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讨论了杜鹃花属植物各部分的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杜鹃花属植物的群落生态学特征,并对杜鹃花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区系及地理分布做了详尽介绍。同时鉴于杜鹃花在园林方面的重要性,对中国杜鹃花进入园林,尤其是对西方园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叙述,有关高山常绿杜鹃花的繁殖和栽培技术也做了简要介绍。 对中国杜鹃花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做了简要回顾,包括对不同分类观点和修正处理的讨论。在对中国有分布的全部种类进行详尽的分类学描述、分布区系和生境介绍的基础上,对中国杜鹃花属分类和分布区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混乱和存疑做了深入讨论,并通过模式标本和原始文献的考证,在大量野外工作和馆藏标本查证的基础上,对部分类群进行了修订。 本书对从事植物分类、区系和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专业人员、园林工作者及相关科研、园林栽培产业工作者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杜鹃花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1.1早期的分类研究1.1.1林耐建立的杜鹃花属1.1.219世纪初期杜鹃花属分类研究的发展1.220世纪的分类研究1.2.1贝尔福的分类观点与《杜鹃花种志》的出版1.2.2现代杜鹃花属分类系统1.2.3有关现代杜鹃花属分类系统的重要修订1.3系统分类的分子生物学证据1.4中国学者对杜鹃花属分类研究的贡献1.4.1中国学者的主要贡献1.4.2中国杜鹃花属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4.3有关杜鹃花中文名的讨论1.4.4本书采用的分类系统1.5中国杜鹃花属植物的标本采集1.5.1中国学者对杜鹃花的采集1.5.2西方人对中国杜鹃花标本的采集参考文献第2章杜鹃花属植物的形态性状2.1生长习性2.1.1各亚属的生长习性2.1.2各亚属种类生长高度的变化2.2毛被和鳞2.2.1毛被2.2.2鳞片2.3叶部形态2.3.1叶芽2.3.2叶2.4花和果形态2.4.1花2.4.2果2.4.3种子2.5叶表皮显微形态2.5.1光镜下叶表皮结构2.5.2扫描电镜下叶表皮结构参考文献第3章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分类3.1亚属1——常绿杜鹃花亚属3.1.1近年有关亚属分类的部分修订3.1.2亚属(组)的主要性状3.1.3亚属(组)的分类3.2亚属2——羊踯躅亚属3.2.1主要性状和分类3.2.2分组描述3.3亚属3——马银花亚属3.3.1有关亚属分类的几个主要观点3.3.2亚属的主要性状3.4亚属4——长蕊杜鹃花亚属3.4.1亚属的主要性状和分类3.4.2分种描述3.5亚属5——映山红亚属3.5.1亚属性状描述3.5.2亚属的分类3.6亚属6——杜鹃花亚属(有鳞杜鹃花亚属)3.6.1亚属的主要性状3.6.2亚属的分类3.6.3分组描述3.7亚属7——叶状苞杜鹃花亚属参考文献第4章中国杜鹃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4.1地理分布4.1.1水平分布4.1.2垂直分布4.1.3几个重要分布区域4.2区系特征4.2.1分布区类型4.2.2特有种及其分布参考文献第5章高山常绿杜鹃花植物的繁殖和引种栽培5.1生长条件5.2繁殖方法5.2.1有性繁殖5.2.2无性繁殖5.2.3快繁5.2.4杂交育种5.3栽培管理5.3.1栽培场地的选择5.3.2黏性土壤的改良5.3.3砂质土壤的改良5.3.4栽培和管理5.4常见病虫害防治5.4.1根腐病5.4.2顶梢枯死5.4.3叶和花部瘿瘤病5.4.4叶斑病5.4.5叶片煤污病5.4.6虫害参考文献第6章杜鹃花属植物的利用及开发前景6.1重要的园林花卉6.2资源利用6.2.1医药方面的利用6.2.2化学工业上的利用6.2.3生物防治方面的利用6.2.4食品工业方面的利用6.2.5科研方面的利用6.2.6生态旅游中的利用6.3中国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6.3.1中国杜鹃花资源的分布现状6.3.2深入系统地进行开发利用研究6.3.3合理利用资源6.3.4开展杂交育种研究参考文献相关标本馆名称及代码部分凭证标本拉丁文索引中文索引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