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精装典藏本)

闲情偶寄(精装典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李渔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073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7077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博采经典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闲情偶寄(精装典藏本)》是中国人修身养性书;娱乐与实用兼备的性灵奇书。林语堂将《闲情偶记》誉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闲情偶寄》,中国人修身养性书;娱乐与实用兼备的性灵奇书。
  林语堂将《闲情偶记》誉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周作人称其为“文字思想均极清新的可喜小品”。
  李渔的戏曲理论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居室部是中国文人建筑的教科书。
  李渔的文章涉猎如此广泛,饮食、起居、化妆、造房甚至讨论厕所,讨论西湖游船上窗格该用什么文雅图样,他和袁枚相似,敢开风气之先,甘冒世俗非议,但敞开胸怀拥抱生活。这类文士是真能造园的,我们今天的社会同样需要这样一种文士去和建筑活动结合。
  本书特色:
  1.《闲情偶寄》,中国人修身养性书!
  2.《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的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本书内容,梁实秋、周作人、林语堂等大师倾情推荐。
  3.娱乐与实用兼备。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精装典藏本)》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全书共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论及生活中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种植、医疗养生等诸多方面,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生活审美情趣,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
  梁实秋、周作人、林语堂等文学大师对此书均十分推崇,如周作人称其“有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林语堂称其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目录

卷一
词曲部上
结构第一
戒讽刺
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戒荒唐
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
音律第三
恪守词韵
凛遵曲谱
鱼模当分
廉监宜避
拗句难好
合韵易重
慎用上声
少填入韵
别解务头

卷二
词曲部下
宾白第四
声务铿锵
语求肖似
词别繁减
字分南北
文贵洁净
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时防漏孔
科诨第五
戒淫亵
忌俗恶
重关系
贵自然
格局第六
家门
冲场
出脚色
小收煞
大收煞
填词余论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别古今
剂冷热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
变旧成新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
调熟字音
字忌模糊
曲严分合
锣鼓忌杂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高低抑扬
缓急顿挫
脱套第五
衣冠恶习
声音恶习
语言恶习
科诨恶习

卷三
声容部
选姿第一
肌肤
眉眼
手足
态度
修容第二
盥栉
薰陶
点染
治服第三
首饰
衣衫
鞋袜
妇人鞋袜辨
习技第四
文艺
丝竹
歌舞

卷四
居室部
房舍第一
向背
途径
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甃地
洒扫
藏垢纳污
窗栏第二
制体宜坚
取景在借
墙壁第三
界墙
女墙
厅壁
书房壁
联匾第四
蕉叶联
此君联
碑文额
手卷额
册页匾
虚白匾
石光匾
秋叶匾
山石第五
大山
小山
石壁
石洞
零星小石
器玩部
制度第一
几案
椅杌
暖椅式
床帐
橱柜
箱笼箧笥
骨董
炉瓶
屏轴
茶具
酒具
碗碟
灯烛
笺简
位置第二
忌排偶
贵活变

卷五
饮馔部
蔬食第一




瓜茄瓠芋山药
葱蒜韭
萝卜
芥辣汁
谷食第二
饭粥

糕饼


肉食第三


牛犬



野禽野兽




零星水族
不载果食茶酒说
种植部
木本第一
牡丹





海棠
玉兰
辛夷
山茶
紫薇
绣球
紫荆
栀子
杜鹃樱桃
石榴
木槿

合欢
木芙蓉
夹竹桃
瑞香
茉莉
藤本第二
蔷薇
木香
酴醿
月月红
姊妹花
玫瑰
素馨
凌霄
真珠兰
草本第三
芍药


水仙
芙蕖
罂粟


鸡冠
玉簪
凤仙
金钱
蝴蝶花


众卉第四
芭蕉
翠云
虞美人
书带草
老少年
天竹
虎刺


竹木第五

松柏
梧桐
槐榆

黄杨
棕榈
枫桕
冬青

卷六
颐养部
行乐第一
贵人行乐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
贫贱行乐之法
家庭行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
春季行乐之法
夏季行乐之法
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沐浴
听琴观棋
看花听鸟
蓄养禽鱼
浇灌竹木
止忧第二
止眼前可备之忧
止身外不测之忧
调饮啜第三
爱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饥勿饱
太饱勿饥
怒时哀时勿食
倦时闷时勿食
节色欲第四
节快乐过情之欲
节忧患伤情之欲
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劳苦初停之欲
节新婚乍御之欲
节隆冬盛暑之欲
却病第五
病未至而防之
病将至而止之
病已至而退之
疗病第六
本性酷好之药
其人急需之药
一心钟爱之药
一生未见之药
平时契慕之药
素常乐为之药
生平痛恶之药
……

