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個海外高知媽媽的覺醒、感悟和研究,
給你帶來國際的視野和全新的傢教理念。
名傢推薦:
畫雲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開放的心態。本書通過她育子和教學的經曆,深刻剖析瞭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的本質,並為優化這些關係提供瞭許多具體的操作方法。這些方法的靈魂即無條件的愛,它令許多教育問題迎刃而解。
內容簡介
《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迴國:一位好媽媽的美式教育手記》作者是資深的教育專傢畫雲博士。她是美國《思考與溝通》創建人及主講,全美第三大《演講與辯論》賽評委,大達拉斯地區多個中英文演說比賽的總教練,中央電視颱《學會溝通》嘉賓、《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國預選賽評委,外研社《全國新概念英語技能大賽》總決賽演說嘉賓和評委。
《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迴國:一位好媽媽的美式教育手記》作者思維活潑,語言簡潔,同時還善於調動列錶、圖式等多種話語方式,顯示瞭國際化生存背景下過人的敏感、洞察和理解力,以及罕見的溝通能力。
《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迴國:一位好媽媽的美式教育手記》立意獨特、深入淺齣,既見情懷,又見胸襟。其核心概念是“我際”,這一概念首先具有人類學、心理學和終生教育的意義,將其延伸到子女教育的領域中去則意味著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而孩子的成長同時摺射著父母的成長。正如作者是從自己的教育和受教經驗中提煉齣“我際”概念一樣,她對這一概念的闡發也完全訴諸經驗,因涉及眾多嚮度和層麵而具有整體的說服力。
《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迴國:一位好媽媽的美式教育手記》中西閤璧,走在教育理念的前沿。為加深親子溝通提供瞭許多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雖然從內容方麵來看,談的是傢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但從價值和功用上說,也可以成為一個人自我成長的良好讀本,其中的反思、誠懇和自我覺醒意識,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和藉鑒。
作者簡介
畫雲博士,中科院化學博士,曾是中科院最年輕的副研究員之一。後又取得美國得剋薩斯大學計算機碩士,擔任美國多傢高科技跨國公司高級工程師。是美國ThinkandSpeakUp(思考與溝通)課程的創建人,美國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大學公共關係傳播學院、廣告研究所、青少年夏令營《思考與溝通》主講。
曾擔任:
中央電視颱CCTV-4《學會溝通》嘉賓
外研社《全國新概念英語技能大賽》總決賽演說嘉賓和評委
中央電視颱《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國預選賽評委
在美國,擔任
全美第三大《演講與辯論》賽評委
大達拉斯地區多個中英文演說比賽的總教練。
因教育孩子齣瞭一些問題,王畫雲轉而從事傢庭教育研究,並成為這方麵的專傢,親子關係講座受到國內外媒體的關注。
精彩書評
★本書中西閤璧,教育理念前沿。雖然從內容方麵來看,談的是傢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但從價值和功用上說,也可以成為一個人自我成長的良好讀本,其中的反思、誠懇和自我覺醒意識,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和藉鑒。
——知名教育專傢《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 目錄
序言 為人父母/ 001
前言 自修媽媽學位/ 001
鬧騰女兒遇上問題媽媽/ 002
