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共十八大提齣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四化”同步發展,這預示著在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農業將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以工促農”和“以城帶鄉”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路徑。孟令傑、石慧、吳悅雯、王偉編著的《工業化與農業的規模及效率》契閤“四化”發展的主題要求,研究工業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首先以江蘇省為例,評估瞭工業化對農業生産率的促進作用,揭示瞭“以工促農”的作用和重要意義;其次研究瞭在城鎮化背景下,隨著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土地的規模經營所帶來的效率改善;最後在公共經濟學的框架內,研究瞭農村公共品供給對農業收入的影響,進而評估瞭公共品改善後的經濟效益。
目錄
第一部分 工業化與江蘇區域農業生産率增長
第一章 理論基礎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工業化進程評價方法
第三節 全要素生産率測算方法
第四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章 工業化與農業增長曆程
第一節 江蘇省工業化曆程
第二節 江蘇省農業發展曆程
第三節 三大區域工業化程度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江蘇省農業生産率增長測算
第三章 工業化與區域農業生産率增長
第一節 三大區域工業化與農業生産率增長
第二節 區域農業生産率增長差距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南京農戶土地經營規模績效研究
第四章 理論基礎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 概念界定
第二節 土地經營理論
第三節 相關文獻綜述
第五章 農戶經營規模及經營績效的現狀及分布
第一節 農戶土地經營規模的分布情況
第二節 不同農地規模農戶的經營績效比較
第三節 不同耕地規模農戶的種植業收入比較
第六章 農戶土地經營效率分析
第一節 農戶生産的技術效率與規模報酬分析
第二節 不同經營規模農戶的效率分析
第三節 生産效率的測算結果解讀
第三部分 公共品供給與農業生産效率研究
第七章 基礎理論與文獻綜述
第一節 概念界定
第二節 公共産品供給的相關理論
第三節 公共産品供給與農業收入
第四節 相關文獻綜述
第八章 農村公共産品供給
第一節 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現狀
第二節 農村公益服務設施供給現狀
第三節 農村市場分布狀況
第四節 農村公共産品財政投人狀況
第五節 村莊直選與農村公共品供給
第九章 農村公共産品供給對農業收入影響效率模型分析
第一節 效率模型形式
第二節 模型估算結果分析
第十章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基礎設施:用公路裏程/土地麵積來錶示,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完善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促進和擴大農業知識、技術的傳播,為規模效率的提高提供空間。 環境方麵:用總廢水排放量、土地麵積和廢氣、國土麵積三個指標來衡量,這裏本來應該用總廢水排放量、總水流量,即單位水流量的廢水排放量,但缺乏總水流量數據。該指標越大,錶明農業環境遭受的汙染越重,製約著農業由數量型嚮質量效益型轉變,不利於農業可持續發展。廢氣/國土麵積該指標缺乏廢氣數據,故不引用。 就業結構:用非農就業人員占年末從業人員比重來錶示。非農就業人員比重越大錶明該地區工業化程度越高,農業從業人員數量相對較少,有利於農業由勞動密集型嚮資金技術密集型轉變,有利於農業生産率增長。 産業結構:用非農GDP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來錶示。該指標越大錶明地區農業産值比重相對越小,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越高,從而為農業提供的機械設備以及其他所需的設施越多,越有利於農業生産率的增長。 一、研究方法與指標選擇 本章主要分析江蘇省區域農業生産率的影響因素,結閤數據的可得性,我們選取瞭六個農業生産率增長的影響因素: (1)裝備率(x1):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業勞動力。 (2)土地規模(x2):耕地麵積/農業勞動力。 (3)基礎設施(x3):公路裏程/土地麵積。 (4)環境方麵(x4):廢水排放達標量/土地麵積。 (5)就業結構(x5):非農就業人員/年末從業人員。 (6)産業結構(x6):非農GDP/地區生産總值。 因變量為農業TFP(Y),時間為2002~2009年,基期為2001年。 ……
前言/序言
工業化與農業的規模及效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