精彩书摘

  卷一
  词曲部上
  结构第一
  填词填词:本指词曲作家按谱倚声,按词曲牌填曲文。这里指戏曲剧本的创作。一道,文人之末技也。然能抑而为此,犹觉愈于驰马试剑,纵酒呼卢。孔子有言:“不有博弈博弈:博,古代的局戏;弈,围棋。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孔子”句: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博弈虽戏具,犹贤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填词虽小道,不又贤于博弈乎?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否则才夸八斗八斗:才能很高。李瀚《蒙求集注》:“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胸号五车五车:读书多,知识广博。《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为文”句:唐初杨炯作文喜堆砌古人姓名,人戏称之为“点鬼簿”。,著书惟洪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填词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请历言之:高则诚、王实甫高则诚:即高明,字则诚,元末温州瑞安人。有南戏《琵琶记》。王实甫:名信德,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以《西厢记》驰名。诸人,元之名士也,舍填词一无表见。使两人不撰《琵琶》、《西厢》,则沿至今日,谁复知其姓字?是则诚实甫之传,《琵琶》、《西厢》传之也。汤若士,明之才人也,诗文尺牍尺牍:书信。古代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尽有可观,而其脍炙人口者,不在尽牍诗文,而在《还魂》一剧。使若士不草《还魂》,则当日之若士,已虽有而若无,况后代乎?是若士之传,《还魂》传之也。此人以填词而得名者也。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唐则诗人济济,宋有文士跄跄,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元有天下,非特政刑礼乐一无可宗,即语言文学之末,图书翰墨之微,亦少概见。使非崇尚词曲,得《琵琶》、《西厢》以及《元人百种》《元人百种》:即《元曲选》,明臧懋循所编元杂剧集(间亦阑入明人之作),共收一百个剧本。诸书传于后代,则当日之元亦与五代、金、辽同其泯灭,焉能附三朝骥尾骥尾:简称附骥,依附别人成名。,而挂学士文人之齿颊哉?此帝王国事,以填词而得名者也。由是观之,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近日雅慕此道,刻欲追踪元人、配飨若士者尽多,而究意作者寥寥,未闻绝唱。其故维何?止因词曲一道,但有前书堪读,并无成法可宗。暗室无灯,有眼皆同瞽目。无怪乎觅途不得,问津无人,半途而废者居多,差毫厘而谬千里者,亦复不少也。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耳提面命:当面进行恳切的教导。。独于填词制曲之事,非但略而未详,亦且置之不道。揣摩其故,殆有三焉:一则为此理甚难,非可言传,止堪意会。想入云霄之际,作者神魂飞越,如在梦中,不至终篇,不能返魂收魄。谈真则易,说梦为难,非不欲传,不能传也。若是,则诚异诚难,诚为不可道矣。吾谓此等至理,皆言最上一乘,非填词之学节节皆如是也,岂可为精者难言,而粗者亦置弗道乎?一则为填词之理变幻不常,言当如是,又有不当如是者。如填生旦之词,贵于庄雅;制净丑之曲,务带诙谐:此理之常也。乃忽遇风流放佚之生旦,反觉庄雅为非;作迂腐不情之净丑,转以诙谐为忌。诸如此类者,悉难胶柱胶柱:即胶柱鼓瑟,典出《史记?赵奢传》,谓拘泥不知变通。。恐以一定之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是以宁为阙疑,不生蛇足。若是,则此种变幻之理,不独词曲为然,帖括帖括:科举应试的文字。持文皆若是也。岂有执死法为文,而能见赏于人,相传于后者乎?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凡有能此者,悉皆剖腹藏珠,务求自秘,谓此法无人授我,我岂独肯传人。使家家制曲,户户填词,则无论《白雪》盈车,《阳春》遍世《白雪》、《阳春》:古代歌曲名,因其高雅而和者寥寥。这里指优秀的戏曲作品。,淘金选玉者未必不使后来居上,而觉糠秕在前;且使周郎渐出,顾曲者多,攻出瑕疵,令前人无可藏拙,是自为后羿而教出无数逢蒙后羿、逢蒙:古代精于射箭的人,逢蒙是后羿的学生,后因妒忌而钉死他的老师。,环执干戈而害我也“是自为”二句:传说夏代的后羿精于射术,其学生逢蒙学成后,以为天下只有后羿能胜过自己,就把老师杀了。,不如仍仿前人,缄口不提之为是。吾揣摩不传之故,虽三者并列,窃恐此意居多。以我论之:文章者,天下之公器公器:属于人们共有的事物。,非我之所能私;是非者,千古之定评,岂人之所能倒?不若出我所有,公之于人,收天下后世之名贤悉为同调。胜我者我师之,仍不失为起予之高足;类我者我友之,亦不愧为攻玉之他山。持此为心,遂不觉以生平底里,和盘托出。并前人已传之书,亦为取长弃短,别出瑕瑜瑕瑜:缺点和优点。,使人知所从违,而不为诵读所误。知我,罪我,怜我,杀我,悉听世人,不复能顾其后矣。但恐我所言者,自以为是而未必果是;人所趋者,我以为非而未必尽非。但矢一字之公,可谢千秋之罚。噫,元人可作,当必贳贳:赦免、原谅。予。
