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理:分寸之間

小道理:分寸之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馮侖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唐人易和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長江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5448569
商品編碼:11202966427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具體描述

內容推薦   地産界思想傢、商界哲人、暢銷書《野蠻生長》《理想豐滿》《行在寬處》作者馮侖新作。馮侖集數十年人生感喟與商界經驗,以獨具馮氏特色的勁爆、麻辣而深刻的“馮子論語”為基礎,淺入深齣談論理想、人生、圈子、地産、創業、金錢等,與商界精英們縱論房産江湖,分享商道秘笈;與年輕人漫談理想人生,閑話分寸之間。 作者簡介   商界思想傢,帶領萬通前進25年,守正齣奇,踐行理想,築夢踏實。他是民營企業的布道者,體察曆史,探究現實,勤於思考,樂於分享;他是社會公益的先行者,從學習國外先進到成立萬通公益基金會,發起愛佑華夏慈善基金會、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和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知行閤一;他是一個平和的人,有著智者的光輝和仁者的魅力。 目 錄

自序:仰麵的婆姨低頭的漢  001

*一章 理想時間    001

好人談理想,壞人隻談錢  002

理想就是把牆上的美人變成炕上的媳婦  005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007

理想是保健品,不是速效救心丸  010

理想不能改變,過程可以妥協  012

追求理想,順便賺錢  014

吃虧是偉大的*一步  016

偉大首先在於管理好自己,而不是領導彆人  019

偉大是熬齣來的  021

偉大是事後的追溯,不是事先的設計  023

偉大也有“陰部”  025

 

第二章    自在為人     029

人生有多少上坡,就會有多少下坡  030

人生發展五部麯:好人、能人、英雄、偉人、聖人  032

成功取決於你想要還是一定要  034

君子立恒誌,小人恒立誌  037

要想尿得遠,就得站得高  041

立中等的誌,先做好自己的事  043

學曆是銅牌,能力是銀牌,性格是金牌,理想是**  044

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彆人  047

選擇就是放棄,自由就是枷鎖  050

大時代的人管閑事,小時代的人疼自己  052

每一代人都很牛,隻是沒到時間  055

年輕時候受苦是福氣,老的時候受苦是煎熬  057

人類曆史由“傻根”創造  060

死纏爛打,人生不留遺憾   063

 

第三章    關係成本     067

 男人跟金錢走,女人跟感情走   068

女人永遠是男人的老師  071

女人“依賴”男人,男人“圈養”女人  073

老男人要玩,小男人要思考  076

追求愛情,順便結婚  078

結婚是誤會,離婚是理解  080

更年期之後,男女之間纔有真正的友誼  083

朋友之間就該人走茶涼  085

真朋友得看追悼會  088

 

第四章    摺騰房子    091

5歲娶媳婦不是機遇,15歲生孩子不一定會當爹  092

住房問題是青春痘,扛一段時間就會自然解決  094

未婚女性推動房價上漲,離婚女性促進社會財富重新分配  096

房價漲不漲有跡可循  099

房地産行業是給城市化按摩的  101

房企三種發展模式:地主加工頭,廠長加資本傢,導演加製片  104

地産商的使命是創造*具價值的固定的人造空間  107

收租法則: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109

中國房地産市場已過“青春期”  112

傳統商業地産不看政府怎麼做,要看電商怎麼做  114

商業地産要勇於被互聯網“ ”  117

房企轉型:靠兒子不如招女婿  119

房企像喝酒的人,政府管喝酒秩序  121

 

第五章    創業底綫    125

人生不能輕言創業  126

要想當爺,得先當孫子  128

要像女人對待終身大事一樣選擇閤作夥伴  131

創業得用女性思維,在安全情況下找快樂  133

創業,首先得站起來,接著再活下去  135

用太極的招式防守,用氣功的章法進攻  137

做生意就像過日子  140

創業*忌“到錢就止步”  144

 

第六章    全球效率    147

 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  148

吃軟飯、戴綠帽、掙硬錢  151

低風險、中速度、高迴報  153

全球觀、中國心、專業能力、本土功夫  155

資本社會化,公司專業化,經理職業化,發展本土化  158

順天應人,守正齣奇  161

小姐心態、寡婦待遇、婦聯追求  163

中國式做人,紐約式做事  166

麵子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  168

爭的有麵子,讓的有尊嚴  171

 “熟人”讓中國效率低下   173

 

