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古玩世傢、收藏界“奇人”陳重遠
15年上下走訪搜尋
用一手的資料述說
老北京古玩行的淵源與絕學絕技
內容簡介
《京城古玩行》翔實記錄瞭老北京古玩商們一個世紀的生活與命運,以及他們各自獨特有趣的稟性,準確介紹瞭北京老古玩行經營活動的狀況、交易的形式、計價與分賬的方式,以及鑒彆辨識字畫等各類古玩的知識、方法和技術,可說是老北京古玩行的一幅精彩紛呈、獨一的畫捲。
作者簡介
陳玉棟,字重遠,1928年2月生於北京。10歲入其伯父在琉璃廠所開的古玩鋪文古齋居住、讀書,開始接觸舊京古玩行的人、事、物,並學習文物古玩知識及鑒彆技能。後曾就讀於輔仁大學。1949年初離傢參軍南下。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於兵工廠總局三七五廠及兵器工業管理乾部學院工作,高級政工師。1990年離休。2010年4月病逝。他自1985年始重入北京古玩界,進行深入調查、采訪,自眾多老北京古玩行人那裏得到大量鮮為人知的珍貴資料,於1990年齣版瞭《古玩史話與鑒賞》一書(最新版改名《京城古玩行》),並有多篇文章發錶於海內外的文物報刊雜誌上,在古玩界、收藏界有一定影響。
精彩書評
★陳重遠先生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是繼孫殿起《琉璃廠小誌》和王冶鞦《琉璃廠史話》之後更為係統全麵的力作,嚮廣大讀者提供瞭獨特的文化視角和豐富的文物市場史料,從而填補瞭中國文物收藏史研究的空白。
——原國傢文物局局長、中國博物館協會名譽理事長 張文彬
★如果讀者通過看我的書,能夠有點收獲,那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那都是老一輩琉璃廠人智慧的結晶。我隻不過還算勤奮,用瞭20多年堅持把它記錄下來。能給後人留下點東西,我覺得我這輩子就值瞭。
——陳重遠
目錄
第一章
古玩行業的起源及其演變
古玩行業經營什麼
古玩行業的經營和行規
古玩商會史
第二章
碑帖
端方求教李雲從
翁同徘與劉振卿論帖
書畫
博古齋審定《百苦吟》
論古齋的三代人和董源山水大軸
筆彩齋的兩幅宋元畫
茹古齋的《袁安臥雪圖》
悅古齋的《畫兒韓》續篇
車翻瞭,彝古齋關瞭
韻古齋韓少慈趣聞
……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精彩書摘
《京城古玩行》:
古玩行業的經營和行規
古玩鋪的經營方式基本上是“等主候客”,也有走宅門串大戶、提溜包送貨到傢張羅買主的。
行內交易集中在古玩行商會所設的“串貨場”。同行人議價,習慣用“袖內拉手”的方式,保持機密,議妥則以報齣數目為準。對價值較高文物采用“封貨”方法,即密封投標,投完後,當眾拆封,齣價高者得標。遇有標價相同,則用抽簽方法決定屬誰。串貨場不準“掏貨”,即未經當眾將貨擺齣、議價,便私自背後將貨買走。還不準打架罵人,違者輕則罰款,重則不準許再進入串貨場買貨。商會規定“買賣公平,雙方有利”。但買貨人必須有眼力,看準識貨,胸中有數,否則買來“打眼貨”(沒看準年代或贋品),非但經濟受損失,還會被同行作為笑料傳播。古董商一旦打眼受騙,便將所買的贋品收藏起來,不給外人看,也不嚮外說。徒弟、夥計買瞭打眼貨或價錢過高,掌櫃的可請商會調解委員會齣麵要求對方讓價或退貨,行話稱之為“砸漿”。
古玩鋪裏的貨物從無明碼標價,隻憑營業人員口頭一說,而有還價商討之餘地。不還價的顧客少。還價讓價,使雙方感到滿意為止。
經營古玩者,必須懂鑒定,大多數人還有曆史、地理、文物等方麵的文化知識,能對所售之物品講齣來龍去脈,對古玩文物上的圖案能說齣原委,例如“三陽開泰”“五子登科”“鴛鴦戲水”等的含義,用以提高所售物品的曆史與藝術價值,激發購買者的興趣。接待顧客,要有禮貌,謙虛和藹,文雅有風度;語言講究,不說粗話,口纔好,對答如流,這樣纔能得到顧客的尊重和信任。
古玩行人可以相互摟貨,就是將對方的貨拿來代為銷售。不論這件古玩值多少錢,也不論誰來摟貨,凡是同行的熟人拿走東西,不用寫收條立字據,隻管拿走。近百年來,沒有摟貨不認賬的事,雙方都恪守信用,形成一種行業的傳統規矩,因而纔有“包袱齋”。古董商有的領東當掌櫃的,開傢古玩鋪,起個字號叫某某齋;有的人眼力好,會做生意,沒有人給齣錢開買賣,便開個“包袱齋”,即分文不用,拿塊藍色布包袱皮,到各傢古玩鋪摟貨,摟來的貨可以賣給買主,也可賣給同行。北京最大的古董商嶽彬,就是從“包袱齋”起傢的。有件古玩,甲方要賣,乙方要買,中間有人給聯絡、說閤,稱為“拉縴的”,成交後,中間人取傭錢,一般是“成三破二”,即買方齣3%的傭錢,賣方齣2%的傭錢。上海的最大古董商金纔寶在光緒末年,就是位“拉縴的”。
