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郑观应评传》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郑观应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经历和活动,并将其著作,思想放在他的经历和活动中进行考察,勾画了郑观应从传统商人到近代商人、从传统知识分子到近代思想家的丰富复杂的人生历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郑观应评传》的特点是将郑观应的经历、活动、著作、思想放置到时代、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细密的考订,透过郑观应的人生,从一定的视野再现了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复杂艰难历程。
作者简介
易惠莉,四川省乐山市人,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院历史系,1986~1991年在华东师大攻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大历史系副教授。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沈毓桂个案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以及论文《郭嵩焘的中西文化比较观》、《江南地区早期近代人才优势概论》等。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书序》
导言
第一章 故乡 父亲
第二章 早期买办生涯
第三章 《救时揭要》
第四章 《论中国轮船进止大略》
第五章 《易言》三十六篇本
第六章 《易言》上卷
第七章 从《易言》到《易言》
第八章 初涉洋务企业活动
第九章 从旁观到加入轮船招商局
第十章 1882年的企业活动
第十一章 1883-1884年的经济风潮
第十二章 归隐故里
第十三章 《盛世危言》
第十四章 重入轮船招商局
第十五章 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第十六章 《盛世危言》
第十七章 总办汉阳铁厂
第十八章 上海的维新活动
第十九章 戊戌政变之后
第二十章 中国国会及《盛世危言》
第二十一章 广西从政到粤路总办
第二十二章 辛亥前五年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十年
附录
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1873年后尽管上海有关洋务的社会舆论极为活跃,但具体的洋务活动的开展实际上仍毫无动静,民族轮航业创立之后,本该相继兴办的铁路、开矿、电线、遣使等事并没有进入政府高层的议事日程。政府方面的冷寂状态终于在1874年下半年因中日在台湾的军事对峙而打破。在这一新的外交及军事事件中,堂堂大国面对日本这样“一小国之不驯,而备御已苦无策”①的困境,被迫与之签订中日《台事专条》,承认日本出兵台湾是“保民义举”,并赔款五十万两银以换取日军退出台湾。中国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软弱和被动震动了自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安于所谓“中兴”气象的上层统治集团,由此引发了上层政治生活中的一次活跃,即中日《台事专条》签订后由总理衙门主持了沿海督抚进行海防筹议,着手制订新的洋务政策。
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1874年11月5日),总理衙门向清廷递呈周家楣《拟奏海防亟宜切筹,武备必求实际疏》,同日上谕:“该王大臣所陈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各条,均系紧要机宜,著李鸿章、李宗羲、沈葆桢……详细筹议,将逐条切实办法,限于一月内复奏;此外别有要计,亦即一并奏陈。”①此后沿海督抚围绕上述六项要务所上奏折的内容,经在华西人及新闻媒介,在上海华人社会中获得及时的传播。②如《万国公报》1875年2月27日载《论西学设科》及4月3日载《西学设科》二文,都是与李鸿章《筹议海防折》中在“用人”一条上提出变通考试、另开洋务进取一格,并设洋学局等内容有关。又如彭玉麟1875年5月4日向清廷所上“自强策”提出清吏治、严军政、端士习、苏民困等举措,沪上西文报纸《字林西报》当月即有报道。③1875年5月30日上谕“开采煤铁事宜,著照李鸿章、沈葆桢所请,先在磁州、台湾试办,……出使各国及通晓洋务人才,著李鸿章、沈葆桢随时切实保奏”,④在一个月后,7月1日《申报》就有《论传闻中国将有开矿之举与用通西学之人两事》一文。
……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郑观应评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