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ck 微生物生物學(上下冊)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綜閤性大學、醫學院校、農林院校、輕工業院校等生命科學、醫學、藥學等專業師生及相關研究人員 《Brock 微生物生物學》具有全麵性、係統性和廣泛性的特點,知識豐富、闡述清晰、簡明易懂、條理性強、可讀性強。可作為綜閤性大學、醫學院校、農林院校、輕工業院校等生命科學、醫學、藥學等專業師生及相關研究人員的微生物學教材或參考書。這本書是按照進化和多樣性的原則串聯成冊的。以此為基礎,結閤**的匯總資料,這本書揭示瞭當今微生物學的各個方麵:普通微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生物多樣性和基因組學、代謝多樣性和微生物生態學、免疫和宿主應答、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以及生物技術和工業微生物學。除瞭這些,你還會發現第11版Brock微生物生物學內容詳盡,結構緊密,並且語言生動。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從這本有趣的圖書中受益匪淺。
此商品有兩種封麵,隨機發貨。
內容簡介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rns是美國優秀的微生物學教材。《Brock 微生物生物學(上下冊)》自1970年第l版到2006年的第11版,已有36年的曆史。它以新穎、先進、嚴謹的內容,豐富精美的圖片,啓發式的知識結構和巧妙的構思,贏得瞭廣人師生的青睞。
《Brock 微生物生物學(上下冊)》的內容博大精深,從微生物學基礎,進化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多樣性,代謝多樣性和微生物生態學,免疫學、緻病性和宿主反應,微生物疾病,工業微生物學等六部分入手,詳盡地介紹瞭微生物的結構、營養、代謝、遺傳、生長和調控,主要的微生物疾病,微生物多樣性,微生物生態,微生物進化等內容。
作者簡介
M.T.馬迪根,於1971年在Stevens Point的威斯康星州立大學(Wisconsin State University)獲得生物學和教育學學士學位,並於1974年和1976年分彆在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細菌學係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在Thomas D.Brock教授的指導下,他完成瞭有關溫泉中光閤細菌的生物學研究畢業論文。在隨後的三年博士後研究中,他與Howard Gest在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微生物係一起進行有關光閤細菌的研究,之後受聘於Cabondale的南伊利諾斯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SIU),任微生物學教授。從第4版(1984)開始,他就一直是《微生物生物學》的著者之一,同時他還講授微生物學導論、細菌多樣性以及診斷和應用微生物學的課程。1988年和1993年分彆當選為科學學院傑齣教師和傑齣研究者,2001年獲得美國大學傑齣奬,2003年獲得瞭由美國微生物學會頒發的用於奬勵卓越本科教學的Carski奬。他主要從事厭氧光閤營養細菌的研究,尤其是那些能生活在極端環境的種類。他發錶瞭100篇研究論文,並閤著瞭一篇關於光閤細菌的專題論文,同時也是《微生物年鑒》雜誌(Archives of Microbiology)的編輯和主編。除瞭生命科學研究外,他的愛好還有讀書、徒步旅行、植樹、照顧狗和馬。他和妻子南希、兩條狗(Willie和Pupagano)、兩匹馬(Springer和Feivel)住在距離南伊利諾斯大學約五英裏遠的一個寜靜的湖邊。
J.M.馬丁剋,在剋利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tsity)獲得生物學理學學士學位。在大學期間,他在幾個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實驗室參與閤作研究項目並獲得研究經驗。畢業後在卡西西儲大學(Case Westet’n Resetlve University)作為實驗室負責人工作瞭兩年,他從事化膿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結構血清學和流行病學的研究。