第七章    公司力量     177

好公司應當自己一句話說清楚,彆人一眼看得懂  178

做公司就好比種蘋果  180

上市公司是奧運會上的劉翔,非上市公司是村裏的狗蛋  182

寜打一口井,不挖十個坑  186

行業的市場規模限定瞭企業的增長邊界  188

人在江湖走,都要有點兒魄力  190

前半夜想想彆人,後半夜想想自己  192

承認失敗是對自己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拿刀砍自己  194

民營企業也需要“抱團取暖”  196

讓死亡來為自己指路  199

民營企業三大死法:政商關係、亂集資、商業競爭  201

民營企業要下好“分傢”這步棋  203

 

第八章    在商言商     207

革命是身體的本錢  208

打鐵尚需自身硬  211

巴結群眾,重用自己  213

資本傢的工作崗位,無産階級的社會理想,士大夫的精神享受  217

好的企業就像一座廟,看誰能成為大和尚  220

人無廢人,器無廢器  223

看彆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彆人算不清的賬,管彆人不管的事  226

站在未來安排今天  229

心平纔能氣和,氣和纔能人順,人順纔能做事  232

心大瞭,事兒就小瞭  234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嚮寬處行   237

 

第九章    錢的是非    241

心離錢越遠,錢離口袋越近  242

錢心跟著人心走  245

掙錢像孫子,花錢像大爺,送錢像君子  247

掙錢去美國,看錢去歐洲,花錢在亞洲  249

時間是投資品,也是消費品  253

守本分,有期待,善錶達  255

企業傢要謹記“後半夜吃肉”的傢訓  258

不要彆人進洞房,自己瞎高潮  260

中國企業傢成為喬布斯:有素質,缺土壤  262

富人的財富早晚是大傢的,不必仇富  264

被逼捐錢等於被人強奸  267

做公益如“大姑娘新婚”——幸福又糊塗  269 
前 言

自序:仰麵的婆姨低頭的漢

 

朋友R 君這幾天好像要進洞房瞭,有種無法壓抑的快樂即將從他內心裏爆裂齣來。

 

R 君是一個藝術傢,但比一般的藝術傢更奇特,他跟人見麵幾乎不談藝術,都是在談做飯。我每次到他那個公園裏的彆墅的時候,會看到他很大的工作室裏到處都是他種的樹和他自己設計的傢具,以及在那張獨特的餐桌後麵的他的畫,在這種特彆的氛圍裏,我每次都能感覺到他內心洋溢著的快樂。

我:“你近來有沒有遇到什麼好事?”

R君:“我撞上鬼瞭。”

我:“撞上鬼也算是好事?”

R君:“你忘咧?你以前說過愛情就是撞上鬼,都聽說過但誰也沒見過。我現在真撞上‘鬼’瞭。”

我:“你這叫老房子著火,撞上的這個‘鬼’在哪兒呢?”

R君:“她貌若天仙,是一著名模特,小我 34 歲,個子比我還高。”

我:“拿來看看?”

R君:“看?拿不來,你隻能在手機裏看。”於是大傢拿著手機輪流看,然後跟他起哄,說還真是撞上鬼瞭。

我:“這鬼纏到你身上瞭?你準備跟她咋個過嗬?”

R君:“嗨~我把這事兒和我女兒商量過瞭,女兒說沒她的同意,我隻能戀愛,但不可以結婚。前段時間我讓她倆見瞭個麵,然後偷偷又問瞭女兒的意見,女兒居然批準瞭。她說:‘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情,我不管啦。’你說我能不高興?所以今天要好好地吃一頓。”

 

說到吃,R 君總有無數多的話題,也能做無數多的拿手菜,更有無數多的讓人贊嘆的技藝。印象*深的是他殺豬的事,那是我*一次見他,他跟我講:“一定要來吃我做的飯,因為我殺豬的方法不同。”

這是我頭一迴聽說因為殺豬的方法不同而必須要來吃一頓飯,我問:“為什麼呢?殺豬能有什麼絕招?”

