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史(套装共10卷)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ietetic Cultur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内容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她以独特的生命力佑护着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并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饮食风尚,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地域文化,她以农耕文化为基础,辅之以渔猎及畜牧文化,传承了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明,为中华民族铸就了一部辉煌的文化史。《中国饮食文化史(套装共10卷)》一书,时空跨度广远,全书自史前始,一直叙述至现当代,横跨时空百万年。全书着重叙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至今的一万年左右华夏民族饮食文化的演变,充分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是地域文化这一理论学说。
《中国饮食文化史(套装共10卷)》全书内容广泛,资料翔实。每个分卷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缘、生态、物产、气候、土地、水源;民族与人口;食政食法、食礼食俗、饮食结构及形成的原因;食物原料种类、分布、加工利用;烹饪技术、器具、文献典籍、文化艺术等。可以说每一卷都是一部区域饮食文化通史,彰显出中国饮食文化典型的区域特色。
目录
《中国饮食文化史·长江下游地区卷》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区域地理及人口构成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饮食文化特色
一、“饭稻羹鱼”的膳食结构
二、消闲雅逸的茶酒文化
三、精细柔和的饮食风格
四、异彩纷呈的食器食具
第二章 河姆渡的原始曙光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饮食文化
一、火的发现、发明与熟食的开始
二、三种重要的烤食方法
三、食物及捕食活动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饮食文化
一、河姆渡饮食文化
二、马家浜饮食文化
三、龙虬庄饮食文化
四、良渚饮食文化
第三章 夏商周是吴越春秋
第一节 江河饮食文化开始交流
第二节 饮食原料和烹饪技术
一、食物原料
二、饮食器具
三、烹饪技术
四、《楚辞》中的吴地饮食风貌
第三节 食礼制度的形成及其文化气质
一、食礼的形成
二、食礼制度的文化内涵
第四节 范蠡、计然的饮食思想
一、范蠡的饮食思想
二、计然的饮食思想
第四章 秦汉江淮
第一节 长江下游地区饮食结构
一、主粮品种
二、副食种类
三、酒及其他饮料
第二节 枚乘《七发》与淮扬菜之滥觞
第三节 豆腐的发明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思想
一、《淮南子》中的饮食文化思想
二、《论衡》中的饮食文化思想
第五章 六朝金粉
第一节 “北人南迁”对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史·西南地区卷》
第一章 概述
一、西南地区的地理历史概况
二、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
第二章 史前至先秦时期
第一节 四川地区饮食文明之滥觞
一、巴蜀地区原始经济的开发
二、巴蜀先民的饮食生活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饮食文化之萌起
一、石器时代的生计方式及青铜文化
二、青铜时代的饮食习俗
第三节 西藏地区的早期文明
一、各具特色的三大早期文明
二、高原饮食结构及炊餐用具
第三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巴蜀经济兴旺,饮食文化繁荣
一、巴蜀经济的全面兴盛
二、茶酒食事兴旺,地域特色初显
第二节 西南地区设郡县与各地文化交流
一、秦汉政府西南设郡促进了西南农业发展
二、多地区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四川地区远离战乱的稳定与富足
一、巴蜀粮足市旺丰饶依旧
二、巴蜀饮食习俗及烹饪特色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的平稳发展
一、农牧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
二、农作物食物资源与饮食习俗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四川地区农丰国富空前繁荣
一、川地经济大开发
二、饮食文化空前繁荣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的经济大发展
一、社会经济大发展
二、崇尚生猛野味及海鲜的饮食习俗
第三节 吐蕃王朝的兴旺
一、吐蕃王朝建立后的诸业兴旺
