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志略:海外纪事》六卷,清康熙中广州长寿寺住持僧大汕撰。公元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春,大汕直越南顺化政權阮福週之请,渡海赴越,在顺化、会宣一带居留一年半,于次年秋归国。大汕将他卦越经过及在越南的见闻,加上他在越南所写的诗文,撰成《海外纪事》一书。此书对了解十七世纪末越南中部顺化阮氏政权的历史和中越关系、海上交通等,颇有用处,因此将它整理出版。
评分大元韶制
评分耽于自己的幻梦中,他好像一直在寻找那些失去的、再也不存在的东西。他所寻找的并不仅仅只是年轻时的青葱岁月,而是年轻时所具有的某种真和美的特质。或许,那些东西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他只是仅仅想到那些,就如有时他想说出来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而是在故事里透露出的一些东西:比如光洁而纯真的眼,雏菊花一样的脸庞和玫瑰花般的微笑,好多好多的花都在春天尽情绽放,所有的真诚和质朴都带着灿烂的。
评分它整理出版。
评分风俗
评分《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选编二零零七年及二零零九年在东晋高僧法显故乡——山西临汾举行的两次“法显与《佛国记》”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三十五篇,详细论述法显(?-四三二年前)不惜身命赴印求法的艰苦卓绝事迹及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的爱国精神,并对法显《佛国记》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进行评述。书后附有新校《佛国记》《法显传》及《智严、宝云、慧嵬传》。其中主要的学术论文达到了当代法显和《佛国记》研究的前沿水平。
评分安南志略卷第五
评分(三)法显带回并译出的《大般泥洹经》六卷,在中国最先传递了标志大乘佛教发展新阶段思想的“佛性”论,鼓吹一切众生皆有与佛一样的本性(佛性),人人可以成佛。然而此经尚未提出“-阐提”(善性灭绝的恶人)也有佛性的主张。在法显以前到达建康的鸠摩罗什的弟子竺道生(355-434年),在法显译出《大般泥洹经》后,立即深入钻研,“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高僧传》卷七《道生传》)当时北凉昙无谶所译四十卷本《大涅槃经》尚未传到江南,道生是从简单的逻辑推理提出这一结论的。既然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一阐提”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因为道生是“孤明先发”,没有佛经的根据,受到当时守旧的僧人的攻击,一时被开除僧团,直到《大涅槊经》传到江南,他才得以恢复名誉。道生是南北朝时期涅槃学派的创始人,对推动中国佛教义理的发展,文化思想史上心性学说的传播,影响很大。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