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完整解读《李清照全词》与李清照生平的作品,她的一生就如同《漱玉词》一般,清决婉转,端丽深情。
1.李清照作为宋词代表作家,是当代读者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她的一生同样极有看点,她的婉约词,她的文字在数百年间一直影响着广大读者。
2.王臣作为知名作家,有广泛影响力,著有《世间美的情郎》《喜欢你是寂静的》《今生就这样开始》等畅销书。
3、详实完备,具汉语文字美感的李清照词传,完整鉴赏《李清照全词》全面介绍李清照生平。
海报:
李清照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才女”。
《一种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传》首次完整收录解读《李清照全词》与李清照沧桑绮丽的一生,浓情品读中国古代才女,李清照。书里的文字就像一篇篇锦缎,金针密缕,给人以华美、温厚、绮艳的感觉。如同清脆明亮的琴音作响,拥有着精致、婉转、流丽的韵致。
王臣
被誉为“最具汉语文字美感”的作家。
曾先后被《亚洲周刊》、《城市画报》报道。
其作品一经出版均陆续登上各大畅销榜。
作品
[长篇小说]
《浮光》《柢年》
[散文集]
《时光与少年都已沉旧》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
[私享笔记·系列]
·国学
《谁念西风独自凉》
《一种相思两处愁》
《开到荼靡花事了》(即将出版)
·人物
《世间最美的情郎》
《世间最美的情郎2》
《喜欢你是寂静的》
《今生就这样开始》
序言_蔷薇风细一帘香
引子_多少事欲说还休
词话一_湖上风来波浩渺
忘归路(如梦令)
卷帘人(如梦令)
波浩渺(怨王孙)
影沈沈(浣溪沙)
隐花钿(浣溪沙)
掩流苏(浣溪沙)
琥珀浓(浣溪沙)
词话二_自是花中第一流
嗅青梅(点绛唇)
愁千缕(点绛唇)
偏有意(渔家傲)
风休住(渔家傲)
继芳尘(庆清朝慢)
只香留(鹧鸪天)
更凄凉(鹧鸪天)
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两家新(瑞鹧鸪)
词话三_此情无计可消除
锦书来(一剪梅)
黄花瘦(醉花阴)
愁不倚(玉楼春)
不相逢(行香子)
好黄昏(小重山)
尚风流(满庭芳)
度芳姿(多丽)
凝眸处(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话四_花光月影宜相照
闲滋味(念奴娇)
谁与共(蝶恋花)
方寸乱(蝶恋花)
花莫笑(蝶恋花)
更凋零(临江仙)
清梦好(临江仙)
捻余香(诉衷情)
词话五_风住尘香花已尽
残云碧(菩萨蛮)
春犹早(菩萨蛮)
旧家时(南歌子)
烟光薄(忆秦娥)
落花深(好事近)
莫分茶(摊破浣溪沙)
却无情(摊破浣溪沙)
泪先流(武陵春)
词话六_藤床纸帐朝眠起
客来唦(转调满庭芳)
无好意(清平乐)
无佳思(孤雁儿)
祝千龄(长寿乐)
知几许(永遇乐)
有余情(添字丑奴儿)
冷冷清(声声慢)
词话七_相逢各自伤迟暮
寄幽怀(浣溪沙)
枕簟凉(丑奴儿)
清昼永(殢人娇)
醉醒中(浪淘沙)
何样似(浪淘沙)
留连处(青玉案)
夜来风(怨王孙)
人静了(怨王孙)
附录_绝代风华绝代词
一、李清照诗文
二、漱玉词评话
【序 言】蔷薇风细一帘香
从决定写《漱玉词》、写李清照,到写完它,整件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也因了这一回的写作,越发坚定了写作需要缘分的态度。缘分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它到了,于是一气呵成。它未至,纵使绞尽脑汁也是枉然。这看过去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没有什么区别。
宋词是一片汪洋大海。唐诗也是。而在宋词当中,婉约词宗李清照便是最夺目的那一株锦葩。她若是不被记得深刻,那真是一件应该被责怪的事情。有一些好东西,因为它少,于是更显矜贵。也需要有更多更诚恳更深炽的感情与之匹配。
李清照在词史、文学史当中都是标志性的人物。李清照的《漱玉词》对后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旧时女子里,能被称为“第一才女”的人唯有李清照。中国人喜欢好处里的“第一”,我也是不例外,有膜拜之心。恰巧此时,在重温《漱玉词》,于是自然而然便写起了她。
知道李清照的人不少,知道《漱玉词》的人也不少。但是懂得她的人绝不会成片成群成堆的存在。不过只是零星分布在静默暗处,或为人知,也一定是低调的。
我始终都是缺乏自信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幸运的。甚至悲哀的很。我尤其严重。所以,我绝不敢说自己是非常懂李清照的那一群人,但我至少知道,自己心中对李清照的“懂得”绝不单调。它的颜色是与内心深处的血液兼容的。宛如一片。如今把它们晾了出来,暴露在日光之下晒。这让我觉得,它会产生一些好的作用,至少不会是一件坏事情。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带着一些感情里积淀下来的“懂得”,从《漱玉词》着笔,再一点一点宕开,把李清照的爱恨情愁编织进去。一名女子,无论生活在旧时,还是当下的时间里,感情都会被她放置到重要的位置。甚至是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她的爱便是通往她灵魂深处的捷径。走上去,一点一点往前挪。就越来越近,与她内心的那个光源。
李清照的人与文,是一致的清丽,一样地充满光的气味。她是绝品的女子。生命被把持得清洁自如。纵然有曲折、有挫折、有跌宕、有不可预知的舛错,但她携着内心清正的道一点一点化解。从不拖沓。
习惯将她形容成旧时的张爱玲。或者习惯将张爱玲说成是二十世纪的李清照。觉得这两名女子之间有一些不可言说的羁绊。这羁绊无论是确有几分道理还是纯粹的牵强附会,它都绝然会让联想的人内心有一种适应的妥帖感。这感觉一点也不坏,甚至是很美妙的。
读《漱玉词》,读李清照,读到后来,心里头便都是澄净的满满的甘愿与柔软。这个女子的一生都是用濒临爆裂的力量在绽放。由始至终,不休不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时间无法丈量她心里的情意流连,如同你我始终无法心如止水地对生命里的曾经假装遗忘。这是她赐予我的道理,也是我赠予你的温暖和感伤。
而我对她与她的《漱玉词》的痴迷到了此时也终于变成一种与时空对望的怅惘。它需要共鸣来解救。于是,我写下这本书,将李清照与《漱玉词》,将内心的“懂得”,传递给更多的人。
若是人一生当中所执念的都能能够一一兑现,那么人的这一生将是多么的紧迫。于是,有人用去半生的光阴来颠簸红尘,再用半生的光阴修道成仙。文章写罢,情意疯长。
王 臣
这本《一种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传》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仅仅是触碰到它的封皮,就已经被一种古朴而又细腻的情感所吸引。我一直对李清照这位宋代女词人的生平怀有浓厚的兴趣,她的词作,尤其是那些写尽家国离乱、个人悲情的篇章,总能穿越千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翻开书的扉页,那素雅的装帧、精致的插图,都预示着这本书并非市面上泛滥的流水账式传记,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沉潜,一次对历史回声的虔诚聆听。我设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考证史料,去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去体察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从少女时的才情横溢,到与赵明诚琴瑟和鸣的甜蜜岁月,再到国破家亡、夫死身孤的凄凉晚年,这一路的坎坷,定是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娓娓道来。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李清照词作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罗列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更能解析它们是如何从她的生命体验中孕育而出,又如何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那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无奈,那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都蕴含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我想,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揭开这些谜底,让我对这位才女有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觉得李清照的词,特别是她晚年的词,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一种深入骨髓的孤寂。