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愛本來可以不這樣痛苦?意象對話心理谘詢劄記》由9個案例組成,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所遇到的心理問題都是極具代錶性的。讀者也許會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這《愛本來可以不這樣痛苦?意象對話心理谘詢劄記》中的人的經曆,可以說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尋求愛。既包括親情之愛、異性或者同性之性愛,也包括友人之愛,還有其他任何種類的愛。但是由於種種錯誤,他們在尋愛之路上得到的未必是愛。有的人,經過心理谘詢終於覺悟;有的人,即使經過心理谘詢也依舊茫然——這些,不禁讓人為之深深嘆息。
內容簡介
人本來可以更幸福的,但我們卻常深陷於痛苦。這是惋惜,也是警告。
這《愛本來可以不這樣痛苦:意象對話心理谘詢劄記》裏,作者結閤意象對話心理谘詢技術,在充滿懸疑色彩的情節描述中,對都市人中常見的情感心理問題進行瞭深入剖析,讀者可以感同身受:青春期令人不安的性萌動,不被父母重視和愛護的無助與怨恨,門第懸殊的婚姻中的忠誠與背叛,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和孤獨感,被所謂的愛強行禁錮於囚籠中的痛苦與掙紮……
對於每個在水泥森林裏摸爬滾打、擁有這樣或那樣隱秘的煩惱或痛苦的人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心理谘詢案例集,更是一本告訴我們如何在不圓滿的愛中追求圓滿的幸福的啓示錄。
《愛本來可以不這樣痛苦:意象對話心理谘詢劄記》的兩位作者硃建軍和曹昱,都是有著多年心理谘詢與治療經驗的心理學者。硃建軍先生更是意象對話技術的創始人,在心理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作者簡介
硃建軍,教授、博士、碩導,心理谘詢與治療督導師,於文史哲藝術多有涉獵,博采眾長而自成一傢。擅長催眠、精神分析、傢庭療法等多種心理谘詢治療技術,並創立意象對話心理療法。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心理係,曾就職於中國政法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創建北京林業大學心理係並擔任第一任係主任等職務。
主要著作有:《意象對話心理治療》、《我是誰:心理谘詢與意象對話技術》、《心靈的年輪:中國文化的心理分析與救贖》、《中國的人心與文化》等10餘部,另有閤著10餘部。
曾在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等媒體作為特邀心理專傢,參加過《心理訪談》、《曆程》、《實話實說》等數百次電視節目,曾在各種雜誌發錶過數百萬字的科普文章。
目錄
春夢痕
給讀者的信
第一編 我們本來可以更幸福
青澀的愛:少年的煩惱
囚禁的愛:麵具公主
掙紮的愛:不忠的愛人
第二編 這些,與遺憾有關
寫在前麵
愛的泡影:嫉妒,你為什麼如影隨形
愛的錯位:過客
愛的償還:命中注定要單飛
愛的辜負:懼怕黑夜的女孩
愛的懸疑:生命的迷局
愛的陷阱:如夢人生,噩夢人生
精彩書摘
青澀的愛:少年的煩惱
青春,就是青澀的春情——在一次心理劇錶演後,作為評委的我說瞭這樣的話,大傢笑瞭,覺得這樣說很幽默,不過在我卻並不是幽默,而是一種感嘆。
青春常常是被歌頌的,歌頌青春的活力,歌頌青春的熱情,歌頌青春的美好。而這些歌頌青春者自己往往到瞭青春將逝,甚至青春已逝的年齡。因此,這些歌頌背後的潛颱詞,往往是對青春的懷念:“我過去也曾經那麼有活力、有熱情,那時多麼美好,而這些活力、熱情現在已經不在,青春小鳥從此一去不復返瞭。”而青春正在的時候,未必總是感覺這樣好,那時候也會有很多的苦澀。
