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畅销心理学 活出自我·阿德勒典藏套装 理解人性+理解生命+自卑与超越 探寻生命意义三部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1. 现代人不可多得的生活指南
为什么总是活得那么辛苦?
为什么自卑感总是挥之不去?
为什么不管怎样努力,还是改变不了眼前的生活?
如何寻求生活的意义,找到存在的价值,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幸福?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不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对自我的不断追问和完善,若想活得美好,首先要打造一个美好的自我。
2. 家长、教师、心理学爱好者需要看的心理学励志读物
提出自卑、抑郁症、拖延症、叛逆、懦弱的解决方案
适合家长、教师、心理学爱好者的经典读物
《理解生命》:
阿德勒明确表示过,事物总是不同的。他强调个体,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指导。它按照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和治疗经验,分析了儿童、青少年以及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社交、职业和婚恋问题,诸如自卑、忧郁、嫉妒、懦弱、叛逆等各种负面心理,本书都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法。《理解生命》1927年首次以英文出版,涵盖了个体心理学的主要原理,近百年来,对指导人们理解社会需求有重要意义。
《自卑与**》:
心理学名著,作者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本书依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及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绪的关系的分析,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问题、个人与社会,以及爱情和婚姻12个方面加以论述,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
《理解人性》:旨在普及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本书不仅举例说明了这些原理如何解释我们与生活的世界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而且还阐明了这些原理在群体生活中的应用,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正如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撰写本书的目的有三个:*一,指出错误的个体行为会破坏社会和群居生活;第二,向普通大众介绍辨别自身错误的方法;第三,告知他们应对方法.以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虽然人们常常认为商业或科学过失代价昂贵、应该受到谴责,但我们错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引起大得多的后果,常常危及性命!希望本书能助你*好地理解人性!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与弗洛伊德并驾齐驱的心理学大师,以“自卑情结”为核心的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和领袖。他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类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中。我们并非纯粹地体验环境,而是感受环境对人的意义。即使是环境中最单纯的事物,人类也是以自己的目的来加以衡量的,例如“木头”是指“与人类相关的木材”,“石头”意味着“作为人类生活要素之一的石头”。如果一个人试图回避生活的意义,而仅关注周围的环境,那将非常不幸。他会孤立自己,他的行为对于自己或其他任何人都会毫无益处。没有哪个人能脱离意义而存在。我们总是通过赋予现实意义来体验世事,所感受到的其实并非事情本身,而是它们经过诠释后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下结论:这些意义或多或少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完全正确的。意义的领域即充满谬误的领域。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也许无法回答。大多数人也都不会费心去思考这个问题或是试图寻找答案。的确,这个问题的由来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在我们的时代,还是有年轻人或者老年人会问:“活着是为了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然而可以说,他们仅仅是在遭受挫折后才会考虑这些问题。假如一切都一帆风顺,没有经历严峻的考验,就不会有人提及这些问题。但是,每个人在行动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并要回答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抛开一个人的语言,只观察其举止,就会发现,他有自己的“生活的意义”,他的观点、态度、语言、举止、抱负、习惯和个性特征都与这个意义相符。他的行为举止仿佛都是由某种人生观所指引的。他的所有行为都隐含着对世界和自身的看法。他认定:“我是这样的,世界是那样的”。这是他赋予自己和生活的意义。
不同的人对生活意义的解读各不相同。如我们所说,每种意义可能都有些不完满之处。没有人能掌握生活的绝对意义,可以说,任何可用的意义都不是完全正确的。所有的定义都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然而,在这个范围内,有些意义更有效,有些则次之;有些错误较小,有些则较大。我们发现,对生活意义的有益阐述有共通之处,而那些不尽如人意的解读则总是难掩其伪。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科学的“生活的意义”,用它作为衡量正确意义的标尺,帮助我们解释与人相关的现实社会。我们必须牢记,“正确”是针对人类而言、针对人类的目的和意图而言。除此以外,别无真理;即使存在其他真理,也与人类无关。因为我们根本无从了解掌握这些绝对真理,所以它们对人类而言必然也没有了意义。
