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巴黎的重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巴黎素有“世界之都”的美誉,是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城市改造与保护成功兼顾的经典案例。1848年到1870年,巴黎经历了非凡的大改造,我们今天所见的巴黎,大部分来自这一时期。本书全景画式地重现了这段历史,讲述每一个重要人物、每一处重要城市风景的来龙去脉,同时揭示城市改造中涉及的财政问题。作品对每一位关注巴黎的读者来说,都是不容错过的珍贵记录。对中国当下进行的城市改造,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史蒂芬·柯克兰(Stephane Kirkland),建筑师,咨询师,生于巴黎,拥有建筑学和艺术史学的高级学位。现在往返于世界各大城市之间,撰写建筑、历史和城市规划方面的书籍。
“巴黎重建的优秀纪录。柯克兰对巴黎了若指掌,文笔流畅迷人,唤醒了拿破仑三世时代的精神。最后,柯克兰讲述了一个警世故事:他介绍林荫大道、里沃利街、巴黎歌剧院和卢浮宫重建,赏心悦目;但有得必有失,同样令人叹惋,巴黎失去了许多美景,尤其是深刻影响城市特征的中世纪建筑。”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早在罗伯特 莫斯塑造纽约以前,奥斯曼男爵在拿破仑三世的庇护下,就已经将巴黎从中古的迷宫变成了现代的名都。柯克兰是能干的建筑史叙述者。他生动地描绘环境、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演化和其他拿破仑三世时代忽视的美景。名城巴黎的爱好者和城市规划者将会发现柯克兰的概括很有启发性。”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巴黎的重生》研究严谨,文笔悦人,可读性强。法国爱好者、旅行家、研究城市历史和计划的读者很值得一读。”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第一章 凡尔赛的阴影
第二章 变革的世界
第三章 工业时代的梦想家
第四章 王子总统与巴黎
第五章 一个新的帝国
第六章 适宜的人选
第七章 除旧布新
第八章 帝国的构建
第九章 庆祝新城
第十章 一片废墟
第十一章 1.8亿法郎出资协议
第十二章 新城崛起
第十三章 扩都与新建筑遗产
第十四章 四面受敌的省长
第十五章 巴黎发源地面目全非
第十六章 衰落的先兆
第十七章 魅力与衰败
第十八章 最后一战
第十九章 共和国之都
后 记
致 谢
索 引
【中文版序】
中国的读者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读者一样被巴黎深深吸引。因此,我很高兴《巴黎的重生》中文版能够出版。
法国首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神秘感,这来源于她的美丽、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写作这本书不仅是想帮助读者欣赏巴黎的独特之处,也想帮助读者了解她背后的故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会发现,巴黎这座特殊城市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下决心落实宏大愿景而实现的成果。
我认为第二帝国时期巴黎改造的故事与现代中国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19世纪中期是法国快速变化的时期,经济增长迅速,出现了破坏性新技术,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当时法国还处于创新和现代化的前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对国家自身和未来充满信心。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面临的问题与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惊人地相似,比如城市快速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追求城市环境质量,对新城市机构和便利设施的需求,平衡保护与现代化的步伐等。
第二帝国时期巴黎的领导人打造了一座宏伟的城市,但是,巴黎的例子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读者不应抱着寻找构建成功城市秘方的心态来阅读此书。重要的是深入了解重要的先例,从而在权衡所有信息后做出判断,应对我们当下的重大挑战。
这个话题的讨论范围不仅限于专家,这点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城市是一个联合项目,巴黎人忠诚于同一个愿景对巴黎改造的成功至关重要。城市问题非常重要,应该获得公众的普遍理解,我也很高兴看到整个社会对此类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幸运的是,巴黎大改造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就很强,祝大家阅读愉快。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及艺术学校之一,莫霍利-纳吉是其个性鲜明的教员团队中的一员。他不仅是欧洲前卫运动的伟大革新者,也是同时期的实验艺术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位。20世纪20年代,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作为画家与雕塑家的莫霍利-纳吉,对摄影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探索。在这一时期,他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方法,并称之为“新视觉”。本书以“新视觉”一词作为标题,也是对包豪斯运动主旨的最佳诠释。“在江户时代,根据身份、年龄,人们的发型基本上是固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发髻由“烟缸式”改为“裂桃式”,旋即又变成“岛田式”,结婚后又梳成“椭圆式”;寡妇则剪短垂下。男性不分武士还是百姓,成人后就剪去前额的头发,理成“月代”头,虽然这种发型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它会伴随男人的一生。 无论是武士还是百姓,剃月代头就跟刮胡子一样成为了每日必做的事情。武士的头,其妻、女以及百姓都是不能碰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操守。百姓则多半是在城……”这是来自铃木理生的《阅读日本书系:江户时代的风俗与生活》的节选部分。还不错。诺顿音乐史丛书(Norton Introduction to Music History Series)系英美音乐学界的权威性最新音乐断代史丛书(作者与书名见下),代表了西方学术界音乐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全部系列共六本,覆盖了西方音乐史的六个重要断代。中译本总字数约350万字。翻译出版后,相信将对中国进一步深入理解西方音乐文化并加强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音乐学院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组成译审委员会,负责具体翻译工作的安排、组织和质量把关。