青春期的活力、熱情和美好,從科學角度來看,和性激素的分泌有很大關係。正是性的力量,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活力充沛,使他們的胸中激蕩著熱烈的情感,使他們變得格外美麗;正是性的力量,使綠草和綠樹上開滿瞭五彩繽紛的花朵;正是性的力量,使熱帶魚變得絢麗斑斕;正是性的力量,讓孔雀開屏;正是性的力量,讓發情期的公牛格外強壯。性愛之神的畫筆掃過,整個世界從沉睡中蘇醒,萬物欣欣嚮榮。即便是我們認為非常保守的儒傢,也高度贊美性愛的力量,指齣萬物之道是“造端於夫婦”,也就是男女之間的性愛,而最終能夠充塞於天地——陰陽交閤是宇宙之至理。
但是,越是偉大的自然力,越是危險的源頭,在一個人還不能掌握這個力量的青春期尤其如此。而那些初次麵對這個自然力的青少年,也就會麵I臨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讓已經安然渡過瞭青春險灘的我們,生齣瞭許許多多的感嘆。
一
王樹,這當然不是他的真實名字,一個20歲的男孩子,大學二年級的學生,來心理谘詢中心作谘詢。在登記錶上,他說自己要谘詢的原因是有“視力心理病態”。
我問他,什麼是他的視力心理病態。
王樹低著頭,仿佛被審訊的罪人,囁嚅著說齣瞭他的睏擾。他說,他的視力齣現的心理病態主要是視綫不受自己控製,眼睛會自己亂看。
老牌心理學傢一聽,就已經猜到八九不離十,不過不能一下子點穿,如果那樣,王樹必定會被嚇壞瞭——你想想,一般人對心理學傢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害怕,覺得這些受過特殊教育的人物也許會看齣他們內心的秘密,何況是本來就有心理問題的人,更何況是本來心理問題就怕被人發現的人。
“視綫不受控製,這一定會很難受。”我用中性的語言跟隨著他的話。
“是啊,我想盡瞭辦法,也不能控製,我現在非常苦惱。”
“能告訴我,都有什麼麻煩嗎?”
“我沒有辦法去上課。”
“哦?”
“最近查課比較頻繁,點名的時候,同宿捨的人有時會替我答應。因為我總是不去,所以老師格外注意我,他們替我答應就越來越難。
“一開始是有一次,一個同學剛剛替我答應完,剛好隨後就點到他的名字。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隨即又答應瞭一聲。老師就問他:“你到底叫什麼?王樹還是李綱?’他就招瞭。這以後,老師就盯上我瞭。
“其實我並不想逃課,我從小都是挺守紀律的,但我實在是沒有辦法。我要去上課,事情就會更糟。”
繞瞭幾個圈子後,他終於開始說正題瞭。
“眼睛自己亂看,都是看最不應該看的地方。”
“我知道,如果看的是該看的地方,你也不需要作心理谘詢瞭。沒有關係,在心理谘詢中,我經常會遇到看不該看的地方的來訪者,比如有的人會專門看異性的敏感地帶,比如男的看女人的胸或者臀部。”
“對啊,我就是這種人!”他有一點釋然瞭,聽到自己不是唯一這樣做的人,他有些安心,“我就是沒有辦法,總是看女性的胸和那個地方。以前我上課的時候,會突然發現自己正在看女老師的那裏,我罵自己太下流瞭,強迫自己隻能看肩膀以上的部位,但是,稍不注意,就又看下麵瞭。我管不住……”
“而且,逐漸就不僅僅是看她一個人瞭。我會看所有的女人,從老師到女生,而且還不僅是看,我還會忍不住去想。”
“想性的事情嗎?不要緊張,你現在是在谘詢室,什麼都可以說齣來。”
“對,想得都非常的骯髒。這都是我的過錯……我看過A片,而且是很變態的那種,我會幻想和那些女人在做那樣的事情。”
“你知道嗎?其他許多男人都會這樣做。”我告訴他。
“但是我不同,我的眼光特彆淫蕩,所有的人都能看齣來。”不齣我所料,他果然是這樣迴答的。
“更何況,我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一開始是看女人,後來會看男人的下身,我不是同性戀,但大傢都會覺得我是,因為我的眼神總是那麼淫褻,而且總是那麼邪惡。大傢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我為瞭避免麻煩,隻好盡量少齣門,少見人,現在我基本上已經不齣宿捨瞭。
“我非常痛苦,我的生活完全被這個事情毀瞭。我不能去學習,也沒有辦法和彆人一樣,高高興興地去玩,誰看我都像看一個怪物一樣,我怎麼齣去社交?我現在就像是巴黎聖母院中的那個醜八怪卡西莫多,隻能藏起來生活。還好,同宿捨的同學並不嫌棄我,也願意幫我去打飯什麼的。否則,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瞭——我這是什麼心理疾病啊?”
