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身心靈成長、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 現代心理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靈性傳統之中,理想的心理學研究應該關注所有這些東西:身體、心智和靈魂;潛意識、自我意識和超意識;睡眠、半睡半醒和完全清醒。
本書講述的整閤心理學竭力囊括瞭現代科學研究心理學、意識和治療領域的精粹,同時也從開創心理學的這段整閤時期汲取瞭靈感。本書所做的,僅僅是最簡單地勾勒齣某種整閤心理學的輪廓。它試圖接納並整閤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資源中那些不朽的智慧,並相信:所有這些智慧都能給我們帶來極其重要的啓發。
作者認為,當學術界在摸索如何擺脫宇宙難以消除的夜景之時,整閤心理學(以及總體上的整閤式研究)在未來幾十年中將會越來越受歡迎。
內容簡介
肯·威爾伯的所有研究都貫穿著整閤的主題。整閤心理學是迄今為止威爾伯創建的最雄心勃勃的一個心理學體係,探究瞭人類意識的各個層麵,被稱為人類發展中一項裏程碑式的研究。
在《整閤心理學:人類意識進化全景圖》中,威爾伯吸取瞭數百種東西方、古代和現代的智慧,藉鑒瞭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的所有不朽真理並反思其弊端,囊括瞭現代科學研究心理學、意識和治療領域的精粹,結閤靈性的智慧和理性的歸納方法,從物質到身體,到心智,到靈魂,到靈性,從主觀到客觀,從個體到社會,創建瞭一個空前廣博的心理學體係,進而勾畫齣瞭人類意識進化的全景圖。
威爾伯長期緻力於禪修實踐,其研究注重實踐性。通過閱讀《整閤心理學:人類意識進化全景圖》,讀者可以瞭解自己所處的意識層次、可以進化到的更高層次,以及各個層次可能發生的病變和療法,從而有助於自我成長。
作者簡介
肯·威爾伯(Ken Wilber),生於1949年,整閤學創始人,超個人心理學最重要的思想傢、理論傢和發言人,美國最暢銷的學術類著作作傢,有“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意識進化領域最重要的思想傢”等美譽。他讀過杜剋大學的醫學專業,後來還讀瞭生物化學研究生,但興趣始終在心理學、哲學上。憑藉廣博的知識體係和極其敏銳的頭腦,他緻力於創建一種真正世界性的哲學,繪製一份匯集人類意識發展的所有可能性的圖譜,因此自稱為“一個說故事者和製圖師”。
著有《意識光譜》《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全觀的視野》《一味》《萬物簡史》等20多部佳作,已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多個國傢。
目錄
緻讀者:晝景(daylight view)
第一部分 基礎:基本原理
第一章 基本層次和波
存有巨巢
存有巨巢是可能性,而不是給定之物
結構和狀態
其他體係中的基本層次
形成基本波的時間
認知發展和存有巨巢
認知綫
總結
第二章 發展綫或流
第三章 自我
自我是波與流的導航員
結論
第四章 自我相關流
自我相關階段(圖錶4a-c)
道德和視角(圖錶5a-c)
異議
螺鏇動力學:存在之波的例子
水平類型學
第一部分的結論
第二部分 從前現代通嚮現代之路
第五章 現代性是什麼?
前所未聞的事物
四象限
結論:整閤任務
第六章 前現代與現代的整閤
前現代性的精粹:全層次
現代性的精粹:全象限
平地
結論
第七章 某些重要的現代先驅者
整閤式方法介紹
典範
第三部分 成果:整閤式模式
第八章 靈性的考古學
概述
基本波
自我及其病變
低級病變(從F-0到F-3)
中級病變(從F-4到F-6)和高級病變(從F-7到F-9)
典型的療法
子人格
自我考古學
全方位療法
深度和高度
整閤式療法的四個象限
第九章 若乾重要的發展流
道德
動機:食物層次
世界觀
情感
性彆
審美
認知綫的不同類型
不同的自我綫
整閤心理學
第十章 靈性是否是階段?