翻译人员由上海音乐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并联系国内其他院校的翻译力量,组成具有专业水平的、可靠的翻译队伍。《哲学大纲》虽然是一部面对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却是自《哲学问题》(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1912)开始到《人类的知识》(Human Knowledge, 1944)为止,罗素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研究认知论和形而上学历程中一部重要著作。早期的研究,如《哲学问题》和《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Our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 1914)等著作,集中在物理哲学的研究,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色彩。中期的研究以《心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Mind, 1921)开始,以《物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Matter, 1927)结束。早期的研究被扩展到心理认知层面,使得罗素式的经验主义知识论的基本轮廓得以成型。并为后期的《意义与真理探讨》(An Inquiry Into Meaning and Truth, 1940)和《人类的知识》的完成奠定了框架性基础。《哲学大纲》是中期成果的一份简介和清晰的汇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补充了不少更加生动的例子。如金岳霖在《罗素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一书中对罗素的中立一元论观点的批判时就是多次使用了本书中的例子。另外,本书的一些部分也是罗素中国之行时哲学演讲的内容,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味。不错。
评分书本很好,有用,值得买。业务学习
评分第十二章 新城崛起
评分 评分精彩书评
评分书本很好,有用,值得买。业务学习
评分多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通过镜头给读者展现了国内外壮美的山川和极致美景,也展现了文明、历史的传承和创新。这些图片用变幻莫测的光影叙事,用广阔的思路阐释大自然的极致之美,用真性情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运用摄影语言呈现了摄影师对周遭社会和自然的理解,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
评分魏玛时期的包豪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及艺术学校之一,莫霍利-纳吉是其个性鲜明的教员团队中的一员。他不仅是欧洲前卫运动的伟大革新者,也是同时期的实验艺术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位。20世纪20年代,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作为画家与雕塑家的莫霍利-纳吉,对摄影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探索。在这一时期,他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方法,并称之为“新视觉”。本书以“新视觉”一词作为标题,也是对包豪斯运动主旨的最佳诠释。“在江户时代,根据身份、年龄,人们的发型基本上是固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发髻由“烟缸式”改为“裂桃式”,旋即又变成“岛田式”,结婚后又梳成“椭圆式”;寡妇则剪短垂下。男性不分武士还是百姓,成人后就剪去前额的头发,理成“月代”头,虽然这种发型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它会伴随男人的一生。 无论是武士还是百姓,剃月代头就跟刮胡子一样成为了每日必做的事情。武士的头,其妻、女以及百姓都是不能碰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操守。百姓则多半是在城……”这是来自铃木理生的《阅读日本书系:江户时代的风俗与生活》的节选部分。还不错。诺顿音乐史丛书(Norton Introduction to Music History Series)系英美音乐学界的权威性最新音乐断代史丛书(作者与书名见下),代表了西方学术界音乐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全部系列共六本,覆盖了西方音乐史的六个重要断代。中译本总字数约350万字。翻译出版后,相信将对中国进一步深入理解西方音乐文化并加强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音乐学院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组成译审委员会,负责具体翻译工作的安排、组织和质量把关。翻译人员由上海音乐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并联系国内其他院校的翻译力量,组成具有专业水平的、可靠的翻译队伍。《哲学大纲》虽然是一部面对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却是自《哲学问题》(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1912)开始到《人类的知识》(Human Knowledge, 1944)为止,罗素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研究认知论和形而上学历程中一部重要著作。早期的研究,如《哲学问题》和《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Our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 1914)等著作,集中在物理哲学的研究,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色彩。中期的研究以《心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Mind, 1921)开始,以《物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Matter, 1927)结束。早期的研究被扩展到心理认知层面,使得罗素式的经验主义知识论的基本轮廓得以成型。并为后期的《意义与真理探讨》(An Inquiry Into Meaning and Truth, 1940)和《人类的知识》的完成奠定了框架性基础。《哲学大纲》是中期成果的一份简介和清晰的汇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补充了不少更加生动的例子。如金岳霖在《罗素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一书中对罗素的中立一元论观点的批判时就是多次使用了本书中的例子。另外,本书的一些部分也是罗素中国之行时哲学演讲的内容,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味。不错。
评分专业书籍,正版的,比较不错
巴黎的重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