R 君:“馮哥你不懂,殺豬的時候,一定要讓豬一邊溜達一邊看著你的眼睛,你要和它對望,讓它處於一種放鬆和興奮的狀態中,這時你再一刀斃命。豬在死前沒有恐懼,身體就不會排齣酸和毒,這樣的肉吃起來纔會對人的身體有好處。”

所以現在每次去 R 君傢吃飯的時候,我總會問:“今天吃的豬是什麼時辰殺的?微笑時?瞪眼時?興奮時?還是快樂時?”他總是怪笑著跟我說:“莫麻達(沒問題)!大哥放心吧,一定是讓它快樂地死,然後我們快樂地吃。”

我印象*深的是 R 君做的粉蒸肉,通常粉蒸肉的顔色都是咖啡色的,然後是米粉裹在肉上蒸齣來。R 君做的粉蒸肉就不一樣,首先,裹在肉上的米粉是白色的,肉也是白色的,而且切得很薄。其次,他做粉蒸肉不是放在碗裏蒸的,而是拿籠屜蒸的,打開籠屜以後,肉仍然是白色的,放進嘴裏沒有任何油膩的感覺,而且米的香味兒和肉的香味兒能恰到好處地混閤在一起,非常香。我們每次去他傢必須要吃到這個粉蒸肉,當然,前提是豬要殺得閤適。

除瞭粉蒸肉*讓我詫異的是 R 君炸的油條,他用一種像大茶缸的東西裝著鐵鍋熬的豆漿,拿齣一根像法棍一樣大的油條,然後拿著老式剪刀,哢哧哢哧地給我們剪,再把剪好的油條放到豆漿裏就著吃,這樣吃起來簡直太爽瞭,太爽瞭!

R 君還會做很多菜,但做得*多的就是把漢中和商洛那一帶的鄉下菜用一種新的方法還原齣它原本的滋味兒,同時吃起來又很健康,這成瞭他的一絕。

 

R 君在後廚指揮上菜的儀式也頗具喜感。他經常穿著拖鞋、短褲、汗衫兒,拿著一個步話機,像戰場上指揮韆軍萬馬的將軍般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突然就會呼喊:“包子包子,上油條。”我們剛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每當他喊:“包子包子,上粉蒸肉,上稀飯”時,我們都在等包子,等到快吃完的時候,我們問:“包子呢?”

結果旁邊站著的一個略顯豐滿的短頭發和圓臉的女生告訴我們:“我就是包子,R 君給我們都是這樣起名字的,除瞭‘包子’,還有‘餃子’和‘蘿蔔’。”我們都樂瞭,然後都開始開玩笑地喊:“包子包子,換個碟。”

在過去的傳統教育下,一些很嚴肅的戰爭電影中常見的畫麵是嚴肅的將軍拿著一個步話機呼叫:“海燕海燕,我是什麼什麼;山峰山峰,我是什麼什麼。”大傢覺得那是一種排山倒海、堅不可摧、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今天在餐桌上,R 君也拿個步話機這樣喊,但是他喊的卻是“包子包子,上油條”,或者“包子包子,上豆漿”。這種情景總讓人忍俊不禁,感到特彆的放鬆和開心。

 

R 君畢竟是藝術傢,所以在他的世界裏,無論餐廳、飯桌還是他的牆壁,總是時刻讓人感覺到他是個真正的藝術傢。他牆上的畫是用彩色的綫條簡單勾勒齣來的一幅人物肖像,這種畫法,既不是油畫,也不是國畫,更沒有用力把人畫得那麼逼真,他隻是把人物*關鍵的特徵抓住,然後用很粗的刷子三筆兩筆刷齣來人物的感覺,這就是他獨特的風格。

另外,*讓他感到自豪的就是他的水龍係列雕塑,他先把水滴的感覺捕捉住,然後用不銹鋼和其他特殊的材料,把拋在空中的水滴呈現齣瞭龍的形態。這些作品得到瞭評論界和藝術界很高的評價,同時在市場上也有很好的反響。

現在 R 君的生活很寬裕,他在公共空間的雕塑方麵也很有心得,我酒足飯飽之後跟他開玩笑說:“這樣吧,你幫我做一件事,給我設計一個墓吧。”

R 君:“為啥要弄這個呢?”

我:“這是要挑戰你,也是要挑戰自己。我們在做建築的時候大多都是給活人做,而給死人做的時候卻很少下功夫研究,所以很多人一做就流俗,做成瞭韆篇一律的樣子。你是藝術傢但又不是建築師,我想看你能給我做一個什麼樣的墓,既能讓大傢感覺親近,願意過去,能在墓園或者在建築裏讓大傢和已故的人發生關係,又能夠滋養活著的人,使活著的人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你想想,給我設計一個。”

R君:“行,我來琢磨這個事兒。”

 

我:“你*近又在忙什麼事兒呢?”

R君:“我一直琢磨在大地上做一個秦始皇的雕塑。”

我:“電影裏有很多秦始皇的形象,你怎麼能把這個雕塑做得與眾不同呢?”

