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中國哲學史(上)

新編中國哲學史(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馮達文,郭齊勇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齣版社
ISBN:9787010043623
版次:1
商品編碼:11079999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4-07-01
頁數:42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在總結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維、新方法的基礎上,運用傳統訓詁和現代詮釋等方法,以文獻史料為主,兼顧考古發掘史料,盡力擺脫和打破以往哲學史簡單分類、教條化及西方模式,凸顯中華人文精神和中國哲學的特點,圍繞中國哲學史每一曆史時期各哲學學派和哲學思潮及其代錶人物思想來展開有重點性的梳理、闡發、探討、分析,力求準確地詮釋和通俗地錶達傳統哲學思想的意蘊,並充分注意傳統哲學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全麵展示其哲學本體論、價值論、人生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等各個側麵,從而建構和撰寫齣一部耳目一新的中國哲學史教材。《新編中國哲學史》(上下捲)由馮達文、郭齊勇兩教授主編。全書約70萬字,時間跨度自先秦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共分為先秦時期的哲學、漢唐時期的哲學、北宋至明中葉時期的哲學、明中葉至鴉片戰爭時期的哲學、近代中國(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哲學發展等五編。

目錄

第一編 先秦時期的哲學
緒論
第一章 孔子創立的儒傢哲學
第一節 “與命同仁”的觀念結構
第二節 “為仁由己”的道德哲學
第三節 “為政以德”的治國之道
第四節 孔子哲學的思想史價值

第二章 老子奠基的道傢哲學
第一節 以“道”為終極本源的宇宙論
第二節 “反者道之動”與經驗世界的辯證展示
第三節 由宇宙論開齣的人生觀和政治論
第四節 老子哲學的曆史地位

第三章 墨子建構的墨傢哲學
第一節 “兼以易彆”的社會政治理論
第二節 二元分立的世界觀構成
第三節 “三錶法”與經驗主義的認知主張

第四章 早期儒傢的性命說與孟子對儒學的深化
第一節 “性自命齣”與早期儒傢的“情性”說
第二節 《大學》、《中庸》的“性命觀”
第三節 孟子依“不忍人之心”確立的性善論
第四節 孟子“存心養性”的道德修養學說
第五節 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國思想

第五章 道傢思想的弘揚與莊子的精神追求
第一節 《太一生水》所展現的宇宙生成過程
第二節 莊子的“齊物論”
第三節 莊子的“道通為一”說
第四節 莊子的“逍遙遊”
第五節 援道入法的稷下之學

第六章 陰陽五行說的發展與《易傳》的氣化流行論
第一節 陰陽五行說的發展與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第二節 《易傳》的“變易”思想與氣化流行觀

第七章 名辯思潮與後期墨傢
第一節 惠施的“閤同異”辨析
……
第八章 荀子對儒傢“外王學”的拓展
第九章 法傢集成者韓非子的哲學
第二編 漢唐時期的哲學
緒論

第一章 秦漢之際的“黃老”思潮
第二章 董仲舒的“天人相與”說與儒學的神學化
第三章 王充的自然哲學
第四章 道傢的新發展與魏晉玄學
第五章 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與丹道理論
第六章 佛教的傳入與兩晉南北朝的佛學源流
第七章 佛教的鼎盛與隋唐佛教哲學
第八章 道教的國教化與隋唐道教哲學
第九章 經學的重整與唐代儒傢哲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哲學史試著把兩韆餘年的哲學曆史用思想的傳承變化統一起來,同時也試著在把同一個哲學傢的思想理齣輕重頭緒和綫索,值得精讀

評分

   從目前讀完捲中的部分內容,和以前所看的捲上內容做對比,整體上來看,捲中內容寫作采取的的證明方法和捲上一樣也是非常嚴謹的,由此可見鬍適先生做學術研究的特點——考據甚為嚴謹。我當年看完《中國哲學史大綱》就深深被鬍適先生的證明方法所摺服。正如在捲上序言中蔡元培先生所說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的長處之一就在於其證明方法,而耿雲誌、王法周兩位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古籍齣版社齣版,蓬萊閣叢書係列,1997年版)的導讀中也甚為贊同。我們都知道鬍適先生在五四時期曾提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在捲中內容中也體現齣來。如在捲中講漢代道傢時,所引證的史料多為《漢書•藝文誌》、《淮南子》、《列子》等相關內容,基本是原料,即基本都是一手資料,二手資料甚少。再過段時間把捲中內容全部認真讀完,我想到時可以再跟大傢繼續分享一下捲中的鬍適先生求證的方法的嚴謹之處。

評分

  前段去讀新東方的口語班,坐在我旁邊的小姑娘,跟我說她很喜歡讀書,她說,我這個人特彆敏感,很喜歡想問題,所以讀瞭很多書,我說,讀瞭些什麼啊,她說,我最喜歡讀勵誌書瞭,還有很多如何激發人腦潛能的書,,,,我說,啊,是麼,不,不錯啊,,,後來又一天,她跟我說,她最近很喜歡研究哲學,尤其是中國哲學。我說,哦,是嗎,怎麼研究啊?她說,我最近在研究《易經》,我覺得很有道理,,,,我說,啊,是麼,不,不錯啊,,,

評分

 此書缺憾是未談及魏晉關於纔性的討論,但墨辯及道教可作為其他版本的中哲史之補充。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這是老師推薦的考研參考書,相比其他版本的話內容卻是要老舊一些,但是相對的權威一點,適閤考研考試用,裏麵的觀點都很穩妥,不會有太新的和太有爭議的結論,因此也有些無趣,如果是平常看的話可以換馮友蘭的或北大教研齣的。

評分

很好,武大的教材,可以上愛課程聽課瞭。不過感覺寫的有點簡單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