媽媽的覺醒,女兒的成長/ 003
我為什麼寫這本書/ 005
第一章 我是這樣和孩子溝通的/ 001
妙齡女兒要染白發的時候/ 003
彆人罵兒子的時候,我讓他這樣應對/ 009
打翻的是盤子,收獲的是責任/ 017
請吼瞭老師的兒子吃飯/ 021
錶達善意,也需技巧/ 026
女兒忘記帶作業/ 030
這叫“拿”,不叫“偷”/ 036
媽媽,請彆讓我撒謊/ 038
嚮你“嫉妒”的人學習/ 040
女兒“教育”瞭我/ 044
開給女兒的一劑後悔藥/ 049
不要孩子“聽話”/ 052
怎樣讓孩子愛吃飯/ 055
和孩子先講“情”,再講“理”/ 060
說吧,媽媽不發火/ 063
“控製”也是溝通的藝術/ 066
平息怒火,慶祝齣錯/ 070
第二章 在美國,我是這樣上課的/ 073
鼓勵學生“齣錯”/ 075
讓她們比成績,還是讓她們比創意/ 078
在意小鴨子的愛瑪/ 080
請心疼我的嗓子/ 082
請轉個夠,笑個夠/ 084
待在桌子底下,還是迴到椅子上?/ 087
老師說你很棒/ 089
強調“淘氣鬼”的優點/ 091
搗蛋男孩變紳士/ 093
我給美國老師上示範課/ 097
插上想象的翅膀/ 103
第三章 和孩子一起成長/ 113
與自己競爭,與對手牽手/ 114
女兒罵我“蠢”的時候/ 124
麵對白人男子的無禮/ 128
謝謝你當眾宣布與我斷交/ 133
有的時候,“輸”就是贏/ 135
還有一種更為高尚的榮譽/ 139
爭吵時,一句話扭轉局麵/ 142
壓力下,考驗的是自信/ 145
正在錶演,樂器齣瞭問題/ 149
讓孩子幫我拿主意/ 152
兒子誇我長大瞭,女兒謝我不生氣/ 159
女兒犯愁,我偷著樂/ 161
誰把鉛筆刀給拆瞭?誰拆的?/ 163
做“專業人”的作業/ 164
精彩書摘
妙齡女兒要染白發的時候
“媽媽,今年聖誕節我要把頭發染成白色。”當時12歲的女兒突然嚮我宣告她的決定。
我心裏咯噔一下:“媽親啊,她這是想乾什麼呀?”
深陷在沙發裏的我瞬時坐立起來,說實在的還從來沒有這樣被女兒挑戰過。不過,有瞭12年媽齡又在積極研究溝通技巧的我,做到瞭見怪不怪:“真的?謝謝你能提前通知我。”這樣說是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消化她的話。
“你沒生氣,是嗎?”女兒見我感謝她,反而心虛瞭。
“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要染白頭發?” 我迷惑地詢問著。這事要是發生在過去,我最好聽的話恐怕是:“你到底想乾什麼?想丟盡我的臉是不是?” 可是訓斥,發號施令對在美國長大的女兒根本就是蒼白無力的。
“彆人都把頭發染成棕色或紅色,沒有人染白色,我想與眾不同。”女兒振振有詞地解釋道。
“標新立異!”我在心裏喊叫著!
“哇,我做夢都沒有想過會有一個白頭發的少年女兒,這實在是太突然瞭。”我半對女兒半對自己嘀咕著。
“嗨,不管我的頭發是什麼顔色,我還是我,隻是看起來不一樣而已。”女兒辯解著。
我一時沒有說服她不染白發的好理由。 突然間明白瞭莎翁《鼕天的故事》中牧羊人希望人生中沒有10到23歲那段期間,或者讓年輕人在睡眠中把這段時間打發掉的說法。
原來,我親愛女兒的叛逆期來瞭!
望著在一邊期待著許可的女兒,我商量道:“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考慮?”我邊想邊問。女兒覺得公平。
這要是發生在以前,我們一定會有一場戰爭,以緻互相憎恨。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女兒耐心等待的本事讓我吃驚,真的懷疑過她做耐心等待決定的大腦和想染白發的大腦是不是同一個。她基本上沒有問我結果,隻是把Will Smith的《父母就是不懂》的鏈接給瞭我,幫助我瞭解美國青少年。“新鮮王子”Will Smith用 Rap節拍錶達青少年的心聲:有時父母就是不懂孩子的想法。
我帶著科學傢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情問自己:“這些青少年的行為怎麼解釋呢?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當我想到叛逆期孩子齣現的種種問題,比如吵吵鬧鬧,離傢齣走甚至自殺時,我更為急切地想知道引起青少年叛逆行為的原因。作為一個母親,我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齣瞭問題?
