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日本医疗一线的12位不错医生告诉你,10种重症的发病原因、病理症状、治疗方案、预后康复,医生和病人对疾病真相、医疗现状实话实说,图像具体,数据翔实,患者典型,病例全面,治疗方案先进多样。
一册在手,有病早知道!疾病全攻防!
医疗的进步是如何将“不治之症”与“难治之症”变成“可治之症”的?哪些异常的感受与反应可能是疾病的征兆?早期诊治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的医生值得信赖?如何与医生沟通才能达到优秀效果?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方案?饮食生活习惯的日渐西化,会给东方人的身体带来哪些隐患?发展
内容简介
保健图书千千万,治病还得靠西医。
健康保健类图书,近几年深受读者欢迎。但目前市场见到的健康读物,基本都是以中医保健为基础与核心,而很少针对身体不适、疾病诊治等向读者提供具体的、实证性的参考和建议。更有甚者,以中医保健为幌子,兜售一些玄而又玄,近乎“修仙炼丹”的秘方。
日本著名医科大学毕业的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会同日本医疗一线的十二位不错医生,就包括曾广泛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各种癌症以及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白血病与心脏、大脑方面的疾病等一共十种重症的发病原因、病理症状、治疗方案、预后康复以及医疗现状,进行了深度对话与探讨。并邀请各种疾病的典型患者,交流切身经验。
癌症曾经意味着死亡。但今天,癌症治愈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与愈后生命期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延长。其主要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早期诊断方法的运用,使得癌症的发现比以前要早得多。此外,治疗手段上,降低患者身体负担的手术方法日益先进,药物与放射疗法的针对性与效果也大大提高。因此,可以说,完全治好癌症已经成为可能。
读了本书,可以了解现在癌症治疗领域采用的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而是否了解这些情况,无疑对我们今后的健康状况乃至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渡边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医学博士。
1958年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在母校担任整形外科讲师,同时在医疗活动之余开始执笔创作小说。1970年因短篇小说集《光与影》获得直木奖;1980年获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菊池宽奖。
渡边淳一的作品初期以医学小说为主,后拓宽至传记、随笔和情爱小说,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他擅长从医学角度,探究男女两性的根本,深刻描绘了现代人在爱情与婚姻迷局中,欲望与心灵的冲突与纠葛。
已出版100余部小说、随笔集等,其中于1997年出版的《失乐园》在日本创下260万册惊人销量,全球销量突破千万。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日本文坛第一线。
1998年,在渡边淳一的故乡札幌市设立了“渡边淳一文学馆”,已对公众开放。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本书中的各位名医
第一章 乳腺癌
名医访谈吉本贤隆和酒井成身医生
最强组合——乳腺癌的治疗、预防和乳房再造
特别对谈岛仓千代子
我所经历的乳腺癌
患者交流
被告知患上了乳腺癌——当时您是怎么做的?
第二章 肺癌
名医访谈森川利昭医生
居死亡原因第一位,早期发现能治好!
患者交流
切的手术、不切的手术
第三章 胃癌
名医访谈小野裕之医生
复发率为0——“IT刀”的奇迹
名医访谈北岛政树医生
“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和梦幻“鸡尾酒疗法”
特别对谈铃木宗男
癌症教给了我什么
患者交流
胃癌术后最麻烦
第四章 肝癌
名医访谈高山忠利医生
医学奇迹“活体肝移植”的今天
患者交流
肝癌与肝炎的密切关系
患者交流
受害者的悲情控诉——“医源性肝炎”的悲剧
第五章 子宫癌、卵巢癌
名医访谈清水敬生医生
妇科癌症——告诉你百分之百的预防方法
患者交流
“不能放弃怀孕生育!”——苦恼与决断
第六章 大肠癌
名医访谈渡边昌彦医生
向患者推荐人性化的腹腔镜手术
患者交流
终生与癌相伴意味着什么?
第七章 前列腺癌
名医访谈市川智彦医生
术后性生活也OK!——前列腺癌的最尖端治疗方法
患者交流
我们就这样战胜了痛苦的后遗症
第八章 心脏病
名医访谈吉田成彦医生
要从心肌梗死中生还需要知道些什么?
