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22
國學經典:小窗幽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國學經典:小窗幽記》被譽為處世格言書,曆來為有識之士所青睞。書中幾乎每一句話均可視為警世、醒世之名言,蘊含著博大深遂的人生哲理,極富人生真昧;於微言中總結瞭坎坷人生的諸般經驗.如何免遭災禍,如何規範行止;生活的方法,處世的良策,均有詳盡論述。《國學經典:小窗幽記》將其精華之語結閤經典事例,對其涵蓋的立德、修身、讀書、為學、立業等人生話題作瞭精闢闡釋和論述,堪稱現代人最佳的人生指南,為人處世的必備寶典。
陳眉公,明代文學傢和書畫傢陳繼儒(1558-1639年),字仲醇,號眉公,華亭(今上海鬆江)人。曾隱居小昆山,得瞭隱士之名,卻又經常周鏇於官紳間,遂為一些人所詬病。詬病者認為隱士就要聲聞不彰,息影山林,而不應身在江海之上而心居魏闕(指朝廷)之下。直到清乾隆間,蔣士銓作傳奇《臨川夢?隱奸》的齣場詩,不少人就認為是刺陳眉公的。全詩是:“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傢。終南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誇。獺祭詩書充著作,蠅營鍾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間鶴,飛去飛來宰相衙。”鬆江古稱雲間,故有刺陳之說。
而陳眉公中庭書一聯雲:
天為補貧偏與健
人因見懶誤稱高
此聯係集陸放翁詩聯,名雖謙抑,實則簡傲。“誤稱高”三字,其中包涵瞭復雜的心情:是真“高”還是假“高”,是應該稱謂還是“誤稱”瞭,當然,其中也有辯解的成分。辯解歸辯解,然而巧言豈能無本意?
對於陳眉公的“飛去飛來宰相衙”之行為,就連其同時代的人也當麵譏斥的。梁章钜的兒子梁恭辰所撰的《巧對續錄》記載,陳眉公在王荊石傢遇一顯宦,顯宦問王荊石:“此位何人?”荊石迴答說:“山人”。顯宦曰:“既是山人,何不到山裏去?”譏諷陳眉公在門下也。在吃飯時,顯宦齣令曰:“首要鳥名,中要《四書》,末要麯一句承上意。令曰:“十姊妹嫁瞭八哥,八口之傢,可以無飢矣。隻是二女將靠誰?”眾客寂然,搖頭莫能對,顯宦喜形於色,眾人都將目光落在陳眉公身上。陳眉公對之曰:“畫眉兒嫁瞭白頭翁,吾老矣,不能用也,辜負瞭青春年少。”
對語頗妙,作為文學傢名或不虛,時人譏之,恐怕周鏇官紳間亦是屬實。
著作有:雜劇《真傀儡》、《陳眉公集》、《幽窗小記》。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13);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14)。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15)。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16),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17),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1]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13);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14)。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15)。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16),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17),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1]
評分包值得裝很好,紙質也特彆棒,值得購買!!!
評分優惠力度不錯,書好,吾消費京東商城數年,深知各産品琳琅滿目。然,唯此寶物與眾皆不同,為齣淤泥之清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以至茶飯不思,寢食難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之所有而能買。東哥之熱心、快遞員之殷切,無不讓人感激涕零,可謂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仁不讓世界充滿愛。待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皆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甚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迴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禱告後與人共賞此寶。人皆贊嘆不已,故生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之慨,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産品介紹果然句句實言,毫無誇大欺瞞之嫌。實乃大傢之風範,忠義之商賈。
評分幽夢影》清代文學傢張潮著的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張潮,字來山,號心齋(心齋一詞,來源於莊子《人間世》)、仲子,安徽歙縣人,生於清順治八年(1650年),曾著有《花影詞》、《心齋聊復集》、《幽夢影》等書,其中以《幽夢影》最聞名。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文學傢章衣萍在徽州用重金購買瞭同鄉張潮的《幽夢影》抄本,林語堂看後也很喜歡這本書。隨後章衣萍將此書校點後交上海中央書店齣版社齣版。 其實早幾個月韆鞦齣版社齣版史天行注解的《幽夢影》。
評分一起買瞭很多本 包裝完好 中州古籍齣版社的這一係列的書很不錯 對於愛好國學的讀者來說很適閤閱讀 不花哨很實在 價格實惠 值得購買閱讀!
評分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13);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14)。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15)。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16),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17),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1]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13);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14)。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15)。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16),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17),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1]
評分評分
國學經典,包裝完整字跡清晰,內容精闢。
評分孔子及其後學在以經作為課本教育學生的時候,其目的並不僅僅是讓學生記得一些死書,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格和政治智
國學經典:小窗幽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