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著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展開闡述,直至産品成本、費用報錶的編製與分析,具體包括認知成本會計工作內容、認知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和費用的分類、歸集與分配生産費用、選擇計算産品成本的方法等內容。本書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進行設計,突齣瞭成本核算的實務操作,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簡單實用,既能為課堂教學提供參考,又便於學生自學。
作者簡介
李恒元,碩士學曆,高級教師,保定財貿學校會計係。河北省成本會計課程創新團隊核心成員,成本會計專業優秀教學團隊主要成員。
目錄
項目一 認知成本會計工作內容
任務一 認知成本會計的內容
任務二 瞭解成本會計的工作環節及任務
任務三 明確成本會計的工作組織
項目二 認知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和費用的分類
任務一 認知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
任務二 費用的分類
任務三 設置成本核算科目
項目三 歸集與分配生産費用
任務一 認知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任務二 歸集與分配要素費用
任務三 歸集與分配預付費用和預提費用
任務四 歸集與分配輔助生産費用
任務五 歸集與分配製造費用
任務六 歸集與分配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
任務七 歸集、結轉與分配期間費用
任務八 在完工産品與月末在産品之間分配生産費用
項目四 選擇計算産品成本的基本方法
任務一 品種法的應用
任務二 分批法的應用
任務三 分步法的應用
項目五 選擇計算産品成本的輔助方法
任務一 分類法的應用
任務二 定額法的應用
任務三 標準成本法的應用
任務四 變動成本法的應用
任務五 作業成本法的應用
任務六 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實際應用
項目六 編製與分析産品成本、費用報錶
任務一 認知産品成本、費用報錶的作用和種類
任務二 編製、分析産品成本、費用報錶的程序和方法
任務三 編製與分析産品成本報錶
任務四 編製與分析各種費用報錶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一、成本與費用的含義
(一)成本的含義及特徵
成本,通俗地講,就是所說的“本錢”,是人們為瞭達到某一個特定目標而發生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耗費,這些耗費的貨幣錶現就稱為成本。但在會計實務中,因行業不同,企業成本的內涵也不一樣。
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種目標為對象的。目標可以是有形的産品或無形的産品,如新技術、新工藝,也可以是某種服務,如教育、衛生係統提供的服務。成本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發生的耗費,也就是為瞭取得一定經濟資源或達到特定經濟目的所作齣的價值犧牲或 付齣的代價。沒有目標的支齣則是一種損失,不能列為成本。
在實際工作中,由於社會經濟現象是紛繁復雜的,企業在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理論上的成本與實際工作中的成本開支範圍是有一定差彆的。為瞭加強經濟核算,降低資源耗費,減少損失,對於勞動者為社會所創造的某些價值,如財産保險費以及一些不形成産品價值的損失性支齣,如廢品損失等也計入成本並由國傢做齣統一規定,要求企業嚴格遵照執行。
這樣做的目的是:第一,國傢統一規定成本開支範圍,是保證産品成本真實性、統一性的基本條件。隻有嚴格執行這一規定,纔能加強成本控製,便於成本分析,促進企業加強經濟核算,降低産品成本。第二,隻有嚴格執行國傢統一規定的成本開支範圍,纔能正確劃分補償與積纍的界限,纔能在企業與國傢之間閤理地進行資金的分配。
(二)費用的含義及特徵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緻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嚮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齣。
費用必須具有如下特徵:
(1)費用是企業為瞭取得收入而進行的一種墊付。
(2)費用會導緻企業資源的減少,並最終會減少所有者權益。
(3)費用與收入一樣都屬於期間性概念,與一定時期相聯係。
因此,企業日常的費用是指銷售(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和所得稅 費用等,而生産成本(在産品、半成品、産成品)則屬於資産。
(三)成本與費用的關係
費用和成本是兩個並行使用的概念,兩者之間既有聯係也有區彆。成本是按一定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瞭的費用。生産成本是相對於一定的産品而言所發生的費用,是按照産品品種等成本計算對象對當期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而形成的。兩者之間的區彆是:費用是資産的耗費,它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係,而與生産哪一種産品無關;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産品或商品相聯係,而不論發生在哪一個會計期間。
廣義地講,費用包括成本,成本是對象化瞭的費用。例如:一項原材料支齣,如果是企業為生産産品所發生的,則應作為成本支齣,計入所生産産品的成本中;如果原材料支齣是為修繕企業辦公樓而發生的,則應將其計入費用。
狹義地講,費用是指企業的期間費用,即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而成本是計入産品生産成本的支齣,構成産品的價值。
前言/序言
成本會計(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規劃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