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正把钱学用到了实处,足见文心诗眼
评分评分
是正版,值得购买
评分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和学者之一,学界仰望如泰山北斗,《管锥编》是他一生的代表作。此书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内容,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经典著作之一。《管锥编读解》试图从较高的理论境界着眼,从具体材料入手,扎扎实实地对《管锥编》全书进行追根索源式地研究。其具体做法是: 分别将《周易》、《毛诗》、《左传》、《史记》、《老子》、《列子》、《易林》、《楚辞》、《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部典籍与《管锥编》对读,逐段研究其异同,阐发这些典籍原文所包含的精深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和文学具有的意义,并分析《管锥编》相关观点的得失。由于《周易》等十部典籍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由于《管锥编》极其广泛的引文,《管锥编读解》包含了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等多方面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力求做到文、史、哲贯通或义理、辞章、考据贯通,有相当程度的探索性。本书将《周易》等十部典籍与《管锥编》比较异同,并参照其他典籍,在阐述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在写作形式上则尝试采用难度较大的文言文,以期在文体上和十部典籍以及《管锥编》水乳交融,在构思上有所创新。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写作时间前后长达十年。 本书分十卷。 一、 《周易正义》。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和世界文化最深层内容沟通的中华学术。本卷深入阐发《管锥编》所涉及的易象,并分析其义理。 二、 《毛诗正义》。中国古代典籍以《易》、《诗》之象变化最活泼,不可以一端限,称为“天人之书”。本卷肯定《毛诗》的编诗结构和大、小《序》有其积极意义,而旧学执《序》与新说废《序》,皆有其非。 三、 《左传正义》。本卷阐发《左传》涉及的史实及文化现象,并分析其哲理意义。 四、 《史记会注考证》。《史记》包含黄帝和尧舜的时代关系和司马迁父子异尚的事实,亦即包含黄老与儒家两种文化,本卷分析其间的种种现象。 五、 《老子王弼注》。《老子》是道家主要经典,包括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两大系统。本卷结合新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考察诸本同异,并阐发其哲理。 六、 《列子张湛注》。《列子》曾被认为伪书,实际可作为魏晋间的思想资料,有其核心内容。本卷结合释道经典,分析其神秘文化思想。 七、 《焦氏易林》。《易林》与《太玄经》同为西汉末两大易著。本卷重视诸林辞间的贯通,认为变象破执以读此书,可得哲理之用。 八、 《楚辞洪兴祖补注》。《毛诗》、《楚辞》对秦汉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经久不息的影响。本卷认为《楚辞》含楚文化与个人情感两端,可从多角度解读。 九、 《太平广记》。本卷分析《广记》所收野史小说受到的释道文化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哲学思潮。 。此书辑录唐以前文,是包括七百四十六卷的大总集。本卷认为此书可反映先秦尤其是汉唐文化发展的脉络,并逐节分析其内容。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素称博洽,读且非易,解更难能。《管锥编读解》步武前人,不惟提要勾玄,更寓会通于笺疏,寄新解于旧说,疑义相析而时见拓展,往往有触处生春之感。本书大抵以易理为根本,而会通儒、释、道三氏,重变易,明中边,尚生力,求通脱,而打通文史哲,兼糅中西学,力图于世界文明的比较中,探赜中华文化之源流变革及其意义。钱氏学问素以不重体系称,而其博大精深,未尝无体系,而《管锥编读解》有较强烈的文化架构意识,于行文中往往流露其心得取向,追崇先人而不为其所拘,有一定的启发性。 《管锥编读解》用引文组合的方式构建而成,试图在全书之间造成彼此呼应、息息相关的整体效果。此一文体在西方曾由乔依斯、艾略特、本雅明等倡导,在中国则有《管锥编》的实践。管锥编读解》也采取此一文体,论述中遍及文史哲领域并观其汇通,在运用时有所创新。除了阐发《管锥编》有关内容以外,本书还提出了相当数量的新观点,其中很多是作者长期研究的结晶。 《管锥编》文本是有待阐释的、开放的,因而也是积极的。《管锥编读解》运用新材料,揭示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正与原著相合。本书所下的判断,均由深思熟虑而成,而且往往引用不同材料从多方面予以论证,所谓举一隅必以三隅反。 《管锥编读解》特色之一是征引广泛。本书作者不仅大致重读了《管锥编》所引书,而且还征引了相当数量的《管锥编》未引书。
评分想找〈谈艺录》读本,没找到。这本想必也不错!
评分评分
学习与联系
评分谈《〈管锥编〉述说》
评分解读经典,好书,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