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决心与勇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改革与现实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记录全面深化改革倡导,回顾过往,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三十年巨变,路仍在前方,呈现改革者的气势与风范、决心与勇气。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继《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后,力作。
解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主持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思想、新举措。
《决心与勇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改革与现实篇》以此为起点,通过十六个方面客观分析现实问题,准确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并回首35 年的改革历程,呈现改革者的气势与风范,重现党的领导人的运筹帷幄,回顾每次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解析这些决定对于推动改革开放起到的重要作用,展现中国共产党锐意改革的信心和气魄。
谢春涛,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并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1998 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还被中组部确定为中央联系的专家,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四个一批”人才。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
出版有《大跃进狂澜》和《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等专著,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转折中国:1976—1982》、《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小平》(英文版)等书,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被中宣部理论局和中组部干教局向全党推荐,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推荐。
001 一、为什么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活力之源
顶层设计很重要
改革的方向、目标、路线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013 二、为什么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027 三、为什么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042 四、为什么能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科学宏观调控
继续简政放权
深化机构改革
054 五、为什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税收制度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063 六、为什么能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
让“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选择
让农民的财产更值钱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076 七、为什么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以开放促改革
让投资更加便利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086 八、为什么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展基层民主
101 九、为什么能推进法治中国改革?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推进公正司法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112 十、为什么能强化反腐败工作?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121 十一、为什么能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132 十二、为什么能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健全就业创业机制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51 十三、为什么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从“管理”到“治理”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67 十四、为什么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78 十五、为什么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现时代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95 十六、为什么能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力?
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4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进程
中央工作会议突破原定议题
关于工作重点转移问题的讨论
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呼声
邓小平的“主题报告”
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
222 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改革实践呼唤经济体制改革突破
理论界研究推动
中央慎重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变革
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初步设计
起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40 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蓝图
风云变幻,大潮再起
运筹帷幄,百炼成钢
规划方案,科学缜密
辉煌成就,彪炳史册
265 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再次面临重要关口
拟定完善经济体制的新蓝图
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油站
经济体制改革再出发
一、为什么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30多年前,为解决“文革”结束后僵化封闭、贫穷落后的问题,中国选择了改革。在改革强有力的推动下,中国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中国又面临发展方式粗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腐败蔓延等诸多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依然在于深化改革。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为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单一方面的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效果,化解深层次难题迫切需要全面改革,“要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根据十八大的部署,2013年11月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拟定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改革举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掀起了一轮改革新高潮,再次吹响了改革的进军号,发出了改革的动员令。
改革是中国的活力之源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第一次出京调研,就选择了改革的前沿阵地—广东。他表示,这次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因为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8日上午,习近平来到莲花山公园,向伫立在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俯瞰深圳市的繁荣景象,习近平感慨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一路上,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这次广东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党中央坚持推进改革的强烈信号。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想30多年前,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启动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攻关夺隘、攻坚克难是多么不易。
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建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变革之深、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正因如此,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20多年成为海外投资最值得信赖的国家。中国人告别了短缺,解决了温饱,迎来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跨越。
改革开放不但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果,而且也有精神层面的巨大收获。这一精神收获的结晶是“开创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切探索,归根到底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围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归结起来就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里冒出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开创和发展出来的。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庄严宣布,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再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都见证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践同样证明,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中国人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站在改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生态恶化、腐败蔓延等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全面改革,别无他途。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时下的中国改革尽管从难度和复杂性来讲丝毫不亚于30多年前的改革,但毕竟我们有了30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可供参考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集中起来讲最重要的是“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四个坚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
顶层设计很重要
要把房子装修好,做好规划是关键。站在改革的新起点上,中国不仅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还要搞好顶层设计。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要求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有机地衔接起来。这就需要起草一份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措施明确的改革文件。这也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否顺利召开、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
文件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个好的主题。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作出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4月20日,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和各人民团体发出通知,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118份意见和建议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北京。从上到下、自下而上,成千上万条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上来。在反馈意见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顺应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愿望,抓住了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普遍表示赞成。
议题确定之后,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张高丽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领导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最高领导人首次担任全会文件起草组负责人,彰显了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重视。参加起草组的人员多达60人,这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历届三中全会起草人员最多的一次。
从4月24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决策过程体现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协商决策。在将近7个月时间里,起草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分别审议《决定》。9月4日,《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中央党政军机关和地方100多个单位,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从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也对《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
从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文件起草组共收到总计2564条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形成提交全会审议的文件稿,充分吸收了关注度高、对全面深化改革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达539处;覆盖114个单位,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全会召开期间,还根据中央委员们提的意见对全会决定进行了修改。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文件起草期间,为摸清情况,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赴全国各地展开调查研究。2013年5月14日、15日,习近平到天津调研时强调,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下大气力解决体制机制弊端。天津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平台,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7月,冒着高温酷暑习近平又来到湖北省武汉调研。调研期间,习近平指出,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7月23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完意见和建议后,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他还从6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这都是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方案需要着力加以考虑的问题。
经过200天的努力,最后形成了近2万字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定》包含16个部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不仅受到国内民众的高度关注,还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报道,中国执政者的勇气和决心将决定新一轮改革的成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亟待推进的多项改革,其目标和路径都已明确。法新社报道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规划路线图,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回应了外界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关切,承诺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次会议勾勒出中国未来几年的改革蓝图。中国股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公布后全线上扬,这是中国人对改革的期待,也是对继续改革的一种肯定。
改革的方向、目标、路线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方向不对就会迷失航向。我们常说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之所 决心与勇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改革与现实篇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挺好的。。。。。。。。。。。。。。。
评分看看,学习。。。。。。。
评分可以。。。。。。。。。。
评分不送货到家,一个短信就丢门卫了
评分挺好的。。。。。。。。。。。。。。。
评分30本书,好大一箱,辛苦快递哥哥了
评分非常好的商品,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书看起来不错,推荐大家购买呀!!!!!!!
评分!~~~~~~!!!~~~
决心与勇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改革与现实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