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工业催化》第三版。全书共12章,包括:绪论,固体催化剂的结构基础,吸附、催化作用与多相催化,络合催化与聚合催化,环保催化与环境友好催化技术,新能源和燃料工业用催化技术,生物催化技术,精细有机合成和药物、调制剂生产的催化策略技术,微动力学分析法与工业催化剂设计,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工业催化剂的评价与宏观物性测试,催化剂表征技术简介等。
本书可作为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化工、环境化工、精细化工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2 课程的主要内容
1.3 工业催化的发展简史
1.3.1 催化概念的诞生
1.3.2 基础化工催化工艺的开发期
1.3.3 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时期
1.3.4 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兴起
1.3.5 择形催化与新一代石油炼制工业
1.3.6 手性催化与制药工业
1.4 21世纪催化科学技术面临的新挑战
1.4.1 纳米时代的催化研究: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1.4.2 过程工业开发采用的催化技术:手性催化、生物催化等
1.4.3 催化反应追求的目标
1.4.4 催化反应的激活手段
第2章 固体催化剂的结构基础
2.1 固体中键合结构类型
2.2 晶体结构
2.2.1 晶格、晶面及其标记
2.2.2 填充分数
2.2.3 表面层外气-固界层的结构
2.2.4 催化剂载体的结构
2.2.5 体相和表相结构的不完整性
2.3 分子表面化学
2.3.1 洁净固体表面的集合结构特征
2.3.2 洁净固体表面的弛豫和重构
2.3.3 吸附单分子层的有序化、分子有序化膜的自组装及应用
2.4 固体能带结构简介
2.5 纳米材料结构
第3章 吸附、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3.1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3.1.1 催化作用的定义和特征
3.1.2 催化剂的组成与载体的功能
3.1.3 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3.2 三个重要催化概念
3.3 分子的化学吸附
3.3.1 吸附等温式
3.3.2 金属表面上的化学吸附
3.3.3 氧化物表面上的化学吸附
3.4 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
3.4.1 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
3.4.2 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
3.4.3 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
3.4.4 表面反应
3.4.5 产物的脱附
3.5 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5.1 固体酸、碱的定义和分类
3.5.2 固体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测定
3.5.3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3.5.4 固体酸、碱的催化作用
3.5.5 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
3.5.6 超强碱及其催化作用
3.5.7 杂多化合物及其催化作用
3.5.8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6 非纳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6.1 分子筛的结构构型
3.6.2 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调变
3.6.3 中孔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7 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7.1 金属和金属表面的化学键
3.7.2 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经验规则
3.7.3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3.7.4 金属簇状物催化剂
3.7.5 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7.6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7.7 金属膜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8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8.1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及其催化活性
3.8.2 氧化物表面的MO性质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关联
3.8.3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化学
3.9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3.9.1 加氢脱硫及其相关过程的作用机理
3.9.2 重油的催化加氢精制
3.10 纳米催化
第4章 络合催化与聚合催化
4.1 概论
4.2 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学键合
4.2.1 络合催化中重要的过渡金属离子与络合物
4.2.2 配位键合与络合活化
4.3 络合催化中的关键反应步骤
4.3.1 配位不饱和与氧化加成
4.3.2 穿插反应
4.3.3 β-氢转移
4.3.4 配位体解离和配位体的交换
4.4 络合催化循环
4.4.1 络合催化加氢
4.4.2 络合催化氧化
4.4.3 络合异构化
4.4.4 羰基合成与氢甲酰化
4.4.5 甲醇络合羰化合成乙酸
4.5 配位场的影响
4.5.1 空位概念和模板效应
4.5.2 反式效应
4.6 均相络合催化剂的固相化技术
4.6.1 一般的固载方式
4.6.2 载体的类型
4.6.3 锚定络合物核的多重性
4.7 无金属的均相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
4.8 聚合催化
4.8.1 Ziegler-Natta催化剂
4.8.2 Phillips型催化剂
4.8.3 茂金属聚合催化剂
4.8.4 非茂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
