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必读本) |
ISBN: | 9787550243514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 价: | 12 元 |
作 者: | (战国)孟子,著,段雪莲,陈玉潇,译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页数:160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印次:1 | 字数:130千 |
作者介绍 | |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
目 录 | |
【孟子 目录】 卷一 梁惠王上………………………005 卷二 梁惠王下………………………024 卷三 公孙丑上………………………036 卷四 公孙丑下………………………045 卷五 滕文公上………………………054 卷六 滕文公下………………………066 卷七 离娄上…………………………074 卷八 离娄下…………………………082 卷九 万章上…………………………090 卷十 万章下…………………………098 卷十一 告子上………………………106 卷十二 告子下………………………116 卷十三 尽心上………………………129 卷十四 尽心下………………………147 |
精彩书摘 | |
卷一 梁惠王上 一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 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 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 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⑥。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 多矣。苟⑦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⑧。未有仁而遗⑨其亲者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前400—前319),因其即位九年时由旧 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又被称为 梁惠王。 ②叟:对老人的尊称,这里代指孟子。 ③亦:只,仅。 ④士庶人:士与庶人。代指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⑥万乘(shèng)、千乘、百乘之家:拥有封地的公卿大夫。公 卿的封邑大,拥有千乘兵车;大夫的封邑小,拥有百乘兵车。 ⑦苟:如果。 ⑧餍(yàn):满足。 ⑨遗:遗弃,丢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开口问道:“老先生,您千里迢 迢赶来,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吗?” 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要说利呢?我看只要说仁义 就够了。大王说‘怎样做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利于 我的封地’,士人与百姓说‘怎样对我自身有利’,结果从上到 下都在争夺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在一个拥有万辆兵车 的国家,将它的君杀死的人,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公卿;在 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将它的国君杀死的必定是拥有 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公卿大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 占据了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占据了一百辆,他们所 拥有的不能算是不多。可是,如果将‘利’放在‘义’的前面, 不争夺国君的地位,他们是无法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 有听说过讲‘仁’的人会抛弃父母,也没有听说过讲‘义’的 人会不顾君王。因此,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要去讲 ‘利’呢?” 【解析】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就曾提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不仅为人处世要以此为准则,治理国家也应该如此。荀子在 《荀子·大略篇》中认为,盛世重义,乱世重利。司马迁在读《孟 子》时,也曾感慨利乃天下大乱之根本。因此,君子不能言利,乃 是儒家历来的传统。 二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①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 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②:‘经始灵台③,经之营之,庶民攻④之,不日成之。 卷一 梁惠王上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⑤。王在灵囿⑥,鹿攸⑦伏。鹿濯濯⑧, 白鸟鹤鹤⑨。王在灵沼,於⑩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 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 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1曰:‘时日害丧12,予及女13 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①沼:水池。 ②《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 文中引的是前两章。 ③经始:开始规划建。灵台: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④攻:修建。 ⑤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孝敬父母一般来修建灵台。 ⑥囿(yòu):古时君王蓄养家禽野兽的园林,也就是狩猎场。 ⑦(yōu)鹿:母鹿。攸:同“所”。 ⑧濯(zhuó)濯:肥肥胖胖的样子。 ⑨鹤鹤:羽翼洁白的样子。 ⑩於(wū):赞叹词。(rèn):满。 11《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商汤王讨伐夏桀时宣 读的誓词。 12时日害丧:什么时候这太阳才能毁灭呢?时:这。日:太阳。 害:何,何时。丧:毁灭。 13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观察着鸿雁麋鹿 等飞禽走兽,说:“贤人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贤人才会以此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拥有这 些东西,也不会收获快乐。《诗经》中曾经说过:‘开始规划准 备建造灵台,要认真建设,巧妙地去安排。天下的百姓都来帮 忙,那么几天就建完了。建造灵台这件事本就不需要着急,百 姓会像儿子孝顺父母那样自动自发地过来帮忙。国王在灵园 中游玩,母鹿潜伏在深草丛中。母鹿体形肥大,毛色光亮,白鸟 的羽毛洁白干净。国王游览到灵沼时,满池塘的鱼儿都欢腾跳 跃。’虽然周文王经常动用百姓的劳力来搭建高台深池,但是 老百姓自身是非常高兴的,并将那个台叫作‘灵台’,将那个池 叫作‘灵沼’,将里面圈养的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作为乐趣。 古代的时候,君王常与民同乐,所以能够真正快乐。相反,《汤 誓》说:‘你这太阳啊,什么时候才会灭亡啊?我愿意与你一起 毁灭!’老百姓恨不得和你一起同归于尽,即便你拥有高城深 池、珍禽异兽,岂能独享快乐?” 【解析】 这段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颇为有趣。梁惠王先以一种略带 奚落的口吻问孟子:“不言名利的贤人也会以欣赏蓄养珍禽鸟兽 为乐吗?”孟子故意装糊涂,反而亮出自己的主题:“贤者而后乐 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然后提出君王应该“与民同乐”的思 想主张。 孟子想要阐述的思想是:仁义的君王会与民同乐,这样才能 享受真正的快乐。残暴的君王穷奢极欲,不管百姓死活,结果自己 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 孟子在这里提出的思想恰恰是仁政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三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 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②;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③;南辱于楚④。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⑤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⑥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 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⑦,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 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 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 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称为三晋,因此,梁(魏)惠 王才会称魏国为晋国。 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国与齐国在马陵交 战,魏国大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开始衰落,屡次败于秦 国,zui后不得不献出河西之地以及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④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国在襄陵与楚国交战,战败,失 去八邑。 ⑤比:替,为。壹:全,都。洒:洗刷。即为亡者报仇雪恨的意思。 ⑥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⑦易耨:及时除去杂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译文】 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是没有比它更强大的国 家,这一点是先生了解的。(可是)到了我手里,东面败给了齐 国,我的长子(在战争中)被俘;西边又献给了秦国七百里地 方;南边为楚国所辱,打了败仗。为此我感到十分耻辱,一心想 要为亡者报仇雪恨,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即便)是只有百里的小国也可以夺取天 下。如果大王能够对百姓施以仁政,少动用刑罚,减少赋税, (提倡)深耕细作,勤除田里的杂草,让年轻力壮的人可以在 耕种的空闲时间来学习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了解忠诚守信的 道理,在家中用这些道理侍奉父母兄弟,在外用这些道理来尊 敬老者,(如此一来)便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去打赢那些拥有 尖兵利器的秦楚两国军队了。 “他们(秦、楚)妨碍百姓适时生产,让百姓不能耕作,更 无法侍奉父母。父母挨饿受冻,兄弟妻儿到处逃亡。他们让自 己的百姓陷入痛苦之中,(倘若)大王去讨伐他们,谁又能与大 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请大王 不要怀疑这个道理。” 【解析】 孟子认为,在战国当时的局势下,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夺得民 心,赢天下。这里的“仁政”是孟子提出的在当时比较新的治国之 道。相较于孔子的“礼乐”来说,孟子所言更为完整,但是因为没 |
可以的,就是小了点
评分挺好
评分国学经典不可不读!
评分不错
评分还好哦很不错划算
评分凑单买的,价格实惠。
评分好
评分还好哦很不错划算
评分不错的一套书,价格不贵,质量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