……
前言/序言
做心理谘詢師已經二十多年瞭。
有一天給學生上課,講女性心理學,講女性的一些內心體驗。某小女生不服氣,說:“老師,你又不是女的,你怎麼知道女性的心理呢?”
我迴答:“誰說我不是女的?”
學生們錯愕:“難道硃老師就是傳說中的‘木蘭’?”
“我是男人,也是女人,我是年輕人,也是老人,我是好人,也是壞人,我是癡情的情人,也是吝嗇的財迷……”我說。
“因為我活過許多世,當過許多人。每次隻要我認真地作心理谘詢,和我的來訪者一起體會他們所經曆的事情,為他們的悲喜而悲喜,共享他們的感受,在那個時刻,我就是他。我給女性作心理谘詢時,我就是女性;給老人作心理谘詢時,我就是老人。他們替我活瞭一世又一世,他們活前麵的,我和他們一起補後麵的。所以,我是所有的這些人。”
曆經多少滄桑。
漢唐陽光的尚總對我說:“你可以把心理谘詢的故事寫一寫。”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太應該寫瞭,那些人所經曆的磨難故事,不應當全部湮滅;那些人用多年的生命所探索的人生真諦,也應該給彆人啓發;更何況我用意象對話心理谘詢方法和來訪者一起經曆的那些驚心動魄的事情,也應該寫下來留給彆人。”
但是,我隨即想到一個問題。心理谘詢師要遵守保密原則,來訪者的事情涉及很多隱私,大多是不能說給彆人的。由於不能寫得太多,故事將會很難寫作。
當然,按照心理谘詢界的倫理規範,隻要我不公開來訪者的姓名、工作單位、住址,等等,就能做到不違反保密原則。即使根據我所寫的內容中的綫索在網上“人肉”搜索,也無法獲知這個來訪者的身份。而我的來訪者自己看到瞭這本書,心照不宣地知道我是在寫他,那是不要緊的。
不過,我擔心,即使我隱藏瞭那些信息,我的來訪者看到他的故事被原原本本地寫齣來,也會有泄密的擔心,或者,會感到不舒服——就算我在照片上打上馬賽剋,你或許也不願意我把你的裸體照公開吧。如果對方同意瞭,那是可以的,就像畫傢展齣裸體畫,模特兒並不會因此而感到不愉快。隻是,我的來訪者並不是“心靈模特兒”,而且事過境遷,我甚至都找不到他們的聯係方式,更沒有辦法徵求他們的同意瞭。
怎麼辦呢?
最後我決定,隻好寫成虛構的故事。
把幾個人不同的事情,綜閤起來寫成一個故事。
但當我寫起來之後,發現這也很不容易。
每個人的事情都有其各自的脈絡,有各自的前因後果,這些因果環環相扣,動瞭其中一個,後麵的事情就都說不通瞭。更何況,心理故事中,不僅意識層麵發生的事情有因果,潛意識中還有因果,其錯綜復雜的程度何止加倍。讓我把這個故事打散,並重構一個所有因果鏈條絲毫不亂的故事,除非我是瀋從文。無奈之下,在故事中,這些環環相扣的部分隻好放棄,或者用概要性的語言敘述。
更不可思議的是,許多很重要的細節,我知道,是非常生動的細節——我忘瞭。
我怎麼可能忘瞭呢?那是些多麼奇異的、驚險的、感人的事情啊!我當時認為這輩子都忘不瞭的,怎麼現在居然忘瞭?
事如春夢瞭無痕。
至此我纔相信,即使是那些生死與共的人和他們的事情,轉世之後,也可以在心中瞭無痕跡。
好在,仔細迴想,這些故事還不是完全瞭無痕跡,而似雪泥鴻爪,稍稍還能留存一星半點。我還可以用這些零星的記憶痕跡,復製一個大緻不差的故事。
本書的另一個作者比我的記憶力要好一點,所寫的東西真實內容更多一些。為此,她也徵求瞭一些來訪者的同意。但是我相信,和她全部的谘詢經曆相比,她所能寫下來的,同樣也不過是雪泥上的一鱗半爪,也一樣隻不過是些許的春夢之痕。
那麼,我們寫這些故事對讀者有什麼用處呢?
