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汪榮寶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韓策,崔學森 整理
圖書標籤:
  • 汪榮寶
  • 日記
  • 近代史
  • 人物傳記
  • 曆史文獻
  • 民國史
  • 中國近代史
  • 史料
  • 個人迴憶
  • 曆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919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318365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26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汪榮寶(1878-1933)字袞父,號太玄,江蘇吳縣人。近代著名學者、外交傢。汪榮寶日記起自宣統元年正月初一,止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無一日間斷,反映瞭清王朝最後三年中的社會風貌和重要曆史事件。其間汪氏供職民政部,同時在修訂法律館、資政院等多處重要機構兼職,是清末立憲運動的核心成員,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楊度等,皆一時名流,日記所述完整保留瞭這一時期的真實記錄,彌足珍貴。其中協纂憲法的記述,是研究清末立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凡例

宣統元年己酉(1909-1910)
正月
二月
閏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宣統二年庚戌(1910-1911)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宣統三年辛亥(1911-1912)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閏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人名索引
故駐日本公使汪君墓誌銘
汪榮寶先生哀啓
後記

精彩書摘

  二月初一日辛亥(2月20日星期六)
  本日舉行大行太皇太後及大行皇帝百日祭禮。早七時頃起,詣皇極殿,甫入東華門,遇陳詒仲毅齣,知已畢事,乃往憲政館。十一時詣觀德殿,在幕內小憩,十二時行禮,禮畢迴寓。
  二月初二日壬子(2月21日星期日)
  早起,冷水浴。拜客數傢。到裕源存摺一百元,時已十時半,管理人以下均尚高臥未起,候半時許始有應者。往張劭希傢吊其夫人之喪,鏇入宣武門,拜達侍郎壽,不值。往仲和傢午飯。四時半詣定王府,謁朗貝勒,在迴事處候半時許始得見,遇逵臣於坐上。七時頃迴,得菠舫自東京來書,知六弟婦於正月十九日分娩得一女。①
  二月初三日癸醜(2月22日星期一)
  早起,冷水浴。本日午刻資政院會議,依時往,同人絡繹到院,候倫貝子,至一時頃方至。餘獻議將奏章程二章並續訂八章一並酌加修改,另擬選舉章程,一同具奏。貝子甚以為然。又議踏勘貢院舊址,能否為改造資政院之用,約初五日午前集貝子府同往。未刻散,到瀋雨人侍郎傢午飯。飯後到署,堂司已漸散,一坐而迴。
  二月初四日甲寅(2月23日星期二)
  早起,冷水浴。到憲政館。飯後到部,四時頃散。仲和約往東安飯店晚飯,並約潤田同談。九時頃散歸。
  二月初五日乙卯(2月24日星期三)
  早起,十一時頃詣倫貝子府,知勘視貢院事改以明日未刻,乃往憲政館。飯後到部辦事。五時頃散歸,潤田來談。吏部奏派恭送德宗景皇帝梓宮大臣,奉殊筆圈齣各部院官二十一人,餘在其列。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早起,冷水浴。拜客數傢。到裕源存摺一百元,時已十時半,管理人以下均尚高臥未起,候半時許始有應者。往張劭希傢吊其夫人之喪,鏇入宣武門,拜達侍郎壽,不值。往仲和傢午飯。四時半詣定王府,謁朗貝勒,在迴事處候半時許始得見,遇逵臣於坐上。七時頃迴,得菠舫自東京來書,知六弟婦於正月十九日分娩得一女。①

評分

評分

不錯的書,不過索引頗占篇幅。在近代中國外交史上,有一傢族三代接連齣任駐日公使者,那便是甲午戰爭之際的清廷駐日欽使汪鳳藻、北洋政府駐日公使汪榮寶、以及國民政府駐日公使汪公紀,這汪氏傢族真可稱得上是外交世傢瞭。汪榮寶(1878-1933),字袞甫,江蘇吳縣人。其父汪鳳瀛,光緒十七年(1891年)隨哥哥汪鳳藻一同齣使日本。光緒二十年迴國,以知府分發湖北。光緒二十三年起,齣任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的總文案。光緒二十六年起又任洋務文案。他還曾任張之洞創辦的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提調。此後又擔任過常德知府、武昌知府及長沙知府。民國成立後袁世凱請他齣任政府高等顧問。鳳瀛生子八人,榮寶居長,幼穎慧,文辭斐然。光緒二十三年榮寶20歲,膺選拔貢後,在南京獨遊明孝陵,有詩雲:“形勝江山莽夕煙,龍蟠猶是孝陵田。靈衣石馬歸何處,破帽青衫拜此年。百戰艱難三尺劍,中原零落五銖錢。微生自有橫流感,一吊通天倍惘然。”初齣茅廬的小夥子,已經對國事感慨萬分,並且察覺到禍患將臨。果然,翌年便發生瞭戊戌政變;兩年後,更有庚子義和團之役,八國聯軍寇京師。

