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素描的高度:西方名家作品精选》收集了30名西方高级大师的代表性素描作品,如达芬奇、拉斐尔、罗丹、席勒等等。应金飞是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担纲版画系铜画系及素描教学,近年来注重素描形态语言的研究及实践。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列奥纳多·达·芬奇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拉斐尔
小汉斯·荷尔拜因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阿道夫·门采尔
埃德加·德加
奥古斯特·罗丹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文森特·凡·高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弗鲁贝尔
乔治·修拉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阿图尔·康勃夫
凯绥·柯勒惠支
尼古拉·费欣
埃贡·席勒
阿尔贝夫·贾克梅蒂
皮埃特罗·阿尼戈尼
安德鲁·怀斯
卢西安·弗洛伊德
阿维格多·阿利卡
鲍里斯·扎博罗夫
杰里·安德烈
安东尼奥·洛佩斯
克劳迪奥·布拉沃
大卫·霍克尼
爱德华多·纳兰霍
前言/序言
在本书中我们选择了西方从15世纪到今天的共30位艺术家的素描作品,我们编辑此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其次,是为了使这些作品能作为相对完整的教学资料来被我们保存。本书的目录是按艺术家的生辰时间来编排的,每个艺术家都有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的作品为10到20件左右,我们还对每个艺术家的生平、作品特点和创作背景都一一给予了说明和剖析。需要说明的是,在艺术家的选择上并未完全以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高低作为标准,我们的定位是被选的素描作品应该是在写实和具象范围之内。为了给艺术院校的学生和美术工作者了解和学习当下西方的素描风格提供一个相对便捷的途径,我们相对压缩了文艺复兴时期和某些近代作品的部分,增加了在国内很少见到的一部分当代西方艺术家的素描作品。另外,在素描的表现材料和方式选择上并不局限于对素描的习惯性定义,还包括很多诸如石版画、彩色粉笔、水彩和铜版画中的蚀刻、铜刻等非常用素描材料的作品,并尽可能在作品的标题部分加以注释和标明。我们的理解是,无论画家用何种形式,绘在或刻在何种材料上,作品只要具备素描的基本特征即可。素描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从属艺术,而是一种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力的独立的艺术形式。
纵观西方素描艺术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那里出现了一批世界上最杰出的绘画巨匠,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达·芬奇展开了对透视学和人体比例的研究,米开朗基罗从事的是解剖研究,但当时探索这些造型规律时所绘的素描仅作为创作草图随着创作过程的具体需要而出现,处于从属于创作的艺术,那时的素描尚未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
在同一时期的北方——德国的丢勒,他对知识充满渴望,和达·芬奇一样,是一位数学家、建筑学家和机械师。他的素描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作为一名学者刻苦钻研对象并据此剖析人类灵魂的探索精神。丢勒的艺术极具理性,他和稍晚一些的同胞荷尔拜因一样致力对素描语言的探索,使素描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可谓素描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德国素描与其哲学传统紧密相关,两百多年后的门采尔和康勃夫传承了德国人的严谨风格,他们和后来的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凯绥·柯勒惠支一起把素描艺术推上了第二个高峰。
在文艺复兴之后,世界艺术的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在那里,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绘画大师及素描家。安格尔在古典主义沉舟之中,凭着他近乎霸道保守的观念和性格上的执着,最终把学院派素描推到了顶峰,他的素描堪称学院派的最高成就。
高等院校美术类学生专业参考大系·素描的高度:西方名家作品精选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不错,挺满意的
评分
☆☆☆☆☆
挺好
评分
☆☆☆☆☆
专业人士推荐购买的系列书籍!
评分
☆☆☆☆☆
不错.................
评分
☆☆☆☆☆
书不错,物流快。
评分
☆☆☆☆☆
!!!!!!!!!
评分
☆☆☆☆☆
看过同学的,一直想买,很好
评分
☆☆☆☆☆
艺术的书籍,真的很好啊
评分
☆☆☆☆☆
[ZZ]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sm]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SM],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 书的内容直得一读[BJTJ],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NRJJ],内容也很丰富。[QY],一本书多读几次,[SZ]。 快递送货也很快。还送货上楼。非常好。 [SM],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BJTJ],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NRJJ]希望下次还呢继续购买这里的书籍,这里的书籍很好,非常的不错,。给我带来了不错的现实享受。希望下次还呢继续购买这里的书籍,这里的书籍很好,非常的不错,。给我带来了不错的现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