第5章 环保催化与环境友好催化技术
5.1 环境经济的提出和环境友好概念的产生
5.2 空气污染治理的催化技术
5.2.1 动态源的净化处理和三效催化剂
5.2.2 静态源的净化处理催化技术
5.3 工业废液的催化净化技术
5.3.1 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原则
5.3.2 WAO和CWAO
5.4 大气层保护与催化技术
5.4.1 保护臭氧层的催化技术
5.4.2 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催化技术
5.5 环境友好的催化技术
5.5.1 “零排放”与绿色化学
5.5.2 “原子经济”、“E因子”与绿色化工生产
5.5.3 环境友好催化技术的案例分析
5.6 光催化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和光催化环保功能材料
5.6.1 环境光催化——光催化裂解过程
5.6.2 光催化环保功能材料
第6章 新能源和燃料工业用催化技术
6.1 当前能源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6.2 能源、能源载体和转换路线
6.3 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开发的制约
6.4 经洁净技术处理的清洁能源
6.5 天然气能源
6.6 氢能与“氢经济”
6.6.1 氢的生产、贮存和运输
6.6.2 “氢经济”
6.7 燃料电池
6.7.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6.7.2 电极反应
6.7.3 燃料电池的类型
6.7.4 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6.8 煤的新应用
6.8.1 中国的煤基醇、醚燃料路线
6.8.2 美国“Vision 21”化石能源计划
6.8.3 丹麦Topsoc公司的强制合成与IGCC组合能源方案
6.9 生物质能源
第7章 生物催化技术
7.1 生物催化剂的类别
7.2 生物催化反应的特征
7.3 酶的系统分类和系统命名
7.4 酶的功能与反应动力学
7.5 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
7.6 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
7.6.1 生物催化剂在手性合成技术中的应用
7.6.2 酶催化在能源和环保中的应用
7.7 生物催化的发展趋势
第8章 精细有机合成和药物、调制剂生产的催化策略技术
8.1 概述
8.2 环境友好的C—H键氧化
8.2.1 机理分析
8.2.2 生物激发的C—H氧化催化剂
8.3 作为活化手段的氢键
第9章 微动力学分析法与工业催化剂设计
9.1 微动力学分析法概述
9.2 微动力学分析法案例分析
9.2.1 合成NH3铁催化剂分析
9.2.2 汽车尾气用三效催化剂分析
9.2.3 甲烷部分氧化用分子筛催化剂分析
9.3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9.3.1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方法
9.3.2 催化剂设计的框图程序
9.3.3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9.3.4 催化剂次要组分的设计
9.4 催化剂的类型设计法
9.4.1 块状金属催化剂
9.4.2 负载金属催化剂
9.5 计算机辅助催化剂设计简介
9.6 固体催化剂设计的新思路
9.6.1 借用酶催化原理于非生物质固体催化材料合成的设计思路
9.6.2 利用组合技术设计和开发催化剂
9.6.3 固体催化剂的构件组装
第10章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
10.1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10.1.1 沉淀法
10.1.2 浸渍法
10.1.3 混合法
10.1.4 离子交换法
10.1.5 熔融法
10.2 催化剂制备技术新进展
10.2.1 微乳液技术
10.2.2 溶胶-凝胶技术
10.2.3 超临界流体技术
10.2.4 膜技术
10.3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
10.3.1 运输、贮存与填装
10.3.2 升温与还原
10.3.3 开、停车及催化剂钝化
10.3.4 催化剂的使用、失活与再生
第11章 工业催化剂的评价与宏观物性测试
11.1 催化剂活性测试的基本概念
11.1.1 活性测试的目标
11.1.2 实验室活性测试反应器的类型及应用
11.2 催化剂活性的测定
11.2.1 影响催化剂活性测定的因素
11.2.2 测定活性的试验方法
11.2.3 活性测试的实例
11.3 催化剂的宏观物性及其测定
11.3.1 催化剂的表面积及其测定
11.3.2 催化剂的孔结构及其测定
11.3.3 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测定
11.4 催化剂抗毒性能的评价
11.5 工业催化剂寿命的考察
11.5.1 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
11.5.2 催化剂寿命的测试
第12章 催化剂表征技术简介
12.1 气相色谱技术
12.1.1 程序升温脱附法
12.1.2 程序升温还原法
12.1.3 氢氧滴定脉冲色谱法
12.2 热分析法
12.2.1 差热分析法
12.2.2 热重分析法
12.2.3 差示扫描量热法
12.2.4 热分析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12.3 X射线衍射分析法
12.4 光谱法
12.4.1 红外吸收光谱法
12.4.2 拉曼光谱法
12.5 显微分析法
12.5.1 扫描电镜法
12.5.2 透射电镜法
12.5.3 扫描隧道显微镜法
12.5.4 原子力显微镜
12.5.5 显微技术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2.6 能谱法
12.6.1 俄歇电子能谱法
12.6.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2.6.3 紫外光电子能谱法
12.7 核磁共振法
12.8 穆斯堡尔谱
12.9 工作状态下的催化剂表征技术
12.9.1 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12.9.2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12.9.3 光致发光光谱技术
12.9.4 红外光谱技术
12.9.5 拉曼光谱技术
12.9.6 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
12.9.7 X射线衍射技术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工业催化(第三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书是正品,纸质不错。
评分
☆☆☆☆☆
好
评分
☆☆☆☆☆
好书!
