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逻辑与思维方式》以讲解传统逻辑之精华、介绍现代逻辑之要旨、阐述逻辑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为主;为使逻辑与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与现实生活、与经济管理实践相结合,《逻辑与思维方式》在附录中提供了当前多种专业硕士入学考试所必须的逻辑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与解题技巧,并附上作者自己选编的100道逻辑选择题及答案。
内容简介
《逻辑与思维方式》是以作者十余年来在复旦大学开设的同名本科生课程以及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考前逻辑辅导课程的教案为基础修订而成的一部书稿。全书以讲解传统逻辑之精华、介绍现代逻辑之要旨、阐述逻辑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为主。其目的是帮助读者从理论上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从内容上把握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并能熟练运用逻辑学的符号化、形式化方法分析日常的思维推理或论证。同时,为使逻辑与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与现实生活、与经济管理实践相结合,《逻辑与思维方式》在附录中提供了当前多种专业硕士入学考试所必须的逻辑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与解题技巧,并附上作者自己选编的100道逻辑选择题及答案。
《逻辑与思维方式》可作为大学通用基础课、公选课教材使用,同时对于准备参加相关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考生而言也颇具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思维与逻辑
1.1 思维
1.2 思维方式
1.3 逻辑
1.4 思维形式结构
2. 形式逻辑发展简史
2.1 古希腊逻辑
2.2 亚里士多德以后逻辑发展的主要线索
2.3 逻辑与其他科学
3. 学习逻辑的作用
3.1 逻辑与真理
3.2 逻辑与思想表达
3.3 逻辑与谬误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概念
1. 概念的概述
1.1 语词与概念
1.2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 概念的类型
2.1 普遍概念、单独概念、空概念
2.2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2.3 相对概念与绝对概念
2.4 正概念和负概念
3. 概念间的关系
3.1 全同关系
3.2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
3.3 交叉关系
3.4 全异关系
4.明确概念的方法
4.1 定义法
4.2 划分
4.3 限制和概括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命题(上)
1. 命题
1.1 什么是命题
1.2 判断
1.3 语句、命题和判断
1.4 命题形式
1.5 判断的类型
2. 性质命题
2.1 概述
2.2 性质命题的类型
2.3 对当方阵
2.4 准确使用性质命题
2.5 周延问题
3. 关系命题
3.1 什么是关系命题
3.2 关系命题的结构
3.3 关系的性质
4. 模态命题
4.1 模态词
4.2 可能世界
4.3 模态对当关系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命题(下)
1. 联言命题
1.2 联言命题的真值
2. 选言命题
2.1 选言符号
2.2 选言命题的真值
2.3 选言肢的穷尽问题
3. 假言命题
3.1 实质蕴涵
3.2 假言条件
4. 负命题
4.1 否定符号
4.2 命题的否定
4.3 求否定规则
5. 真值表及其应用
5.1 真值表的构成
5.2 括号的用法
5.3 重言式
5.4 真值表的运用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1. 逻辑思维的确定性
1.1 思维形式的确定性
1.2 事物的相对确定性
1.3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2. 同一律
2.1 同一律的内容与要求
2.2 违规分析
3. 矛盾律
3.1 矛盾律的内容与要求
3.2 违规分析
4. 排中律
4.1 排中律的内容与要求
4.2 违规分析
4.3 逻辑规律小结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演绎推理(上)
1. 推理和有效性
1.1 推理和推论
1.2 有效性
1.3 推理的类型
2. 直接推理
2.1 换质法
2.2 换位法
2.3 换质位法
2.4 戾换法
3. 直言三段论
3.1 三段论的构成
3.2 三段论公理
3.3 三段论规则
3.4 三段论的格与式
3.5 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
3.6 三段论的零式判别法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演绎推理(下)
1. 联言推理
1.1 联言合成
1.2 联言分解
2. 选言推理
2.1 相容选言推理
2.2 不相容选言推理
3. 假言推理
3.1 关于假言条件的推理
3.2 纯假言推理
3.3 假言联言推理
3.4 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
4. 命题演算系统简介
4.1 形式化方法
4.2 命题演算系统的构成
4.3 定理的推演(证明)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归纳逻辑