  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自《中原音韵》一出,则阴阳平仄画有塍区塍区:界区。塍,田畦。,如舟行水中,车推岸上,稍知率由者,虽欲故犯而不能矣。《啸余》、《九宫》二谱一出,则葫芦有样,粉本粉本:画稿。昭然。前人呼制曲为填词,填者布也,犹棋枰之中画有定格,见一格,布一子,止有黑白之分,从无出入之弊,彼用韵而我叶之,彼不用韵而我纵横流荡之。至于引商刻羽引商刻羽:语出宋玉《对楚王问》。后指仔细推敲音律。,戛玉敲金,虽曰神而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强而臻自然,盖遵守成法之化境也。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拈韵抽毫:拈韵,选定韵部;抽毫,动笔写作。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优孟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
  词采似属可缓,而亦置音律之前者,以有才技之分也。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师旷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字子野。相传生而目盲,但能辨声乐以知吉凶。止能审乐,不能作乐;龟年龟年:即李龟年,唐玄宗时宫廷乐师,以善歌著称。但能度词,不能制词。使之作乐制词者同堂,吾知必居末席矣。事有极细而亦不可不严者,此类是也。
  戒讽刺
  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刀能杀人,人尽知之;笔能杀人,人则未尽知也。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人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凶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戒世者。予请深言其故。何以知之?知之于刑人之际。杀之与剐,同是一死,而轻重别焉者。以杀止一刀,为时不久,头落而事毕矣;剐必数十百刀,为时必经数刻,死而不死,痛而复痛,求为头落事毕而不可得者,只在久与暂之分耳。然则笔之杀人,其为痛也,岂止数刻而已哉!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木铎:以木为舌的铃。铎,铃。,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由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出。后世刻薄之流,以此意倒行逆施,借此文报仇泄怨。心之所喜者,处以生旦之位;意之所怒者,变以净丑之形。且举千百年未闻之丑行,幻设而加于一人之身,使梨园梨园:剧团。习而传之,几为定案,虽有孝子慈孙,不能改也。噫,岂千古文章,止为杀人而设?一生诵读,徒备行凶造孽之需乎?苍颉造字而鬼夜哭,造物之心,未必非逆料至此也。凡作传奇者,先要涤去此种肺肠,务存忠厚之心,勿为残毒之事。以之报恩则可,以之报怨则不可;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人谓《琵琶》一书,为讥王四而设。因其不孝于亲,故加以入赘豪门,致亲饿死之事。何以知之?因“琵琶”二字,有四“王”字冒于其上,则其寓意可知也。噫,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齐东野人之语:没有根据的民间传说。《孟子?万章》:“此非君子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凡作伟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予以生花之笔此句比喻文思富丽俊逸。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芳。传非文字之传,一念之正气使传也。《五经》《五经》:儒家五部经书:《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四书》: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由南宋朱熹注《论语》,从《礼记》中释出《大学》、《中庸》,合以《孟子》,一并加注,题为《四书章句集注》而来。、《左》、《国》、《史》、《汉》诸书,与大地山河同其不朽,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厕于其间乎?但观《琵琶》得传至今,则高则诚之为人,必有善行可予,是以天寿其名,使不与身俱没,岂残忍刻薄之徒哉!即使当日与王四有隙,故以不孝加之,然则彼与蔡邕蔡邕:东汉人。性笃教,少博学,好词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后依附董卓被王允所杀。《琵琶记》中的男主人公托名蔡邕,是个背信弃义的复杂形象。未必有隙,何以有隙之人,止暗寓其姓,不明叱其名,而以未必有隙之人,反蒙李代桃僵之实乎?此显而易见之事,从无一人辩之。创为是说者,其不学无术可知矣。予向梓梓:古代用木版刻印图书。传奇,尝埒誓词于首,其略云:加生旦以美名,原非市恩市恩:给人好处,求得对方高兴。于有托;抹净丑以花面,亦属调笑于无心;凡以点缀词场,使不岑寂而已。但虑七情七情:人的七种感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以内,无境不生,六合之中,何所不有。幻设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乔命乔命:虚拟命名。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焉知不以无基之楼阁,认为有样之葫芦?