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39—1940年冬季。中国军队展开旨在反攻南宁的桂南会战。中日双方精锐尽出。中国机械化部队第5军投入战场,对手是号称‘钢军”的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中日两军在战略要地昆仑关进行了反复的血腥的拉锯战。最终第5军攻克昆仑关,重创第21旅团。击毙包括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在内的日军4000多名:第5军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中国军队以惨重的代价取得了抗战以来少有的攻势作战的局部胜利。《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铁血荡寇:昆仑关作战》具体而深入地刻画了此次作战的全过程。
希望《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铁血荡寇:昆仑关作战》在大陆的出版。能为两岸抗战史研究的交流及军事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目录
第一章 中国陆军第5军
第二章 日军登陆与南宁沦陷
第三章 反攻南宁与血战昆仑关
第四章 日军第21旅团之战败
第五章 桂南会战之宾阳作战
第六章 柳州军事会议与作战检讨
参考书目
附录一 中国装甲兵之父——徐庭瑶
附录二 杜聿明与邱清泉抗战小传
精彩书摘
第5军之始——陆军装甲兵早期沿革
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南京国民政府投入了中央直辖调整师之大部兵力,在上海一隅抵抗日军近三个月,这支由德国军事顾问团协助编成的新制调整师,系当时中国陆军中最趋近于现代化标准的野战师,其中以陆军第87师、第88师、第36师,以及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为代表。这支德制新式中央军在淞沪会战及其后的南京保卫战中消耗殆尽,以德国制度与方法为本的建军方案,随着这支德制新式中央军的逐次消耗,以及1938年中德关系的破裂,而画上了休止符。
在德国顾问撤离中国之前,其对中国陆军所完成之最后一项建军工程,当属陆军第200师的成立。该师系在向苏联、意大利所购买之新式坦克抵达国内后,以原陆军装甲兵团为核心所扩充而成,实际上其编装形态为一德制装甲师。1938年1月第200师成立时主要战斗部队有第1149团、第1150团与第1152团三个团,其中前二者为坦克兵团,最后者为机械化步兵团,如此的编制,即为同时期德制装甲师的基本架构。在师战斗支援与勤务支援方面,则有炮兵第52团,该团系由装甲兵团所属之反坦克炮教导队扩编而成;另有搜索营、反坦克炮营、补充营、准备营、辎重营、通信营、工兵营、高炮营、特务营等单位(补充营、准备营于同年7月合并扩编为技术补充团)。第200师编成之后,由原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少将直升师长职,前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少将为副师长,参谋长为彭璧生少将(后为廖耀湘)。该师尔后以突击军编组形态,参加了1938年5、6月间的兰封战役。
第200师的德国装甲师编装形态,正是德国陆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实施闪击战的装甲师模式,在当时系除了德国本土的三个装甲师(第1、第2、第3装甲师)外,全世界第四个以该模式编成的机械化师。事实上,德式装甲师的编装形态与运用原则,最初在当代的西方列强中被认作为异数,而不被接受认同,遑论国家社会形态仅具备近代化雏形的中国。当时同为世界军事发展龙头之一的法国与苏联,对于装甲兵的态度看法,均将之视为步兵的辅助兵种,虽然极端重要,但是其使命却是支援步兵作战,为步兵开创克敌制胜之条件。这个装甲兵学派在二战前的世界军事思想发展潮流上,颇占上风,俨然为一种主流的观念。
由于国民政府在抗战爆发以后,向苏联购买了相当数量的军备,有装甲车、各种口径火炮、军用飞机、各式轻兵器等,其中便有T-26B轻型坦克82辆一项,这批装甲车便构成了1938年装甲师时期之第200师的主力车种。自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希特勒的命令下,于1938年7月撤回国内去后,苏联军事顾问便取代其地位,在中国陆军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俄制坦克的进入国内,苏联顾问数十人同时到达,为中国陆军机械化部队之编训、装甲车之操作保养等事宜,进行建言与指导。
自然地苏联军事顾问会对德制装甲师的编组形式感到无法认同,依照当时苏联红军陆军内的装甲部队模式,是以坦克旅为基本战术单位,每个坦克旅下辖三个坦克营、一个步兵营,总兵力有80—90辆坦克。坦克旅合编为坦克军,由战区或方面军司令部统制,用以支援步兵军、步兵师作战;其战术运用则倾向打散建制,以坦克营、连以下部队,配属各步兵单位使用。相对照之下,德制装甲师系以战场主兵的姿态编成,其运用方式亦是朝这个方向出发。持平而论,苏联红军陆军的办法,较为适用于现代化条件较不成熟之社会下所产出的低度专业化陆军,以当时的条件而言,中国陆军实属于这类军队(此非价值判断,而系事实陈述,请读者注意)。是以,苏联的装甲兵运用原则与思想,反而较贴切于中国陆军当年的实际状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德国人曲高和寡之高专业度的复杂思维与制度,很快就在中国陆军中被苏联的方法取代,德制装甲师、兵种混编之战斗群形态之突击军模式均遭到扬弃,中国陆军装甲部队回归到原来的装甲兵团编制,而所有机械化部队亦进行重新改组,再编入若干步兵师,最后即是以陆军新编第11军的方式呈现,这就是尔后的陆军第5军的前身。
