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八面风还在卖,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就阅读感受而言,是一本让你为了它而让自己多谢闲暇时间的书,忘记功利,忘记目的,只记得读书的乐趣
评分假定各个文明特别是主要的大文明之间,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共同的本质意义上的自然知识形态,各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与自然界打交道的方式,并形成各自特有的自然知识形态。要是写起通史来,前者可以称为“百川纳海”型,后者则可以称为“百花争妍”型。科学史将主要是西方的历史。这是西方大多数科学史家采用的定义,因此他们编写的科学史基本上是西方科学史。只是由于对西方科学文明的产生和传承有过贡献,少数非西方的文明也可以纳入其中,比如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可能对希腊科学的产生有过贡献,阿拉伯人在公元8-11世纪在希腊科学的传承方面有过贡献,所以通常也被提及。过去我们多认为这是“西方中心论”的偏见在作怪,其实主要是科学的定义在“作怪”。再说大多数科学史家采纳这个定义也是有道理的,毕竟,科学首先是作为“西学”而成为“显学”的。
评分科学史和书籍史相辅相成,在这些活跃领域的交叉区,近来出现了很多新颖的研究成果。这本文笔平易、插图精美的著作,首次系统而全面地集纳了这方面的著述。由一批国际知名的学者所精心撰写的20章,涵盖了从法兰克王国卡洛林王朝的学识复兴到19世纪中期科学奠定其地位这一段时期。这些学者考证了书籍的作者、制作、发行等方面,以及学科手稿、书籍少杂志等情况。导言考证了科学史与书籍史许多有益的互动。两篇后记,在研究了科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当今电子时代科学交流的困境之后,强调广泛探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评分欢这本书—值得一读,推荐购买,另外京东的服务及配送也不错的。头天买,第二天就送到了。
评分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科学史和书籍史著作,它探讨科学与书籍在历史上是如何相互渗透、彼此促进的。本书适合很多背景的读者阅读,比如对科学史、书籍史、印刷史、出版史以及对一般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在书籍史的立场上探讨科学的视觉表象和文字表象。适合于对书籍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大多数的文章不需要太强的知识背景都可以读懂,但这不损这本书的学术性。做为学习科学传播的同学,读完很受启发。
评分其中有一本科学技术史的挺好看,所以也顺便买了这个系列的这本。
评分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科学史和书籍史著作,它探讨科学与书籍在历史上是如何相互渗透、彼此促进的。本书适合很多背景的读者阅读,比如对科学史、书籍史、印刷史、出版史以及对一般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内容简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