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9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1.全面解读《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
本套书全面继承了《黄帝内经》的经典理论,将其进行了再整理,内容既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
2.系统地将枯燥的中医理论分为便于理解的五大体系
《黄帝内经》为中华医学理论的经典,但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很难从中获取系统的养生知识,往往因为晦涩难懂而放弃阅读,或者只得到一些破碎的知识碎片。而本套书从《黄帝内经》中抽出五大养生理论(包括节气养生、时辰养生、体质养生、排毒养生和疾病预测),自成一体地做了再说明,浅白易懂,便于读者分体系地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知识。
3.阐述通俗易懂
《黄帝内经》的理论为枯涩难懂的古文,本套书用浅白的语言重新做了阐释,在尊重中医经典理论的同时,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恰如其分地引用《黄帝内经》的原文和解释,使任何细节都不脱离经典,帮助读者理解中医理论。
4.版式灵动活泼
灵动活泼的版式设计,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让读者轻松学习养生知识。
5.多种实用养生方法同推荐
按摩、运动、药膳、食补,可繁可简的不同种类的推荐,无论读者是那一类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针对十二时辰中所针对的十二经穴一一进行介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对重点经穴、养生要诀、作息安排、饮食要点等有益健康的中医养生方法逐一解读,让读者一边了解人体自身的奥秘,一边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李祖长,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学院中医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医院,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1年,善于诊治心脏病、咳喘症、糖尿病、妇女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患者中间有较高美誉。现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环球中医药杂志》审稿专家。曾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参与编写临床专著1部。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及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
第一章子时养胆护阳最重要
第二章丑时养肝排毒最重要
第三章寅时滋养肺部最重要
第四章卯时调养大肠经最重要
第五章辰时滋补养胃最重要
第六章巳时防湿养脾最重要
第七章午时养心去火最重要
第八章未时保养小肠经最重要
第九章申时养护膀胱经最重要
第十章酉时调养肾脏最重要
第十一章戌时养护心包经最重要
第十二章亥时调养三焦经最重要
附录
十二时无病法原文
十二经穴起止表与起止歌
《黄帝内经》部分原文
可以说,自有人类开始,人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健康长寿的追求,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更是被提上了日程。但上天似乎总喜欢跟人们开玩笑,尽管各种新药特效药一直在不断被研发,但疾病却像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层出不穷。
生命的极限有多长,没有人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如今,人们只能从这样的史料记载中知道已有的生命极限:药王孙思邈活了100多岁,中国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活了100多岁,而活得最长的则是颛顼的玄孙彭祖,传说他活了800多岁。不管这些记录和传说是否正确,但我们明白一点,在健康状态下,人的自然寿命一定是远远大于现在人们一般的生存年限。
《黄帝内经》有云,“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人的寿命可达百岁。《尚书》则认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称人活到120岁才算是活到天年。那么,现实中的人们真的可以有如此长的寿命吗?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人是可以实现过百寿命的。有研究结果显示人的寿命应该在100~175岁之间。不管是古代资料记载,还是现代医学探索,其结果都与事实大相径庭——人们的自然寿命远未达到这个结果。
为什么人类基本都活不到自然寿命?为什么也有一些长寿的人存在?关于这些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老子的话中得到一些启示。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的“道”指的就是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只有懂得顺其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们才能真正开始接近天地万物和自然。离天地万物越近,越能得到自然的滋养,并可以从中获得无穷无尽的能量,进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那么,到底何为天人合一?通俗地讲,天地人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人类的生存更要依赖天地环境。《灵枢》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句话简要地概括了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即人体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宇宙,其内部也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且相互之间的运行规律和外界相通,人们只有和外界自然这个大宇宙相适应,顺势而为,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才能健康长寿。
天地是自然界的运行大道,更是人们开展一切活动的指向。最简单的例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便是与天地自然一致的活动轨迹,若要强硬违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只能是让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受到伤害,加快生命衰竭的速度。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丰富独到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医学智慧,而《黄帝内经》便是其中较早的典籍之一。中医这一学术体系的形成,就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因此,《黄帝内经》也被公认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总的来说,《黄帝内经》集中体现未病先防、顺应自然、辟邪去害等中心思想,不管是倡导强身保健还是颐神养身,《黄帝内经》的理论都遵循天人合一的基础。
其实,《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内格”。人们生活于阴阳变化的环境中,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必然需要与天地同步,适应自然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机体内部和外部阴阳双方的平衡。
要做到与天地同步也不难。简单来说,对人体影响最大也是最明显的自然变化,可谓是四季交替及晨昏变更。它如何影响人们?人们又是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的呢?具体来说就是该吃时吃饭,该睡时睡觉,天冷了加衣,天热了减衣。这种变化不是跟随我们自身感受处理的,即不是说我感觉饿了才吃饭,而是时间到了就得吃饭。简而言之,就是跟着太阳和自然变化走,虽然看似简单,却是最好也是最难的养生之道。
因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太阳与人们体内的阳气相对应,顺应它的变化规律,人们体内的阳气才能充盈,阳气健旺,人体自然就会健康长寿了。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这种变化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变化规律完全一致。
充满智慧的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并与身体相对应,提出了十二条经络的说法,即“十二正经”,每条正经各有所主的脏腑。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解,十二个时辰与人体十二条经脉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包容关系和顺应关系,即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中医认为,子午流注纳支法十二经脉的气血循行规律是:从半夜子时(23:00)算起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对应的经脉分别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经络上的穴位很多,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普通患者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其实,养好经络并不是非要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它的本性,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就可以了。
想想,人类其实非常脆弱,与茫茫宇宙相比,人类俨然就是一滴水、一粒沙。但如果人们懂得借天地之力,就可以实现积小为大,以日常微小活动来影响整体状态。中国传统的养生观追求的也就是这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状态。
总而言之,《黄帝内经》的时辰养生其实就是提醒人们重视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促使人们明白自身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更是劝阻不按照大道运行规律行事的无知行为,从发现天地自然出发,纠正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达到身体康健、寿命延长的目的。
如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评
评分好评
评分好评
评分书挺满意,
评分如
评分很好!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