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伤寒论》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临床经典,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被校订整理、注释阐发,形成了一个内容广博、影响深远的学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各个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刘渡舟(1917-2001),辽宁省营口市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6岁开始正式拜师学医,凡七年之久,出师后悬壶于大连。1945年来京,行医于钱粮胡同。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及临床课程。1956年调入初建之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古典医著教研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部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刘渡舟教授是国家教委首批核准的中医教授,也是我国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他从事中医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中医人才,包括硕士生24名、博士生12名、入室弟子数名。他在教学临证之余,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所主持的国家卫生部课题“《伤寒论》整理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他筹建并主持了全国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曾多次组织国际、国内仲景学术交流大会,极大地推动了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他还矢志不渝地弘扬中医学,曾多次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并赴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访问交流。
内页插图
目录
刘渡舟讲《伤寒论》脉证总例三篇
第一讲 平脉法
第一课 平脉法原文(27-33条)
第二课 平脉法(34-49条)
第三课 平脉法(50-69条)
第二讲 伤寒例
第一课 伤寒例(119条)
第二课 伤寒例(20-29条)
第三课 伤寒例(30-42条)
第四课 伤寒例条文(43-60条)
第五课 伤寒例(61-75条)
第三讲 辨痉湿暍脉证
第一课 辨痉湿喝脉证(1-3条)
第二课 辨痉湿喝脉证(4-16条)
刘渡舟讲中医学术特色与杂病证治
一、唯物论与中医学
二、刘渡舟讲肝病
三、刘渡舟讲痰饮病
四、刘渡舟讲郁病
精彩书摘
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启示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色和神态结合起来,这叫色脉之诊,反应脏腑气血营卫的情况。也就是说,“辨脉法”并不只是辨脉的,是结合望色的。如果我们通过这三个例子重视了色脉之诊,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重视了人的疾病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收获就无止境了。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能所用,这样在临床上就提高了我们色脉结合辨证论治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就举一个例子,叫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气得帽子都顶起来了,面色还能是白的吗?脉还能是细的吗?因此,这时面色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就需要你去推理。如果人惭愧了,面色多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心神不定似的;那人什么事也没有,心神自若,面色能一会儿白一会儿红吗?
下面两条又讲了两个重要问题。第25条是“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讲了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现在有些同志没受过常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三个指头就一起按下去了,这是不对的。你要先轻取,先看他的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外感表证。浮取没有才中取,没有再沉取,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然后再寻,最后才推筋着骨。脉的浮中沉实际就是看人上中下三焦的问题。比如说,举就是看上焦、在表的病,按一般就是候脾胃的病,寻就是肝肾了。指法,不但“辨脉法”篇有,《难经》上也有,就告诉我们,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九菽、十二菽,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后世讲的“举按寻”就是从这句话来的。这就是知识,是理论,也有手法,叫做指法。
……
前言/序言
《伤寒论》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临床经典,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被校订整理、注释阐发,形成了一个内容广博、影响深远的学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各个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所有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中医人物当中,刘渡舟教授是杰出的一位,他以专攻《伤寒论》学术研究而誉满海内外。
为了弘扬《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分享先贤的学术成果,刘渡舟教授在生前即有计划地编写出版了大量专著。在他辞世之后,身为他的弟子,我们仍觉得有义务将他未竞的工作继续下去。五年前,我们将他讲授《伤寒论》的录音资料整理成《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为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策划“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一辑”中的一种出版,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赵开美复刻本和成注本是《伤寒论》的两个主要版本,内容大同小异,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前四篇分别为“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喝脉证”,可概括为脉证总例;中十篇为六经病原文,是全书的主体;后八篇为所谓的“可与不可”诸篇,是按照治法重编原文。其中,前四篇的作者是张仲景还是王叔和,抑或另有他人,很难下定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前四篇如同后八篇一样,长期被忽视。
在编写《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的时候,考虑到通行的《伤寒论》相关教材和著作大多只选取六经病原文部分,我们也遵循了这一成例。不过,弃前四篇的脉证总例于不顾,无疑是十分可惜的。因此,我们本次整理了刘渡舟教授1985年讲解“平脉法”后43条、“伤寒例”、“辨痉湿喝脉证”(由于历史的原因,缺“辨脉法”和“平脉法”前26条)的音像资料,定名为“刘渡舟讲《伤寒论》脉证总例三篇”,以飨读者。
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大家风采,令人心驰神往,内容有博有精,不忍释手
评分
☆☆☆☆☆
主编辞书,如《伤寒论辞典》。
评分
☆☆☆☆☆
好书
评分
☆☆☆☆☆
这边应该是根据视频提取的,可以参考,刘老的书有好几本。
评分
☆☆☆☆☆
时尚美观、制作精美、质量一流、值得拥有。
评分
☆☆☆☆☆
质量不错
评分
☆☆☆☆☆
还没有仔细品读 上周周六,闲来无事,上午上了一个上午网,想起好久没买书了,似乎我买书有点上瘾,一段时间不逛书店就周身不爽,难道男人逛书店就象女人逛商场似的上瘾?于是下楼吃了碗面,这段时间非常冷,还下这雨,到书店主要目的是买一大堆书,上次专程去买却被告知缺货,这次应该可以买到了吧。可是到一楼的查询处问,小姐却说昨天刚到的一批又卖完了!晕!为什么不多进点货,于是上京东挑选书。好了,废话不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发货真是出乎意料的快,昨天下午订的货,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赞一个,书质量很好,正版。独立包装,每一本有购物清单,让人放心。帮人家买的书,周五买的书,周天就收到了,快递很好也很快,包装很完整,跟同学一起买的两本,我们都很喜欢,谢谢!了解京东:2013年3月30日晚间,京东商城正式将原域名360buy更换为jd,并同步推出名为“joy”的吉祥物形象,其首页也进行了一定程度改版。此外,用户在输入jingdong域名后,网页也自动跳转至jd。对于更换域名,京东方面表示,相对于
评分
☆☆☆☆☆
评分
☆☆☆☆☆
很不错,收益很大,知识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