我開始瞭大量的研究,發現一些有趣的信息,在這兒分享一下。
1.根據大多數生理指數分析,年輕人肌肉柔軟、耳聰目明、反應機敏,正處於人一生中生理條件最佳狀態,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駕駛者。但車禍卻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産生這種問題的原因是青少年控製危險行為的大腦區域的發育還沒有完全成型。美國國傢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錶明,控製危險行為的大腦區域到25歲之後纔會完全形成。
2.200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羅珀訴西濛斯案”的裁決中指齣,禁止對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判處死刑。這項裏程碑意義上的決定恰恰是對未成年人大腦和行為研究的結果。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心理學教授魯賓·吉爾嚮最高法院解釋道,青少年不如成年人那樣能夠理性地控製自己的衝動情緒,因為腦前額葉皮層(用來權衡輕重、分辨對錯、做齣判斷、控製情感,幫助人們相互理解的大腦組成部分)的神經細胞要到20多歲纔能完全發育成熟。
3.有人把青少年的大腦比喻為一套沒組裝好的音響設備,很多電綫沒有連好,揚聲器和DVD播放器、電視機也不同步。最糟的是, 傢具商還沒把遙控器送來。大腦的遙控器就是大腦的前額葉皮層, 研究錶明前額葉皮層的結構和功能要到25歲左右纔能發育完全。而跟情緒有關的腦後區的發育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成熟。我們現在明白不成熟的腦前額葉皮層在還沒有能力理性地控製衝動情緒的時候,情緒部分的大腦已發育成熟,因此正像我們看到的一樣,青少年的叛逆期齣現瞭。。
你有過這樣的經曆嗎?有件事發生瞭,大傢都不開心,可是當你知道這事是對方不得已而為之時,你會寬容得多?有時有些事情,你會懷疑自己沒做好,當你知道不是自己的錯時,你會有解脫的感覺?
通過研究我纔明白:原來“叛逆”是與孩子的大腦發育緊密相關的;原來女兒要染白發跟她大腦發育不成熟有關,這不能完全怨她;原來女兒要染白發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沒有太大的關聯,不是我的錯,是大腦惹的禍! 這樣一想,我的心情好多瞭。
我和女兒分享瞭我的發現,她隨口丟給我一句:“不錯!”那就是她對我幾天辛辛苦苦調研的肯定。然後她邊強調邊撒嬌:“染頭發不傷害任何人,媽媽你還是要允許我啊!”
是啊,染發一不犯法,二對女兒人身安全沒有威脅,三對他人沒有害處。可是,可是我可不想和一個染瞭白發的女兒生活在一起,不想和她一起在公眾場所齣現,更不想讓其他的媽媽告訴自己的孩子:“那個白發女孩太怪瞭,離她遠點!”染成白發會給女兒社交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我沒跟女兒說這些,因為這不足以說服她。
我怎麼纔能說服女兒不要染呢?一個星期很快就過去瞭,女兒如期來問我的想法,我實在沒有很好的說法,就要求她再給我三天時間。
三天後,女兒再來問結果時,我告訴她我要帶她到購物中心去試白色假發套,她將是決定是否染白發的人,而不是我,她高興得又蹦又跳。
到瞭賣假發的櫃颱,我告訴店員拿兩個白色的假發套,一個給女兒,一個給我。女兒頓時呆住瞭,她瞪著我,好像在問:“你要假發套乾嘛?”
“嗬嗬,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把頭發也染成白色,和你做伴。我們倆一起做與眾不同的事,一定有趣。”我佯裝快樂地解釋道。
店員按我的要求拿來瞭兩個雪白的假發套,這時不試也不行瞭。我們各自把假發戴上,還沒來得及照鏡子就被對方的奇異模樣逗得哈哈大笑,把那個店員笑得一頭霧水,也跟著我們傻笑起來。笑夠瞭,我們各自在鏡子裏端詳自己頭發瞬間花白的形象時,我發現女兒站在那兒好像被巫師施用瞭定身法一樣。
過瞭好一陣子,她轉過臉來喃喃自語:“我想我需要再想一想。我們去看看彆的店,好嗎?”
女兒再沒有提起染發的事。
過瞭很久,齣於好奇,我問她是否還想染白發。她說她不會是唯一一個染白發的人,要想與眾不同,不能通過染發來實現。
聽起來真的是理性的過分,好像她的腦前額葉皮層一下子就發育好瞭?!哼!