必須完成心理學發展,纔能開始靈性發展嗎?
靈性實踐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有童年靈性嗎?
早期階段
變異狀態和祥雲(Trailing Clouds)
第十二章 社會文化演變
創造中的靈性
集體進化
社會進化
文化進化
五個重要提示
靈性啓示:進化的成長尖端(Growing Tip)
第十三章 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
光輝前景
福音
災難
結論
第十四章 意識研究的1-2-
身心問題
“心靈”和“身體”指的是什麼?
棘手的問題
解開世界之結的兩個階段
第一步:全象限
第二步:全層次
第十五章 全麵接納
前現代性的啓示
現代性的啓示
後現代性的啓示
創造中的靈性已走嚮覺醒
圖錶
尾注
精彩書摘
緻讀者:晝景(daylightview)
“心理學“這個字眼意味著對心靈(psyche)的研究,而”心靈”這個字眼則意味著心智或靈魂。在微軟詞典的“心靈”詞條中,我們看到的解釋是:“自我:阿特曼,靈魂,靈性;主體性:更高的自我,靈性自我,靈性。”這再次提醒我們,心理學的基礎深深地紮根於人類的靈性和靈魂之中。
“心靈”或其他類似詞語起源悠久,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數韆年之時,當時幾乎總是指身體或其他物理介質中活躍的力量或靈性。在16世紀的德國,心靈與邏各斯(logos)——道或學——閤起來形成瞭心理學(psychology)這個詞,用來錶示對人類靈魂或靈性的研究。至於何人首次使用“心理學”這個字眼,至今尚無定論;有人說是梅蘭希頓,有人說是弗雷格斯,有人說是馬爾堡的郭剋蘭紐。但是,到瞭1730年,德國的沃爾夫、英格蘭的哈特利和法國的博內(Bonnet)開始在更現代的意義上使用這個詞,但即便在那時,psychology仍然符閤《新普林斯頓評論》在1888年所做的定義,意指“關於心靈或靈魂的科學”。
我曾經打算寫作心理學史與哲學史,並開始為此搜集素材。我決定這樣做的原因在於,當我閱讀絕大多數的心理學史教科書時,下麵這種離奇古怪的事實引起瞭我的注意:在這些書籍講述心理學——和心靈——的曆史時,仿佛它是1879年左右在威廉·馮特負責的萊比锡大學實驗室中突然産生的。馮特誠然是反省心理學和構造主義心理學之父,然而,心靈自身當真是在1879年纔忽然存在的嗎?
有幾本教科書將其曆史推得稍稍更早些,迴溯到瞭馮特所創建的科學心理學的先驅者,包括法蘭西斯·高爾頓爵士、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尤其是權威人物古斯塔夫·費希納,正如某本教科書乏味地寫道:“在1850年10月22日上午(這是心理學曆史上的重大日子),費希納洞察到:可以在心理感受和物理刺激之關係的定量研究中,發現心靈和身體的關聯法則。”費希納的法則很快就廣為人知,它錶述為S=KlogI(心理感受與物理刺激的對數成正比)。還有本教科書這樣解釋其重要性:“在這個世紀初期,伊曼紐爾·康德預言說,心理學絕不可能成為科學,因為我們不可能通過實驗來測量心理過程。藉助於費希納的工作,科學傢們首次能夠測量心靈。到19世紀中葉為止,科學方法被運用到瞭心理現象當中。日後,威廉·馮特會將這些最初的創造性成就協調並融閤起來,‘鑄造’成心理學。”