生活的三大问题
每个人的生活都受限于三个因素,人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三点。因为这三个限制因素构成了人生和现实的内容,并且经常困扰人们,还迫使人们做出应答和处理。人们的最终答案,会显示出每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解读。
第一个限制因素: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无处可逃。我们利用地球的种种资源也包括种种限制来谋求发展。我们必须同时发展身体和心灵,以延续生命,确保人类的永续生存。这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无一例外。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回答:它显示了我们认为哪些行为是必要的、合适的、可能的和可取的。我们是人类的成员,人类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每个答案都必须考虑到这个事实。
如果考虑到人体的脆弱和环境的不安全,为了自身利益及整个人类的福祉,我们必须全力探索更有远见而且前后一致的答案。这正如做数学难题,不能靠运气或猜测,而应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寻找所有可用的方法,最终找到答案。我们可能找不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完美的回答,但是,我们可以尽全部的努力去寻得一个近似完美的答案。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寻找更好的答案,而这个答案还必须考虑到“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一前提,我们的生存质量与地球息息相关。
第二个限制因素:我们并非人类的唯一成员。我们身边生活着其他人,并与我们息息相关。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性使人无法单枪匹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果有人独自生活,试图只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所有问题,他就无法生存下去。他既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延续人类的生命。人总是与其他人依附而生,这种关系无法割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不足和局限。一个人对自己或人类福祉做出的最重要努力,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因此,关于生命所有问题的每一个答案都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是群居动物,如果孤立无援,就会灭亡。如果要生存下去,即使是我们的情感,都必须与这些最重要的问题和目标协调一致,那就是与我们共同居住在地球上的同胞合作,维持我们个体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存。
第三个长期以来阻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由两性构成。个人和人类的延续必须考虑到这一事实。爱情和婚姻就属于这个限制。所有人,不论男女,都无法回避这个问
题。个人面对这个问题时的所作所为,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人类做了许多不同的尝试,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的行为总是反映出他们相信可以寻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
这三个限制因素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在自然环境的局限下找到一种合适的职业,以维持生存;第二,如何在同类中找到一个位置,以相互合作并分享合作的成果;第三,人类有两种性别,人类的延续依赖于两性关系,如何自我调整,以适应这一事实。事实上,这三个问题就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职业、社会和性。
个体心理学研究发现,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为三类:职业、社会和性。每个人在应对这三个问题时,都会反映出对生命的意义的解读,无一例外。例如,假设某人爱情生活不完整,工作不努力,没有朋友,还有社交障碍。从他生活里遭遇的限制和约束,我们可以推断,他认为活着是一件困难而危险的事,机遇少而挫折多。他活动范围的狭窄,可以用他的解释来加以了解:“生活意味着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要把自己困住,不和别人接触。”
相反,假如某人爱情生活美满融洽,工作颇有成就,交友广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会把活着看成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充满着机遇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面对生活的各种问题时,他无处不在的勇气可以说明:“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同伴保持兴趣,成为团体的一员,为人类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感
在此,我们可以发现所有错误的“生命意义”的共同特征和所有正确的“生命意义”的共同特征。精神病患者、罪犯、酒鬼、问题儿童、自杀者、堕落者和娼妓等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同情心和社会兴趣。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爱情问题时,缺乏合作解决问题的信心。他们对生命意义的定义极其自私:认为每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只能使自己受益,而不会惠及他人。这种人成功的目标仅是谋求个人优越感,而他们的成功也只对自己有意义。谋杀者承认手持毒药时感到自己很强大,但很明显,只有他认为自己很重要;对于其他人而言,手持毒药并不能抬高一个人的身价。
