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文例释(修订本)

古语文例释(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泗原 著
图书标签:
  • 古文
  • 文言文
  • 古代汉语
  • 语言学
  • 教学参考
  • 修订本
  • 工具书
  • 经典
  • 注释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22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9940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9
字数:4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

作者简介

  王泗原,祖籍江西安福县,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语文编辑。王泗原是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胡耀邦曾请他讲解过古文。

目录

一、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 一则1.古语文魏晋变改之例
二、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 三十七则2.汝后稷之后为司 3.牧野及左传衞牧4.诗之不素餐5.不度德不量力6.十年尚犹有臭杜注误7.药石之药非疗8.天子经略杜注误9.焉易之亡也旧读误10.其与几何与字非语辞11.子所雅言章旧读误12.子不语之语13.铿尔非投瑟声14.先之劳之之句法15.所重民食丧祭旧注误16.墨子之邃野17.孟子之不知检18.孟子之置邮19.外丙二年仲壬四年程说误20.非相焉广三寸旧注不得其解 21.正论当厚优犹不知足旧解误22.韩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23.为王位为不通谓24.韩子然则虚旧之学句25.修古之修非动词26.汉高之法三章是否杀人伤人及盗27.礼运谋闭之闭非闭塞28.史汉之有臣肥如令郢人旧解误29.史汉之无所事信30.陆贾传与汝约一段旧注误甚多 31.史汉之主在与在,主亡与亡32.史汉之引绳批(排)根旧解误33.史汉之足与治乎34.史汉儒林传记辕固旧注有二疑 35.公孙弘传教驯服习之至颜读误 36.王尊传夫人臣一段之句法 37.翟方进传埋名颜注误38.汉书循吏传以豪桀役使注误
三、句法,虚词用法 五十九则39.召诰厥元子句之句法40.欲报之德吴天罔极41.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旧注非 42.誓言 43.鸟兽之肉王说误44.见与见(贤遍)关系于句法,且用法有主客之异45.邓曼语 ……四、断句 二十则五、词义 六十七则六、古音,同音假借 四十四则七、文字 三十则八、章法 十七则九、篇 五则十、书凡例 三则十一、校勘,考掳 四十二则十二、名物 十则十三、古误文后人模仿之失 四则附录一:彭蠡“解附录二:古典征途的万兵秣马

