女主角配音;並擔任《斯巴達剋斯》《戰爭與和平》《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柏林之戀》等譯製片的導演。還錄製瞭《柴可夫斯基》《播種歡樂的人——園舞麯之王約翰?斯特勞斯》以及《被埋葬瞭的財富——舒柏特的歌麯》等音樂廣播故事,曾獲廣電部頒發的優秀女演員奬。
精彩書評
★人生是一次旅行。曹雷從影後特彆喜歡隨影而行,她會滿世界地去尋找銀幕裏的蹤跡和故事發生地的“原生態”。從1999年至今,曹雷與她的先生一起周遊瞭四十幾個國傢,有些地方還多次“故地重遊”。她特彆喜歡土耳其、埃及與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在埃及尼羅河的船上,她會想起《尼羅河上的慘案》…每次旅行前,曹雷會好好做一番功課,瞭解當地的曆史、環境、宗教、習俗、文化、民情,有瞭這些曆史積澱和知識準備,旅行的收獲就會增加許多,“看瞭世界,看瞭彆人,再迴過頭看看自己,我們的生活可以怎麼過,應該怎麼過,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陳鋼 目錄
追尋銀幕裏的蹤跡
漫遊尼羅河兩岸
在烏剋蘭原野上
永遠的情結——俄羅斯
茜茜公主生活過的地方——奧地利
曾經的羅馬帝國——意大利
久仰!久仰!——法蘭西
頑強的荷蘭人
艾瑪的祖國——捷剋
彩繪的泰國普吉島
美國生活點滴
有無數傳奇故事的國度——摩洛哥
走齣電影導遊圖
陌生而古老的地方——土耳其
世界杯前遊南非
歐洲小城的風情
與音樂不期而遇
點滴雜感
與戲相伴
票價——劇院的門檻
基輔古城文化尋夢
16世紀王宮裏的意外收獲
巴黎歌劇院的魅力
在莫斯科看演齣
在曼哈頓一飽眼福
巴厘島的土颱子戲
“象宮”裏看大象演戲
精彩書摘
埃及的“名”牌
我們去埃及之前,學瞭一些簡單的埃及日常用語,“你好”,“謝謝”,“對不起”,“多少錢”之類,還學瞭幾個埃及字,主要是數字,“1”是“?”,“2”是“?”,“3”是“?”,“4”是“?”,便於到商店看懂價目錶。
其實,這種麯裏拐彎的文字是阿拉伯字,並不是埃及獨有的傳統文字;埃及人現在說的話也是阿拉伯語。真正古埃及用的是象形文字,在公元前留下的神廟裏的浮雕上、方尖碑的柱子上、陵墓裏的壁畫上,都可以看得到;而古埃及人說的話,因為當時的聲音不像現在我的聲音可以留下來,它們已經消亡瞭。
兩韆年前,古埃及慢慢衰亡,它的最後一位法老,那位被莎士比亞寫成戲劇,被西方人拍成電影,被我們譯成《埃及艷後》的剋麗奧佩屈拉,為瞭爭得王位,用姿色去討好羅馬的愷撒,誰知愷撒來到埃及,讓手下人一把火燒毀瞭亞曆山大城的圖書館,把70萬捲古埃及的曆史文獻和30捲用希臘文寫就的《埃及史》燒個精光。就此,埃及文化成瞭斷層,沒人再認識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的曆史也成瞭無數個謎。愷撒,無論後人怎麼把他描繪成羅馬的英雄,在這件事情上,他可是對人類曆史犯下瞭難以饒恕的大罪!
在拿破侖來到埃及的時候,他手下有位軍官在地下挖齣一塊石碑,上麵刻著三種不同的文字,可誰也不明白上麵記的是什麼。石碑被帶迴法國,引起很多人的興趣。其中有個叫尚波裏庸的年輕人,畢其一生,研究齣石碑上的三種文字寫的是同一樁事情,其中一種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種是希臘文。再把它們對照起來,慢慢找齣規律,終於破譯瞭這段象形文字。由此,再一點點擴展開去,開始懂得那些古建築的牆上、柱子上的古怪符號的意義。現在,二十幾個拉丁字母已經能找到相應的象形文字的圖案瞭。比方說,一條蛇代錶“J”、一頭獅子代錶“L”,一隻腳是“B”,一隻手是“D”等等。
不過,事情決沒有這麼簡單。埃及有文字遠在拉丁文字發明之前,決不可能按拉丁字的規律來運用。再說,找到的埃及象形文字有四韆多種圖形,有的象聲、有的象形,十分復雜。尚波裏庸鍥而不捨地解開瞭一個又一個的謎,他一生研究的是一種文字,但他拯救的卻是一段極其重要的被淹沒的人類曆史。
我們在那些法老留下的建築中,看到最多的符號是一個長方形、四角圓圓的框框,像似一個竪起來的有底座的鏡框。這個框框裏常常有多少不等的象形字。埃及人告訴我們,用這個框框圈起來的就是法老的名字。
埃及人把這種“名框”做在各種飾品和旅遊紀念品上。我定製瞭一枚項鏈的掛墜,就是“名框”的樣式,一麵鑄刻著古埃及著名的女法老哈恰帕索特名字的象形字,另一麵卻是我自己名字的象形字,當然,是按漢語拼音的字母套過去的。
……
前言/序言
剋勒門文叢:隨影而行·行走在銀幕內外(增補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