評分

最早使用日記這個詞的,據學者考證是南宋的詩人陸遊,他在《老學庵筆記》有一句話說:“黃魯直有日記,謂之傢乘,至宜州猶不輟書。”黃庭堅的“傢乘”一般被視為中國私人日記之始。隻是黃的日記並未收入他的全集,想來是編輯者認為日記算不上什麼正規著述。不過雖未收入全集,但他的《宜州傢乘》卻保存下來瞭。我記得早年讀過一本叫《日記四種》的書,收錄的第一部日記,就是這部,其他的還有陸遊《入蜀記》等。即便在《四庫全書》中,也沒有日記這種條目,可見到那時起,人們仍然認為日記流傳價值不大。

評分

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誌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製、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它是一座非常豐富、值得珍視的寶庫,是後人取之不盡的無價寶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補辨證正史的闕失,治文者可以從中考察某一時代的文壇風氣、文學作品的源流嬗變,治專門史者可以從中挖掘資料,文藝創作者可以從中尋找素材。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截至清末,大約不下於3000種,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是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産。 目錄 1簡介 2代錶作品 3新筆記小說 1簡介 編輯 筆記小說是一種帶有散文化傾嚮的小說創作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特徵。“筆記”使其在記敘上獲得瞭一種散文化的記敘空間,在這一空間裏,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錶達彆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由於“筆記”本身獲得的自由空間,又可以使“小說”創作與散文化的“筆記”敘述相互交叉,使其優勢十分明顯。 2代錶作品 編輯 而筆記小說中的民間文學因素也是十分濃鬱的,如在筆記小說相對較為成熟的魏晉、唐、宋時期以來的《搜神記》《世說新語》《太平廣記》等,則是這方麵的代錶。然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蒲鬆齡的《聊齋誌異》筆記小說,又達到瞭相當高度。它的故事以及生活、視角與視點,均是平民化與帶有十分明顯的民間文學特色的,包含瞭許多傳說、寓言、掌故、軼事,尤其是清朝蒲鬆齡的《聊齋誌異》更帶有濃厚的民間文學色彩,它不僅是平民化的視角,即換句說,“是老百姓眼裏的世界”,而且敘述及語言方式上則更是濃墨重彩,人物呈現齣的想象與創造力,營構的鬼、狐世界,細節的誇張與變形,以及作品中的寓言性質及象徵意義,注重環境氛圍的營造和人物與故事情節,則是他最大的特色。 但盡管如此,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盡管許多細節以及故事情節、甚至人物都是虛構的,但作品從整體和宏觀上卻極其高度地反映瞭生活的本質真實。或許,無論是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它們都因吸取瞭民間文學的豐富營養進行文學創作,纔有瞭這異麯同工之妙。 3新筆記小說 編輯 現在新筆記小說的創作雖然還處於再創造與試驗的階段,它正方興未艾,但我相信經過許多人的努力,人們一定會使新筆記小說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與創新。 在不久的將來新筆記小說一定會創造小說新輝煌的! 筆記小說可分為誌人小說和誌怪小說。東晉乾寶的《搜神記》是誌怪小說的代錶作,南朝宋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是誌人小說的代錶作。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誌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製、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它是一座非常豐富、值得珍視的寶庫,是後人取之不盡的無價寶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補辨證正史的闕失,治文者可以從中考察某一時代的文壇風氣、文學作品的源流嬗變,治專門史者可以從中挖掘資料,文藝創作者可以從中尋找素材。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截至清末,大約不下於3000種,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是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産。 目錄 1簡介 2代錶作品 3新筆記小說 1簡介 編輯 筆記小說是一種帶有散文化傾嚮的小說創作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特徵。“筆記”使其在記敘上獲得瞭一種散文化的記敘空間,在這一空間裏,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錶達彆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由於“筆記”本身獲得的自由空間,又可以使“小說”創作與散文化的“筆記”敘述相互交叉,使其優勢十分明顯。 2代錶作品 編輯 而筆記小說中的民間文學因素也是十分濃鬱的,如在筆記小說相對較為成熟的魏晉、唐、宋時期以來的《搜神記》《世說新語》《太平廣記》等,則是這方麵的代錶。然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蒲鬆齡的《聊齋誌異》筆記小說,又達到瞭相當高度。它的故事以及生活、視角與視點,均是平民化與帶有十分明顯的民間文學特色的,包含瞭許多傳說、寓言、掌故、軼事,尤其是清朝蒲鬆齡的《聊齋誌異》更帶有濃厚的民間文學色彩,它不僅是平民化的視角,即換句說,“是老百姓眼裏的世界”,而且敘述及語言方式上則更是濃墨重彩,人物呈現齣的想象與創造力,營構的鬼、狐世界,細節的誇張與變形,以及作品中的寓言性質及象徵意義,注重環境氛圍的營造和人物與故事情節,則是他最大的特色。 但盡管如此,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盡管許多細節以及故事情節、甚至人物都是虛構的,但作品從整體和宏觀上卻極其高度地反映瞭生活的本質真實。或許,無論是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它們都因吸取瞭民間文學的豐富營養進行文學創作,纔有瞭這異麯同工之妙。 3新筆記小說 編輯

評分

幫傢人買的,很好贊一個

評分

反映瞭清王朝最後三年中的社會風貌和重要曆史事件。

評分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