是用沥血鸣神,剖心告世,倘有一毫所指,甘为三世之暗,即漏显诛显诛:人世间的惩罚。,难逋阴罚难逋阴罚:难逃阴间的惩罚。逋,逃避。。此种血忱,业已沁入梨枣梨枣:古代刻印图书多用梨木、枣木,因此刻印图书的木板称梨枣。这里泛指作品。,印政寰中久矣。而好事之家,犹有不尽相谅者,每观一剧,必问所指何人。噫,如其尽有所指,则誓词之设,已经二十余年,上帝有赫赫:神明。,实式临之,胡胡:何。不降之以罚?兹以身后之事,且置勿论,论其现在者:年将六十,即旦夕就木,不为夭矣。向忧伯道之忧伯道之忧:天子绝后忧虑。伯道,即邓伯道,西晋末年河东太守,避乱途中,为保全侄子而丢弃自己的儿子,后其妻不再怀孕于是绝后。,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诞、诞而待孕者,尚不一其人,虽尽属景升豚犬,然得此以慰桑榆,不忧穷民之无告矣。年虽迈而筋力未衰,涉水登山,少年场少年场:少年人的场所,亦代指少年人群。往往追予弗及;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所患在贫,贫也,非病也贫也,非病也:子贡过原宪家,宪摄破衣冠见之,之贡曰:“子病乎?”宪答曰:“宪,贫也,非病也。”见《孔子家语》。;所少在贵,贵岂人人可幸致乎?是造物之悯予,亦云至矣。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生平所著之书,虽无裨于人心世道,若止论等身,几与曹交食粟之躯等其高下“几与”句:即“著作等身”的形象说法。曹交,战国时曹人,《孟子?告子下》载:“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使其间稍伏机心机心:机变之心。,略藏匕首,造物且诛之夺之不暇,肯容自作孽者老而不死,犹得徉狂自肆于笔墨之林哉?吾于发端之始,即以讽刺戒人,且若嚣嚣自鸣得意者,非敢故作夜郎夜郎: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因地处群山之中,不知天地之大,曾问汉朝使节:汉和我哪个大?后因称妄自尊大者为夜郎自大。,窃恐词人不究立言初意,谬信“琵琶王四”之说,因谬成真。谁无恩怨?谁乏牢骚?悉以填词泄愤,是此一书者,非阐明词学之书,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上帝讨无礼,予其首诛乎?现身说法,盖为此耳。
  立主脑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也,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究关目关目:戏曲的主要情节。,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然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实在可传而后传之,则不愧传奇之目,而其人其事与作者姓名皆千古矣。如一部《琵琶》止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为“重婚牛府”重婚牛府:《琵琶记》的主要情节。蔡伯喈考中之后,奉皇帝之命,又与牛丞相的女儿结婚,因而造成发妻赵五娘的悲剧。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二亲之遭凶,五娘之尽孝,拐儿之骗财匿书,张大公之疏财仗义,皆由于此。是“重婚牛府”四字,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余剧皆然,不能悉指。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零出:戏曲片段。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作者茫然无绪,观者寂然无声,又怪乎有识梨园,望之而却走也。此语未经提破,故犯者孔多孔多:很多。,而今而后,吾知鲜矣。
  脱窠臼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人惟”二句:语出《尚书?盘庚上》:“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非特前人所作,于今为旧,即出我一人之手,今之视昨,亦有间焉。昨已见而今未见也,知未见之为新,即知已见之为旧矣。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院本:戏曲剧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妇。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使当日逆料至此,即劝之捧心,知不屑矣。吾谓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吾观近日之新剧,非新剧也,皆老僧碎补之衲衣衲衣:多有补缀的僧衣,亦称百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即众剧之所有,彼割一段,此割一段,合而成之,即是一种“传奇”。但有耳所未闻之姓名,从无目不经见之事实。语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动物左右肘胁之间为腋,狐腋之皮最为轻暖,集腋成裘很难,价值昂贵。,以此赞时人新剧,可谓定评。但不知前人所作,又从何处集来?岂《西厢》以前,别有跳墙之张珙?《琵琶》以上,另有剪发之赵五娘乎?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密针线
