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康有为 著,楼宇烈 编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12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065789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7
字数:18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康南海果如何之人物乎?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一言蔽之,则先生者,先时之人物也。

内容简介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是康有为按主题发挥孟子微言大义的著作,他将《孟子》7篇260章打散重编,分为8卷18篇。为方便读者检索和征引,点校者于文下一一加注了原篇名。《中庸注》《礼运注》篇幅不长,未分卷。这几种书的整理出版,为康有为学术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甘一年(1895)进士。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儒家学说,并致力于用经学来改造社会,曾担任孔教会会长,故世人又称为「康圣人」。一生著述甚丰。

内页插图

目录

孟子微
自序一
自序二

卷一
总论第
卷二

性命第二
心身第三

卷三
仁义第四
礼智第五
孝弟第六
仁不仁第七
王霸第八

卷四
仁政第九
同民第十

卷五
政制第十一
外交第十二
战第十三

卷六
贵耻第十四

卷七
师友第十五
辨说第十六
论古第十七

卷八
辟异第十八
中庸注
礼运注

前言/序言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做研究用的 还不错 一开始读有点难理解吧

评分

《孟子微》是康有为对孟子做的诠释,他将孟子原书章节打乱重新排序,并且在每一段孟子原文后加上自己的解读。康有为解读孟子的最大特色是以自己的思想来为孟子赋予新的内涵,主要是以其提出的“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思想的前提。康有为发挥孔子的春秋三世之说,主张:“孔子立三世,有据乱、有升平、有太平。家天下者,莫如文王,以文明胜野蛮,拨乱开太平之君主也。公天下者,莫如尧舜,选贤能以禅让,太平大同之民主也。”康有为以此思想为其解读孟子的出发点,认为孟子思想是生于乱世而其主旨是为平世提供一种治国开太平之道,因此孟子思想实际上符合“三世”不同的需要,故能穿越古今在现代太平大同民主之时代发挥作用。康有为说:“孟子之第一义:世虽有三,道似不同,然审时势之并行不悖,故其到只有一。一者仁也,无论乱世平世,只归于仁而已。”康有为将孟子的“仁政”视为是无论乱世平世的治国正道,实际上就是在指出孟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希望给孟子的思想赋予当代的价值。 《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根据郑玄的话,认为“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康有为认为,各种经典著作中,发明大同之道者,唯有《礼运》一篇,在《礼运》中隐含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发现了“大同”的思想,所以应该保存孔教,也就是应该保存中国的文明。不仅如此,康有为还认为《礼运》中孔子阐发了“三世说”即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若按照孔子的“三世说”去救治中国,改革政治,则使民族免于危亡而可以求得发展。“夫礼以时为大,易以变为宜,阴阳旋转,时运穆穆,百王因时运而变,大礼亦因时运而迁,可以是推之。”又说“礼以时为大,孔子为时中之,尤在变通,尽利以宜民也。”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主张改革政治的,因时因地因事不同,就要善于变革,只有变革,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而礼制也必须适合这个规律,所以,康有为认为孔子不仅仅是万世之师,更重要的他也是改制的圣王。 《中庸注》中,他对,“本天人性命之故”阐释得清楚:“孔子之道,因于人性,有男女、饮食、伦常、日用,而修治品节之,虽有高深之理,卓绝之行,如禁肉、去妻、苦行、炼神……然远于人道,人情不堪,只可一二畸行为之,不能为人人共行之,即不可以为人人共行之道,孔子不以为教也。” 接下来,康有为由此“人生而有欲,天之性哉”的论点出发,遂得出了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之基本结论:

评分

康有为最早的教师是他的祖父康赞修。他十八岁时拜南海九江有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康赞修、朱次琦都崇信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鄙弃所谓汉学家的烦琐考据,企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学习一段理学之后,他对理学也不赞成了。因为理学“仅言孔子修已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以后他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在从容不迫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1895年~1898年,康有为积极地进行了变法实践。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集会,

评分

康南海要看。很好。。

评分

康有为

评分

这套康南海选集很好,名作都已囊括其中

评分

很好的书,必须收藏啊

评分

很好的書值得推薦啊啊

评分

书还没看。纸质印刷不是很好。感觉中华书局出的这套“康有为学术著作选”,纸质印刷都不行。(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后事败,出逃。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