1. 归纳逻辑概述
1.1 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
1.2 归纳与演绎
1.3 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
2. 不完全归纳法和归纳问题
2.1 完全归纳法
2.2 不完全归纳法
2.3 休谟问题
2.4 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
3. 概率的基本知识
3.1 概率
3.2 贝耶斯定理
3.3 复合事件的概率
3.4 概率逻辑
3.5 归纳悖论
4. 因果五法
4.1 因果联系
4.2 求同法(契合法)
4.3 求异法(差异法)
4.4 求同求异并用法(契差并用法)
4.5 剩余法
4.6 共变法
4.7 因果五法的局限性
5. 类比法
5.1 类比的结构
5.2 类比的可靠性
5.3 类比的推广应用
6. 设证法
6.1 设证法的格式
6.2 设证法的原理
6.3 设证法的应用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论证
1. 论证的概述
1.1 论证与推理
1.2 论证的种类
2. 论证的规则
2.1 论题必须明确
2.2 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2.3 论证方式合乎逻辑
3. 辩论与反驳
3.1 辩论的特征
3.2 辩论与诡辩
3.3 反驳
3.4 反驳方法
4. 谬误
4.1 谬误的概述
4.2 谬误类型
4.3 走出思维的误区
本章思考与练习
附录 逻辑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1.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中的逻辑选择题
2.逻辑选择题解题策略
3.逻辑选择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1.思维与逻辑
1.1.2 符号
符号是这样的指号,它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既没有性质上的相似性,也没有客观上的必然性。“脸上的红斑”,这些声音或笔画就是一些符号。“烟”、“弯路”这些声音或笔画也是符号。人们手臂上戴的黑纱是表示哀伤事情的符号,黑纱和哀伤事情之间没有性质上的相似性,也没有客观上的必然联系。
注意:一个事物是哪种指号,决定于这个事物解释者对这个事物采取什么解释。同一个事物,由于对它采取的解释不同和它所表示的对象不同,就可以是不同种类的指号。
1.1.3 语言系统
人类的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它由基本符号、语形规则和语义规则三个部分或因素组成。一种语言的基本符号,也就是这种语言的语词,如人、跑步、刀子,等等;语形规则是关于词组组合的规则,它规定什么样的语词组合是合式的(或合乎语法的),如人跑步,什么样的语词组合是不合式的,如步跑人;语义规则,就是对这个语言系统中的语词、合式的词组和合式的语句的解释。这种解释规定了这个合式的词组表示什么对象,一个合式的语句的解释,规定了这个合式的句子表示什么事态(或事物情况)。
前言/序言
逻辑与思维方式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买来看看,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评分
☆☆☆☆☆
在路上•晃晃悠悠
评分
☆☆☆☆☆
服务很好
评分
☆☆☆☆☆
书不错,纸张也好,是正版的,还会光顾
评分
☆☆☆☆☆
看到那么多人在怀念、追忆、为你的去世不能释怀,我只想说:真的要向你致敬的话,就是最起码要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些;但我觉得第一条很难做到,其他的几条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能够做到的机会,只不过大部分人放弃了这些机会罢了。而第一条,我觉得,其实你也没有做到,“改变世界”这个词,在我的概念中,我所在的国家近百年来,只有两个人做到了,一个姓孙,一个姓毛。至于说你创建了苹果、成立皮克斯工作室,研制出了苹果电脑和iphone,我觉得这些都还不算改变世界——因为就算没有苹果,诺基亚和智能手机本身也会慢慢进化,只不过可能多花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因为未来的趋势是不会变的,只是你看到未来,自己赶在他们前面,超过他们罢了。所以,我觉得“改变世界”是一件很难的事,历史上改变世界的人就那么几个,但我赞同你说的要“与众不同”,要去做很多人做不到的事——即使不能改变世界,但至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英年早逝,却非碌碌一生,而是建树颇多,最终令众人欣赏,你此生做到了你说的那些,也应是了无遗憾了。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这个世界还在不断变化,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的大萧条已经来临,然而危机与变革随时都仍存在。我相信,这个世界对追求创新,追求完美存有执着的人,依然还有很多,他们还会创新创造更多有趣的东西,给人们带来新奇和愉快的体验,因为你已经为很多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相信自己,坚持自己,一个与众不同的榜样前阵瞎忙,攒了一批书没能看,这两天偷闲,先把开复的自传看完。开复是个真诚的人,只有真诚的人的文字,才能让我作为睡前读物。读毕,新想法不多,但仍愿意付诸笔端,算是做个读书笔记吧。
评分
☆☆☆☆☆
正版,一本很不错的书,就是一本教材,可能内容少了点。
评分
☆☆☆☆☆
正版,一本很不错的书,就是一本教材,可能内容少了点。
评分
☆☆☆☆☆
准备好好学习下这方面知识。。。
评分
☆☆☆☆☆
感觉不是太好,凑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