这本书的名字《一种相思两处愁》,就恰恰点出了这种情感的核心。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通过传记的形式,去解读这种“相思”和“愁”的?是她与赵明诚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是国破家亡、故土难归的愁思?或者是作为女性在那个男权社会中的种种压抑和无奈?我期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梳理和升华。我希望能读到作者对李清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对她情绪起伏的深刻洞察。譬如,在她最得意的时候,是如何看待世事?在她最落魄的时候,又是如何支撑自己走下去?她是否也曾有过反抗?是否也曾有过不甘?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不仅仅是认识一个历史人物,更能与她产生共鸣,去体会她的人生悲欢。我甚至设想,作者在写作时,一定也是带着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才能捕捉到李清照词作中那些幽微的情感。读这本书,或许就像是在和一位穿越时空的友人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话,倾听她述说那些尘封的故事,感受她那些未曾消逝的情感。
评分我是一个对宋朝历史和文学都颇感兴趣的读者,尤其偏爱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女性作家。李清照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词,像是一幅幅写满了情绪的画卷,总是能让我沉醉其中,又不禁为她的人生经历而感伤。这本书《一种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传》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愁绪,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设想,作者一定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考证李清照的生平,去还原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背景。从她早年的生活,到与丈夫赵明诚的相识相爱,再到金兵南下,国破家亡,丈夫病逝,她独自一人流落南方的凄苦,这些历史的烙印,无疑都会在书中得到细致的呈现。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叙述这些事件,而是能够挖掘出李清照在这些事件中的心理活动,她是如何去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她的内心又是如何挣扎和思考的。我希望能看到,作者是如何将她的个人经历与她的词作巧妙地结合起来,解读那些流传千古的佳句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评分我对李清照的了解,停留在她那些广为传颂的词句上。比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词的意境,我总觉得背后藏着很多故事。所以,当看到《一种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传》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吸引了。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她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会去深入剖析她的词作,将词作中的情感与她的人生经历紧密地联系起来。我希望能看到,作者是如何将那些优美的文字,与李清照在特定时期的心境、境遇相结合的。例如,在写到“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时候,是否正值她与夫君分离,或是经历了某些不顺遂的事情?又或者,“误入藕花深处”所暗示的,是她人生中的一段迷茫,抑或是某种逃避?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种解读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李清照词作的意境,不仅仅是欣赏文字的美,更能体会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情感和人生况味。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读懂李清照”的钥匙,让我不再只是站在词作的门外,而是能够走进去,感受她的喜怒哀乐,理解她的才情与无奈。
评分拿到《一种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传》这本书,我还没有开始细读,但仅仅是看书名,就觉得它充满了一种古典的韵味和深沉的情感。我一直觉得李清照是宋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词,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她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的真实写照。我设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对李清照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传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李清照的世界,去感受她作为一位才女,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种种。不仅仅是她的才情,她的爱情,她的婚姻,更重要的是,她在国家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时期,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是如何用她的笔触去记录下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李清照,不仅仅是认识她的词,更能理解她这个人,理解她词作背后的情感张力,理解她所承受的孤独与愁绪。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人生、关于情感、关于时代思考的启示。
评分响应月色的召唤,泡一杯清茶,位于绿树之下,书香作伴,何等惬意!
评分还木有看呢 新书未拆
评分速度快 质量不错 如果买的多更优惠更好!
评分书刚到手的时候真的很开心。书的封面,真的很好看。大致翻了翻。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封面不错,内容也很好,绝对值得,送货也给力。
评分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读世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们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读王蒙的宽容的哲学、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以及古人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这些都能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
评分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评分希望你能越做越好,成长有你有我大家一起来,很好的宝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