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8
吳小如講杜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講詩當然是要有個人風格的,可是吳小如未免太“以意逆誌”瞭,許多考證難以令人信服。這本讀起來不如莫礪鋒。再一個,老杜後期的詩拐的彎太多,又太多實事,使我懷疑這是否為詩之正道。(起碼吳小如喜歡的那些拐彎抹角的詩我愛不起來,要我說,那就不能算好詩)我還是好好讀杜詩鏡銓吧≥﹏≤
評分¥27.80
評分很喜歡,他的每一本書幾本上都有,這本中華傳世法典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繁體竪排版)很不錯,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是西夏仁宗天盛年間頒行的一部法典,簡稱天盛律令,原文是西夏文。天盛律令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用少數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全書二十捲,分一百五十門,一韆四百六十一條,其詳細程度為現存中古法律之最。法典總計二十餘萬言,沒有注釋和案例,全部是法律令條文,其內容包括刑法、訴訟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軍事法,多方位地反映瞭西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給研究西夏政法、經濟、軍事、文化提供瞭大量資料,對研究中國法製史更是具有重要的意義。天盛律令的最早著録風於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四捲第三號(一九三二年)、書題當時譯作天盛改良新定法令、天盛年變更定戒教或天盛年變新民製學。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是西夏仁宗天盛年問頒行的一部法典,簡稱天盛律令,原文是西夏文。西夏是黨項人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自公元一〇三八年由景宗元昊正式建國,到二一二七年末帝睨時為濛古所滅,其問曆十代帝王,享國二日九十年。都城興慶府,後改稱中興府,即今寜夏迴族自治區銀川市,國土包括今寜夏全部和甘肅、青海、陝西、內濛古部分地區,先後與北宋及遼、南宋及金成鼎足之勢,在中國中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夏主體民族黨項羌,在隋唐時期尚處於原始社會,居處山榖間,無法令,無徭賦,以畜牧為業,不知稼穡(舊唐書黨項羌傳)。其後族人遷至臨近中原的河西地區,形成瞭臣屬於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權或稱霸一方的割據勢力,兼行中原王朝的法律製度和本民族原有的內部習慣法。當籌備正式立國之時,西夏統治者著手製定適用於本國的成文法已成為當務之急。一諸人不得毀損著籍及敵處所獲披、甲。連律毀著籍披、甲時,依偷盜律論處。所得敵人中,允許依私毀而打製新好戰具、堅甲,亦可賣於官私所當賣處,此外妄毀者,依所毀數值十緡以內有官罰馬一,庶人十三杖,十緝以上一律徒二年。一軍卒所有官馬,上屬行監、將、盈能等大小首領不得拘乘。若違律時,自拘乘日起每日算力價七十,以枉法受賄判斷。馬現已亡失,則應賠償。著籍屬者十杖。一諸人領有官馬、堅甲中為無室貧男,無力養治者,應稟報所屬首領處,與子嗣已斷,披、甲、馬有所遣,當一同於院中移換,畜品次不及,可請勇健剛強堪勝人能養治披、甲、馬者。若應換堅甲、馬之無室貧男尚屬勇健能戰者,則披、甲、馬毋須移換,可於原地就近官麇榖物支撥若乾,以資助養治。若所屬首領不令請勇健強者而請弱者時,徒一年。換者雖自能畜治,但當與披、甲分離,請領者亦對達畜品級未選擇披、甲、馬等受賄全移換時,與首領等自請領同罪判斷。三一所屬大小首領、末驅、捨監等知聞時,不論有無受賄,一律首領以從
評分吳小如先生於杜詩深有發明,這本書是據吳先生的講稿整理而成,平裝本,為天津古籍齣版社”名傢講堂“之一。
評分??
評分值得擁有!!!!非常喜歡!!!
評分在本書中,斯考切波要揭示的是,國傢結構、國際力量和階級關係這三種要素是如何結閤在一起,共同導緻瞭社會革命轉型的起源與成就。從18世紀90年代的法國到20世紀70年代的越南,社會革命雖然很少發生,但卻在現代世界 曆史上具有無可否認的重要性。《國傢與社會革命》提供瞭一種新的參照框架,以分析這種革命的原因、衝突和後果。而且,該書對三個主要的案例進行瞭深入而嚴肅的比較曆史分析,這三個案例是:從1 787年到19世紀初期的法國革命、從1917年到20世紀30年代的俄國革命和從1911年到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革命。作者認為,現有的革命理論,不適閤用來解釋革命的實際曆史模式。因此,作者力促我們采用一種新的分析視角。她主張進行結構性論而非意誌論的分析,強調跨國性世界一曆史背景對國內政治衝突的重要作用。首先,她堅持認為,國傢應該被看成是一套行政和強製組織,在階級控製和階級利益麵前具有潛在的自主性,因此,在解釋社會革命時,必須把國傢置於核心地位。
評分《吳小如講杜詩》是作者吳小如在2009年杜詩專講課上的講稿錄音整理而成。分為2003年杜詩講稿、“讀杜一得”散論文章及整理後記。《吳小如講杜詩》是吳小如先生研究杜詩數十年的心血和成果結晶。
評分兩位大牛韆年之間互相應和
吳小如講杜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