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艾伦·麦克法兰 著,管可秾,严潇潇 译
图书标签:
  • 哲学
  • 人生
  • 思考
  • 成长
  • 莉莉
  • 世界观
  • 书信
  • 智慧
  • 启发
  • 人生哲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47975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346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莉莉是《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作者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外孙女,17岁,对世界之道充满好奇,经常向他提问:“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于是,教授写下这部专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问题。身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师,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学识和经验,对莉莉的诘问给出了深入浅出、极富创造性的回答。
  这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综览世界文明,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畛域。莉莉的问题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考者一从青少年到成年人一的不朽困惑,同样,教授的回答也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想家的可能答案。因此《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面世后,立即在英国引起巨大轰动,评论界一致认为它即将或已经跻身经典宝库,成为英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部杰作。目前《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正被多国翻译,被认为是了解世界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艾伦·麦克法兰,是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国王学院院士和不列颠学术院院士,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著述凡16种,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中译本)、《玻璃的世界》(商务印书馆已出版中译本,2003)、《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英格兰的巫术》、《现代世界之谜》、《资本主义文化》、《和平的野蛮战争》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太好了……读起来津津有味。
  ——康斯坦扎·德桑,16岁,中学生
  
  ★这些信是一个绝妙的构思,人人都应该尝试写出自己的类似信件。
  ——蒂姆·詹金斯,剑桥大学耶稣学院院长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觉得好像是我自己的外祖父在对我娓娓而谈。
  ——马克·杜林,来自欧洲的剑桥大学博士生
  
  ★我认为这是一部经典之作。
  ——大卫·杜根,电视制片人

目录

第一束信:这是些什么信?
1.为什么给你写信?
2.你是谁?

第二束信:爱与友谊
3.为什么家人总难相处?
4.爱情是什么?
5.谁是我们的朋友?
6.为什么要玩游戏?

第三束信:暴力与恐惧
7.暴力是必要的吗?
8.战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打仗?
9.巫术是什么?
10.恐怖分子是谁?

第四束信:信仰与知识
11.上帝是谁?
12.我们能控制神灵世界吗?
13.我们怎样学习?
14.教育可以毁掉知识吗?

第五束信:权力与秩序
15.民主运行良好吗?
16.自由从何而来?
17.为什么实行官僚制度?
18.我们怎样伸张正义?

第六束信:自我与他人
19.为什么世上有不平等?
20.什么使我们成为个人?
21.人们为什么辛勤劳作?
22.我们的数字世界是怎样形成的?

第七束信:生与死
23.增长有哪些局限?
24.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饿死?
25.我们为什么生病?
26.为什么要生孩子?

第八束信:身体与头脑
27.什么使我们感觉愉快?
28.性是什么,它对你有益吗?
29.什么在控制我们的头脑?
30.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译后记