患者交流
让我九死一生的治疗方法
第九章 脑部疾病
名医访谈盐川芳昭医生
脑梗塞和脑出血——不要放过任何征兆
患者交流
脑卒中和后遗症——我们如何战胜它们
第十章 白血病
名医访谈坂卷寿医生
化学疗法、骨髓移植和脐带血移植
患者交流
相信今天——我们这样战胜了白血病
编辑说明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乳腺癌
名医访谈 吉本贤隆医生+酒井成身医生+渡边淳一
最强组合——乳腺癌的治疗、预防和乳房再造
乳腺癌不仅会夺走生命,还会让女人失去作为女性象征的乳房,多少年来令无数女性痛苦不堪。但是近年来治疗方法进步神速,术后生存率急速上升,保留乳房的手术变得越来越容易,乳房再造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普及。
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教授吉本贤隆医生和同为该大学教授、专门研究乳房再造的酒井成身医生两人组成一个小组,正在致力于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已经成为可以治好的疾病了吗?我们就此请教了这对最强组合。
渡边 听说两位教授强强联手致力于乳腺癌的治疗,这可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啊!
吉本 我认为我们一定是这个领域内最强的组合。(笑)
渡边 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起进行治疗的?
吉本 从2006年4月开始的。
酒井 很早以前我们就开始携手合作,吉本先生给我介绍他做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我则负责乳房再造的手术。2006年4月,我从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调到了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是吉本先生邀请我来的。
吉本 是我硬把酒井先生请来的。(笑)
渡边 于是两位就组成了一个强强联合是吗?能不能请两位介绍一下乳腺癌治疗的现状?
吉本 日本的乳腺癌女性患者正在增加,现在已经成了女性癌症的第一位,也是日本女性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人们预测今后患病率还会大幅度增加。
渡边 从年龄上讲是个什么情况?
吉本 在统计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乳腺癌在六十五岁以下的女性癌症致死原因中占第一位。肺癌、大肠癌和胃癌这些癌症,年龄越高,患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也就是说,患上乳腺癌以外的癌症,超过七十岁死亡的人很多,但乳腺癌则是年轻患者居多。
渡边 这可是个大问题啊!
吉本 是的,四十多岁和五十多岁的女性最容易患乳腺癌,这种癌症让患者年纪轻轻就死去。好多人还带着孩子,在家庭和社会最需要她们的时候患了乳腺癌,结果抱憾而逝。已经结婚的患者,给丈夫带来的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也相当大,是一种很麻烦的疾病。
渡边 为什么患乳腺癌的人增加得这么多呢?
前言/序言
《最先端医学:治病还得靠西医》分为常见病卷与重症卷。本卷内容包含了曾广泛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各种癌症以及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白血病与心脏、大脑方面的疾病。
癌症曾经意味着死亡。但今天,癌症治愈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与预后生命期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延长。其主要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早期诊断方法的运用,使得癌症的发现比以前要早得多。此外,治疗手段上,降低患者身体负担的手术方法日益先进,药物与放射疗法的针对性与效果也大大提高。因此,可以说,完全治好癌症已经成为可能。
大家读了本书,就可以了解现在癌症治疗领域采用的最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而是否了解这些情况,无疑对大家今后的健康状况乃至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再重述一遍,癌症已经成为我们漫长的人生中,极有可能经历且必须战胜的疾病之一。如果大家能从这个角度出发阅读这本书,我将感到非常荣幸。
《新世纪的医学革命:挑战与突破》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疾病始终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剥夺健康,缩短生命,制造痛苦。然而,人类从未停止过与疾病的抗争。进入21世纪,医学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医学革命。这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具体医学流派的优劣,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审视当下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由此催生的前沿科学探索与临床实践的颠覆性突破。 第一部分:凛冬将至?重症医学的严峻考题 重症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压舱石”,承担着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维持生命体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关键职责。然而,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负担不断攀升以及新兴传染病的威胁,重症监护室(ICU)的压力与日俱增。这本书将深入剖析当前重症医学所面临的几大严峻考题: “超级细菌”的威胁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失控: 曾经无往不胜的抗生素,如今正面临耐药性菌株的严峻挑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等,正成为ICU感染的“隐形杀手”。书中将详细阐述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回顾现有抗生素的局限性,并探讨新的抗感染策略,如噬菌体疗法、抗菌肽、疫苗研发等,展望摆脱“后抗生素时代”的可能性。 慢性病的“沉疴”与复杂化: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复杂性、多系统累及性以及与衰老过程的紧密联系,给重症监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本书将探讨如何从多角度理解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如何整合多学科的治疗方案,实现对复杂慢性病患者的精细化管理,包括精准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心理社会支持等。 新兴传染病的“黑天鹅”与全球化挑战: COVID-19疫情的爆发,无疑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和重症医学能力的巨大考验。本书将回顾疫情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病毒的变异与传播规律,以及如何建立更具韧性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特别是在重症监护方面,将分析呼吸支持、抗病毒治疗、炎症风暴控制等关键技术的进步,以及未来应对未知传染病的策略。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破链”困境: MODS是危重病的核心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发展涉及炎症、缺氧、微循环障碍、细胞凋亡等多个环节。