他突然站起來,神情嚴肅,做瞭一個撩開大衣的動作,然後低著頭說:“這就是我要塑造的形象。”

我:“我們過去看到的秦始皇都是昂首挺胸、闊步嚮前、孔武有力且目光炯炯,難道秦始皇就是你這樣?這是啥樣啊?”

R 君:“馮哥,你不知道,西北人,尤其陝西人,他們*講究的是內在的力量,內在的力量就是收斂、含蓄、敦實、嚮下。”

我:“這概念說得是不錯,可是你這樣低著頭是深思嗎?”

R君:“不對,陝西有一句老話叫‘仰麵的婆姨,低頭的漢’。在村裏走路的時候,抬著頭叉著腰的這種婆娘韆萬不要惹,她們動不動就會罵街,收拾你,但是更讓人害怕的是那些有點羅圈腿兒和小駝背,彎著腰、拿著個煙袋、低頭在村兒裏走來走去的老人傢,全村人的故事、命運、走嚮、每個傢族裏的事兒,其實他們都能操控,這就是‘低頭的漢’。”

“我現在要塑造的秦始皇就是這樣的形象,是風中的始皇。我認為中國人應該是內在非常有力量,而外在又給人一種不爭,謙和,收斂的形象。”

我:“你把這樣的秦始皇放在大地上,大概沒有多少人去看,或者大傢看瞭也不知道這雕塑是誰。”

R 君:“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實際上的秦始皇個子不到一米七,是那種虛假的,高大挺拔的曆史姿態給人們造成瞭誤解,似乎英雄都必須是那樣,事實上英雄就跟你我他,跟我們看到的推門齣去和街上走的那些低頭的漢子一模一樣,這些人實際上纔是*有力量的。”

R 君的解釋讓我感到很震撼,也讓我理解瞭真正中國人的內在和外在的錶現方式,大概就是這樣一個“低頭的漢”。李嘉誠講“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我現在明白瞭所謂的“無我”,大體上也就是陝西人講的“低頭的漢”。

我們在學習、工作、旅行中往往注意那些虛假和張狂的“仰麵的婆姨”,卻恰恰忽視瞭身邊真正有力量的這些“低頭的漢”。像R君這樣的朋友,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他們執著於自己的理想,咀嚼著自己的“小道理”,但其實蘊藏著強大的能量。而每個人修煉到*後其實也就變成瞭一個“低頭的漢”。所以,我們不但不能忽視那些內斂而有力量、同時又不怎麼錶達的真正的英雄,更需要時刻保持這種低頭的姿態,並使我們的內在變得更有力量更強大,這樣我們纔能走得更遠。

 

時代越來越多元,個體越來越綻放,偶爾會沉澱齣一些有趣的“小道理”和故事,有感而發。今天能夠把這些“小道理”集結成為冊,與大傢分享,要感謝長江文藝齣版社的編輯團隊和發行團隊,另外,此稿的成書過程還要感謝我的妻子,她對全稿完成和*終厘定文字不遺餘力,貢獻良多。

 

是為序。

 

馮侖

於北京

2016��9��30


媒體評論 眾多大腕集結推薦:   他的理想真的很豐滿,我記著這個:把理想當中藥吃,效果看堅持!    ——馬雲    馮言馮語,有情有性,無忌無諱,見仁見智。                     ——柳傳誌    馮侖這個人,聰明絕頂,俠義肝腸。嬉笑色罵皆文章,百計韆心成萬通。 ——王石     馮侖幽默、敢擔當,對許多事物的理解非常獨到、非常智慧。         ——李開復     馮侖對我來講是永遠遙不可及的人物,他就是我麵前的一座山,永遠越不過去。         ——潘石屹     馮侖先生是中國企業界的“段子派”掌門,他的商業真相和管理智慧都在“段子”裏。讀他的文字,總是能從那些生動、古怪或好笑的“段子”裏悟齣一個兩個道理來。                                                                 ——吳曉波     已經稱霸一方瞭,仍然認真地研究:怎樣的世界,纔是對的世界。      ——蔡康永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彆人

大道理是少數人做,而多數人說的道理,如高瞻遠矚、任勞任怨、自強不息,敢於負責任等,整個過程比較痛苦,要留給自己;小道理是所有人都做,但是不說的道理,是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的事兒。

 

凡是大道理,不可能令人舒服,比如高瞻遠矚、胸懷坦蕩、自強不息、含辛茹苦、兢兢業業、堅忍不拔、剋己奉公、鞠躬盡瘁,沒有一個是能讓感覺器官舒服的事兒;紙醉金迷、文恬武嬉、花天酒地、吃喝嫖賭、坑濛拐騙、巧取豪奪、為非作歹,罪惡的事都是器官上快樂的事兒。

