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有关学科大学师生尤其是研究生、科研人员、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以及临床医生学习参考。 本书是迄今有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设备、原理与实践的*全面的资料源泉,是细胞培养基本方法领域的领衔之作。
内容简介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和特殊应用指南》历来被看作该领域的经典与领衔工作。本版除保留前五版的基本内容(如原代培养、细胞系、传代、分化、细胞特化、污染、无菌技术、细胞毒性、冷冻保存、实验室布局与设备培训纲要等)之外,为反映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发展的需要,特地增加了“干细胞”一章,以及某些新的特殊技术。内容新颖,程序可靠。极具参考与模仿价值。
作者简介
弗雷谢尼博士是格拉斯哥英国Eeatson癌症研究实验室肿瘤学与应用药理学中心的荣誉资深研究员。迄今已出版多部专著。是细胞培养技术领域的世界*名专家。
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与致谢
缩略语
图片目录
彩版目录
方案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历史背景 1
1.2 组织培养的优点 7
1.2.1 环境控制 7
1.2.2 样品的特征和均一性 8
1.2.3 经济、规模和机械化 8
1.2.4 体内环境的体外模拟 8
1.3 局限性 9
1.3.1 专业技能 9
1.3.2 量的问题 9
1.3.3 去分化和选择 10
1.3.4 细胞的起源 10
1.3.5 不稳定性 10
1.4 体外的主要差异 10
1.5 组织培养的类型 11
第2章 培养细胞的生物学 14
2.1 培养细胞的环境 14
2.2 细胞黏附 14
2.2.1 细胞黏附分子 15
2.2.2 细胞间连接 16
2.2.3 细胞外基质 16
2.2.4 细胞骨架 18
2.2.5 细胞迁移 18
2.3 细胞增殖 18
2.3.1 细胞周期 18
2.3.2 细胞增殖的调控 19
2.4 细胞分化 20
2.4.1 细胞分化的维持 21
2.4.2 细胞去分化 21
2.5 细胞信号传递 24
2.6 能量代谢 25
2.7 培养细胞的起源 26
2.7.1 培养的开始 26
2.7.2 细胞系的演化 27
2.7.3 细胞的衰老 28
2.7.4 连续细胞系的转化与形成 28
第3章 实验室设计、布局及设备 30
3.1 布局、规划和服务设施 30
3.1.1 要求 32
3.1.2 服务设施 34
3.1.3 通风装置 35
3.2 布局 35
3.2.1 无菌操作区 36
3.2.2 层流原理 36
3.2.3 工作台 36
3.2.4 检疫室和防范室 36
3.2.5 培养 37
3.2.6 准备区 40
3.2.7 储存 41
第4章 设备及材料 44
4.1 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要求 44
4.2 无菌区 46
4.2.1 洁净台 46
4.2.2 手推车 48
4.2.3 无菌液操作——移液和分装 49
4.2.4 倒置显微镜 53
4.2.5 CCD摄像机和监视器 54
4.2.6 解剖显微镜 54
4.2.7 离心机 54
4.2.8 细胞计数 55
4.3 细胞孵育和培养 55
4.3.1 恒温箱 55
4.3.2 湿式CO2培养箱 56
4.3.3 温度记录仪 57
4.3.4 滚动架 57
4.3.5 磁力搅拌器 58
4.3.6 培养器皿 58
4.4 实验准备和杀菌 58
4.4.1 清洗 58
4.4.2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59
4.4.3 杀菌 61
4.5 储存 63
4.5.1 消耗品 63
4.5.2 冰箱和冷冻箱 63
4.5.3 冷藏器 64
4.5.4 可控速率冷冻箱 64
4.6 附属设备 64
4.6.1 计算机和网络 64
4.6.2 普通正置显微镜 65
4.6.3 低温冷冻箱 65
4.6.4 共聚焦显微镜 65
4.6.5 PCR循环仪 65
4.7 专用设备 66
4.7.1 显微注射装置 66
4.7.2 集落计数器 66
4.7.3 可离心淘洗机 66
4.7.4 流式细胞仪 66
第5章 无菌技术 67
5.1 无菌技术的目标 67
5.1.1 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67
5.1.2 无菌的维持 67
5.2 创造无菌环境的各种因素 68
5.2.1 层流 69
5.2.2 安静的工作区域 71
5.2.3 工作面 71
5.2.4 个人卫生 73
5.2.5 试剂和培养基 73
5.2.6 培养物 73
5.3 灭菌操作 73
5.3.1 擦拭 73
5.3.2 加盖 74
5.3.3 灼烧 74
5.3.4 试剂瓶和培养瓶的操作 74
5.3.5 移液 75
5.3.6 液体倾倒 75
5.4 标准操作程序 76
5.5 仪器和设备 82
5.5.1 培养箱 82
5.5.2 盒装培养物 82
5.5.3 充入CO2气体 82
第6章 安全性、生物伦理及验证 83
6.1 实验室安全 83