  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吾观今日之传奇,事事皆逊元人,独于埋伏照映处,胜彼一筹。非今人之太工,以元人所长全不在此也。若以针线论,元曲之最疏者,莫过于《琵琶》。无论大关节目背谬甚多,如子中状元三载,而家人不知;身赘相府,享尽荣华,不能自遣一仆,而附家报于路人;赵五娘千里寻夫,只身无伴,未审果能全节与否,其谁证之?诸如此类,皆背理妨伦之甚者。再取小节论之,如五娘之剪发,乃作者自为之,当日必无其事。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终人之事,未有坐视不顾,而致其剪发者也。然不剪发不足以见五娘之孝,以我作《琵琶》,《剪发》一折亦必不能少,但须回护张大公,使之自留地步。吾读《剪发》之曲,并无一字照管大公,且若有心讥刺者。据五娘云:“前日婆婆没了,亏大公周济。如今公公又死,无钱资送,不好再去求他,只得剪发”云云。若是,则剪发一事乃自愿为之,非时势迫之使然也,奈何曲中云:“非奴苦要孝名传,只为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此二语虽属恒言恒言:常言。,人人可道,独不宜出五娘之口。彼自不肯告人,何以言其难也?观此二语,不似怼怼:怨恨。怨大公之词乎?然此犹属背后私言,或可免于照顾。迨其哭倒在地,大公见之,许送钱米相资,以备衣衾棺椁,则感之颂之,当有不啻口出者矣,奈何曲中又云:“只恐奴身死也,兀自没人埋,谁还你恩债?”试问公死而埋者何人?姑死而埋者何人?对埋殓公姑之人而自言暴露,将置大公于何地乎?且大公之相资,尚义也,非图利也,“谁还恩债”一语,不几抹倒大公,将一片热肠付之冷水乎?此等词曲,幸而出自元人,若出我辈,则群口讪之,不识置身何地矣!予非敢于仇古仇古:与古人作对。,既为词曲立言,必使人知取法。若扭于世俗之见,谓事事当法元人,吾恐未得其瑜,先有其瑕。人或非之,即举元人借口。乌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之事,犹有不可尽法者,况其他乎?《琵琶》之可法者原多,请举所长以盖短:如《中秋赏月》一折,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欢悦: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此其针线之最密者。瑕不掩瑜,何妨并举其略。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义理:此指内容。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元人所长者止居其一,曲是也,白与关目皆其所短。吾于元人,但守其词中绳墨绳墨:矫正曲直的工具。此指曲文创作的法则。而已矣。
  减头绪
  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荆》、《刘》、《拜》、《杀》(《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之得传于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便便:清楚流畅。于口,以其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也。后来作者不讲根源,单筹枝节,谓多一人可增一人之事。事多则关目亦多,令观场者如入山阴道山阴道:指今浙江省绍兴市城西南郊外一带,古时以风景优美著称。《世说新语?言语》载王献之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中,人人应接不暇。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止在上场之勤不勤,不在姓名之换不换。与其忽张忽李,令人莫识从来,何如只扮数人,使之频上频下,易其事而不易其人,使观者各畅怀来各畅怀来:原义为各畅所怀。《汉书?司马相如传》:“于是诸大夫茫然,丧其所怀来,失厥所以进。”,如逢故物之为愈乎?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则思路不分,文情专一,其为词也,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虽难保其必传,然已有《荆》、《刘》、《拜》、《杀》之势矣。
  戒荒唐
  昔人云:“画鬼魅易,画狗马难“画鬼魅”句: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以鬼魅无形,画之不似,难于稽考;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可见事涉荒唐,即文人藏拙之具也,而近日传奇独工于为此。噫!活人见鬼,其兆不祥,矧矧:何况、况且。有吉事之家,动出魑魅魍魉为寿为寿:原指祝寿,此指送礼。乎?移风易俗,当自此始。吾谓剧本非他,即三代以后之《韶》、《濩》也。殷俗尚鬼殷俗尚鬼:商代崇尚鬼神,祭祀、占卜名目繁多,故称。,犹不闻以怪诞不经之事被诸声乐,奏于庙堂,矧辟谬崇真之盛世乎?王道本乎人情,凡作传奇,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无论词曲,古今文字皆然。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五经》、《四书》、《左》、《国》、《史》、《汉》,以及唐宋诸大家,何一不说人情?何一不关物理?及今家传户颂,有怪其平易而废之者乎?《齐谐》《齐谐》:本为人名,后用为志怪书名。《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志怪之书也,当日仅存其名,后世未见其实。此非平易可久、怪诞不传之明验欤?人谓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究微极稳,纤芥无遗,非好奇也,求为平而不可得也。予曰:不然。