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经典图文,迄今中文引进最简洁的纳博科夫传。“非道德”小说《洛丽塔》的伟大创造者,奇特的身世历程,孤独的精神流亡,纯粹的贵族生涯,《蝴蝶与洛丽塔:纳博科夫传》告诉你一个“全面”的纳博科夫。
内容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裔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其代表作有《洛丽塔》、《微暗的火》等,1973年因其终身成就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金奖。鳞翅昆虫学家,国际象棋、网球和拳击高手,精通并熟练运用俄、法、英三门语言,纳博科夫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
精彩书评
他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讲学期间,曾以一种昆虫学方面的精确细节,为大学生们仔细分析了安娜? 卡列尼娜的火车旅行,还有普希金一首诗歌中微妙的头韵。其间,他还投入到一种充满恶意的“屠杀”游戏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了他的抨击对象(“一个废话连篇的记者,一个巴黎大林荫道娱乐场所的喜剧演员”),但是,他同时既没有放过屠格涅夫(太过注意“他句子中的裤线”),也没有放过《战争与和平》(“一部引人发笑的历史小说”)的作者,尽管托尔斯泰还是他最偏爱的作家(与果戈理并列)。……他断然的评价和尖锐的分析内藏着刻薄和恶毒,是读者们理解他的作品的一把钥匙,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文学“游戏”和对失去的天堂的参照,对这位伟大的世界主义者来说,那才是他的精神家园。
——法国《理想藏书》对纳博科夫的评价
目录
导言
纳博科夫之家
一出四幕和三十卷的悲剧
成为他者,保持自我
蒙特勒主教
纳博科夫的礼拜天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纳博科夫之家
在题献给果戈理的书中,纳博科夫赞扬他为自己的人物选择了这样的名字,类似“那些在刚演变为姓氏时完全偶然得来的绰号”。“所有的演变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演出。”纳博科夫补充说。我从中看出了他使之光耀的这个姓氏的偶然性。因为“博科”是侧面的意思,“纳博科”就是在侧面,“纳博科夫”是侧面的属格。他这个人不在中央,不在前面,而只待在侧面,他依靠这个位置,或者把握这个位置,从而为他的人生增色,使他可以很好地代表这个位置。
我们或许会后悔这样的强调。然而,作者的命运配得上我们可以从姓氏中找到的这个称谓,作为人,作为作家,他既具有代表性,又让人很吃惊。他照亮了事实的另一面,或者说被掩盖的那一面。人?地地道道的俄国人,但并不是由常规和原型所选择的那个俄罗斯;明日黄花般的贵族,却是自由、高雅、世界主义的、民主的、宣称属于“大俄罗斯无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继承人和捍卫者,没落的流亡贵族,没有经济来源的流亡者。从这一点来说,也是这个世纪具有象征性的牺牲品——却有着一种神气,一种热情,一种高傲,将受刑者变为了英雄,将酷刑变为了恩惠:
不管在哪一个移民目的地国家,跟我们周围比起来,流亡者聚居区实际上是一个有着更深文化和更自由思想的地方。
作家?首先是诗人,但他更关心准确的观察和数理的关系,而不是浪漫或者感情;诗人,因此他赋予了语言加卓越的位置,让作品依赖于音韵和节奏,以及构成作品的文字的深意,但是在合适的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换了语言,离开了他崇拜有加的俄语,成为了一位英一美作家;“几何”般的心智,他在现实的基础上寻找着形式,而不是内容,他留心命运,以及和谐或对称的具有启示性的品德那梦境一般的或非理性的价值,他特别强调比例和关系,而不是构成的元素和成分,然而他是自由创造的冠军,自由的和创造性的驰骋超过了现实,并且揭示了现实的意义;世俗的思想家,他受到各种理性游戏的吸引。
……
前言/序言
蝴蝶与洛丽塔纳博科夫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评分
☆☆☆☆☆
经典图文,迄今中文引进最简洁的纳博科夫传。“非道德”小说《洛丽塔》的伟大创造者,奇特的身世历程,孤独的精神流亡,纯粹的贵族生涯,《蝴蝶与洛丽塔——纳博科夫传》告诉你一个“全面”的纳博科夫。
评分
☆☆☆☆☆
经典图文,迄今中文引进最简洁的纳博科夫传。“非道德”小说《洛丽塔》的伟大创造者,奇特的身世历程,孤独的精神流亡,纯粹的贵族生涯,《蝴蝶与洛丽塔——纳博科夫传》告诉你一个“全面”的纳博科夫。
评分
☆☆☆☆☆
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以前教你织传统的布,出一本书可能要180张图片,告诉你那个针要怎么弄,你还看不太懂,而现在,连录影带都典藏,你打出来就可以看到了。这些不但不用钱,而且学术知识公共化。
评分
☆☆☆☆☆
鳞翅昆虫学家,国际象棋、网球和拳击高手,精通并熟练运用俄、法、英三门语言,纳博科夫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
评分
☆☆☆☆☆
我们这一代的情况跟他们又不一样,“自由民主”已经相当成熟了,好像已经是一个不正自名的东西。而且,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是受西方的影响,已经慢慢形成了专门的学者。但是,我个人认为,适度对社会问题关心还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最近这些年,我觉得台湾因为受学术评价标准影响太大,人跟社会抽离开来。抽离开来,对学术发展有好处,很纯,很严谨,可是也应该对社会有所关心。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胡适、傅斯年这一代虽然没有参加过晚清最后的科举,但他们是旧的“仕”到知识分子过渡期产生的人。他们不是以道自认,他们还要以天下自认。他们对于现实的参与很多,虽然严格说起来,他们也没有做过政府的官。胡适先生从他的日记和书信可以看出来,蒋介石其实到后期,一直很想用各种位置把他拉出来。但是傅斯年他们一直都在阻挡,认为应该坚决地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