本书将深入解析MODS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炎症级联反应的调控、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修复、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等,并介绍新兴的器官支持技术,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优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拓展,以及对细胞损伤进行靶向干预的新思路。 第二部分:科技赋能,医学的“破局”之道 面对重重挑战,医学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积极拥抱科技,不断寻找“破局”之道。本书将聚焦于那些正在重塑医学面貌的颠覆性技术与创新理念: 基因编辑与精准医疗的“定向爆破”: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纠正致病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希望。本书将探讨基因编辑在单基因遗传病、癌症治疗,甚至延缓衰老方面的潜力,同时也会审慎分析其伦理风险和安全性考量。精准医疗,即根据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分子特征、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是未来医学的重要方向。本书将深入阐述精准医学的基石——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以及如何将这些“组学”数据转化为临床实践,实现“千人千面”的治疗。 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的“智慧之眼”: 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医学的各个角落。从医学影像的智能识别、病理诊断的辅助分析,到药物研发的加速筛选、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推荐,AI正成为医生得力的“助手”。本书将详细介绍AI在医学影像诊断、疾病预测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用于分析电子病历)、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并探讨AI与人类医生协同工作的未来模式,以及AI在医疗资源分配和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潜力。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的“重塑生命”: 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3D生物打印等再生医学的进步,为修复受损组织、再生器官提供了可能。本书将探讨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构建功能性组织和器官,为器官衰竭和组织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例如,人造皮肤、软骨、血管,甚至是未来有望实现的复杂器官移植。 微创技术与机器人手术的“精益求精”: 机器人辅助手术凭借其高精度、微创伤、恢复快的特点,正逐步改变着外科手术的面貌。本书将介绍腹腔镜、内窥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在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心胸外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展望下一代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如更小的器械、更强的感知能力、远程手术的可能性。同时,也将探讨微创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等领域的突破。 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分析的“海量挖掘”: 随着基因测序成本的下降和电子病历的普及,医学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从这些庞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发现疾病的潜在规律,优化治疗方案。本书将介绍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疾病爆发、评估药物疗效、识别高危人群,以及构建疾病风险模型。 第三部分:人文关怀,医学的“温度”永恒 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医学的本质从未改变——以人为本,关怀生命。本书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深刻认识到,在冰冷的仪器和复杂的公式背后,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以及他们背后承载的家庭与情感。 生命伦理的“十字路口”: 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终末期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不断挑战着我们固有的伦理观念。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公平性等关键伦理问题,并探讨如何在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 医患关系的“重塑与信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变得尤为重要。本书将强调同理心、尊重、透明沟通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多渠道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 empowering patients to becom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ir own care.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的“尊严与慰藉”: 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书将介绍如何通过疼痛管理、症状控制、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提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并为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慰藉。 跨学科协作的“协同效应”: 现代医学的复杂性要求各个学科之间紧密协作。本书将强调肿瘤MDT(多学科会诊)、ICU的团队管理、精神心理与躯体健康的整合等,阐述跨学科协作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新世纪的医学革命:挑战与突破》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当代医学发展脉络的清晰视角。它既看到了重症医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展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更不忘强调医学人文精神的永恒价值。这本书将引领您深入了解这场正在发生的医学革命,理解它如何改变着我们的健康,塑造着我们的未来。它是一次对医学前沿的探索,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