世间奇事无多,常事为多;物理易尽,人情难尽。有一日之君臣父子,即有一日之忠孝节义。性之所发,愈出愈奇,尽有前人未作之事,留之以待后人,后人猛发之心,较之胜于先辈者。即就妇人女子言之,女德莫过于贞,妇愆无甚于妒。古来贞女守节之事,自剪发、断臂、刺面、毁身,以至刎颈而止矣;近日矢贞矢贞:原作“失贞”,从翼本改。之妇,竟有刲肠刲肠:割断肠子。刲,割。剖腹,自涂肝脑于贵人之庭以鸣不屈者;又有不持利器,谈笑而终其身,若老衲高僧之坐化者。岂非五伦以内,自有变化不穷之事乎?古来妒妇制夫之条,自罚跪、戒眠、捧灯、戴水,以至扑臀而止矣;近日妒悍之流,竟有锁门绝食,迁怒于人,使族党避祸难前,坐视其死而莫之救者;又有鞭扑不加,囹圄囹圄:古代的监狱。不设,宽仁大度,若有刑措之风,而其夫慑于不怒之威,自遣其妾而归化者。岂非闺阃闺阃:原指内室,后借称妇女。此指家庭之内,夫妻之间。以内,便有日异月新之事乎?此类繁多,不能枚举。此言前人未见之事,后人见之,可备填词制曲之用者也。即前人已见之事,尽有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若能设身处地,伐隐攻微,彼泉下之人,自能效灵于我。授以生花之笔,假以蕴绣之肠蕴绣之肠:创作才华。,制为杂剧,使人但赏极新极艳之词,而意忘其为极腐极陈之事者。此为最上一乘。予有志焉,而未之逮也。
  审虚实
  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古者,书籍所载,古人现成之事也;今者,耳目传闻,当时仅见之事也;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人谓古事实多,近事多虚。予曰:不然。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亦犹”四句:语出《论语?子张》:“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其余表忠表节,与种种劝人为善之剧,率同于此。若谓古事皆实,则《西厢》、《琵琶》推为曲中之祖,莺莺果嫁君瑞乎?蔡邕之饿莩其亲饿莩其亲:使其亲为饿莩。饿莩,饿死的人。,五娘之干蛊其夫,见于何书?果有实据乎?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盖指《武成》而言也。《武成》:《尚书》中《周书》的一篇。。”盖指《武成》而言也。经史且然,矧杂剧乎?凡阅传奇而必考其事从何来、人居何地者,皆说梦之痴人,可以不答者也。然作者秉笔,又不宜尽作是观是观:如此的看法。。若纪目前之事,无所考究,则非特事迹可以幻生,并其人之姓名亦可以凭空捏造,是谓虚则虚到底也。若用往事为题,以一古人出名,则满场脚色皆用古人,捏一姓名不得;其人所行之事,又必本于载籍,班班可考,创一事实不得。非用古人姓字为难,使与满场脚色同时共事之为难也;非查古人事实为难,使与本等情由本等情由:剧中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贯串合一之为难也。予即谓传奇无实,大半寓言,何以又云姓名事实必须有本?要知古人填古事易,今人填古事难。古人填古事,犹之今人填今事,非其不虑不考,无可考也。传至于今,则其人其事,观者烂熟于胸中,欺之不得,罔之不能,所以必求可据,是谓实则实到底也。若用一二古人作主,因无陪客,幻设姓名以代之,则虚不似虚,实不成实,词家之丑态也,切忌犯之。
  词采第二
  曲与诗余,同是一种文字。古今刻本中,诗余能佳而曲不能尽佳者,诗余可选而曲不可选也。诗余最短,每篇不过数十字,作者虽多,入选者不多,弃短取长,是以但见其美。曲文最长,每折必须数曲,每部必须数十折,非八斗长才,不能始终如一。微疵偶见者有之,瑕瑜并陈者有之,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狗尾貂续:即狗尾续貂。者亦有之。演者观者既存此曲,只得取其所长,恕其所短,首尾并录。无一部而删去数折,止存数折,一出而抹去数曲,止存数曲之理。此戏曲不能尽佳,有为数折可取而挈带全篇,一曲可取而挈带全折,使瓦缶与金石齐鸣者“瓦缶”句:《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庭坚《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瓦缶,小口大腹的瓦器,喻贱物;金石,乐器。,职是故职是故:基于这样的缘故。也。予谓既工此道,当如画士之传真,闺女之刺绣,一笔稍差,便虑神情不似;一针偶缺,即防花鸟变形。使全部传奇之曲,得似诗余选本如《花间》、《草堂》诸集,首首有可珍之句,句句有可宝之字,则不愧填词之名,无论必传,即传之千万年,亦非侥幸而得者矣。吾于古曲之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惟《西厢》能之。《琵琶》则如汉高用兵汉高用兵:汉高祖刘邦用兵。楚汉相争,楚强汉弱,垓下一战,项羽全军覆没,自刎前曾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此处说《琵琶记》并不出色,得以流传,是命也。,胜败不一,其得一胜而王者,命也,非战之力也。《荆》、《刘》、《拜》、《杀》之传,则全赖音律。文章一道,置之不论可矣。
  贵显浅