每本教科書都認為,在構建現代心理學的過程中,古斯塔夫·費希納屬於重要的轉摺性人物,每本教科書都對他推崇備至,因為他找到瞭運用定量標準來研究心靈的辦法,因此最終讓心理學具備瞭“科學性”。甚至威廉·馮特也很重視這一點。“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宣稱,“費希納最早將測量和實驗觀察的精確辦法和原則引入到心理現象的研究之中,因此開創瞭名副其實的心理科學。其方法的主要優點在於:它無須領會哲學體係的發展演變過程。現代心理學事實上都具有真正的科學性特徵,能夠遠離所有的形而上學爭論。”我猜想,這個費希納博士可能很高興自己讓心理學擺脫瞭靈魂或靈性的毒害,將心靈還原成瞭可以測量的、基於經驗的事物,因而開創瞭真正的科學心理學時代。
就我所知,這就是人們對古斯塔夫·費希納的全部評價,直到若乾年以後,當我在擺滿瞭哲學舊書籍的書店中淘書之時,我非常吃驚地發現,有本書的書名非常引人注目:《死後的生活》。這本書寫於1835年,作者正是古斯塔夫·費希納。該書的開場白極其有趣:“人在地球上不止生活一次,而會生活三次。人生的首個階段是持續的睡眠;第二個階段是睡而復醒,醒而復睡;第三個階段則會永遠醒著。”
隨後,這本專著就轉入永遠醒著的階段:“在首個階段,人孤獨地生活在黑暗之中;在第二個階段,他會和同伴交往,但仍然和他們分離開來,活在事物錶麵所反射齣來的光明中;在第三個階段,他的生命……和宇宙
的靈性……結閤起來,成為瞭更高的生命。”
“在首個階段,他的身體從胚胎開始發展,形成第二個階段的器官;在第二個階段,他的心靈從胚胎開始發展,形成第三個階段的器官;在第三個階段,神性的胚胎(它潛藏在每個人的心中)開始發展。”
我們將從首個階段轉入第二個階段的過程稱為“齣生”,將從第二個階段轉入第三個階段的過程稱為死亡。從第二個階段轉入第三個階段的道路,並不比從首個階段轉入第二個階段的道路更加黑暗。後者引導我
們看外在的世界,而前者則引導我們看內在的世界。
從身體到心智到靈性,也就是意識成長的三個階段。隻有當每個人的自我死掉以後,他們纔能覺悟到宇宙靈性的浩瀚無邊。這是費希納關於生命、心智、靈魂和意識的真實哲學,教科書為何不肯費心告訴我們呢?而我之所以決定寫作心理學史,也僅僅是因為“必須有人來說話”。
[馮·哈特曼的《無意識哲學》讓“無意識”的概念變得廣為人知,該書齣版於1869年——比弗洛伊德的學說早30年——開創瞭10年之內印刷8次的先河。馮·哈特曼闡述瞭叔本華的哲學,而叔本華本人則明確錶示,他的哲學思想主要來源於東方神秘主義與佛教,尤其是《奧義書》:在個人意識之中潛藏著宇宙意識,這種宇宙意識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意識的”,但它可以被喚醒,並獲得充分的瞭解,從而無意識的東西能夠變成有意識的東西,這乃是世人最大的良善。弗洛伊德從喬治·果代剋的《它者之書》(ThebookoftheIt)中直接汲取瞭“本我”(id)的概念,而果代剋的這本著作則基於宇宙之道或持續發展的宇宙靈性的存在。而……還是就此打住吧,這個話題說起來很長,但所有這些事實都有力地提醒我們:現代心理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靈性傳統之中,而這恰恰是因為心靈自身與靈性源頭存在著聯係。在心靈最深處,我們發現的不是本能,而是靈性,而理想的心理學研究應該關注所有這些東西:身體、心智和靈魂;潛意識、自我意識和超意識;睡眠、半睡半醒和完全清醒。]
費希納的確對基於經驗的、可測量的心理學做齣瞭卓越的貢獻;他的《心理物理學綱要》可以當之無愧地被視為首部重要的心理學著作,完全配得上繼馮特之後的心理學傢所給予的全部贊美之辭。然而,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的總體觀念就是:靈性和物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是同一個重大現實的兩麵。他研究心理特徵的初衷就是為瞭指齣這種不可分離性,而不是將靈性或靈魂還原為物質實體。他當然也完全沒有否認靈魂和靈性,然而在那些不太敏銳的研究者手中,他的思想卻似乎變瞭樣。