精彩书摘

  不经过适当的法律程序,别人不能抓捕你的身体和夺取你的财产。未经法律许可,别人不能夺走你的言论和行动自由,也不能夺走你和他人交往的权利。区区几条消极规则,足以涵盖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一言蔽之:“个人的自由权必须以此为限:他切不可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厌物。”
  相反,积极自由权是做某些事情的权利,经常也是义务,比如医疗保健的权利、就业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听起来都很不错,问题是还得把条目继续列举下去,因为任何一个没有明确列举的条目,都可以推定为权利的缺项。
  积极自由权是昔日欧洲大陆传统的精萃,其结局常为臃肿的官僚机构和律师的超量工作。出于善意,积极自由权过分关注细枝末节,从而可能窒息民主,甚至扼杀民主政体。
  人们觉得,法律和政客不应该吩咐你应当如何行事。那是宗教的管辖范围。法西斯主义和某些极权主义,骨子里试图压服人民的意志,使之朝着领袖认为道德的方向发展,因此,它们是把宗教功能和政治功能混为一谈了。人们认为,法律和政客应该坚持不越权,只说你不可以做什么。从干涉中产生的自由有用吗?
  对自由权作消极定义的一个好处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它允许了更大的弹性。审视各种游戏,我们发现它们的开放性来源于一个事实:其规则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足球游戏只有最低限度的一组消极规则,例如你不可以用手捡球(除非你是守门员),不可以绊人,不可以“越位”,等等。没有什么积极规则吩咐你说,你必须友好对待任何向你微笑的人,必须永远表现得彬彬有礼,必须抓住任何机会和你的对头握手言欢。
  美国最伟大的功业之一,是几个世纪以来吸收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虽然我们不再认为美国是一个大熔炉,但是毫无疑问,来源不同的群体确实在那里比较友好地共同生活着。他们能够成为美国人,是因为做美国人并不要求他们付出全副心灵。身为美国人,有些事情是你不可以施行的,至少不可以向本国同胞施行,例如不可以杀人、偷窃别人的财产、禁止别人说话。但是美国很少规定你必须施行或信仰什么积极行为,即使向国旗敬礼、吃苹果派、吃感恩节火鸡,也听凭你自由选择。
  同样,帝国时代的英国也有一些广泛适用的消极规则,但不干涉个人的道德心,也不干涉信仰和文化的多样性,除了少数的例外,比如烧死寡妇和割取首级①。这和信奉天主教的欧洲大陆传统很不一样。看到有人试图假手欧洲议会和欧洲宪法,引进积极的法律条款、积极的歧视、积极的人权,开创一种新的政治和法律秩序,英国人大都忧心忡忡,一个原因恐怕就在于英国人的不同传统。
  ……
穿越时光的呢喃,致远方的你 这是一封不落俗套的信,一封穿越时空,寄往灵魂深处的絮语。它不关乎具体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非某个人物的生平记述。然而,这封信却承载着关于“世界之道”的深刻思索,以及一种更为宏大、更为普世的关怀。 想象一下,在某个静谧的午后,或者某个繁星点点的夜晚,你拿起这本薄薄的书,仿佛开启了一段未曾谋面的对话。书名“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它点明了叙述的指向——致一位名为莉莉的听众,以及对“世界之道”这一抽象概念的探索。然而,请不要将“莉莉”具象化为某个特定的人物,或者将“世界之道”狭隘地理解为某种现成的哲学体系。恰恰相反,这里的“莉莉”更像是一个象征,一个虚构的听者,代表着所有渴望理解世界、探寻生命意义的心灵。而“世界之道”,则是一个开放性的邀请,鼓励读者一同去审视、去体悟、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 这本书的篇幅,或许并不厚重,但它所蕴含的分量,却足以让你在字里行间徘徊良久。它不是要强行灌输某种单一的真理,而是要点燃你内心的火花,激发你独立思考的勇气。你可以将其视为一位智者,在你孤寂的时刻,以一种温和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与你分享他对存在、对变化、对人性的洞察。 那些未曾明说的,隐匿在字句间的智慧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这本书试图触及的,是那些关于我们身处的世界,以及我们作为其一部分的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它可能从一个极小的切入点开始,比如一株生长在岩缝中的野草,一滴滴落的雨珠,一只在空中盘旋的孤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自然现象,却可能被引申出关于生命力的顽强,关于循环往复的规律,关于自由与约束的辩证。 书中的“信”,并非是琐碎的日常记录,而是经过提炼的、富有哲思的观察和感悟。写信的人,可能是一位历经世事、心怀悲悯的观察者。他未必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也未必拥有耀眼的头衔,但他拥有的是一双能够穿透表象、洞察本质的眼睛,以及一颗愿意与他人分享深刻体悟的心。 “世界之道”,这个概念本身就包罗万象。它可能关乎宇宙的运行法则,从星辰的轨迹到微粒的碰撞,无不遵循着某种秩序。它可能关乎自然的生长与衰败,四季的更迭,生命的轮回,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它也可能关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文明的兴衰,思想的碰撞,价值观的变迁。更深层次地,它可能触及到个体生命的意义,我们为何而存在,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我们如何面对无常与变化。 书中的每一封“信”,都可能是一次深入的剖析。它不会简单地陈述“是什么”,而是尝试去探究“为什么”。比如,当我们看到自然界中的竞争与合作,信中可能会引导我们思考,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是如何体现的,以及我们是否能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当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信中可能会引领我们去反思,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永恒的价值。 一种开放性的邀请,而非固定的答案 这本书并非是一本“填鸭式”的教科书。它不提供标准答案,也不强求读者接受某种预设的观点。相反,它更像是一个启发者,通过文字的引导,激发读者自身的思考和探索。你可以将信中的内容,视为一个个坐标,帮助你在广阔的认知星空中定位方向。 或许,书中会提及“变化”的重要性。它不会告知你如何去“抵抗”变化,而是引导你去理解变化是世界的本质,并学习如何在变化中找到平衡与安宁。它可能强调“连接”的力量,并非是物质上的相互依赖,而是精神上的相互理解与共鸣,让我们在孤立的个体中找到归属感。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它邀请你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它可能让你重新思考那些你习以为常的观念,让你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它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在阅读中,在思考中,自己去找到内心的答案。 文字的温度,思想的深度 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温度”。这种温度,来自于写信者真诚的关怀,来自于他试图与“莉莉”,也与每一个读者建立的深层连接。这种温度,并非是廉价的煽情,而是源于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而思想的深度,则体现在字句之间对事物本质的挖掘。书中的文字,可能不会华丽辞藻堆砌,但每一句话都可能饱含深意。它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触及到最复杂的情感和最深刻的哲学命题。它可能让你在阅读时,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感到一种豁然开朗。 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在读完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重新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它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但它可能会改变你看待生活的方式。它不会给你一个现成的“世界之道”,但它会为你提供一把钥匙,去开启你探索“世界之道”的大门。 致每一颗寻求答案的心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它是一份来自远方的礼物,一份关于存在、关于理解、关于智慧的礼物。它适合那些不满足于表面现象,渴望深入了解世界本质的读者。它适合那些在喧嚣的世界中,渴望寻找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读者。它适合那些相信,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思想之间,可以跨越时空,产生深刻共鸣的读者。 请不要带着预设的期待去阅读它,而是以一颗开放的心,去感受它带来的每一次触动。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这封寄给“莉莉”的信,也正是写给你自己的。它是一次静谧的对话,一次关于“世界之道”的温柔探索,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永恒追问。它等待着,在你翻开它的那一刻,为你悄然展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作者打开心扉的一扇窗。我一直觉得,与真正了解你的人交流,那种共鸣感是无法替代的。莉莉,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温柔的亲切,仿佛她就是那个倾听我们内心最深处声音的朋友。而“世界之道”,这个词语则沉甸甸的,包含了太多人生的探索和哲学的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关于宏大的宇宙规律,还是微观的人生哲学?是关于历史的长河,还是当下的感悟?我预感,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心灵的引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那些不曾被触及的角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它或许能为我解开一些迷茫,点亮一些前行的道路,让我不再感到孤单地独自摸索。