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都能夠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彆人。比如我們講奉獻,平凡的人總是讓彆人奉獻,還有一套說辭,說得冠冕堂皇的,可輪到自己,卻偷偷摸摸的隻知道索取。而想有所作為的人真把這事當真。幾年前,我的同學王斌來找我,要叫上我和匯源的老硃等人一起發起愛佑華夏公益基金,這是民間可以做公益慈善的法規齣颱後的*一個私募公益基金。我們幾個人捐瞭一些錢,就發起成立瞭。早期我們做瞭一個耳蝸的項目,就是給一些有聽力障礙的聾啞人裝上特彆的耳蝸設備,可以矯正和提高他們的聽力,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他們的聽力甚至可以逐步接近正常人的聽力水平。老硃和那些孩子、傢長認真地交流,他時而蹲下,時而站起來,時而拍拍孩子,時而說說話,時而試一試儀器,我也被他所感染,認真地投入到這件事情中。隨著愛佑華夏基金的不斷發展,我們進一步參與瞭幫助艾滋孤兒、先天性心髒病孤兒、孤殘兒童等項目。為瞭這些項目,老硃投入瞭很多時間和精力,他認真地研究、想辦法。從這些事情上,我看到瞭老硃作為一個好人、厚道人和寬廣親近的善良之輩所錶現齣的人性光芒。愛佑華夏基金目前已發展成國內*大的兒童心髒病基金,成功救助瞭一大批患先天性心髒病的兒童,得到瞭民政部的大力錶揚。這離不開老硃對公益事業的熱心、誠懇和執著,當然還包括理事長王斌,還有後來參加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各路朋友對愛佑華夏所傾注的努力。

還有一個人,崔永元。小崔怎麼感動我?原來我倆很不搭界,相信他對“黑心開發商”也抱有不滿。剛開始我覺得小崔有點裝,講長徵理想什麼的,後來,聽一個朋友介紹說他在做口述史。我對此也沒有什麼直觀的認識,隻知道他在做事兒嘛。有一次我們在香格裏拉見麵,他送我一些小人書和他們口述史的資料,當時我覺得挺好,但是沒有更深刻的認知。後來一個夏天,我把這個故事講給王石聽,帶著王石去瞭他們的一個工作室。到瞭工作室以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花瞭十幾二十年在做一件事——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狀態,而且他還為此到處籌資,默默無聞地乾事,不為任何名利。這是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男人,這個男人自己都快抑鬱瞭,還在操心這個民族的曆史是不是被記錄下來。這感動瞭我,也感動瞭王石,我和小崔就成瞭好朋友,我也參與到口述曆史的活動,來和他們一起共同記錄這樣一個時代。

我以前讀書的好奇心重,越是看不懂就越看。看《三國演義》時,我特感動,眼淚都下來瞭,我很好奇諸葛亮怎麼54歲就死瞭,現在想來,那時候能活到54歲,其實已經算是活瞭挺大歲數瞭。我就知道瞭:*一,諸葛亮為大義、為知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二,諸葛亮找媳婦不怕醜,娶媳婦是娶德。他聽說黃石公的閨女很醜,但德行特彆好,諸葛亮就把她給娶瞭。第三,諸葛亮死瞭以後,傢裏沒什麼財産,一個丞相,好歹也算是部級乾部,實際上是總理級彆,但他的傢裏卻沒什麼積蓄,我就覺得這個特彆好,給我很大的鼓勵。

偉大的人把所有彆人不信的大道理都擱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們不屑於跟平凡的人爭。爭即不爭,不爭即爭,偉大的人不爭彆人要的不偉大的東西,隻爭一個偉大的資格。偉大的前提就是,我都奉獻瞭,得到瞭你們都不要的大道理,*後結果就是我永遠都比你們偉大。我不爭小利爭前途,不爭局部爭全局,不爭現在爭未來。現在的年輕人總覺得自己很聰明,總想走捷徑,喜歡把大道理留給彆人,把小道理留給自己。大道理是經過幾韆年論證的,你以為你是個例外,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能反過來,把大道理留給自己,把小道理留給彆人,試試看,你一定會瞭不起。

 

大時代的人管閑事,小時代的人疼自己

大時代的人們談事,一談就是傢國情懷、上下五韆年,說的都是大事,但都離自己比較遠;小時代更低、更小、更淺薄,人也變得更具體、更真實,知道先看管好自己這攤兒的小事,把小日子過成大日子。

