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徐悲鸿传》详尽叙写了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画家徐悲鸿先生历经磨难、始终坚忍不拔地为祖国人民美术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文章文笔优美自然、感情真挚,读起来爱不释手,使我对徐悲鸿先生的人格魅力的道德品质和成就卓著的绘画才能产生由衷的敬意。另外,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徐悲鸿在不同时期的经典绘画作品。
内容简介
《徐悲鸿传》作者徐悲鸿夫人的廖静文以回忆录的形式介绍了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画家徐悲鸿的一生和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书中介绍了徐悲鸿在艺术上融合古今中外的技法并继承了中国民族色彩,使他在世界画坛上占有一煊赫地位。描述了徐悲鸿怎样在颠沛流离中挣扎以致绝望,怎样在贫病交加中刻苦学画,又怎样在孤独漂泊中与作者相识而结合。另外,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徐悲鸿在不同时期的经典绘画作品。
作者简介
廖静文,1923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43年后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同年入成都金陵女子大学。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后,协助徐悲鸿工作并照顾其生活。1953年至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57年至今担任徐悲鸿纪念馆负责人、馆长、研究馆员、徐悲鸿画室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目录
上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下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后记
2010版后记
精彩书摘
《徐悲鸿传》:
“你还可以给蒋介石画像吧?”悲鸿带点讽刺说。
“哼!你用不着讽刺,我没有孙多慈的本领,只有她才伟大。我真想不到你是这样一个人,你变得如此刻薄……”蒋碧微嚎叫起来。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正当悲鸿准备去中央大学上课时,一个男学生跑来,气喘吁吁地说:“老师,您今天不要到学校去了!”
“为什么?”
“教室里贴满了反对你的标语,连地上也用粉笔写满了,还把孙多慈的名字也搬出来。”
悲鸿的脸色骤然变得铁青,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仿佛突然被人从背后刺了一刀,而无力还手。
蒋碧微却微笑着走过来,似乎这一切都不使她感到意外,那笑容里明明白白地显露着内心的喜悦。
“哎,”蒋碧微带点娇媚地对悲鸿说,“我看你还是去找张道藩先生解解围吧!他还是很关心我们的。”
“我不需要找谁解围!”
“那你就去找孙多慈吧!”
“我没有想到要去找她!”
“你已经为她做得够多了!还想派她出国留学,你以为我不知道!”
“我没有否认过,很爱她的才华,我培养过不少有才能的男学生,帮助过他们出国学习,为什么对一个有才华的女学生就不能培养?”
“我决不能让她得逞!我告诉你,她的留学名额已被取消了!”蒋碧微的眼睛里亮着得意和胜利的光彩。
……
前言/序言
亲爱的读者:
我怀着十分腼腆的心情,向你们呈献这本很不成熟的书。
从悲鸿逝世以后不久,我便想写这本书。但由于种种原因,使我直到他逝世二十九年以后的今天,才得以实现这个愿望。
一九五六年,我曾趁北京大学放寒假之便,到了悲鸿的故乡宜兴,看望了那些亲爱的乡亲们,并祭扫悲鸿父母的坟墓。这是悲鸿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他由于工作繁忙,二十多年没有回过家乡。
我从北京乘京沪线上的火车到达无锡,然后,从那里转乘去宜兴的长途汽车。那天天气阴沉,下着小雪,散碎的雪花在寒风中旋舞,不停地扑打着车窗。我凝视窗外,凄伤地想起悲鸿十九岁时曾在这条路上,步行去上海寻找工作的情景。我仿佛看见他穿着蓝布长衫和戴孝的白布鞋,正顶着风雨,在泥泞的道路上低头走着……成串的泪水从我的眼眶中涌出来,我悄悄地靠着车窗哭了。
我在悲鸿的故乡见到了那些淳朴的乡亲们和他童年时代的伙伴,也见到了悲鸿的舅父、舅母、表兄、表嫂和妹夫……他们都亲切而热诚地待我,向我叙述悲鸿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许多往事,并慷慨地将他们珍藏了数十年的、有关悲鸿的纪念品或悲鸿的手迹送给我。
宜兴的冬天也依旧是风光明媚的,流水淙淙,田野一片碧绿。我很久很久地站在悲鸿故乡门前的河边,看着那些忧郁的浪花轻轻地拍打河岸,一面在想象中,追寻着悲鸿青少年时代的影子。我也曾登上树木葱茏的南山,寻觅悲鸿当年的足迹。我还曾睡在悲鸿儿时睡过的小屋里,侧耳倾听那遥远岁月里传来的婴儿哭声……深夜难眠,我便起床,伏在那没有玻璃的窗棂上,默默望着窗外寂静的田野与柔和的月光,幻想悲鸿会沿着月光走到我面前来。
我访问了宜兴县县城和许多村镇,查看了宜兴县县志。
我离开宜兴之后,又去南京和上海,访问了悲鸿的许多旧友,听他们叙说悲鸿的往事。
我曾经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伫立在黄浦江边,在滚滚的江涛声中,我仿佛听见悲鸿在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在上海,我也曾只在清晨吃一个饭团,一整天不进食,用以纪念悲鸿当年所度过的艰难岁月。
一九五七年,我开始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在工作中,我继续收集有关悲鸿的资料,为撰写悲鸿的一生作准备。
正当我动手写这本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的家多次被抄,我花了许多年心血收集的资料几乎全部被毁,悲鸿的墓碑被砸碎,徐悲鸿纪念馆也因修建地下铁道而被拆除。我悲伤地见到他最后生活的地方突然消失,他亲手种植的树木被砍伐,而那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对于我来说,是多么亲切难舍呵!我陷在茫茫的痛苦之中了。
一九七三年,周总理派人来看望我,并亲笔写信和我洽商恢复徐悲鸿纪念馆的事。读着周总理关怀的信,我止不住又哭了。泪水滚滚地流到我的唇边。我的嘴唇牵动着,发不出声音。多少悲痛的往事都一齐涌塞在我心里呵!
从那时起,又是九年过去了。在经历了数说不尽的磨难和痛苦后,我终于能亲眼见到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建成,他的墓碑重新修复,而我能执笔写成此书,内心的愉快是难以毕述的。
悲鸿的优秀学生很多,他所敬佩的美术家和朋友也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加之出版社催稿甚急,未能一一写到,以至挂一漏万,心中十分不安,在此表示歉意。书中所提及的一些美术家,由于散失的材料难于找回,多凭记忆写出,难免有疏漏差错之处,敬希补正。
在写作此书时,悲鸿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放下笔来,伏案而泣。我对悲鸿的爱是深沉的,永生难忘。谨以此书作为一束洁白的、素净的鲜花,敬献在悲鸿的墓前。
作者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于北京
徐悲鸿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