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函E20053 8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严寒和寒冷地区气候子区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根据建筑节能的需要,确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新的节能目标;采用度日数作为气候子区的分区指标,确定了建筑围护结构规定性指标的限值要求,并注意与原有标准的衔接;提出了针对不同保温构造的热桥影响的新评价指标,明确了使用适应供热体制改革需求的供热节能措施;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严寒和寒冷地区气候子区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
4 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
5.3 采暖系统
5.4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附录A 主要城市的气候区属、气象参数、耗热量指标
附录8 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桥线传热系数计算
附录C 地面传热系数计算
附录D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附录E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e和封闭阳台温差修正系数ζ
附录F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附录G 采暖管道最小保温层厚度(δmin)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精彩书摘
3.0.1 将严寒和寒冷地区进一步细分成5个子区,目的是使得依此而提出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更合理一些。我国地域辽阔,一个气候区的面积就可能相当于欧洲几个国家,区内的冷暖程度相差也比较大,客观上有必要进一步细分。
衡量一个地方的寒冷的程度可以用不同的指标。从人的主观感觉出发,一年中最冷月的平均温度比较直接地反映了当地的寒冷的程度,以前的几本相关标准用的基本上都是温度指标。但是本标准的着眼点在于控制采暖的能耗,而采暖的需求除了温度的高低这个因素外,还与低温持续的时间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说,甲地最冷月平均温度比乙地低,但乙地冷的时间比甲地长,这样两地采暖需求的热量可能相同。划分气候分区的最主要目的是针对各个分区提出不同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由于上述甲乙两地采暖需求的热量相同,将两地划入一个分区比较合理。采暖度日数指标包含了冷的程度和持续冷的时间长度两个因素,用它作为分区指标可能更反映采暖需求的大小。对上述甲乙两地的情况,如用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作为分区指标容易将两地分人不同的分区,而用采暖度日数作为分区指标则更可能分人同一个分区。因此,本标准用采暖度日数(HDD18)结合空调度日数(CCD26)作为气候分区的指标更为科学。
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国家的建筑节能规范都是依据采暖度日数作为分区指标的。
前言/序言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严寒和寒冷地区气候子区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根据建筑节能的需要,确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新的节能目标;采用度日数作为气候子区的分区指标,确定了建筑围护结构规定性指标的限值要求,并注意与原有标准的衔接;提出了针对不同保温构造的热桥影响的新评价指标,明确了使用适应供热体制改革需求的供热节能措施;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997-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光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