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张思莱育儿微访谈:爸爸妈妈最想知道的事(健康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国具影响力的网上育儿专家张思莱新力作
贴近妈妈需求的实用育儿指导
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陪伴成长”公益项目指定用书
自2000年初始至今,张医师在一线义务答疑已近14年,是“科学养育”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推动者。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习惯称呼张思莱医师为“张教授”,虽然张医生并不在学校任教,但我心里觉得这个称谓与她所做的事情特别贴合。教而授之,传道解惑,张医生一直做的就是“教授”的事。她以儿科医生的从业经历,十几年前即开始在论坛上为父母答疑。她跟新浪育儿的渊源关系比我都要长。张医生还是很“潮”的姥姥,带外孙,玩微博,回答网友问题,传播科学育儿知识。跟着张医生,我们学习养育小孩,努力做个好父母。
2010年,微博新媒体成为重要交流手段,张思莱医师开通新浪微博,成为众多率先在新浪开通微博的大V用户中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位专家医生,粉丝数达到62万。2011年,作为新浪育儿金牌专家组成员,张医师进驻微访谈问诊栏目,在照看小外孙、外出讲座之余,年复一年地在线回复家长的问题,解决众多年轻父母在宝宝养育及早教方面的困惑。如今,这本汇集了张医师在微博上回复众多父母养育问题的精编书出版了,如果你也是新手父母,正在为小宝宝的各种问题一筹莫展,读读这本书吧,让张思莱医师帮你育儿。
——新浪网育儿执行主编郑先子
认识张大夫,是14年前的事。那时候儿子刚出生不久,遇到育儿问题就抓瞎,我就跑网上去找答案。找到了新浪育儿论坛的0-1岁俱乐部,发现有个张思莱医师在那里答疑,回答问题既专业又中肯,比泛泛而谈的回答有用多了,就认真地看了起来。再后来,发现很多爸爸妈妈的问题其实是重复的,我就帮着张大夫拷贝粘贴,也回答起问题了。再往后吧,我就一直跟着张大夫回答问题,这一回答就是14年。这本书是张大夫把她回答过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后结集出版的,应该说,是贴近爸爸妈妈们需求的育儿指导。
——@心泉之家
张奶奶是家喻户晓的新浪育儿大V,从孩子降生起,她的微博我每天必看,帮我解决了很多养育难题,真可谓“身边的家庭医生”。
听说张奶奶要把网上答疑的内容整理成书,真是很高兴!因为我对孩子小时候遇到养育困难却无人能问、无人能答的无助感,那种到医院排几小时队才见上医生却只能聊上几句的奔波无奈,印象特别深刻……
养育的很多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详细的解答,相信这本书给予新手父母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满满的正能量,衷心祝愿更多的可爱宝宝们能够从这本书中受益。
——普通读者陈誉文 网名@小土大橙子
张思莱奶奶是我从怀孕开始就在微博上关注的著名儿科医生,张奶奶向我们这些新手父母们科普的不仅是她从业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医学经验与常识,更有许多她在养育外孙过程中重新学习与实践到的与时俱进并且非常接地气的育儿理念与方法。作为新妈妈,我与许多朋友都受益匪浅,我们学会了不被陈旧与不科学的育儿观点左右,更懂得如何分辨育儿道路上太多纷繁芜杂信息的真伪对错。
张奶奶之前写的《张思莱育儿手记》是我在育儿过程中很重要的参考书籍,而我更相信这本收录了大量对育儿方面典型问题进行答疑释惑的《张思莱育儿微访谈》,将更能全面详细地总结年轻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并起到更好的实际指导作用。
——普通读者林小暖bella
常见疾病篇
一般治疗
新生儿疾病
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皮肤科疾病
眼科疾病
耳科疾病
鼻科疾病
口腔科疾病
营养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中医中药
急诊急救
疫苗接种篇
疫苗接种的一般知识
乙肝疫苗(一类疫苗)
卡介苗(一类疫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一类疫苗)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二类疫苗)
百白破联合疫苗(一类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二类疫苗)
五联疫苗(二类疫苗)
麻疹疫苗(一类疫苗)
麻风减毒活疫苗(一类疫苗)
麻风腮减毒活疫苗(一类疫苗)
麻腮联合减毒活疫苗(一类疫苗)
甲肝疫苗(一类疫苗)
流脑疫苗(一类疫苗)
乙脑疫苗(一类疫苗)
流感疫苗(二类疫苗)
肺炎疫苗(二类疫苗)
水痘疫苗(二类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二类疫苗)
狂犬疫苗(二类疫苗)
常见疾病篇
一般治疗
婴幼儿发热的家庭处理
我的孩子经常发热,一发热我就着急,不知道如何处理,尤其是深夜去医院很不方便,但是我又怕孩子高热引起抽风。请问孩子发热时,如果不方便马上去医院,我在家里应该怎么处理?