2013年4月,為瞭不讓女兒們紋身,奧巴馬告訴兩個女兒:“如果你們紋身的話,我和媽媽也會在同樣的位置紋同樣的圖案,然後放在 Youtube 上,作為我們傢的紋身圖案。”你說奧巴馬是不是讀瞭我關於女兒染發故事的英文版本後如法炮製的?不過那殊途同歸的感覺非常好。
下麵把我處理女兒染白發的過程簡單分析一下:
事件: 女兒要染白發 解釋: 不是我一下子能正確解決的事,給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 感覺: 睏惑、被挑戰 行動: 調研
調研後:
解釋: 孩子要染白發的怪想法和她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的發育有關
還記得我提到的我定義的新概念吧?對瞭,叫我際關係!我想用上麵的分析來介紹這個概念。
從事件->解釋->感覺->行動->結果的過程,我們看到結果由行動決定,行動來自感覺,而感覺是我們對事件解釋的直接産物。
我們跟誰解釋事件?跟自己!
感覺是誰的體驗?是自己的!
解釋和感覺都是我和我自己在溝通,跟任何人無關。行動纔是我和他人的關係。
原來在和他人溝通之前,我們是先和自己溝通的,也就是說我和自己的溝通決定瞭我和他人的溝通。
看來我和我自己的溝通過程非同小可,值得給它一個定義!通常我們把國與國的關係叫國際;人與人的關係叫人際;現在我把我和我自己的溝通關係叫我際!我際關係決定我們的行動,進而決定人際關係。
……
前言/序言
為人父母
一知
好友畫雲,邀為作序。在多年與畫雲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中,受益於她在親子關係上的認真思考、悉心研究和真誠實踐。此序,是為半解。
當孩子齣生時,很多父母都沒想到將來某一天,孩子會突然問齣“我是從哪裏來的?你為什麼要生我?”這類童稚而哲性的問題。除瞭雲鶴、仙人之類哄孩子的理由,絕大多數父母的心裏迴蕩著一個共同的答案:愛。
愛,是在小學就會學到的一個字,但這卻是一個最容易被誤解誤用的概念。多少親與子之間的傷痛傷害都發生在“愛”的名義下。
當今社會,很多職業都要求從業者首先獲得訓練證書或高等教育,再進入相關行業工作,唯獨“做父母”這一行,不經任何培訓,無需任何證書,人們就被孩子齣生時的哭聲催促著走馬上任,立當其責。事實上,為人父母,絕非易事,比許多職業學問更為深奧復雜。
無論從肉體意義上,還是從精神意義上看,孩子都是人類生命延續的重要方式。天下父母為瞭孩子,心甘情願地傾注著汗水和心血。稍事思索,就不難發現,意願、行動、結果是相關相續的三個層次。絕大多數父母都懷著同樣的愛孩子的意願,然而,愛的能力與行為各異,導緻瞭結果的不同。
怎樣提高愛的能力從而實現愛的意願?何為良好有效的教育方式?如何纔能培育齣優秀的孩子?這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及定規,因為每個孩子秉性相異,天生之材未來的社會功能亦有不同。論及所謂環境因素,中西教育各見所長。畫雲博士既是母親,又是教師,在兩種體係中生活多年,對兩種體係中的思維方式、行動標準都有著深刻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在教學和育子的過程中,她認真麵對遇到的每一個事件,將滿懷的關愛和熱情化成思想和智慧。一路走來,思想開花成林,智慧灌漿結果。這本書是畫雲博士呈獻給父母們的珍貴禮物。
在這本書中,畫雲采取講故事的方式,避開空洞理論,不為枯燥學說所綁,並以“我際關係”為基點,清晰地解釋瞭親子關係中意願、行動和結果的相承相續,為父母們在提高愛的能力,改善教育方式上提供瞭一條可參考的思路。
首先,畫雲以自己和女兒、兒子、學生之間的故事為例,具體又生動地展示瞭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技巧。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平實易懂,不乏幽默風趣。
其次,書中還探討瞭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至關重要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智慧。關於能力的培養,畫雲就獨立性、說服力、寬容力、感恩力、傾聽力、領導力、抗挫力、溝通力等多個方麵進行瞭細緻的分層講解。
另外,畫雲講述瞭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提高的故事,這種相互尊重的教育理念,有如教學相長,父母是孩子的生活導師,同時孩子也帶給父母們重溫純真的機會和再次成長的力量。
有人將寫作過程概括為“我感受、我理解,我錶達”。當我閱讀此書時,感受到瞭一種升華的力量,所以我把畫雲的寫作總結為“我感受、我理解,我升華、我錶達”。字字行行、點點滴滴,飽含著畫雲博士的汗水和心血。希望現代中國的父母們能從中獲取啓發和靈感,然後,再去仔細地端詳自己的孩子,量體而裁衣,得齣適閤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當今世界充滿誘惑與躁動,我們需要一種平靜平和的精神力量。親子關係關乎一生的心理結構和情感狀態。願父愛如山,母愛似水;願孩子們學業有成,精神發達;願父母們辛勤的付齣帶給孩子們美好的結果:書籍一架,明月一輪。
前言:自修媽媽學位
1994年10月14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一個年輕的女子,懷抱著她隻有26個月大的女兒,等待著飛往美國的飛機起飛。她應該是快樂的,因為她要在美國開始新的生活。然而,她的心情格外的沉重,因為她要和生她養她的這片土地告彆,她要和她愛的人們說再見。就在飛機起飛的那一刻,她對自己許下瞭諾言,那就是有一天,她要把從西方學到的最前沿的理念帶迴這片土地,和這裏的人們分享,尤其是幫助那些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
這個女人,就是我!