当时京(南京)沪战役、徐州会战甫结束,而武汉会战即将展开,这段时期中央军战前整编案所完成的调整师,多已损失惨重,历次的会战累积了众多的血战经验,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即根据这些经验教训,制定了今后中央军之整理办法,以为未来长期艰难的抗战遂行,奠定更妥适的基础,其整理办法概要如下:
一、以军为战略单位,并以军辖三师、师辖三团为原则。
二、军以上各级指挥官不得兼任他职。
三、各路军名义取消。
四、集团军及军团均直属战区司令长官部。
五、师之经理人事以直属于军为原则。
接着在武汉会战结束后,军事委员会为厚植持久抗战之实力,并针对过去一年抗战历次会战所得经验,维持保育野战军力,拟具国防军整编总方案,以及国防军第一期整编计划大纲,交付长沙、南岳两次军事会议修正并通过,拟定了第一期整编部队实施办法,其规定概略如下:
一、整编总方案,系规定将参战各师,于一年内分三期轮流整补,每四个月整理60至80个师。
二、实施办法系规定整编各军,凡辖三师者为甲种军、两师者为乙种军,但军部一律用甲种军部编制;师用新订之1938年师编制,各师之人事、经理、教育、卫生等,归军长监督。
……
前言/序言
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铁血荡寇:昆仑关作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好书,喜欢战争类书籍的可以看一看。
评分
☆☆☆☆☆
很好很不错。给爸爸买的
评分
☆☆☆☆☆
简介: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贯彻教育部对“十五”期间教材建设的要求,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明确了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编写宗旨是:精品战略,质量第一。长学制《妇产科学》教材的编写仍然要坚持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在“新、深、精”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在发病机制方面注重新、深、精,重点介绍国内外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在临床诊断及治疗等基本技能方面突出实用性,不但要介绍新的治疗理念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同时也兼顾国内外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区分基本要求与有选择的内容。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出“顶层设计,精英教育,适合国情”的指导思想。本教材以七年制《妇产科学》教材为基础,结合现代妇产科的发展做了下列相应的凝练和整合:①深化了基础知识的内容,重点介绍新的进展;②增加了诊治的国际化内容,有利于和国际接轨;③将相关章节的内容适度合并,进行横向综合分析,便于理解和记忆。全书的编写始终遵循主编人会议的精神,力求处理好教材继承性与先进性的关系,以最简洁方式表达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体系,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科学内容。教材中教学基本内容为前30章,31章内容供自学或参考。全书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妇产科专用名词;按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仅血压应用mmHg;药物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药物学》第15版的法定药名。
评分
☆☆☆☆☆
经典图书,活动购买,价格实惠。
评分
☆☆☆☆☆
收到书一口气看完,很不错的抗战题材出版物,活动价购入值了。
评分
☆☆☆☆☆
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上高会战,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这是一首关于抗日的悲壮史歌,一场被淡忘的辉煌之战,一次难得的完胜之役!这是一个发生在正面战场、炎黄子孙共同抗战的故事!在这个战场上,除了残酷与血腥还有中国人的坚韧及血性!这里有中国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这里有中国人面对灾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吹响集结号,他们就是战争中的英雄!奋发英勇,誓死抵抗!保卫国土!保卫家乡!,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这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故事,这是一个被遗忘的伟大胜利。上高会战竭力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还原了昔日辉煌的真相,还原炎黄子孙共同奋勇抵御外侮的光辉业绩。直面赞扬了中国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赞扬了中国人面对灾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在铁骨铮铮的中国人身上,流传的不光是故事,还有人性的光辉。谨以此文向那些曾经为保卫祖国、抵御外侮而流血流汗的所有中国人致敬。,内容也很丰富。,一本书多读几次,。快递
评分
☆☆☆☆☆
经典图书,活动购买,价格实惠。
评分
☆☆☆☆☆
很不错
评分
☆☆☆☆☆
收到书一口气看完,很不错的抗战题材出版物,活动价购入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