隨後他去瞭布法羅的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進行深造,從事抗體特異性和抗體獨特型的研究,獲得瞭微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博士後期間,在紐約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1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從事組織相容性復閤蛋白的結構研究。從1981年起,他在Carbondale的南伊利諾斯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tsity)微生物係工作,任主任和副教授。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生長激素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大豆褐色根莖疾病的免疫診斷和結構突變引起的多肽組織相容性復閤蛋白功能的變化。他為大學本科和研究生講授免疫學課程,同時也負責教授普通微生物學課程中的免疫學、宿主防禦和感染性疾病部分。2004年,被評選為科學學院的傑齣教師。他還是一名熱心的高爾夫球手和自行車騎手。他和妻子硃迪一所高等專科學校的教師住在Carlbondale。
內頁插圖
目錄
簡要目錄
第一部分 微生物學基礎
第1章 微生物和微生物學 3
第2章 微生物生命概論 32
第3章 大分子 56
第4章 細胞結構與功能 80
第5章 微生物營養、實驗室培養和代謝 144
第6章 微生物生長 193
第7章 分子生物學導論 239
第8章 代謝調控 297
第9章 病毒學基礎 333
第二部分 進化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多樣性
第10章 細菌遺傳學 375
第11章 微生物進化和係統學 437
第12章 原核生物多樣性:細菌 481
第13章 原核生物的多樣性:古生菌 615
第14章 真核細胞生物學和真核微生物 655
第15章 微生物基因組學 700
第16章 病毒的多樣性 735
第三部分 代謝多樣性和微生物生態學
第17章 代謝多樣性 779
第18章 微生物生態學方法 873
第19章 微生物生態學 903
第四部分 免疫學、緻病性和宿主反應
第20章 微生物生長的控製 993
第21章 微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 1038
第22章 免疫學基礎 1077
第23章 分子免疫學 1125
第24章 診斷微生物學和免疫學 1150
第五部分 微生物疾病
第25章 流行病學 1207
第26章 人與人之間傳染的微生物疾病 1250
第27章 動物、節肢動物以及土壤傳播的微生物疾病 1305
第28章 廢水處理、水的純化和由水體傳播的微生物疾病 1336
第29章 食品保存和食源性微生物疾病 1361
第六部分 以微生物進行工業生産和科學研究
第30章 工業微生物學 1391
第31章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 1431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微生物學基礎
第1章 微生物和微生物學 3
I 微生物學簡介 5
1.1 微生物學 5
1.2 微生物細胞 6
1.3 微生物及其自然環境 10
1.4 微生物對人類的影響 11
Ⅱ 微生物學簡史 15
1.5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鬍剋、列文虎剋和科恩 15
1.6 巴斯德、柯赫和純培養 17
1.7 微生物多樣性和普通微生物學的興起 23
1.8 現代微生物學 28
第2章 微生物生命概論 32
I 細胞結構與進化史 33
2.1 細胞成分和病毒結構 33
2.2 微生物細胞中DNA的排列 37
2.3 生命進化樹 39
Ⅱ 微生物多樣性 41
2.4 微生物生理的多樣性 41
2.5 原核生物的多樣性 44
2.6 真核微生物 51
第3章 大分子 56
I 化學鍵和生物體係中的水 57
3.1 強弱化學鍵 58
3.2 大分子概述和作為生物溶劑的水 61
Ⅱ 非信息大分子 63
3.3 多糖 64
3.4 脂類 66
Ⅲ 信息大分子 68
3.5 核酸 68
3.6 氨基酸和肽鍵 71
3.7 蛋白質:一級結構和二級結構 74
3.8 蛋白質:高度有序結構與變性 76
第4章 細胞結構與功能 8。
I 顯微鏡檢術和細胞形態學 81
4.1 光學顯微鏡檢術 82
4.2 三維成像:相差、原子力和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檢術 87
4.3 電子顯微鏡檢術 89
4.4 細胞形態學和形體微小的重要性 91
Ⅱ 細胞膜和細胞壁 95
4.5 細胞質膜:結構 95
4.6 細胞質膜:功能 99
4.7 膜轉運係統 101
4.8 原核生物的細胞壁:肽聚糖和相關分子 106
4.9 革蘭氏陰性菌的外膜 113
Ⅲ 原核生物的錶麵結構和內含物 116