婴幼儿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因此体温比成人相对高一些。而且婴幼儿的体温一天之内会有波动,早晨相对低一些,下午略高,但是不能相差1℃。活动过度、穿衣过多、环境温度过高以及吃饭哭闹,也会造成体温暂时升高,这时孩子全身状况良好,没有自觉症状。年龄越小,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越差,再加上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健全,所以孩子的体温很容易波动。如果婴幼儿腋下的体温达到37。5℃,又出现一些症状、体征,可以诊断为病理性发热。一般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热,39。1℃~40。4℃为高热,>40。5℃为超高热。虽然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是如果发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调,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病理性发热必须及时处理。在发热的原因不明确或者不能马上去医院时,可以在家做如下处理:
◆降低室内温度,使家里凉爽、舒适,孩子的衣物穿得少一些。发热的孩子需要卧床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处于添加辅食阶段,要暂停新的食物摄入,待疾病痊愈后再重新添加。
◆保证孩子液体的摄入量,尤其是水的摄入。因为高热会造成孩子新陈代谢加快,出汗或不显失水增多,而且多喝水有助于加快毒素的排出。
◆如果是低热,多给孩子喝水即可;中度热可以给予退热药口服;高热及超高热必须马上去医院,采取其他方法退热。
◆物理降温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洗温水澡,温度控制在29。5℃~32℃之间(不用浴液),也可以用手背或者手腕感觉水微温即可。用海绵或者毛巾不停地将水淋在孩子的身体上,洗完澡后立刻穿上衣服,一般可以退热1℃或1℃以上。也可以用温湿毛巾擦浴全身,尤其是大血管走行的位置,如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擦至皮肤发红为止。有的医生还喜欢让患儿头枕冰袋、冷水袋,用冷水袋或冰袋放置在患儿腋下、颈部两侧、腹股沟以及额部,但是这样使用冰袋有可能引起婴幼儿寒战,尤其是小婴儿更容易发生,反而促使温度升高,因此对于小婴儿不建议使用。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使用酒精(包括白酒)给婴幼儿擦浴降温,原因是酒精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对孩子的健康反而不利,严重者可以引起昏迷;也不建议使用退热针(包括早已经淘汰的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因为注射这些退热针剂后孩子大量出汗,极易发生虚脱甚至休克;过敏体质的孩子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轻者可见荨麻疹、渗出性红斑,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死亡发生率极高,所以儿童应禁止使用这类药物。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医院选择安乃近点鼻或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退热,这些处理是错误的,需要引起家长注意。
……
在我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与无数的家长和孩子打过交道。每当我看到一个个孩子来时萎靡不振、治愈后活蹦乱跳地离开医院时,感到无比欣慰;当一个弱小的生命由于疾病危重而挽救不过来时,我那种难过的心情很长时间不能抚平。那时为了争分夺秒地抢救危重的孩子,我不止一次地让护士抽自己的鲜血给孩子输上(那时还允许医院自己选择血源,患儿父母的血因故不能使用)。20世纪70年代我在农村县医院工作时,曾经多次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抢救心跳已经停止的孩子。事后有人问我:“你看到那么脏的孩子,而且几乎是死孩子,还敢嘴对嘴地进行人工呼吸,连个纱布也不垫,你不觉得恶心吗?”说实在的,我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抓紧时间让孩子快一点儿恢复呼吸和心跳,哪还顾得上孩子脏不脏、恶心不恶心。