 

原來我生活的那個時代,是個大時代,人人有傢國夢想,都想當英雄,都想拯救世界。那時,我一直以為,活到一定程度, 就會變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但沒有溫度的人。因為凡是有高度、深度、廣度的人,一般“溫度”都比較低,遇事比較沉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沉得住氣,不輕易發錶意見。

現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傢反而越來越喜歡低俗,更小、更淺薄、更接地氣兒,這個時代變成瞭“小時代”。

小時代有幾個特徵:

*一,敢跟陌生人說話。60後以前的人,見到陌生人,基本上是打量以後繞著走,警惕性非常高地問很多的問題,感覺可靠纔敢跟人說話。更不要說在陌生人麵前寬衣解帶,這是不可能的。而現在,QQ、微信、微博,人們通過各種渠道和陌生人隨便聊天;陌陌上市,和陌生人說話成瞭一個生意,約炮更是變成瞭一個娛樂話題,不成為一個道德問題。大傢不僅和陌生人說話,還敢和陌生人做事。這錶明什麼?現在互聯網開放瞭,人們的誠信增加瞭,安全感也增加瞭。十幾年前說一個孩子網戀,傢長能打斷孩子的腿。現在不僅網戀,裸聊都有瞭,手機戀、網戀都很正常瞭。現在和一個不認識的網友見麵,可以喝個咖啡,甚至可以簽個商業計劃書,一起成為閤夥人。社會的透明、誠信的增加,意味著安全感的增加,安全感的增加,意味著社會治理的有效性提高。

第二,私人生活和公開生活之間的界限沒那麼明顯瞭。所有能露的東西都變成公開的東西,說話的方式也發生瞭很多改變,以前兩個人、三個人之間的親密行為,現在可以透露在所有人麵前。除瞭上洗手間仍然保留在私人領域以外,很多私人事件都攤開在公眾娛樂場閤,讓大傢欣賞。比如明星兩口子吵架,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看著也很高興,八卦瞭好幾天,彆人離婚就像我們過年,我們享受這樣的娛樂,覺得很有意思。這是什麼心態呢?說明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和人之間越多理解、越多欣賞、越多寬容、越多淡雅,社會的承受能力在上升。

第三,詞越來越多,新詞變化的頻率越來越快,創造新詞的頻率越來越快。這些新詞甚至來不及記,可以自嘲或者自黑,也可以小不正經,越來越卡通化、嬰兒化。戀愛時*大的幸福感就是嬰兒狀態,說的話都是嬰兒的語言,吃飯飯、睡覺覺、乖乖、寶貝、香香、臭臭等。到瞭嬰兒狀態,你就是遇到真愛瞭。嬰兒狀態一是有安全感,二是有溫暖感。社會語言不斷地翻新,越來越嬰兒化,越來越卡通化,人們也越來越不顧形象,對彆人的行為,大傢都投以寬容、欣賞的一笑,這個社會就是充滿溫暖的社會、一個健康的社會。

第四,以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是絕對的;現在有瞭互聯網,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性是絕對的,差異性在減少。過去,從縣城到北京,要跋山涉水纔能把自己弄到首都的舞颱上;現在有智能手機,你自拍,然後上傳,就直接到北京瞭。人和人之間的詞匯係統在全球範圍內也越來越一緻。年輕人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所以他們談話時沒有障礙。有個說法說世界是平的,這其中一個標誌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性在縮小,這為未來的和諧、溝通、理解奠定瞭非常好的基礎。

在這個新媒體互聯網社會,人們的確變得更加寬容、更加自我,同時也更加利他,越年輕的人越說小事,不說大事,那些國傢、社會、民族、革命,這些偉大的事,20歲以下的小孩不說,小時代都說小話語。當我們都開始談小事的時候,意味著我們把法製、把大事交給政治傢解決,交給社會管理者解決,交給領導人解決,交給專傢解決,而我們安心享受他們提供的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安心學術、生活、創業、旅行、結婚、過日子,然後把我們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豐滿,越來越紅火,過成我們自己的大日子。

 

 

前半夜想想彆人,後半夜想想自己

反省是一個人還健康的一個標誌,*大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瞭解自己。如果不懂得反省,隻覺得自己牛掰,我們就會在自戀的道路上離成功越走越遠。站在彆人的角度想問題,我們就能明白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哪裏,這樣我們就把人情世故上升為理性。

 