6.2 危险性评估 83
6.3 标准操作程序 85
6.4 安全规则 85
6.5 常规安全 86
6.5.1 操作者 87
6.5.2 设备 87
6.5.3 玻璃器皿和锐利物品 87
6.5.4 化学毒性 88
6.5.5 气体 89
6.5.6 液氮 89
6.5.7 灼烧 90
6.6 火 90
6.7 放射性 91
6.7.1 摄入 91
6.7.2 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 91
6.7.3 标记的试剂 91
6.7.4 高能源 91
6.8 生物危害性 92
6.8.1 生物防范水平 92
6.8.2 微生物学安全通风橱(MSC) 94
6.8.3 人体活检材料 96
6.8.4 遗传操作 97
6.8.5 生物危害性废弃物处理 97
6.8.6 熏蒸 97
6.9 生物伦理 98
6.9.1 动物组织 98
6.9.2 人体组织材料 98
6.10 质量保证 99
6.10.1 操作程序 100
6.10.2 质量控制(QC) 100
6.11 验证 100
6.11.1 鉴定 100
6.11.2 来源 101
6.11.3 污染 101
第7章 培养器皿和附着物 102
7.1 附着物 102
7.1.1 细胞的附着和生长 102
7.1.2 常见的附着材料 102
7.1.3 其他替代性附着物 103
7.2 表面处理 103
7.2.1 基质覆盖 103
7.2.2 饲养层 105
7.2.3 非黏附性附着面 106
7.3 培养器皿的选择 107
7.3.1 细胞产量 107
7.3.2 悬浮培养 109
7.3.3 通风 110
7.3.4 取样和分析 111
7.3.5 不均匀生长 112
7.3.6 价格 112
7.4 特殊系统 112
7.4.1 渗透性支持物 112
7.4.2 三维基质 113
第8章 成分明确培养基及补充物 115
8.1 培养基的发展史 115
8.2 物理化学特征 115
8.2.1 pH 115
8.2.2 CO2和碳酸盐 116
8.2.3 缓冲作用 123
8.2.4 氧气 123
8.2.5 渗透压 124
8.2.6 温度 124
8.2.7 黏滞度 125
8.2.8 表面张力和成泡性 125
8.3 平衡盐溶液 126
8.4 完全培养基 126
8.4.1 氨基酸 127
8.4.2 维生素 127
8.4.3 盐类 127
8.4.4 葡萄糖 128
8.4.5 有机补充物 128
8.4.6 激素和生长因子 128
8.4.7 抗生素 128
8.5 血清 129
8.5.1 蛋白质 130
8.5.2 生长因子 131
8.5.3 激素 131
8.5.4 营养物及代谢物 132
8.5.5 脂类 132
8.5.6 矿物质 132
8.5.7 抑制物 132
8.6 培养基和血清的选择 132
8.6.1 批次预约 134
8.6.2 血清的测试 135
8.6.3 热灭活 135
8.7 其他添加物 136
8.7.1 氨基酸水解物 136
8.7.2 胚胎浸出液 136
8.7.3 适应性培养基 136
第9章 无血清培养基 137
9.1 血清的缺点 145
9.2 无血清培养基的优点 146
9.2.1 标准培养基的定义 146
9.2.2 选择性培养基 146
9.2.3 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 146
9.3 无血清培养基的缺点 146
9.4 血清的替代 147
9.4.1 无血清培养基的商业供应 147
9.4.2 血清替代物 147
9.4.3 无血清传代培养 148
9.4.4 激素 149
9.4.5 生长因子 149
9.4.6 血清中的营养物质 154
9.4.7 蛋白质和多聚胺 154
9.4.8 黏滞度 154
9.5 无血清培养基的选择 154
9.5.1 细胞或产物特异性 154
9.5.2 适应无血清培养基 157
9.6 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 157
9.7 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 157
9.8 无动物蛋白培养基 158
9.9 小结 158
第10章 准备与灭菌 159
10.1 准备试剂与用品 159
10.2 设备与液体的灭菌 159
10.3 设备 162
10.3.1 玻璃器皿 162
10.3.2 玻璃移液管 165
10.3.3 螺口盖 168
10.3.4 清洁剂的选择 170
10.3.5 种类繁杂的设备 170
10.3.6 可重复使用的灭菌过滤器 171
10.4 试剂与培养基 173
10.4.1 水 173
10.4.2 纯水器的维护 175
10.4.3 平衡盐溶液 175
10.4.4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77
10.4.5 干粉培养基 180
10.4.6 特制培养基 182
10.5 培养基的灭菌 183
10.5.1 可高压灭菌的培养基 183
10.5.2 除菌过滤 183
10.5.3 血清 192
10.5.4 其他试剂的准备与灭菌 195
10.6 培养基的质控、检测和储存 196
10.6.1 质量控制 196
10.6.2 无菌检测 196
10.6.3 培养物检测 197
10.6.4 储存 197
第11章 原代培养 199
11.1 原代培养入门 199
11.1.1 用于解离组织的酶 199
11.1.2 解离过程的共同特点 200