仅属于个人的意义事实上没有任何意义。意义需要在沟通中体现出来:如果一个词语仅对一个人有意义,那么它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意图和行为也是一样:它们唯一的意义在于其对他人的意义。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想变得更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整体价值在于对他人的贡献,他们就会踏上错误的道路。
有一则关于某小宗教团体领袖的故事。有一天,她召集所有信徒,告诉他们下周三是世界末日。信徒们惊恐万分,变卖财产,抛弃红尘俗事,惴惴不安地等待预言中灾难的到来。但是,周三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到了周四,他们聚集起来要她解释:“瞧瞧你给我们带来多大麻烦。我们抛弃了所有财产,告诉遇到的每一个人,世界末日将会在周三降临。受到嘲笑时,我们也不灰心,而是一遍遍地重复说消息来源绝对可靠。周三过去了,世界却还安然存在。”这位女“先知”回答道:“我的周三并非你们的周三。”显然,她是以个人理解的不同意义来为自己辩护。不过这种个人意义实在是经不起考验。
所有正确的“生命意义”的标志都具有普遍性,可以为所有人共有并接受。一个生活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对其他人也同样适用,因为从中我们能看出如何用成功的办法来应付共同的问题。即使是天才,也只能用做出重大的杰出贡献来定义:只有世人普遍认为某人对他人做出了重大贡献,才能被称为“天才”。因此,生活的意义总是在于“为集体作贡献”。在此,我们指的并不是其声称的动机,而是他的真正成就。能成功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其行为举止仿佛揭示出他完全自发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以及与他人合作。他的所有行为都以同胞的利益为先;遇到困难时,他的解决方法也不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
对许多人而言,这也许是一个新观点。他们可能会怀疑,人生的意义是否真的在于奉献、帮助他人和相互合作。他们可能会问:“那么个人怎么办?如果总是考虑他人的利益,为了别人的利益做出牺牲,那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吗?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不是应该先考虑自己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先学习捍卫自己的利益,培养自己的个性吗?”
我相信,以上怀疑实在是大错特错,它所提出的问题也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生命意义是为人类作贡献,如果他的情感都指向这一目标,他自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最大的贡献。他会为这一目标而努力。他会充实自己,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并提高自己的能力。以爱情和婚姻为例,如果我们深爱自己的伴侣,想要努力使其生活得更自在、更充实,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和才华。如果只以凭空发展自己的个性为目标,而不考虑他人,我们可能会变得颐指气使、不受欢迎。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与合作。回顾先辈给予我们的遗产,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所有留给我们的东西,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做出的贡献。有耕地、道路和建筑;有保留下来的人生经验,包括传统、哲学、科学、文学以及处理生活问题的技巧。这些都是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的祖先所遗留下来的。
那么,另外那些从不与人合作,对人生有不同解读,只会问“生命能给我什么”的人,他们怎么样呢?他们的生命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他们不仅生命已逝,也没有留下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世界仿佛曾对他们说:“我们不需要你们。你们并不值得存在。你们的目标和努力,你们所重视的东西,你们的思想和灵魂,都没有未来。滚开吧!没人欢迎你们。消失吧!”对于不愿意与人合作的人,我们的结论是:“你一无是处。没有人需要你。走开!”当然,在当今社会我们仍可看到许多不足之处。一旦发现弊病,我们就需要努力改变,但这个变化必须以造福人类为前提。
许多人明白这一点,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关注整个人类,所以他们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感和爱心。我们发现,所有的宗教都关注拯救人类的问题。在一切伟大的运动中,人们总是努力增强社会感,而宗教是其中最伟大的方式之一。然而,宗教的本旨经常被错误解读,除非它能更直接地致力于此工作,否则很难从其以前的作为了解它还能做什么。个体心理学以科学的方式得出相同的结论,并提出一种科学的解决方法。我相信,这是一大进步。相比政治运动或宗教运动,也许科学能更好地增强人类对同胞以及自身福祉的关注。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但目标是一样的——提高对别人的兴趣,促进合作。
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可能像生命的守护天使,也可能像如影随形的恶魔,所以很有必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其划分的依据,以及如果出现重大错误应该如何改正。这是心理学与生理学或生物学的差异所在:它能利用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来影响人类的活动以及人类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人类更幸福。
童年的启蒙经历