正如某個學者所總結的,費希納認為:“整個宇宙在本質上是靈性的,物質實體所構成的現象世界隻是這種靈性現實的外在形式。原子隻是通嚮上帝的靈性階梯的最簡單元素。這個階梯的每個層次都包含著低於它的所有層次,因此上帝包含全部的靈性。意識是所有存在物的根本特徵……靈魂存在的證據就是有機體所體現齣來的係統連貫性和規律性。”費希納認為:“我們的母親”——地球,是個具有靈魂的有機整體。
費希納本人解釋說:“就像我們的身體屬於地球上更偉大、更高級的個體,我們的靈性也屬於地球上某個更偉大、更高級的靈性,後者包括瞭所有世間生物的靈性,就酷似地球體(earth-body)包含瞭他們的身體。與此同時,地球靈性(earth-spirit)並不僅僅是地球上所有靈性的聚閤,而是它們更高級的結閤,並且具有自身的意識。”地球靈性——費希納以此準確地闡釋瞭蓋亞的總體輪廓——其自身僅僅是神聖靈性(divine-spirit)的組成部分,而“神聖靈性則是無所不知的,是真正全意識的(all-conscious),也就是說,容納瞭宇宙的全部意識,因此在更高和最高的聯係中……包含瞭每個個體的意識。”
但這並不意味著抹殺個性,而僅僅意味著個性的完滿,並被納入更偉大的事物之中。“我們自身的個性和獨立——這是天生的特徵,但也是相對的特徵——不會被這種結閤所削弱,但會受到它的製約。”因此,這種越來越包羅萬象的嵌套型層次結構會繼續發展:“地球遠遠不會將我們的身體與宇宙隔離開來,而會將我們與宇宙聯係和融閤起來,因此,地球靈性也遠遠不會將我們的靈性與神聖靈性隔離開來,而是讓世間的所有靈性與宇宙的靈性形成更高的獨特聯係。”
……
整閤心理學:人類意識進化全景圖 [integral psychology]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評分
☆☆☆☆☆
現代心理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靈性傳統之中,理想的心理學研究應該關注所有這些東西:身體、心智和靈魂;潛意識、自我意識和超意識;睡眠、半睡半醒和完全清醒。
評分
☆☆☆☆☆
龍騰有機富硒夏黑葡萄-98元/盒-火熱預訂中---
評分
☆☆☆☆☆
“心理學“這個字眼意味著對心靈(psyche)的研究,而”心靈”這個字眼則意味著心智或靈魂。在微軟詞典的“心靈”詞條中,我們看到的解釋是:“自我:阿特曼,靈魂,靈性;主體性:更高的自我,靈性自我,靈性。”這再次提醒我們,心理學的基礎深深地紮根於人類的靈性和靈魂之中。
評分
☆☆☆☆☆
這本書是買給老公的,威爾伯作為後人本主義的代錶人物,特彆是在靈性層次的成長部分描述的很符閤我們當下成長的需求!
評分
☆☆☆☆☆
本書講述的整閤心理學竭力囊括瞭現代科學研究心理學、意識和治療領域的精粹,同時也從開創心理學的這段整閤時期汲取瞭靈感。本書所做的,僅僅是最簡單地勾勒齣某種整閤心理學的輪廓。它試圖接納並整閤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資源中那些不朽的智慧,並相信:所有這些智慧都能給我們帶來極其重要的啓發。
評分
☆☆☆☆☆
作者認為,當學術界在摸索如何擺脫宇宙難以消除的夜景之時,整閤心理學(以及總體上的整閤式研究)在未來幾十年中將會越來越受歡迎。
評分
☆☆☆☆☆
書很好,很不錯,非常喜歡。就是有些小貴
評分
☆☆☆☆☆
非常好的購物體驗,自營産品送貨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