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是米格代尔教授在国家与社会这一领域的又一部力作。《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了作者“社会中的国家”这一研究思路的发展变迁,并在各个章节中对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经典文献与论述进行了全面而精当的回顾与综述。在此基础上,米格代尔教授提出了一个用来理解国家社会关系的全新模型,即国家与社会的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作者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组织是如何影响、主导有时甚至是构建国家quanwei的,而同时,国家也在阶级结构、公民社会制度甚至是文化认同的巩固与重塑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丹尼斯加尔旺(Dennis Galvan)
《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中的各篇论文再现了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研究路径的发展轨迹。《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分析了政治学、社会学和相关学科经典文献的研究方法,为国家一社会关系研究创造了新的模型。
——**网站
首先来看观念。我所使用的这个词源自希尔斯,他用这一术语描述“中心”而非国家。他解释道:“观念将各种机构融为一个单一的支配性的社会中心,在这些机构中,建立者也即为其成员,他们代表这些机构行使职权。”①在此定义中,国家的观念是一个富有统治力的、经过整合的、自主的实体,它在一定疆域内控制所有规则的制定,或者直接通过其所设机构或是间接依靠向其他权威组织——企业、家庭、俱乐部及其他——授权,而制定某种限定性的规则。②
观念意味着感知。这里,对国家的感知存在于那些生活在其领土内外的合法的规则制定者和各色头脑中。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感知假设出一个单一的实体,它相对自治、统一且集权。虽然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一组织的复杂和懒散——它的各部分并不总是能协调运转,它的“观念”是一幅不会展现所有缺陷的肖像——但国家的这种观念仍然诱使人们去感知其各个机构之间的高度整合以及彼此间行为的高度一致性。
这里谈到的观念包含两种意义上的边界:(1)-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边界;(2)国家——尤其是(公共的)人员和机构一一与服从于其所制定规则的(私人的)群体间的社会边界。对于一些特定的群体,如游牧部落,地域界限就显得较为模糊,而对于其他大部分群体而言,从旅者到商人,地图上的线条代表着对这个世界地理结构的明确的界定。韦伯也曾有过类似表述:“‘疆域’是一国的特征之一。”③
不仅如此,国家间用以划分控制范围的“疆界”的形象还因一种常识性的观点而强化,即“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是其所辖民众的代言人。这正是我在本节开始的定义中所指的代表一词的含义。因此,当报纸上有主管者宣称代表“人民”时,并不会有什么不妥,如同国家的疆界显示了一国国土内人们潜在的同一性一样。就观念而言,国家尽管与所统辖疆域中的人民相分离(这点随后会加以论述),但仍然是其所辖民众的具体代言者,从联合国投票、国家间外交以及其他日常活动,这种代表意味着领土边界同时充当国家控制界限和相邻民族的界限。我稍后会回到民众间的联系这一主题。
除领土边界外,国家观念包含的第二种边界是社会边界,它将国家与其他非国家的或私人的成员、社会力量区分开来。韦伯指出公共和私有的分离——他格外关注公法和私法——是现代官僚制国家的标志。公法和私法的抽象化分离“预设了‘国家’作为统治特权的抽象持有人及‘法律规范’的创立者与所有个体的私人‘授权’之间分离”①。
国家不仅是分离(于社会)的,而且是居高临下的。它对于人民的代表性使其区别于其他所有在印象中只涉及特殊利益的实体。只有国家是人民公共利益的总代表者,这源于他们之间潜在的关联性。
除观念之外,国家定义的第二个核心层面是实践(practices),国家人员与机构的常规工作,即他们的实践,能够强化或削弱国家的观念;它们可以支撑或削弱有关领土与公私界限的观念。
无数的国家实践强化了一个观念,即地图上的领土标记是真实且有效力的。一国领导人使用签证、护照、界标、警戒线、电网、边防警察、军队、地图、教科书以及其他很多方式来对国家所统辖的领土进行标记。这个清单表明国家诸多行为背后都存在暴力的使用和威慑。此外,来自于国家实体之外的行为也同样能够加强和证实地图上线条的真实性。例如,联合国会给予对某一领土拥有控制权的国家相应席位。
同样,这种实践也有助于认知、加强和证实许多东西,不仅是国家控制的领土元素,也包括在许多方面国家与其他社会组成的社会分界(公私分界)。
……
《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这本书采用“社会中的国家”的研究路径,从方法论、国家社会关系模型、国家权力与妥协、国家人类学、国家的稳定性、个体变迁、发展与变迁政治学、国家研究等方面,试图为“国家”提出一个有别于马克斯韦伯经典定义的新定义,并为政治学研究探索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在国家、社会相互构成、相互改变的视角,研究两者共生、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评分第七章“发展和变迁的政治研究:当前的发展状况”是一篇关于政治发展研究的综述性文章。本章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对现代化理论以来的政治发展的研究进行了重新梳理,整理出了新的理论发展脉络,并以自己的洞见对各个理论提出了深刻的批评。其中提到的许多学者及其文献,中国读者非常熟悉,但是也有一部分陌生的作者和文献。比如,文中提到了一个和大部分中国读者心目中形象不太一样的阿尔蒙德——一个不再言必称结构功能主义而是强调历史的阿尔蒙德。本章对其师亨廷顿的批评也是针针见血。认真阅读这一章并按图索骥阅读其中的原著。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人拒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反思
评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可是在改革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实质性问题还未破题,如党政不分问题、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问题,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反而有日益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政治体制改革何以谈得上"深化"?大家知道,政治体制改革远比经济体制改革复杂得多,艰难得多,敏感得多,只有足够的力度(现在的力度太弱小),才能取得成效。犹如汽车爬陡坡到了半山腰,如不开足马力往上冲,不仅爬不上去,使登顶目标无法实现,而且会急剧向下滑,滚到阴沟里去。这可以称之为"不进则退"。因此,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只讲或过分强调"渐进"、"增量",也可以说不能只讲量变而不讲质变,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尽可能做到质和量的统一。在总的量变中,必须有某种质的"突破"和"增质"。否则,改革就不成其为"新的伟大革命",也就不成其为"改革",而会变成纯粹的"改良"或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这实际就是取消改革或使改革异化。
评分 评分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