  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绝妙好词;不问而知为今曲今曲:语言曲雅艰深、令人费解的曲文。,非元典也。元人非不读书,而所制之曲绝无一毫书本气,以其有书而不用,非当用而无书也,后人之曲则满纸皆书矣。元人非不深心,而所填之词皆觉过于浅近,以其深而出之以浅,非借浅以文文:掩饰。其不深也,后人之词则心口皆深矣。无论其他,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予谓二折虽佳,犹是今曲,非元曲也。《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淡经营矣。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若谓制曲初心并不在此,不过因所见以起兴,则瞥见游丝,不妨直说,何须曲而又曲,由晴丝而说及春,由春与晴丝而悟其如线也?若云作此原有深心,则恐索解人不易得矣。索解人既不易得,又何必奏之歌筵,俾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乎?其余“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等语,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至如末幅“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搧”,与“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寻梦》曲云:“明放着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梦魂前”,“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此等曲,则去元人不远矣。而予最赏心者,不专在《惊梦》、《寻梦》二折,谓其心花笔蕊,散见于前后各折之中。《诊崇》曲云:“看你春归何处归,春睡何曾睡,气丝儿怎度的长天日?”“梦去知他实实谁,病来只送得个虚虚的你。做行云先渴倒在巫阳会“做行云”句:用宋玉《高唐赋》记楚怀王昼梦巫山神女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事。。”“又不得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魆:暗。的常如醉。”“承尊觑,何时何日来看这女颜回?”《忆女》曲云:“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你怎撇得下万里无儿白发亲。”“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玩真》曲云:“如愁欲语,只少口气儿呵!”“叫的你喷嚏似天花唾。动凌波,盈盈欲下,不见影儿那。”此等曲,则纯乎元人,置之“百种”前后,几不能辨,以其意深词浅,全无一毫书本气也。若论填词家宜用之书,则无论经传子史以及诗赋古文,无一不当熟读,即道家佛氏、九流百工之书,下至孩童所习《千字文》、《百家姓》,无一不在所用之中。至于形之笔端,落于纸上,则宜洗濯殆尽。亦偶有用着成语之处,点出旧事之时,妙在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竟似古人寻我,并非我觅古人。此等造诣,非可言传,只宜多购元曲,寝食其中,自能为其所化。而元曲之最佳者,不单在《西厢》、《琵琶》二剧,而在《元人百种》之中。“百种”亦不能尽佳,十有一二可列高、王高、王:高明、王实甫。之上。其不致家弦户诵,出与二剧争雄者,以其是杂剧而非全本,多北曲而少南音,又止可被诸管弦,不便奏之场上。今时所重,皆在彼而不在此,即欲不为纨扇之捐纨扇之捐:纨扇,细绢制成的团扇。捐,舍弃。汉班婕妤曾作《纨扇诗》哀怨夏用秋藏,后世常喻指妇女始宠终弃。此借指那些舞台性较差的戏曲不受欢迎,被人抛弃。,其可得乎?
  重机趣
  “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因作者逐句凑成,遂使观场者逐段记忆,稍不留心,则看到第二曲,不记头一曲是何等情形,看到第二折,不知第三折要作何勾当。是心口徒劳,耳目俱涩,何必以此自苦,而复苦百千万亿之人哉?故填词之中,勿使有断续痕,勿使有道学气。所谓无断续痕者,非止一出接一出,一人顶一人,务使承上接下,血脉相连,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如藕于未切之时,先长暗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才知作茧之精,此言机之不可少也。所谓无道学气者,非但风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当以板腐为戒;即谈忠孝节义与说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于笑,如王阳明之讲道学,则得词中三昧三昧:原是佛家用语,后来指人们掌握的某事物的诀窍。矣。阳明登坛讲学,反复辨说“良知”二字,一愚人讯之曰:“请问‘良知’这件东西,还是白的?还是黑的?”阳明曰:“也不白,也不黑,只是一点带赤的,便是良知了。”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骂,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行:原作“止”,从翼本改。矣。予又谓填词种子,要在性中带来性中带来:戏曲创作的基本素质是先天的。,性中无此,做杀不佳。人问:性之有无,何从辩识?予曰:不难,观其说话行文,即知之矣。说话不迂腐,十句之中,定有一二句超脱;行文不板实,一篇之内,但有一二段空灵,此即可以填词之人也。不则另寻别计,不当以有用精神,费之无益之地。噫,“性中带来”一语,事事皆然,不独填词一节。凡作诗文书画、饮酒斗棋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具夙根夙根:遗传的先天素质。,无一不本天授。强而后能者,毕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斋饭吃,不能成佛作祖也。
  戒浮泛