二、饮食文化渐臻成熟
第六章 宋朝时期
第一节 四川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一、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二、巴蜀饮食文化走向成熟
第二节 云贵桂地区的稳定发展
……
《中国饮食文化史·东南地区卷》
《中国饮食文化史·黄河中游地区卷》
《中国饮食文化史·黄河下游地区卷》
《中国饮食文化史·长江中游地区卷》
《中国饮食文化史·东北地区卷》
《中国饮食文化史·西北地区卷》
《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北地区卷》
《中国饮食文化史·京津地区卷》
精彩书摘
2.秦汉时期巴蜀开启种茶的历史
一般认为,开启人工种茶历史始于西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在四川名山县蒙山。据《天下大蒙山》碑记:蒙山芬祖师吴理真将七株“灵茗之种,植子(蒙山)五峰之中”,说它是“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的“仙茶”。这是我国最早栽茶的文字记载,开启了蒙山茶的历史,也掀开了中国茶文化的新篇章。
巴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古盛产名茶。汉时,除驰名的“蒙山”“仙茶”外,《华阳国志·蜀志》言:“什邡县山出好茶”,其茶产于县西山区,今仍产茶。“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南安茶主要产于今丹棱、洪雅一带;从《僮约》中“武阳买茶”的记载,也说明当时新津、邛崃一带产茶。产茶的地区还有涪陵、湔(jian)底道等。至汉代蜀中以产茶闻名的地区已有数处,并已开始形成不同的地方品种。
在秦汉的种茶和饮茶者中,土著民族占很大比例。川东巴人与川西氐人,均已饮茶成俗;川南焚人也以产“香茗”闻名。当时,制茶主要靠日晒,不用锅炒,外来移民很快从巴蜀学会种茶和饮茶,并传播到外地。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可知秦汉时巴蜀地区饮茶已很普遍。
最早记录茶事的,大都是四川人。如汉代成都人司马相如撰写的《凡将篇》中就有茶的记载;而最有价值的记载,是西汉时资中人王褒所撰《僮约》。西汉末年,成都人扬雄《蜀都赋》这样赞美茶:“百华(花)投春,隆隐芬芳,蔓茗荧郁,翠紫青黄。”东汉成书的《本草》,亦有川茶的记载。
3.秦汉蜀酒酿、销两旺
秦汉时期,巴蜀酒文化高度发达。最直观反映当时酒文化发展盛况的,是四川地区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从中可了解到酒的生产、销售与消费的过程。
当时,巴蜀地区酿酒业兴盛,出现了专门的酿酒作坊。成都东汉“马厩、织机、酿酒”画像石,反映了当时地主庄园酿酒的情景:图中有五口酿酒的大陶缸;画像石右侧一农夫手牵牛车,将满车的粮食运到作坊酿酒。另有画像砖反映了蜀城邑中出现了专门酿酒的作坊,市场上还有专门批发酒的商铺,路边道旁是一大批专门酤酒的小店,道上有载酒的独轮车与挑酒的挑夫。这些画像砖形象地反映出汉代酿酒售酒两兴旺的情景。据《汉书·货殖列传》载:“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唐人颜师古《注》:“干瓮以酿酒。”说明在大都市和交通要道上的城邑,一年之中至少可买卖上千瓮的酒。而商肆林立的成都,沽酒业必然兴旺。酒业兴盛还表现在当时已经存在一整套系统的酒器。在宜宾汉代墓葬及窖藏中就出土了一大批酒器,主要有铜壘、铜壶、铜鐎(jiao)斗、铜勺、耳杯、筒形陶提罐、高颈领陶罐等,经确定,其中包括了酿酒器、盛酒器、温酒器、饮酒器等类。酒的畅销,说明饮酒之风盛行于秦汉时期的巴蜀地区。秦汉时期,酒文化中的“礼”也逐渐成熟,多与各种日常活动联系起来。在宜宾长宁的东汉纪年画像岩墓,刻有一幅“夫妻饯行图”:妻子举杯为丈夫饯行。酒不仅作为日常饮料,而且作为祭祀之品。泸州城西1984年出土的第8号汉代石棺,有一幅《巫术祈祷图》的祭祀画像,图上两位巫师正以杯中之酒为祭物,进行祈祷仪式。蜀地喜饮酒的并不分官吏与普通百姓,虽奴僮亦如此,在《僮约》中即有奴隶“欲饮美酒,不得倾杯覆斗”的规定。
四川江河众多,岷江水质清澈甘甜,是酿酒的优良水源,加之汉代酿酒技术的提高,已普遍使用“曲”酿酒。从秦至蜀汉时期,巴蜀地区的名酒已有多种。例如:甘酒,为用粮食酿制的酒,其酿法是“少曲多米,一宿而熟”,操作简易。20世纪90年代在西蜀汉墓中,多次发现写有“甘酒”字样的陶罐。西汉成都的清醥(piao)酒,冬酿夏成,发酵期长,酒味醇正,浓度较高,据说有“一醉累月”的效力。酴醵(tumi)酒,酿时酒中加花,色香味俱优。清酒,巴人善酿,此酒酿造时间较长,浓度较纯。朐忍巴乡村(今重庆云阳县东六十里)村人尤善酿此酒,俗称“巴乡清”。旨酒,为甜米酒。巴诗云:“旨酒嘉谷,可以养父”,“嘉谷旨酒,可以养母”,说的就是这种酒。此酒度数不高,男女皆宜。
……
前言/序言
中国饮食文化史(套装共10卷)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ietetic Culture]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中国饮食文化史(套装共10卷)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ietetic Cultur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