我想是有的。
有人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我覺得雖然這樣說有些絕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道理的。每個人的人生固然各自不同,但有些東西還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彆人的經驗,對我們多多少少會有一定的啓發作用。彆人走過的彎路告訴瞭我們,我們也是有可能少走一點點的。因此,這些故事對讀者也許會有一點人生啓示的意義。
就算不考慮這種功利的用處,我們看彆人的人生,也可以感同身受,獲得對彆人的些許理解。這樣的經驗,多多少少能夠破解一點人生而有之的孤獨,這也是人所能有的一種非功利的愉悅體驗吧。
本書的寫法,是把谘詢故事和一些心理學知識,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寫齣來。總體上是寫一個谘詢故事。故事中所寫的具體內容包括四部分:描述部分描述谘詢的場景,如同小說一樣使用敘事手法;點評部分是對這個谘詢的點評,寫對這個案例中來訪者情況的心理分析,對心理谘詢中的互動的心理分析等;講解部分是插入有關的心理知識的講解;展開部分是引齣的其他內容,不限於此案例,但是與其相關。本案例的來訪者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會在描述部分說齣來,並且在點評中說明,為什麼他能解決心理問題。在講解和展開部分,會講解一點相關的心理谘詢乾預技術和自助方法。這樣,讀者也許能從中有所啓發。
舉一段作為例子: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走在大街上,看走過的人都衣冠楚楚,西裝啊、領帶啊、職業套裝、皮鞋、高跟鞋什麼的,手裏夾著公文包,也許有些人穿得隨意一點,夾剋衫、毛衣什麼的,錶情都很……嗯,正常,如果他們和你說話,也都很正常。可是,你不知道,也許他們中很多,你想象不到的,很多人並不正常。他們隻是錶現得像正常人,因為他們不能暴露自己不正常,所以,他們說正常的話,像正常人一樣說話,而實際上他們內心……我不是說他們不正常,也許他們真的不正常,你知道嗎?如果你能夠知道他們正在想什麼,哎呀,就在這衣冠楚楚的外錶下,如果你知道他們每時每刻的想法,你會覺得他們太不正常瞭……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你覺得很多人都有些不正常的想法,隻是他們沒錶現齣來,是吧。你對此感到有些驚訝,’復嗎?”
“也不是說,他們不正常,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正常,也許正常的樣子就是這樣不正常的,我說不清楚,也許是我不正常。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不正常?你知道,我經常會有這樣的一些怪想法,就在腦子裏,不想都不行。這是不是強迫思維,據說強迫癥很難治的,我應該怎麼治?”
這裏是心理谘詢中心。
安靜的小屋,掛著窗簾,一縷陽光從窗簾的縫隙照進來,細小的灰塵在陽光中起舞,屋子的其他部分沉入陰影之中。
心理谘詢師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雙手搭在一起放在腿上,若有所思地望著斜對麵的來訪者。
來訪者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整齊的西裝,頭發梳理得也很整齊,不安地坐在他那本應很舒適的躺椅上,正急切地說著話。他的皮膚顯得很白淨,但是眉頭緊鎖,嘴也綳得很緊。每說完一段話,他都會停下硃,接著,用焦急的錶情催促心理谘詢師迴答自己的問題。(描述)
這個來訪者自稱是一個強迫癥患者,通過朋友介紹來這傢心理谘詢中心作谘詢。不過,他是不是患有強迫癥,心理谘詢師還沒有確定。這是他第一次來谘詢,心理谘詢師還沒有作齣初步的診斷,正試圖通過多聽多看,初步瞭解這個來訪者以及他心理上齣現的問題。(點評)
外行對心理谘詢有些錯誤的印象。比如,有些人以為心理谘詢類似其他的谘詢,就像我們到機場火車站的“谘詢颱’’去谘詢。就是“我”有什麼問題,“我”就詢問,而心理谘詢師如同谘詢颱的那些谘詢員一樣迴答提齣的問題。“我”不知道某些心理知識,而心理谘詢師知道,因此,“我”問心理谘詢師就如同查一本活的字典一樣,查齣“我”需要的知識。這個來訪者也是這樣,他試圖詢問心理谘詢師自己是不是患有強迫癥,強迫癥怎麼治療,希望心理谘詢師能馬上給齣答案。
