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諸病源候論》是由隋代太醫博士巢元方領銜,率當時名醫集體編撰,成書於公元610年(大業六年)。全書共五十捲,六十七門,一韆七百三十九候,內容涉及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病癥,論述各種疾病的病因、病理與癥候。部分癥候並附有養生、導引等防治方法。該書條目清楚,內容豐富,是中國曆史上最早,內容最係統、最全麵的病因、病理、癥候學專著,有極其重要的科學史料價值和指導臨床的實用價值。
《諸病源候論》的文辭相當繁雜,有些通俗易懂,有些又很深奧。為瞭方便讀者對該書的閱讀理解,《諸病源候論譯注》對該書原著進行瞭文白對照譯注。
目錄
前言
凡例
序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一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五
諸病源候論 捲之六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七
諸病源候論 捲之八
諸病源候論 捲之九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一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二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三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四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五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六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七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八
諸病源候論 捲之十九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一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二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三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四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五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六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七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八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二十九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一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二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三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四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五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六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七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八
諸病源候論 捲之三十九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一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二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三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四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五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六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七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八
諸病源候論 捲之四十九
諸病源候論 捲之五十
主要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常為牙痛所苦,手足煩熱疼痛,連站立也感到睏難,整天不想動。第五是肌極,病人肌肉消瘦,色澤枯萎憔悴,能食但卻不長肉。第六是精極,病人言語不能接續,上氣不接下氣,體內正氣非常虛弱,五髒精氣不足,毛發脫落,情緒悲傷,記憶力減退,容易忘事。
七傷,一是指陰寒,即前陰部寒冷。二是指陰萎,即陰莖不能勃起。三是指裏急,即小腹拘急。四是指精連連,即經常遺精,滑精。五是指精少,陰下濕,指精液不足,陰囊部潮濕。六是指精清,指精液稀薄清冷。七是指小便苦數,臨事不卒,即腎虛尿頻,房事齣現陽萎或早泄。七傷除上述外,還有按照髒腑身形所傷而分類的。如:第一是大飽傷脾,脾傷則經常噯氣,身體疲倦,總想睡覺,麵色萎黃。二是大怒氣逆傷肝,。肝傷則血少,血少則目無所養,兩眼昏暗,視物不清。三是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則精氣虛少,腰背酸痛,四肢厥冷,腰以下更冷。四是受寒飲冷傷肺,肺傷則見呼吸氣短,咳嗽和鼻塞不通等癥。五是憂愁思慮傷心,心傷則神誌不寜,常見易驚、喜忘、善怒等癥。六是風雨寒暑傷形,形體受傷則毛發肌膚缺乏營養,枯乾失於潤澤。七是大恐懼不節傷誌,誌傷則精神恍惚,情緒憂鬱。
診察患者脈象,若男子外形雖如常人,但其脈大而無力,便是虛勞的脈象。
前言/序言
近現代科學以洶湧澎湃之勢席捲全球,幾乎衝決瞭一切與之不相容的傳統文化和科學堤壩,而在世界東方,卻仍然屹立著一個人類科學史上的奇跡——中國中醫藥學。它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藏豐富的傳統,經數韆年的不斷充實發展,形成瞭獨具特色、有完整理論體係、豐富臨證經驗、精湛實用技術並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
我國中醫藥學屬於世界首創,曆史上長期居於領先地位。但是近百年間,中醫的命運卻如同和氏之璧,屢遭摒棄,陷於睏惑,幾乎成為一個喪魂落魄的軀殼。今天,在“中醫不能丟”的呼喚下,在“中西醫並重"的方針指引下,已到瞭剖璞得玉之時。我們有責任讓全中國、全世界都知道,中醫藥學不僅有曆韆年而不衰的活力,而且還蘊涵著將主宰未來醫學的超前內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醫藥學再一次經受住瞭嚴峻的考驗,再一次挺直腰身,雄視全球。
值得關注的是,被稱為後現代科學的控製論、係統論、信息論、模糊論、混沌論等,是在對現代科學否定基礎上的飛躍,而這一飛躍,恰恰與中醫藥學的理論邂逅相遇,二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當這些後現代科學理論大有取代現代科學之時,中醫藥學實際上已在兩韆多年前就剖析瞭這些問題,把它們發展到瞭在實際中可以自如運用的水平。其以綜閤演繹為主的哲學方法,把研究復雜、整體、聯係、恒動的生命大係統的生命科學開掘到瞭一個很深的層次。我們的古人對此早有預言,他們稱中醫藥學“高大如天地,光明似日月,億萬韆年後,其德永不竭”。如果我們能在已學到的現代科學的理念外,換一個角度,更新一套思維方法,則將有一個新的天地展現在眼前。善言古者,必驗於今。中醫藥學所包含的許多超前的理念,使當前許多學科的研究,取得瞭齣人意想的成果,可以斷言,由於後現代科學的興起,中醫藥學必定會更加顯現齣其輝煌的內核。
諸病源候論譯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