那个时候医患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信赖的。在那个年代做医生,工作的宗旨是:只要病人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尽100%的努力进行抢救。家属对我们说的话是:“您就尽最大的努力治吧,我们相信您!”“您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孩子死了我们不埋怨您。”虽然我已经退休,这些话至今还温暖着我的心。是病儿和他们的家长让我的医疗技术获得提高,让我始终坚持专业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虽然我已经不在临床一线,但是我还可以通过讲课、著书、完成各类育儿杂志的约稿、在各类网络论坛答疑、发表科普文章,通过我的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帮助家长。至今我仍然喜欢我的职业,也为女儿没有继承我的事业感到遗憾。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医患关系逐渐紧张,至今这种关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最令我担忧的事情。记得我在博客微信公众平台上(订阅号zhangsilaiyishi)已经多次讲述如何正确护理小儿发热,阐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和输液治疗的利与弊。例如我的外孙子铭铭高热两天两夜,我只用了几支小中药和3次(每次8毫升)泰诺林,铭铭的感冒就好了,以后我又继续让铭铭吃了1天的中成药就停药了。设身处地想想,我要是给患儿只开了几支小中药和退热药,家长心里就会犯嘀咕,说不定下午或者晚上看孩子发热不退又去另一家医院就诊。这就是目前家长无助、医生无奈的医疗现状。医生谨小慎微的结果就会出现扩大检验、过度治疗,抗病毒和抗生素全都上,口服药、输液一起上。家长也知道医生所有的治疗手段都用上了,治疗也就这样了,于是只能安心接受治疗了。医生和家长对这样不合理的处理心知肚明,所以一旦孩子稍有好转,家长就急忙停药,唯恐孩子受罪或者产生耐药性,有时往往因错误的处理导致孩子疾病迁延或者形成慢性病灶,反而更容易使孩子产生耐药性。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有医疗体制的,有医生、家长等方面的。目前中国医生还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再加上国内时有发生的“医闹”现象,造成一些医生谨小慎微、步步为营,用夸大病情的严重性和扩大治疗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完全看不到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也有一小撮害群之马,为了谋取自己的蝇头小利败坏了医护工作者的名声。而家长因为缺乏必要的科普知识,不能理解、判别并做好和医生的配合工作,也常常加重了这种失衡。我国长期而普遍的医患双方缺失信任,只能使矛盾越来越尖锐化,最终受害的将是我们的孩子。
科学育儿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行医几十年,我就是被孩子从叫“医生大姐姐”“医生阿姨”,到后来叫“医生奶奶”“主任奶奶”走过来的。医生的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职业。退休后,由于爱孩子,我仍然坚持在网络上、荧屏上,在全国各地的讲座中,与千千万万年轻父母紧密沟通,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多年来,因为这份执著和对职业的热爱,我深深理解家长的困惑和纠结,微博上的140个字不足以解决家长心中的疑惑,于是我将在微博上的问答进一步详细论述,深入浅出,汇集成《张思莱育儿微访谈》,以专业的知识帮助大家做科学、有爱的父母。
在这里我也要特别感谢新浪育儿频道的各位编辑以及新浪微博的各位编辑为我进行科学育儿知识普及所搭建的平台。最后,我想告知家长:育儿是一个美好而艰辛的过程,如果你用心学习、用爱陪伴,一定会为孩子打下一个坚实、健康的人生基础。
张思莱
2014年5月
物美价廉,物流速度快,很满意
评分非常好的书,值得慢慢看。。
评分上午订下午到,物流很快,拿到后感觉书的质量很好,以后就在这买书了
评分大概看了一下,内容比较全,从孕期到四岁,以例子事件说明,看了就明白。
评分从姥姥照顾女儿、照顾外孙的角度,按照时间节点来写,育儿知识和技巧都融入在日常的记录了,不呆板,实用性强
评分还没看 不知道纸张怎样
评分可以作为手边书买一本,在孩子生病时可以看看如何护理。
评分很有意思,虽然书中观点不一定都认同,但是可以看到一个经验老到的儿科医生是如何带孩子的。
评分很好,物有所值,价格便宜
张思莱育儿微访谈:爸爸妈妈最想知道的事(健康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