我有兩個孩子,女兒天和1992年在吉林省長春市齣生,兒子Timmy2001年在美國得剋薩斯州達拉斯地區的布蘭諾市齣生。
女兒齣生時,我是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副研究員之一。我曾非常驕傲,常得意自己能漂亮地拿下高難度的科研項目,覺得孩子教育小事一樁。可是女兒一天天長大,我和她漸漸地無法溝通,纔明白我麵對的是一個挑戰性極高的課題——親子關係。
鬧騰女兒遇上問題媽媽
●鬧騰女兒
女兒4歲時,在丈夫的老闆捨瑞博士的派對上,她和捨瑞的墨西哥裔養女5歲的莎倫一起玩玩具,一開始兩人玩的很開心,沒一會兒,女兒就不許莎倫碰人傢自己的玩具熊,捨瑞玩笑說要把女兒和他的愛犬放在一起。
女兒5歲時在一所日托華人學校,搗蛋丫是她的彆號。接她時,常看到老師訓她。最經典的故事是她讓小凱文當眾齣醜:凱文喜歡天和,但天和不喜歡他。有次天和問凱文:“你想親我嗎?”凱文點頭後隨天和來到一個牆角,天和命令凱文:“你閉上眼睛纔能親!”凱文閉著眼睛去親天和時,她憋著笑悄悄地蹲下去,結果凱文親瞭牆。天和趴在地上笑,其他孩子跟著起哄,凱文好尷尬難堪。
女兒一年級的老師巴肯娜夫人曾好奇地問我:“天和是獨生女吧?”她說天和任性不閤群,彆人不按她的方式玩她就發脾氣。還有天和喜歡在課堂上讀書,老師讓學生做的事,她常聽不見。巴肯娜以為她耳朵有問題,甚至要求我帶她去看瞭耳鼻喉專傢!
她二年級老師曼南蕊用小卡片奬勵學生,錶現好給5分卡,錶現一般給3分卡,積夠100分時換一個奬品。天和的獨生女脾氣加上不聽講,很難攢夠100分。有一天她興高采烈地拿卡片去換奬品,老師懷疑有詐,一問纔知道她趁老師沒注意,“偷”瞭一些卡片。當我質問她時,她竟大言不慚地說:“這是攢夠100點最容易的辦法啊!”
二年級開學後的六個星期的六次考試中,天和竟然有三次不及格,還多次和同學發生爭執。
在傢,看電視時她不渴不餓不上廁所,一做作業或彈琴,她就餓得受不瞭,渴得難受,憋不住想上廁所。
女兒聰明,潛力不錯,就是問題多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之間的溝通越來越睏難瞭。她8歲時,我和她的溝通渠道基本完全堵塞!
●問題媽媽
天和齣生時,我和丈夫都是中科院最年輕的副研究員。我以為就是“熏”也能“熏”齣個“品學兼優的小科學傢”。可是,她竟考試不及格!我常不管三七二十一懲罰她,可所木有的懲罰隻管幾天。
女兒在校常遭警告,在傢常被說教,有時會因一點小事就哭上一場。我不懂那是她無奈於自己的處境,總以為她在無理取鬧,我會鬧得比她還凶。
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迴國:一位好媽媽的美式教育手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