“夥貨”,即閤夥買賣古董。兩個人以上閤夥買賣古董,稱夥貨。假如幾傢買賣一件古玩,買時一般大傢都過目,也有不看貨聲明一下“我夥著瞭”的,也行。賣時可由一傢售齣,售價早已商定,但必須將實售價格公開,平均分配贏利。有的古董商眼力差,自己不買貨,便采用夥貨辦法做生意,這樣的人一般消息靈通,得到信息或自己看瞭貨,便約同行人一起去看貨,見有利便夥,無利則不夥。
……
前言/序言
1986年夏季,有位“陌生人”來訪問我。他作瞭自我介紹,我和他一邊談一邊想,突然想起瞭他的小名,便叫瞭齣來,問他是不是,他笑瞭笑說:“是呀!是。”我有些不好意思瞭,人傢是快六十歲的人瞭,我怎能叫他小名?!可又想既是自傢弟兄,40年未見,叫齣小名倒也顯得親熱。
這人便是本書作者陳玉棟,字重遠。他幼年上學時住在琉璃廠他伯父開的古玩鋪裏,後跟他伯父學徒。傢裏讓他結婚,他跑瞭!又去上學讀書,在學校裏參加瞭學生運動,在大學裏參軍南下。一晃40年過去瞭!我問他這幾十年乾什麼工作,他說:在軍政大學、兵工企業、高等院校,現今離休瞭,想寫點古玩行裏的人和事,並想嚮老行傢求助素材。我很贊同他的想法,隻因我工作繁忙,無暇及此,就介紹一位年老退休、閑在傢裏的範岐周老先生。果然,和範老的長談中,他獲得瞭很多素材。
1988年,他來找我說,寫完瞭60篇,交給文物管理機關,答應登報連載,再齣本冊子,可是一直不見報,他有點著急。我鼓勵他說:“看準瞭的事,要乾到底。不管登不登報,古玩行的曆史還沒有人寫,你把它寫好瞭,就算盡瞭心,完成瞭一項很有意義的事業。”
作者用瞭四年多時間,走訪瞭許多老同行,經過三次大的修改補充,寫齣瞭《古玩史話與鑒賞》。付梓之前我看瞭原稿,內容豐富,題材新穎,前三章著重寫史,後兩章著重寫鑒賞收藏;鑒賞中有史料,史料中有鑒賞,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全書三十餘萬字,是一部較為完整的有關北京古玩行業的史書。作為文物史料,可供參考之用;作為曆史人物故事,簡要真實而文筆流暢;作為鑒彆文物的工具書,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書是根據老行傢迴憶記錄而寫成的,就不免與事實有些小齣入,但總的來說是真實的,反映瞭時代的特點。從鑒彆文物的方式、方法上講,也是總結古玩行老一輩的經驗而寫齣的,雖是老辦法,但鑒彆文物正是從老經驗走上科學道路的。
依我看,這本書補上瞭文物史中的一項空白,對弘揚華夏文化,普及文物知識,使後人瞭解古玩行的曆史,都有很大作用。謹作此序,以緻賀意。
孫會元
78歲時於北京
1990年9月3日
前 言
本書原名《古玩史話與鑒賞》,是我初學之作,1990年齣版,1994年再版,先後印刷四次。在此基礎上,我又多次采訪古玩珠寶界的老行傢,在他們的指導幫助下,我寫齣的“古玩三部麯”:《文物話春鞦》《古玩談舊聞》《骨董說奇珍》,自1996年先後由北京齣版社陸續齣版,並在海外齣版發行。
在我離休後,便把寫古都文物市場史實和收藏鑒賞知識作為我餘生的一項事業,不斷探索追求,盡力將曆史更加明晰化,將前人鑒定各類文物的方法經驗記錄下來,留給後人作參考。第一本書齣版後,受到海內外讀者的歡迎。為滿足需要,我於1992年寫的以宋瓷、明清官窯瓷器和三代青銅器為內容的《古玩談舊聞》書稿,先在《中國文物報》上摘選第一章,繼而在香港《龍語》雜誌連載。經報社的一位編輯介紹,全部書稿準備拿到颱北齣版,後因種種原因未能成功。
當追求的事業受到挫摺,我心灰意懶、憤憤難平,文物界的老專傢和齣版界的老朋友都勸說:“你隻有寫好下部書,纔能齣這口氣。”在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下,我毅然命筆繼續寫瞭下去。後得到瞭北京齣版社的大力支持和不斷鼓勵,齣版瞭“古玩三部麯”,成全瞭我所追求的事業。
北京齣版社要再版第一本書時,為使書名和“古玩三部麯”相吻閤,故改名為《鑒賞述往事》。鑒賞文物,自清乾隆年代以來,在京城逐漸形成一種行業,就是古玩業。經營古玩,首先要能鑒彆其真贋,會欣賞它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述往事,思來者”,乃太史公之名言,用以鞭策自己,求真求實,以利於後來者。
這次再版,不僅改書名,而且要重新修訂。十年前,我對老古玩、珠寶界的史實調查和瞭解,沒有今天這樣深入;再說,當時的思想仍有顧慮;今將十年前我不敢寫和不願寫的文物市場史實和鑒賞文物的方法經驗充實進來,用以迴報齣版社的關懷和讀者的厚愛。
京城古玩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