  词贵显浅之说,前已道之详矣。然一味显浅而不知分别,则将日流粗俗,求为文人之笔而不可得矣。元曲多犯此病,乃矫艰深隐晦之弊而过焉者也。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词。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舂容舂容:语本《礼记?学记》,本谓钟声回荡,后指雍容畅达。之度;即使生为仆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以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故也。元人不察,多混用之。观《幽闺记》之陀满兴福陀满兴福:剧中男主人公。其父遭奸臣陷害而死,他后中了武状元。,乃小生脚色,初屈后伸之人也。其《避兵》曲云:“遥观巡捕卒,都是棒和枪。”此花面口吻,非小生曲也。均是常谈俗语,有当用于此者,有当用于彼者。又有极粗极俗之语,止更一二字,或增减一二字,便成绝新绝雅之文者。神而明之,只在一熟。当存其说,以俟其人。
  填词义理无穷,说何人肖何人,议某事切某事,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填词若矣。予谓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景书所睹,情发欲言,情自中生,景由外得,二者难易之分,判如霄壤。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景乃众人之景,写春夏尽是春夏,止分别于秋冬。善填词者,当为所难,勿趋其易。批点传奇者,每遇游山玩水、赏月观花等曲,见其止书所见,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以风云月露之词,工者尽多,不从此剧始也。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如前所云《琵琶?赏月》四曲,同一月也,牛氏有牛氏之月,伯喈有伯喈之月。所言者月,所寓者心。牛氏所说之月,可移一句于伯喈?伯喈所说之月,可挪一字于牛氏乎?夫妻二人之语,犹不可挪移混用,况他人乎?人谓此等妙曲,工者有几,强人以所不能,是塞填词之路也。予曰:不然。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入愚;专则易于奏工,散者难于责效。百工居肆百工居肆:语出《论语?子张》。百工,各种工匠;肆,住处。,欲其专也;众楚群啉,喻其散也。舍情言景,不过图其省力,殊不知眼前景物繁多,当从何处说起。咏花既愁遗鸟,赋月又想兼风。若使逐件铺张,则虑事多曲少;欲以数言包括,又防事短情长。展转推敲,已费心思几许,何如只就本人生发,自有欲为之事,自有待说之情,念不旁分,妙理自出。如发科发甲发科发甲:科举考试得中。之人,窗下作文,每日止能一篇二篇,场中遂至七篇。窗下之一篇二篇未必尽好,而场中之七篇,反能尽发所长,而夺千人之帜夺千人之帜:从众多考生中胜出。者,以其念不旁分,舍本题之外,并无别题可做,只得走此一条路也。吾欲填词家舍景言情,非责人以难,正欲其舍难就易开。
  忌填塞
  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迭用人名,直书成句。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典核:准确而有据。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而总此三病与致病之由之故,则在一语。一语维何?曰:从未经人道破。一经道破,则俗语云“说破不值半文钱”,再犯此病者鲜矣。古来填词之家,未尝不引古事,未尝不用人名,未尝不书现成之句,而所引所用与所书者,则有别焉: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总而言之,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使文章之设,亦为与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则古来圣贤所作之经传,亦只浅而不深,如今世之为小说矣。人曰:文人之作传奇与著书无别,假此以见其才也,浅则才于何见?予曰: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施耐庵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未详。一般史料著录为《水浒传》的作者。之《水浒》,王实甫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说看,金圣叹金圣叹(1608—1661):清初文学批评家,名人瑞。他将《水浒》、《西厢》和被尊为文学正宗的《离骚》、《庄子》、《史记》以及杜甫诗并称为“六才子书”。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盖愤天下之小视其道,不知为古今来绝大文章,故作此等惊人语以标其目。噫,知言哉!
  ……

用户评价

评分

书是正版,塑封完整,物流也很快,好评

评分

书包装很好,活动价格很优惠,纸质很好。是文言文版本

评分

这是偶然发现的,不过没找到别的版本,这个看起来也不错

评分

产品包装特别好,京东送货特别快,这次京东618,嗯,服务非常好吧,我非常满意,继续在京东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棒棒达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一次买了好多,折扣也挺大,好评。

评分

还没打开看,我一般有精装本都买精装本,希望好看

评分

不错,纸质很好,字体清晰,满意

评分

老婆要买的书,随便看看吧。

评分

物流配送非常好,精装版,挺厚的,活动购买的非常划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