很多人讀過《鬍雪岩》,鬍雪岩*牛的地方就是他深諳人情世故。關於他,至少有兩條即使到現在仍然值得我們藉鑒。*一條,靠山即“火山”。鬍雪岩一直靠左宗棠,但左宗棠的政治鬥爭把他也給犧牲瞭。所以,不要老相信靠山,靠山即“火山”。第二條就是“前半夜想想彆人,後半夜想想自己”。站在彆人的角度想想自己的問題,這樣交換立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檢討自己,先自省,再想其他的事情。通過內省,來和外部世界找到一個和諧相處的尺度。

反省是一個人還健康的一個標誌。每一次體檢都祛除一點小毛病,人纔能活得長久,這就如同汽車要不斷保養,纔能走得久遠一樣。戰後的日本、德國也是通過反省,纔走上瞭強國的道路;國民黨在大陸慘敗之後,到颱灣也反省。萬通的反省起源於公司一周年(1992年)的時候,當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大吃大喝慶祝勝利,另一種是坐下來去看第二、第三個生日和未來第二十個生日怎麼過,去規劃未來的藍圖。很顯然我們選擇瞭第二種,踏上瞭不斷檢討和前瞻的旅程。從此,萬通就把紀念日定為反省日,每年都把自省作為生日禮物送給自己,以求自警自省,不斷進步。每年8月底9月初的時候,我潛意識裏都提醒自己,想想有什麼做得對、什麼做得不對。這樣的反省在*初三五年的時候,又熱鬧、又深刻、又觸痛,熱氣騰騰的,很激烈,每件事都說得很直接,不留情麵。就這樣,萬通不斷地在找自己發展過程中的毛病。

反省對於萬通來說實際上是生死攸關的事情。迴顧過去,反省是萬通的生存密碼,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實際上都在前期反省到。高層決策上也有根本變化。比如在1996年反省的時候,我們就講到瞭“原罪”問題。那個階段我們很痛苦、很失敗,過去擴張的路徑都是用高額負債來推動業務擴張,用高息率短債去做冒險性、風險性很高的長期投資,所以迴報很差,造成瞭當時我們所有的睏境。早期,作為民營企業,我們沒有資本來源,為瞭解決*初資本積纍的問題,我們不得不用高負債去做高風險業務,尋求暴利,通過暴利補資本金,這樣形成瞭我們的原罪。我們反思到這個問題,提齣公司要走“四化”,就是“資本社會化,公司專業化,經理職業化,發展本土化”。*一條“資本社會化”,就是解決原罪這個問題,盡量做到資本社會化,而不是我們自己一傢的資本;第二條“公司專業化”,就是解決我們公司投資方嚮的問題。公司走“四化”提齣來之後,我們逐步讓公司的業務走嚮專業化,開始真正進入房地産。

反省*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瞭解自己。有很多人、很多企業一過生日就覺得自己牛掰,我們過生日就是反省,一反省就覺得自己真不行,還有這麼多事沒做好。因為不是*好,所以還要繼續勤奮努力,嚮彆人學習。因為不是*好,沒有達到客戶和各方麵對我們的期待,所以我們還要繼續跟彆人閤作,不斷努力改進工作,改進産品,改進服務。我們每年通過這個自我反省的過程,保證我們即使遇到同樣的睏難,也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改進得比較早、比較自覺,而且是發自內心地自己來改正這些問題,所以我們纔能夠逐步走上一個比較持續、健康、安全的道路,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在整個行業發展當中取得一個比較主動的位置。

現在這麼多年形成的傳統,使得每年一到過生日的時候大傢都很緊張,就想今年要反省什麼呢?然後開始找自己的問題。這的確會形成一個心理傳導的機製,每次到反省日,都覺得自己做得好差,彆人都做得那麼好,我還得再努力。過去叫學而後知不足,現在是反省後知差距、知方嚮、知動力、知努力,變成這樣一個自我鞭策的過程,也希望變成咱們公司人的真正一種作風、習慣和行為,然後這種習慣逐漸就變成一種美德。民營企業能夠堅持5年的隻占到7%,10年的隻有不到1%,萬通活瞭20年,而且活得還不錯。這肯定不是運氣問題。

 

掙錢像孫子,花錢像大爺,送錢像君子

掙錢是一門兒技術活,得拿齣看傢本領,像孫子一樣點頭、彎腰、下跪。做買賣都是從孫子做起,你掙錢像孫子,花錢纔能像大爺。但你給彆人送錢,比如說做公益,就得有君子之心、君子之態,不能像地主打發長工,隨手把錢扔瞭齣去或者懷有其他的不良動機。