4.10 細菌細胞的錶麵結構 116
4.11 細胞內含物 119
4.12 氣泡 122
4.13 內生孢子 124
Ⅳ 微生物的運動 131
4.14 鞭毛與運動 131
4.15 滑行運動 136
4.16 細胞運動作為一種行為反應:趨化性和趨光性 138
第5章 微生物營養、實驗室培養和代謝 144
I 徽生物的營養和培養 146
5.1 微生物營養 146
5.2 培養基 151
5.3 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 152
Ⅱ 能學和酶 155
5.4 生物能學 155
5.5 催化和酶 157
Ⅲ 氧化還原和高能化閤物 159
5.6 氧化還原 159
5.7 作為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傳遞體的NAD+ 162
5.8 高能化閤物和能量儲存 165
Ⅳ 主要的代謝途徑、電子傳遞和質子動力 167
5.9 能量守恒:選擇 167
5.10 發酵的實例——糖酵解 168
5.11 呼吸及膜偶聯的電子載體 170
5.12 來自於質子動力的能量存儲 174
V 呼吸作用中的碳流和代謝旁路 180
5.13 呼吸作用中的碳流:檸檬酸循環 180
5.14 代謝旁路 182
Ⅵ 生物閤成 181
5.15 單糖和多糖的生物閤成 185
5.16 氨基酸和核苷酸的生物閤成 186
5.17 脂肪酸和脂類的生物閤成 189
第6章 微生物生長 193
I 細菌的細胞分裂 195
6.1 細胞的生長和二分裂 195
6.2 Fts蛋白、細胞分裂平麵和細胞形態學 196
6.3 肽聚糖閤成與細胞分裂 199
Ⅱ 細菌群體的生長 201
6.4 生長術語和對數生長的概念 201
6.5 對數生長的數學 203
6.6 生長周期 204
Ⅲ 測量微生物生長 206
6.7 微生物生長的直接測量:總數和活菌計數 206
6.8 微生物生長的間接測量:混濁度 210
6.9 連縝培養:恒化器 212
Ⅳ 環境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溫度 215
6.10 溫度對生長的影響 215
6.11 低溫下微生物的生長 217
6.12 高溫下微生物的生長 221
V 環境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pH、滲透性和氧氣 225
6.13 低pH和高pH情況下微生物的生長 225
6.14 滲透效應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227
6.15 氧氣和微生物生長 231
6.16 氧氣的毒性形式 231
第7章 分子生物學導論 239
I 基因和基因錶達 241
7.1 大分子和遺傳信息 211
Ⅱ DNA結構 243
7.2 DNA結構:雙螺鏇 213
7.3 DNA結構:超螺鏇 248
7.4 染色體和其他遺傳元件 251
Ⅲ DNA復製 251
7.5 DNA復製:模闆和酶 254
7.6 DNA復製:復製叉 256
Ⅳ 操作DNA的工具 262
7.7 限製酶和雜交 262
7.8 DNA測片:與DNA閤成 266
7.9 DNA擴增:聚閤酶鏈反應 269
V RNA的閤成:轉錄 272
7.10 轉錄的概述 272
7.11 σ因子的多樣性、共有序列和其他RNA聚閤酶 274
7.12 轉錄終止子 277
7.13 轉錄單位 278
Ⅵ 蛋白質的閤成 280
7.14 遺傳密碼 280
7.15 轉運RNA 284
7.16 翻譯:蛋白質閤成的過程 287
7.17 蛋白質的摺疊和分泌 291
第8章 代謝調控 297
I 調控概述 299
8.1 主要調控模式 299
Ⅱ 酶活性的調節 300
8.2 非共價酶抑製作用 300
8.3 酶的共價修飾 302
Ⅲ DNA結閤蛋白與轉錄的正負控製調控 305
8.4 DNA結閤蛋白 305
8.5 轉錄的負控製:阻遏和誘導 308
8.6 轉錄的正控製 311
Ⅳ 全局調控機製 313
8.7 全局調控和乳糖操縱子 314
8.8 應急反應 316
8.9 其他全局調控網絡 318
8.10 群體感應 320
V 其他調控機製 322
8.11 衰減作用 322
8.12 信號轉導和雙組分調控係統 325
8.13 趨化性調控 327
8.14 RNA調控與核糖開關 330
第9章 病毒學基礎 333
I 病毒和病毒粒子 335
9.1 病毒的一般性質 335
9.2 病毒粒子的特性 336
Ⅱ 生長與定量 341
9.3 病毒的宿主 341
9.4 病毒的定量 342
Ⅲ 病毒的復製 311
9.5 病毒復製的基本特徵 311
9.6 病毒增殖:吸附和侵入 346
9.7 病毒增殖:病毒核酸和蛋白質的閤成 348
Ⅳ 病毒的多樣性 351
9.8 細菌病毒概述 351
9.9 烈性噬菌體和T4 352
9.10 溫和噬菌體 355
9.11 入噬菌體 357
9.12 動物病毒概述 363
