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修竹庐剧话》通过作者对京剧舞台上的眼见耳闻,生动再现了诸多京剧艺术家的奇闻异事及对一些名剧的品评。全书共分为“伶的谈荟”“戏的谈荟”“伶戏综谈”“盔头行头丛谈”等部分,是一份了解、研究现代戏曲艺术的珍贵资料,且有一定的史料和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修竹庐剧话》最早散见于民国年间《戏杂志》《罗宾汉》《三四剧艺日日刊》《半月剧刊》诸报刊,是作者朱瘦竹先生对上海京剧舞台上的眼见耳闻。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修竹庐剧话》以“伶的谈荟”“戏的谈荟”“伶戏综谈”“盔头、行头丛谈”为类,生动再现了诸多京剧艺术家的奇闻轶事,舞美服饰以及对当时名伶、名剧的品评。文章较为详细地反映并保留了南派京剧的一些特色与资料,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民国时期人们赏京剧、品唱腔的世俗文化风情,更为我国现代戏曲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价值。
目录
我的父亲朱瘦竹
伶的谈荟
刘永春
王红儿
高庆奎、高盛麟
小达子
盖叫天
小翠花
谭富英
孟七
沈韵秋
罗筱宝
常春恒
记马德成
彭振九
林连贵
李春来遗闻
曹毛包
张少甫
吕月樵
俞振庭
南派做工老生的古今两宗匠
题金少山小影
姚俊卿之生前死后
李春来轶事
范长生
潘月樵学像余三胜的《定军山》
朱素云的功劳与荣誉
杨四立之老面子
……
戏的谈荟
伶戏综谈
盔头行头丛谈
谨答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修竹庐剧话》:
二黄花旦,盛到冯子和为止,冯子和以后,直到现在,只有学他的与学学他的,独树一帜的突起异军,压根儿没有过。
冯派花旦,从林颦卿起,到良艳芳止,多如过江之士,敢大胆地夸下海口,当时是南籍的花旦,不标榜冯派头衔,便没有饭。
可是冯派花旦,三考出身缺缺,打林颦卿起,他就是老生改的,他本名林筱芬,老谋得利留声机器有他《取成都》的片子。此外,赵君玉是武生改的,小杨月楼是老生改的,小如意、沙香玉、刘玉琴、王兰芳,是梆子花旦改的,其中赵君玉出过大风头,便有不少后起之秀直接学他,当然以乃阮小赵君玉家学渊源,学得最像。
赵君玉从武生改包头之初,纯粹冯派花旦,后来在新舞台与谭鑫培配戏,现学起北派青衣来,至于兼小生与刀马旦,这只好算是武生底子的赠品,不在话下。现在他演新戏,专演浪漫风骚的大娘儿们,说得出,做得出,妙得紧。
小杨月楼,花旦学冯子和,青衣与小生,与赵君玉一鼻孔出气,爱弄弄枪杆,抡抡大刀,玩玩真家伙,尤其爱女扮男装,所以他的私房戏决决乎、断断乎免不了以上几个元素。武场身手,完全学盖叫天,边式之至,可有一件,他只打不翻不摔,连虎跳、滚背都付阙如,他老自豪道:生平手没有插过地,脊梁盖没有着过地。也只好由他说得嘴响。自从在天蟾舞台饰《封神榜》的全部妲己,裸体跳舞红了,于是他又多了一派,是《璇宫艳史》麦唐奈的欧化电影明星派。
刘玉琴,戏料比谁都好,现在专事教戏,名师出高徒,保险不含糊。
王兰芳与冯子和在丹桂第一台同班甚久,惜乎此时冯子和已到人老珠黄的当儿,兰芳只学到他一些暮气,不过《红菱艳》的傻气,却算兰芳学得最像。
当时所谓南方四大名旦,以成名先后为序,是赵君玉、王灵珠、刘筱衡、绿牡丹。赵君玉不赘,王灵珠是梆子花旦,与冯派风马牛不相及。刘筱衡很有冯派色彩,是他在大连刚改包头时,间接从范天声那儿学来的,范天声、王幻身、谢秋痕等,都是文明戏出身,拜冯子和为师,借路厕身伶界的。绿牡丹就是黄玉麟,也有不少地方与冯子和不谋而合,当然有来历,他是老绿牡丹的徒弟,老绿牡丹一名戚艳冰(就是戚厚卿的长兄,现在绿牡丹这个牌号归他大女儿传代),私淑冯派,惟有其师,斯有其徒。
……
前言/序言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修竹庐剧话 [Reviews on Bejing Opera]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