评分

翻开《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我被一种奇妙的氛围所吸引。这不是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研究,它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深度探讨。作者以“信”的形式,将他的思考和感悟娓娓道来,仿佛就坐在我身旁,用最真诚的语言与我交流。我期待书中能有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洞见,那些能够颠覆我固有认知的新鲜视角。我相信,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朴素的语言之中,而作者选择用写信的方式,恰恰传递了一种平等和亲近,消除了隔阂,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培养一种更深邃的思考习惯,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观察,而是能够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评分

这本《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起它,仿佛能听到作者在遥远的时空里,低语着关于人生的奥秘。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出现那些深刻的隐喻和精妙的比喻,它们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也能在当下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认识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些恒定的“道”值得我们去追寻?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平静的力量,一种面对未知和挑战的勇气。

评分

我对《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充满了好奇。我设想,这可能是一本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深刻反思。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碎片化的知识所淹没,却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究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整合的视角,帮助我将零散的认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更系统的世界观。作者对“世界之道”的解读,是否会是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思考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拓展我的视野,让我看到更广阔的天地,理解更深层的联系,从而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评分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我猜测,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或观点,而是通过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来探讨关于生命的真谛。我期待书中能够有那些触动人心的故事,那些能够引发我强烈共鸣的情感体验。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思考人生的意义,认识到个体在宏大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所能扮演的角色。这本书是否能够成为我内心深处的指南针,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脆弱时给予力量?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完成一次自我发现和心灵成长的旅程。

评分

618店庆,神券收的,表示很地板!

评分

学者写作的青少年普及读物。

评分

京东自营,正版好书,值得购买。

评分

好书!!!!!

评分

还没开始看呢,看着好买的,呵呵

评分

东西不错,用着方便。很满意的购物。

评分

冲着名气买来看看,刚看了一点,内容很实用!

评分

这本书是给孩子最好的告知,告诉孩子一切

评分

买给孩子读的,同样值得家长读一读,活到老,学到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