9.13 反轉錄病毒 365
V 亞病毒顆粒 368
9.14 類病毒和朊病毒 368
第二部分 進化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多樣性
第10章 細菌遺傳學 375
I 突變和重組 376
10.1 突變及突變型 377
10.2 突變的分子基礎 380
10.3 突變率 383
10.4 誘變 384
10.5 誘變及緻癌作用:埃姆斯試驗 389
10.6 遺傳重組 390
Ⅱ 原核生物中的遺傳交換 393
10.7 轉化 394
10.8 轉導 398
10.9 質粒:一般原理 402
10.10 質粒的種類及其生物學意義 404
10.11 接閤:基本特徵 408
10.12 Hfr菌株的形成及染色體移動 410
10.13 互補 414
10.14 轉座子和插入序列 415
Ⅲ 細菌遺傳學和基因剋隆 421
10.15 分子剋隆的要素 421
10.16 作為剋隆載體的質粒 423
10.17 作為剋隆載體的入噬菌體 426
10.18 體外定點誘變 428
Ⅳ 細菌染色體 430
10.19 大腸杆菌染色體的遺傳圖譜 431
第11章 微生物進化和係統學 437
I 早期地球、生命起源和微生物多樣性 439
11.1 地球的進化和早期生命形式 439
11.2 原始生命:RNA世界和分子編碼 443
11.3 原始生命:能量和碳代謝 445
11.4 真核生物和細胞器:內共生 449
Ⅱ 確定進化關係的方法 452
11.5 進化計時器 452
11.6 作為分子進化工具的rRNA序列 454
11.7 特徵序列、係統發生探針和微生物群落分析 456
Ⅲ 微生物進化 459
11.8 從rRNA序列獲得的微生物係統發育史 459
11.9 生物各個域的特徵 462
Ⅳ 微生物分類學及其係統發生關係 466
11.10 經典分類學 467
11.11 化學分類學 468
11.12 微生物學中種的概念 473
11.13 命名和伯傑氏手冊 477
第12章 原核生物多樣性:細菌
前言/序言
《Brock微生物生物學》(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是美國優秀的微生物學教材之一,已被Stanford Universigy、Northwe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hicago、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等幾百所世界著名大學作為本科生教材使用。
本書先後由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Thomas D.Brock教授、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的.Michael T.Madigan教授、John M.Martinko教授和Jack Parker教授編著。自1970年齣版第1版以來,已有36年的曆史,平均每三年左右修訂並推齣一個新版,其頻率之快,在高等教材中是少見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本書適應微生物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需要,能充分反映微生物學科發展的前沿問題、新的技術和成果,以此滿足廣大師生對新知識的渴求。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以極其豐富、準確、前沿的內容,簡潔明快的錶格、色彩鮮艷的模式圖和照片,贏得瞭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因此,Thomas D.Brock也成瞭近50年來最傑齣的科學傢和教育傢之一。
1980年四川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和雲南大學六所院校聯閤翻譯齣版瞭該書第2版的中譯本(人民教育齣版社齣版);2001年,南開大學翻譯的第8版,由科學齣版社齣版發行,作為我國高校微生物教學的參考書,頗受讀者歡迎。2006年,第11版的問世,使我們再一次萌動瞭將其翻譯成中文版的欲望,急切地想將這一最新教材介紹給我國更多的讀者。因為該版不僅增加瞭更多更新的內容,而且其編排也較前幾版更加閤理,在將概念進行重新整閤的同時,加入瞭更豐富多彩的圖示進行闡述,所有的錶格均被重新設計,使其內容更加容易理解,各章節的內容圍繞著邏輯性和實用性進行瞭更新編排。總之,第11版更加便於師生的學習、理解和掌握。
Brock 微生物生物學(上下冊)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Brock 微生物生物學(上下冊)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