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古籍常識叢談》主要介紹瞭古籍版本形式、行款、裝訂;古籍版本申重要圖書;統計曆代藏書,介紹瞭古代皇傢藏書的情況;以及對古代禁書與文字獄進行瞭介紹。
內容簡介
《古籍常識叢談》是關於古籍版本領域內常識問題的知識讀物。其內容大緻分四部分:一是對古籍版本形式、行款、裝訂的介紹,以及用紙、字體、避諱等的說明;二是古籍版本申重要圖書的介紹,如今古文經、十三經、二十四史、會要、九通、十通、叢書等;三是對曆代藏書的統計,主要介紹瞭古代皇傢藏書的情況;四是對古代禁書與文字獄的介紹,重要的如烏颱詩案、陳起詩案與莊廷《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以及呂留良案等。
目錄
弁言
古籍的流傳
古籍版本的三大係統
古籍的用紙
古籍的刻工
古籍刻本的字體
古籍的行格
古籍的套色
古籍的注釋
古籍中的避諱字
古籍中的特殊用字
古籍的序跋
古籍牌記的演繹
古籍的幾種主要裝訂形式
古籍的批點
古籍的名人手澤
古籍的印章
古籍的庋藏與保護
古籍的輯佚
古籍的著錄
我國古代的版權意識與版權保護
漫說“以殺青書”
校讎校勘校對
“善本”淺談
僞書與僞本
《周易》的“十翼”
經學史上的“兩會”
今文經和古文經
“四術”、“六藝”及“十三經”
“九經”及“十三經”的字數
略說讖緯
我國古代史書的“六傢”、“二體”及其它
漫說“二十四史”的排列順序
“二十四史”的捲數
《史記》三傢注
《漢書》顔師古注
《三國誌》裴鬆之注
“三通”“九通”“十通”
釋“六通”
史書中的“會要”
古書的記年記月記日
《資治通鑒》紀年的缺欠
《文選》李善注、五臣注、六臣注
最早的彆集:《玉海集》和《禪月集》
我國最早的叢書
近代最有影響的兩部叢書
漫話類書
我國最早的藏書機構
兩漢的藏書及藏書機構
魏晉的藏書
南北朝的藏書
隋朝的藏書及我國古代第一個自動化藏書室
盛唐的藏書
藏書史上的五代時期
北宋的藏書
南宋的官方藏書
元代的藏書
從《永樂大典》看明代的中秘藏書
從《四庫全書》的纂修看清朝的中秘藏書
漫話“禁書”
曆史上的“禁佛”
隋朝的禁書
唐朝的禁書
五代與宋朝的禁書
烏颱詩案與蘇詩的傳播
“元祜黨籍”與北宋禁書
“靖康之變”與南宋初期的禁書
南宋初期禁私史的典型案例
“慶元黨禁”與南宋中期的禁書
陳起“詩案”與南宋末年的禁書
薛史的亡佚與金朝的禁書
道教的衍生與元朝的禁書
再說元朝的禁書
明代的禁書
獻書遭禁
《剪燈新話》諸書的被禁
禁不斷的李贄之書
清初著名的文字獄
——莊廷鈍史案
戴名世《南山集》案
死後成罪人
——漫說雍正間呂留良一案
寓禁於“徵”與寓禁於“修”
清代的禁毀書目
精彩書摘
古籍的刻工
刻工又稱“鎸手”、“雕字”、“刊字”、“雕印人”、“匠人”等等,是雕刻書版的工匠手。不少古籍,在每版的中縫下方(即下書口),都記有刻工的名字。這些名字,對一般圖書來說,當初可能是為瞭計酬所留,同時也便於主事者追究責任;對特殊的圖書,如佛經、佛像等來
說,可能是為瞭積功德,故大都留下瞭刊刻匠人的名字。這些名字雖然都很簡單,但是,因為一個人的技藝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再參以記名,就很容易區彆;同時,一個人的藝齡,如果從二十歲開始計算的話,一般的大約不會超過五十年,或者說,大體應在四十年左右。這樣,我們憑藉刻工這兩方麵的因素,就不難從已知刊刻年代的古籍的刻工,推論齣不明刊刻年代的古籍的大體刊刻時間。這對辨彆僞本亦大有益處。如商務印書館所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所收《南
史》,題為元大德間刊本,但據著名學者王重民先生考核,“乃其刻工十八九同於明初所刻《北史》”(見《中國善本書提要》),可證此書並非元刻本,更非元大德年間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有另一部《南史》殘存二十六捲,即《本紀》四至七、《列傳》一至五、二十八至三十、三十四至四十四、五十八至六十。王重民先生說:
前言/序言
古籍常識叢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古籍常識叢談....................
評分
☆☆☆☆☆
喜歡買書,對古籍需要瞭解.增長點知識.
評分
☆☆☆☆☆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評分
☆☆☆☆☆
中華書局齣版的書口碑無容置疑,非常好。作者是書籍收藏界的泰鬥,內容簡單有趣,非常適閤作為古籍普及讀物。
評分
☆☆☆☆☆
挺好的,從文件起源開始講起。掃盲瞭
評分
☆☆☆☆☆
好書,值得認真閱讀!
評分
☆☆☆☆☆
好評,終於參加活動瞭,優惠價拿下~
評分
☆☆☆☆☆
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材料,把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的書。石頭的書在古代,石頭也用來作書寫材料,甚至將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於石上。簡牘的書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縑帛的書,縑帛是絲織物,輕軟平滑,易於著墨,幅的長短寬窄可以根據文字的多少來剪裁,而且可隨意摺疊或捲起,攜帶方便,可以彌補簡牘。古代寫本書在紙發明初期,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並用。此外,還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到現代的電子書。
評分
☆☆☆☆☆
都是老早想買的書,做活動趕快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