评分
☆☆☆☆☆
会哈会哈更会哈更会哈更会哈会哈更会哈更会哈更哈哈哈
评分
☆☆☆☆☆
会哈会哈更会哈更会哈更会哈会哈更会哈更会哈更哈哈哈
评分
☆☆☆☆☆
还没看?( 'ω' )?
评分
☆☆☆☆☆
读书,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读书似乎又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为什么有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却不可以不读书呢? 有人说,读书好,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千钟粟,有车如簇。看,有权有势又有钱,更有一位“颜如玉”来“红袖添香夜读书”。你说,读书好不好?诚然,名利声色确实吸引了不少沽名钓誉之徒。但除此之外,读书一定还有别的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虽然清贫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莘莘学子吧? 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读书的一大乐趣在于随心所欲。主人是你,是你去读书,而是书来管你。试想,一个大书架,塞满了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侦探、言情、武侠……看哪一种都可以,不着急。而它们对你,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么多古圣先贤,在静默地等着你,为你述说他们的思想。你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跟海明威谈斗牛,还可以跟司马迁谈天下大事——总之,当家的是你。慢慢的,你会觉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多彩,大自然如此奥妙无穷,仿佛所有的知识画卷在你的脑海中一一展现。而你也已超然物外地掌握着历史。久而久之,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愈演愈烈。不变为“书痴”者鲜矣。 读书的乐趣在于可以大发议论。凡着书立说者,必为一时之俊才。虽是俊才,有时也会有疏漏,而这疏漏偏偏被你看出来了,你高兴不高兴?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句是写李白的。但你想,如果把“臣”字写成“爷”字,不是更好地表达他的酩酊大醉之态么?一时间志得意满,好像杜甫都要来拜你为“一字师”。大发议论,使你与作者有并驾齐驱之感,精神快乐无穷。 读书的乐趣在于寻获知己,引发共鸣。当你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又或是当你对某一个问题小有心得时,打开一本书,发现已有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充分的论述。正好搔到你的痒处,正中下怀,喜乐不禁。于是一切都已明了,一切付出的辛劳都有了回报。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什么也换不去的。 读书的乐趣在于成长进步,赢得尊重。当你看了一本好书,被它的内容所征服,在你与朋友交流时侃侃而谈,书中的妙语一句句往外跳。朋友们瞪着钦羡的目光:“士别三日,可得刮目相看啊!”只有你知道,这是看了书的缘故。小小的虚荣心再次被满足。读书好不好? 读书的乐趣在于收藏书籍,累计“财富”。爱读书的人要读好书,读了好书爱不释手,一本好书千金不换,收藏起来,久而久之,变成了无价之宝。拥有一些好的藏书,那种品位与成就感远胜目不识丁之辈坐拥金山。 历数了这么多书的好处,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手痒痒,想翻开一本瞧瞧呢?书有很多种,有的要正襟危坐地钻研,有的只是一种消遣,还有一些会把人诱进死胡同里再也出不来。既然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把书当作敲门砖去扣开那名利之门,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读好书,读那些不光是为了消遣,更能拓宽眼界、增长见识的书。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三百首》,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再比如《三国演义》,日本人从中学到了企业管理,用人之道,我们能学到什么?再比如《沙翁戏剧集》从中又能领会多少道理呢?不光只看纯文学作品,还应看看人物传记之类的,看看别人是怎样为了理想不屈不挠地奋斗至成功的。 读书不只是文学鉴赏,更要读史,文史不分家;社会科学还不够,更要提升自然科学素养,文理要贯通。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 总之,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帮助一个人快速成长、造就一个人全新事业,可以说是给每个人的理想插上翅膀。让我们都继续多读书、读好书吧!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我们的翅膀,飞的更高!
评分
☆☆☆☆☆
不错参考书
评分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