精彩书摘

  3.牧野及左传衞牧  俞樾群经平议卷五尚书“商郊牧野”条,解曰:“此当以郊牧野三字连文。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此正释尚书郊牧野三字之义。合言之曰郊牧野,从省则但曰牧野,又从省则但曰牧。”  又卷二十五左传隐五年“郑人侵衞牧,以报东门之役”条,杜注:“牧,卫邑。”俞以为非,解引牧誓,亦云:“此当以郊牧野连文,即尔雅所谓邑外郊,郊外牧,牧外野也。…‘若是邑名,则当云郑人侵衞及牧。如庄十四年传‘郑厉公白梁侵郑及大陵’,成十五年传‘楚子侵郑及暴隧’,皆其例也。”“宋陈蔡衞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是迫近之至。故此亦侵及衞牧,所以报也。”“周语曰:‘以致戎于商牧。’彼云商牧,此云衞牧,其义正同,皆非地名也。”  按:俞解俱误。  (一)郊牧野,如尔雅所释,名异实同,地之近远相属,性质不殊。以为三字连文,则同义三叠,古语文无此说法。俞云:“以牧誓名篇,是武王作誓实在郊外之牧.……前军及郊,后军至野,中军在牧。”即使如是,史家行文亦何须记为郊牧野?此非详细而为累赘,古人之文固尚简也。尔雅之为书乃缀缉注家诂训而成,如后之经籍籑诂。汉志着录(在孝经一种)前后,递有增益。成书在东汉之末,不当早于郑玄。郑玄则云“郊外曰野”,何以不信郑玄而信尔雅?而谓“是郑君所见尔雅与今本异,然据尚书以治尔雅,则固以今木为长”,此论亦只有误。且史文明言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果如俞解,用孔疏之语言之,“岂王行已至于郊,乃复倒退适野,誓讫而更进兵乎?”武王时,邑之外安得有如尔雅所云截然画分为郊牧野林垌五层者?小圈外套以大圈,曾复一层,乃至于五,民人安所居,市廛安所置,田亩安所辟?此上古无之,后世亦无之。尚书之牧乃坶之同音假借字。说文解坶云:“朝歌南七十里地。周书武王与纣战于坶野。”牧明为地名,在商之郊。野者平广之地,并不表去城之远近,不得以尔雅解之。牧野之说法亦如周原(诗大雅緜)也。大雅大明:“矢于牧野;……牧野洋洋。”洋洋形容此野之平广。鲁颂闳宫:“于牧之野。”礼记大传:“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牧之野即牧野。之为结构助词,牧作野之定语。牧与野非并列,绝非尔雅所谓郊牧野。俞谓言牧野乃从省,然何以又加之字为牧之野,安见其为从省也?俞说误矣。  (二)同理,左传之“卫牧”亦不得以尔雅解之。俞谓邑名则当云郑人侵衞及牧,举左传庄十四年成十五年两例句以证,皆非。俞不明及字之意义与用法,又不明叙述之笔法。庄十四年之例曰:“郑厉公自梁侵郑。及大陵,获傅瑕(郑大夫)。”郑厉之侵郑,乃图复位,非为侵大陵。及大陵之及,动词,至也。言自梁侵郑途中,至大陵之地而获傅瑕也。成十五年之例曰:“楚子侵郑,及暴隧;遂侵卫,及首止。”楚侵郑衞,意在威中原,目的不在暴隧首止二地。两及字亦动词,至也。言至暴隧之地而不更进,即转而侵衞,又至首止而止。类此者尚有例。僖三十二年:“秦师过周北门,……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秦师侵郑,目的不在滑,史文记弦高遇之于此耳。以郑有备,无可为,于是减滑而还。文十六年:“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楚侵庸,目的不止在方城,此言兵至方城,庸人逐之.然后楚两道进攻,遂减庸。宣六年:“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言兵至邢丘也。故及字下乃师所至之地,及不表侵之目的。郑侵衞牧,所侵者乃衞之牧地,不得用及字。衞牧之说法亦如国语周语“以致戎于商牧”之商牧。俞谓“彼云商牧,此云衞牧,其义正同,皆非地名也”。去非字,言商牧卫牧说法正同,皆地名也,则当矣。俞又以东门之役迫近之至,故侵及衞之牧(郊外),所以报,亦非是。秦报殷之役,战于彭衙(文二年)。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学学古汉语,虽然定价够贵的。

评分

内容特色如下:  1,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与通行五十年的绿皮点校本《史记》相比,扩大校勘范围,统一体例;增加三千四百余条校勘记;改正标点千余处;  采用繁体竖排全式标点,版式清晰大方;  增加十幅珍贵版本书影;  附录《三皇本纪》、《主要参考文献》等;  每一版每一印次都及时吸收合理建议,持续完善图书品质。  2,细节设计合理,提升阅读体验  正文中的校码均加上灰色底纹,方便查找;  目录增加分册信息,便于检索;  每一册均加上版次记录,解决多印次配书不易的难题。  3,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平装本采用与精装本同样的大32开本,阅读舒适;  同样的封面设计,大气庄重;  正文用纸为70克高品质白胶,不易污损,保证每印次无色差;  装订采用锁线胶订,不易散线脱页。  4,平价销售,回馈读者。  平装本同样分为十册,4000余面。由于修订本增加了三千余条校勘记,相应地比通行本多出了近一册的内容,定价为380元,比精装本590元的定价,大大减轻读者购买压力。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准。  2013年10月,《史记》(修订精装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掀起新的一轮“《史记》热”。2014年8月,在吸纳读者意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推出《史记》(修订平装本),以飨读者。作者简介  赵生群,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太史公书研究》、《史记文献学丛稿》、《春秋经传研究》、《史记编纂学导论》等。

评分

好书,可惜封皮有些脏。

评分

《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

评分

中国传统文化值得阅读理解

评分

第58条“孟子山径之蹊章”解说未得。《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

评分

看评价很好,所以活动买来看看,看后才有资格评价。

评分

双十一买了好几百块的书,比平时便宜许多,送货也快,给快递点赞

评分

《古语文例释(修订本)》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较多之变改”、“据句法判断语意词义之疑难”、“句法,虚词用法”、“断句”、“词义”、“古音,同音假借”、“文字”、“章法”、“篇”、“书凡例”、“校勘,考据”、“名物”、“古语文后人模仿之失”十三类,涉及语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句读、章句等古汉语范畴的各个方面,辨析精审,从中可窥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和考辨思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