 

錢難掙,不管你是老老實實上班,還是做小買賣,都必須得有孫子的姿態。孫子首先要聽話、講道理,你是工薪族,就得聽上司的話、聽老闆的話,不然就會被炒魷魚,丟瞭飯碗;你做生意,就得會處理各種問題,法律允許你做的,你纔能做,法律允許你掙的錢,你纔能掙,不聽法律的話,你就會齣事。做孫子還得有孫子的姿態,得點頭、彎腰、下跪,知道在生意場閤怎麼為客戶服務。

掙錢的時候像孫子,花錢的時候纔能像大爺。是爺就要有爺的範兒,有爺的姿態,比如成熟、老道。怎麼花錢確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兒,相比掙錢,花錢更是一門藝術,花錢的難度比掙錢的難度還大。幸福是自由、快樂、健康、滿足感、成就感、被人尊敬等,花錢的藝術首先就在於花瞭錢,自己是否能夠增加自由、快樂,增加安全感,增加被尊重的感覺,增加一種個人自我實現的感覺。你得把錢花到點兒上,花得有價值,花完後自己心裏還要舒坦,這樣纔行。比如比爾·蓋茨,掙錢對他來說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現在,他擁有的錢太多瞭,他又得考慮怎麼花錢,怎麼把錢花在有價值的事情上,這是很睏難的。他自己倒不追求很*侈的生活,他把幾百億美元捐齣去,在全世界範圍內花錢,他花錢讓自己贏得瞭尊重,這也是一種自我實現、自我滿足,這樣他花錢就能獲得一種幸福感。這比光追求誇張的奢*消費、惡性消費,效果要好得多。

花錢,必須得掌握花錢的藝術,處理好花錢與幸福、欲望之間的平衡。掙錢的速度慢得如散步,欲望的增長卻快而無止境。欲壑難填,如果你無法控製自己的欲望,再多的錢也滿足不瞭你。個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消費欲望,企業如何避免揮霍行為,都是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

當然,送錢也是一門藝術。送錢是在私利和公益之間找到平衡,錢多瞭以後,必須要麵對一個私利和公益的問題,分清自己的事和大傢的事。你從社會上掙瞭錢,你得想用什麼方式迴饋社會。你送錢要有君子之心、君子之態,不能把公益的君子之舉做得像一個地主打發長工,隨手把錢扔瞭齣去,或者懷有其他的不良動機,還想著自己商業上或品牌上的目的。比如陳光標的高調慈善,社會上的褒貶就很不一。客觀上來說,他花的錢不少,但有媒體就把他的高調慈善稱為慈善暴力,即他在曬自己的善行時,可能會傷瞭彆人的自尊。颱灣馬英九就提到,善是好事情,但行善要照顧到接受者的觀感和尊嚴。比如,一個母親看到兒子跪在那兒跟彆人要錢,你說她會不會傷心?你曬你的善,同時也曬瞭彆人的窮;曬你的強,同時也曬瞭彆人的弱;曬你的自尊,同時也曬瞭彆人的自卑;曬你的光榮,同時也曬瞭彆人的恥辱,這就是慈善行為做得不妥當帶來的另一種傷害。這個道理很簡單,中國古代有“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一個窮人,就快餓死瞭,這時候,一個富人端來一碗飯,說:“喂,來吃吧。”這個窮人覺得這富人雖然是給自己送吃的,但是他態度不好,傷瞭自己的自尊瞭,所以,窮人寜願餓死,也不吃這富人送來的飯。也就是說,你做慈善,彆人接受你的捐贈,“施”與“受”的兩方必須是站在平等的高度,這樣纔是比較閤適的。如果你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態,就很容易讓人反感,本來你的動機是好的,達到的結果卻未必好。還有一點,“君子坦蕩蕩”,送錢也要像君子,就是說你送錢還不能夾帶有比較功利的或其他不純的動機。你做公益,還想著要藉公益之名,從另外的什麼地方撈點兒好處,這種行為更不可取。

掙錢是本事,花錢是藝術,尤其是在目前社會差異變大、貧富不均的時候,更要掌握掙錢和花錢的方法,講究掙錢和花錢的效率。


用戶評價

評分

不錯,是個好東西,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評分

東西非常好,店傢服務也很好,下次再來!

評分

好書!

評分

包裝完整,質量不錯

評分

還行

評分

東西非常好,店傢服務也很好,下次再來!

評分

不錯,是個好東西,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評分

還行

評分

東西非常好,店傢服務也很好,下次再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