11.2 组织分离 200
11.2.1 小鼠胚胎 200
11.2.2 鸡胚 204
11.2.3 人体活检材料 206
11.3 原代培养的类型 207
11.3.1 原代外植 207
11.3.2 酶的解离作用 210
11.3.3 温胰蛋白酶消化 210
11.3.4 低温预处理的胰蛋白酶消化 213
11.3.5 鸡胚器官原基 216
11.3.6 其他酶解过程 219
11.3.7 胶原酶 220
11.3.8 机械法解离 222
11.3.9 分离活细胞 224
11.3.10 原代培养小结 225
11.3.11 原始记录 225
第12章 传代培养和细胞系 227
12.1 传代培养和扩增 227
12.1.1 交叉污染和鉴定错误 229
12.1.2 支原体污染 231
12.1.3 术语定义 231
12.1.4 细胞系的命名 232
12.1.5 培养物的年龄 233
12.2 选择细胞系 233
12.3 常规培养 234
12.3.1 细胞形态的意义 234
12.3.2 培养基的更换 235
12.3.3 标准的换液方案 236
12.4 传代 238
12.4.1 传代标准 240
12.4.2 单层生长细胞典型的传代方案 241
12.4.3 生长周期和传代比率 243
12.4.4 传代时的细胞浓度 245
12.4.5 悬浮培养细胞的扩增 245
12.4.6 悬浮生长细胞的传代 246
12.4.7 培养条件的标准化 248
12.4.8 抗生素的使用 248
12.4.9 培养记录 249
第13章 克隆培养及筛选 251
13.1 克隆培养 251
13.2 贴壁率的刺激 255
13.2.1 促进克隆生长的条件 255
13.2.2 条件培养基 256
13.2.3 饲养层细胞 257
13.3 悬浮克隆培养 259
13.4 细胞克隆的分离 264
13.4.1 单层贴壁细胞克隆的其他分离技术 267
13.4.2 悬浮细胞克隆 268
13.5 复制性培养 269
13.6 选择性抑制剂 269
13.7 遗传变异细胞的筛选 270
13.8 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 272
13.8.1 选择性黏附 272
13.8.2 选择性脱壁 272
13.8.3 基质性质 273
13.8.4 选择性饲养层 273
13.8.5 半固体培养基选择 273
第14章 细胞分离 275
14.1 细胞密度及等密度沉降法 275
14.2 细胞体积与沉降速率 279
14.2.1 单位重力沉降 279
14.2.2 离心淘洗分离技术 279
14.3 以抗体为基础的分离技术 280
14.3.1 免疫盘化法 281
14.3.2 免疫磁珠分选 281
14.4 荧光活化的细胞分选法 284
14.5 其他分离技术 285
14.6 初学者如何进行细胞分离实践 286
第15章 细胞鉴定 287
15.1 鉴定的需求 287
15.2 真实性验证 287
15.3 保存记录和身世 288
15.4 鉴定指标 288
15.4.1 种属鉴定 289
15.4.2 谱系或组织标记 289
15.4.3 独特标记物 291
15.4.4 转化 291
15.5 细胞形态学 291
15.5.1 显微镜使用 295
15.5.2 染色 297
15.5.3 细胞学检查所用培养器皿:单层
培养 299
15.5.4 悬浮细胞细胞学检查标本的制备 299
15.5.5 光学显微照相技术 302
15.6 共聚焦显微镜 303
15.7 染色体分析 303
15.7.1 染色体显带技术 306
15.7.2 染色体分析 307
15.8 DNA含量 308
15.8.1 DNA杂交 308
15.8.2 DNA指纹技术 308
15.8.3 DNA绘谱 309
15.9 RNA和蛋白质 314
15.10 酶活性 314
15.10.1 同工酶 314
15.10.2 利用Authentikit进行同工酶电泳 315
15.11 抗原标记 318
15.11.1 免疫染色 320
15.11.2 免疫分析 321
15.12 分化 322
第16章 分化 323
16.1 体内表型的表达 323
16.1.1 去分化 323
16.1.2 细胞谱系选择 324
16.2 分化阶段 324
16.3 增殖和分化 324
16.4 定向和细胞谱系 325
16.5 干细胞可塑性 326
16.6 分化标记物 327
16.7 诱导分化 328
16.7.1 细胞相互作用 328
16.7.2 全身性因子 330
16.7.3 细胞-基质相互作用 333
16.7.4 极性和细胞形状 334
16.7.5 氧张力 334
16.8 分化和恶性 334
16.9 应用 334
第17章 转化和永生化 336
17.1 在细胞系鉴定中的作用 337
17.2 什么是转化 337
17.3 遗传不稳定性和异质性 338
17.3.1 遗传不稳定性 338
17.3.2 染色体畸变 339
17.4 永生化 339
17.4.1 衰老的控制 340
17.4.2 病毒基因致永生化 341
17.4.3 人成纤维细胞的永生化 342
17.4.4 端粒酶诱导的永生化 345
17.4.5 淋巴细胞永生化 350
17.4.6 转基因鼠 350
17.5 生长控制异常 35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和特殊应用指南(原书第六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