从童年早期起,人们就开始在黑暗中探索“生活的意义”。即使是婴儿,也会小心翼翼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以及这力量在环绕自己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快满5周岁时,儿童就已形成一套统一而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处理问题的独特模式。我们称之为“生活模式”。对于自己和世界所向往的发展模式,他们在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深刻而持久的概念。此后,他们就会以一个稳定的统觉表(Scheme of apperception)来看待世界:接受某一经验前必须先解读,而解读也是与原本的人生观相一致。即使这个人生观有严重错误,即使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式会导致不幸和痛苦,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人生观。
要修正人生观的错误,唯有重新考虑错误,认识错误,修正统觉表。可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个人会由于错误行事而造成严重后果,被迫修正人生观,成功地完成转变。通常情况
下,只有在存在巨大的社会压力,或如果延续旧的方式将无路可走时,他才可能会被迫做出改变。一般来说,修正一个人的生活模式,最好的方法是在受过心理学培训的专家的帮助下进行,因为他们了解这些意义,能帮助人们找到最初的错误,并提出一种较为合适的建议。
我们可以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童年境遇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童年的不幸经历会被赋予截然不同的含义。有的人不会沉溺于这些不幸处境,除非这些经历有助于解决未来的问题。他会觉得:“我必须努力摆脱这些困境,以保证我的孩子将来过得更好。”另外一种有类似经历的人就会觉得:“生活太不公平。其他人总是一帆风顺。世界这样对待我,我凭什么善待这个世界?”而第三种人可能会觉得:“因为我的童年如此不幸,所以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的。”这三种人的想法会明显地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要想改变他们的行为,只有先改变他们的想法。
个体心理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打破了决定论的说法。没有哪段经历是导致最终成败的直接原因。人生的苦难的来源并非经历或所谓的创伤本身,而是来自我们所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如果把某些特定的经历作为未来生活的基础,我们必然会受到一定的误导。生活的意义并不由事情本身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在相应情况下赋予其的意义而定。
身体缺陷
然而,童年的某些情境确实很容易导致错误人生观的形成,进而导致大部分失败行为的产生。首先我们要考虑身体有缺陷或幼儿时期得过疾病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经历了不幸,难以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作贡献。除非亲密的人将其注意力转移,使其关注他人,否则他们很可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并且,在当今社会里,由于同龄人的对比、怜悯或挖
苦,他们的自卑感还有可能会加重。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使他们变得孤僻内向,失去正常生活的信心,甚至会觉得世界看不起自己。
我想,我是第一个着手研究器官有缺陷或是内分泌异常的儿童所面临的困难的人。这门科学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并未朝着我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自始至终,我寻找的是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而不是寻找证据把所有失败的责任归咎于遗传因素或身体条件。世界上没有哪两个小孩受到腺体的影响会是一样的。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克服自身困难,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出杰出的能力。
因此,个体心理学并不鼓吹优生论。许多为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可能在幼年时身体也存在缺陷。他们有的人饱受病魔折磨,甚至英年早逝。然而,那些努力克服生理和外部困难的人,往往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人类做出了贡献。困难磨炼了他们,使他们奋发向上。我们不能仅以生理表现来判断一个人是朝正途发展还是误入歧途。但是,许多身体或是内分泌有缺陷的儿童,如今大部分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没有多少人理解他们的困难,因而他们大多都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发现在早年生活中曾因器官缺陷而感到压力的儿童之中有许多都过得不太好。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有深度的书,看了感觉像找到组织了
评分挺好的!
评分期待中的书,很好,刚好搞活动,太实惠了
评分包装严实,内容不错
评分okokokokokokokok
评分还好吧,正在读!
评分当大家看到我的这一篇评价时,表示我对产品是认可的,尽管我此刻的评论是复制黏贴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肯定商家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因为差评我会直接说为什么的。所以大家就当作是产品质量合格的意思来看就行了。最后祝店家越做越好,大家幸福平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评分内容一般,不是我喜欢的书目
畅销心理学 活出自我·阿德勒典藏套装 理解人性+理解生命+自卑与超越 探寻生命意义三部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