這也不奇怪,因為心理谘詢在中國的發展曆史還很短暫。很少有人親身經曆過心理谘詢,所以不知道心理谘詢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心理谘詢並不像外行想象的那麼簡單,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心理谘詢師能做的並不隻是迴答問題,傳授知識,更多的是要通過來訪者的種種錶現,他說話的內容和行為舉止、他的外錶和他的反應,全麵發現和診斷、評估來訪者的心理狀況,然後確定如何影響和改變來訪者,使他們的心理更健康。
心理谘詢師每說一句話,不僅要考慮說的是否正確,更需要根據來訪者的具體性格、思維方式、現有心理狀態等等分析,確定所說的話對來訪者會有什麼影響。來訪者能否接受,現在是不是到瞭這樣說的時機,這樣說應該用什麼語氣,以上這些,心理谘詢師都必須考慮到——而這些考慮必須在短短的一瞬間完成,所以心理谘詢師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講解)
來訪者說瞭一大堆正常不正常的想法,問心理谘詢師是否明白自己的意思。心理谘詢師不能僅僅明白瞭其錶麵說的意思,還必須瞭解更多。來訪者剛剛進門,心理谘詢師就注意到他的外錶,發現這個來訪者外錶很整潔;注意到他的情緒,發現他顯得焦躁不安。這些意味著什麼?心理谘詢師還不知道。於是,他還要聽聽來訪者說什麼,聽到的是來訪者一係列的感想,話很亂,但是錶麵的意思很清楚,主題就是衣冠楚楚的外錶,以及內心中也許並不正常的思想。而這對來訪者又意味著什麼?他自己的外錶也很整潔,是不是他覺得自己內心也有不正常的思想?很有可能,但是,在瞭解更多的信息前,心理谘詢師不打算太快作齣結論。作谘詢久瞭,見多瞭種種奇特的人、奇特的事情,他懂得瞭一點,就是不能輕易下結論。
外錶很正常,而內心有很不正常的想法,或者過著很不平常的生活,有很不尋常的人生經曆——這樣的事情心理谘詢師比來訪者見到的多得多。也許這些人隻有在心理谘詢師這裏,纔會吐露那些誰都不知道的秘密。心理谘詢師不禁很想附和來訪者的觀點,但是他沒有,因為這樣做也許不閤適——來訪者的感慨固然和心理谘詢師的感慨相似,但畢竟是不同的。因此,心理谘詢師僅僅作瞭個簡單的迴應。而來訪者隨即提齣瞭問題,心理谘詢師該怎麼迴答呢?(點評)
心理谘詢師想到瞭另外一名谘詢師說過的事情,也是有個來訪者提問。那個心理谘詢師老老實實地把問題的答案告訴瞭來訪者。來訪者卻反駁說,他不同意這個答案。解釋和爭論瞭很久後,那名沒有經驗的心理谘詢師想不通,問來訪者:“如果你這樣清楚地知道答案是什麼不是什麼,為什麼還要問我?”來訪者也很爽快地迴答說:“為瞭讓你證明我的答案是正確的。”(展開)
於是,心理谘詢師隻是說:“看來你有些懷疑自己不正常,懷疑自己有強迫思維。是哪些情況,讓你産生瞭這些懷疑呢?”
本書的兩個作者:我是心理學教授,也是心理督導師,本書案例中所主要使用的意象對話技術的創始人;另一位作者是心理谘詢師,也是意象對話流派的成員,是一位很有愛心的女性。我們是戀人。
如果你也是心理谘詢師,如果你也是那種喜歡感同身受地理解來訪者的心理谘詢師,你必將會對人有一種或深或淺的諒解。人生多歧路,而短短的幾十年,很多人可能是一失足成韆古恨。雖然我們會看到,他們的痛苦很多都是由他們自己的錯誤所造成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感到惋惜——人本來可以更幸福,但是我們常深陷於痛苦。而這些,讓我們在力所能及的時候,願意幫助彆人;在力所不及的時候,至少也願意懂得彆人。
這本書中的人的經曆,可以說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尋求愛。既包括親情之愛、異性或者同性之性愛,也包括友人之愛還有其他任何種類的愛。但是由於種種錯誤,他們在尋愛之路上得到的未必是愛。有的人,經過心理谘詢終於覺悟;有的人,即使經過心理谘詢也依舊茫然——這些,不禁讓人為之深深嘆息。
我不知讀者諸君在看完這本書後,將會有何感想?
愛本來可以不這樣痛苦:意象對話心理谘詢劄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