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鲁迅(周树人)和他的弟弟周作人、周建人都已经走进了历史,《鲁迅三兄弟》写了他们各自的事迹,更着重写了三个人的相互关系,一个人作家、一个大汉奸、一个大干部,三个人的际遇以及兄弟之间的爱恨情仇,折射出了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
作者简介
朱正,l931年生于湖南长沙。职业是编辑。1956年出版了《鲁迅传略》。后来在冯雪峰、孙用诸先生的鼓励与帮助下撰写了《鲁迅回忆录正误》一书,订正了许广平等人回忆录中的史实错误。此外还出版了《鲁迅传》(简体字版书名为《一个人的呐喊》),《鲁迅的人脉》、《重读鲁迅》(与邵燕祥合著)、《反右派斗争始末》以及《从苏联到俄罗斯》(与蓝英年合著)。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快乐的童年
二 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
三 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
四 大哥到日本去了
五 两兄弟在东京
六 在寂寞里
七 两兄弟与《新青年》
八 聚居在八道湾
九 兄弟失和
十 两兄弟与《语丝》
十一 许广平来了
十二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十三 鲁迅在厦门
十四 被血吓得目瞪口呆
十五 论战中的两兄弟
十六 分道扬镳
十七 在“事变”中求生
十八 反法西斯斗争
十九 文场与战场
二十 鲁迅之死
二十一 汉奸与义民
二十二 高级干部与政治贱民
二十三 两兄弟的最后岁月
主要征引和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1911年2月6日的信:“今年仍无所之,子英令续任,因诺暂理,然不受约书,图可随时逭遁。”还是想离开。
3月7日的信:“卖田之举去年已实行,资亦早罄,迩方析分公田,仆之所得拟即献诸善人,事一成当即为代付刊资也。”可见当时的困窘,最后一点田地去年就卖了,而且卖得的钱也早用光了,现在是卖几房公有的田。他表示,这钱如果到手,他就代许寿裳付给《小学答问》的刊资,这是章炳麟的著作,正由他的门生集资刻印中。信中谈到作人的事:“起孟来书,谓尚欲略习法文,仆拟即速之返,缘法文不能变米肉也,使二年前而作此语,当自击,然今兹思想转变实已如是,颇自悯叹也。”如果是早两年,他也许会支持作人学法文的计划吧,现在经济力量已经不允许了。他打算去日本接他们回来。
4月12日的信:“协和自暌隔后,仅来一书,言离甚病,并令赓译质学,义不可却,已寄两帖”,张协和要他帮忙译化学书。信中在谈到学校情况之后,接着说:“希冀既亡,居此何事。三四月中,决去此校,拟杜门数日,为协和译书至完,乃走日本,速启孟偕返,此事了后,当在夏杪,比秋恐又家食,今年下半年,尚希随时为仆留意也。”接着又说到已代许寿裳付了《小学答问》的刊资十五元,“此款今可不必见还,近方售尽土地,尚有数文在手,倘一思将来,足以寒心”。
前言/序言
鲁迅三兄弟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鲁迅(周树人n)和他的弟z弟周作人、周建人都H已经G走进了历史,S《鲁迅三兄弟》写了他们各自a的g事迹,更着重
评分
☆☆☆☆☆
喜乐后觉如梦似幻,苦痛方能铭记怀心。快活的多逍遥,清扫那些不足为人道的琐碎,剔除皮肉顽疾,骨子里的唯恨多,唯情少。这无疑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只是太辛劳,也太残暴。生来缺少温柔的天分,便纵使极力克制忍耐也有熬尽、到头的时候,无过。放下周家后院,一时难以认他回知堂,闲心逸志,文人风流落荒而逃,只有唤他作二先生以别往日残留的印象。对于大先生,则又从中取得几分木讷的深情,以改素日刚硬之面貌,而他的个别冷漠仍从一而终,如影随形。多的且不论,后院那无邪天真的笑声和刀枪不入的信仰现在看来,都如院中草木,注定要各自枯死在峥嵘的岁月里,或悄然寂静或气势宏烈。
评分
☆☆☆☆☆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
评分
☆☆☆☆☆
持卷不问窗外事,翻书难闻柴米香。或许此生在世,仅以读书遣兴,造文排忧为业是忤逆常理的,人总脱不开一个凡字。而生活的重担,时局的拖累方为修行的要义,苦雨,凄风,人事的漫长寂寥,皆是在劫难逃。莫要怨一生太长,长而多辱多灾,也莫惜其匆匆,未来得及澄心换骨,撂清两袖尘风。然,取长补短亦无能为力,只好撒手,任其。
评分
☆☆☆☆☆
评分
☆☆☆☆☆
据说,现在是“盛世中国”,国力“空前强大”,社会“进步空前”,文化“空前繁荣”,然而,从这里看到的寂寞,我难以不怀疑:今天中国这种“繁荣”的文化究竟是什么一种文化?
评分
☆☆☆☆☆
持卷不问窗外事,翻书难闻柴米香。或许此生在世,仅以读书遣兴,造文排忧为业是忤逆常理的,人总脱不开一个凡字。而生活的重担,时局的拖累方为修行的要义,苦雨,凄风,人事的漫长寂寥,皆是在劫难逃。莫要怨一生太长,长而多辱多灾,也莫惜其匆匆,未来得及澄心换骨,撂清两袖尘风。然,取长补短亦无能为力,只好撒手,任其。
评分
☆☆☆☆☆
据说,现在是“盛世中国”,国力“空前强大”,社会“进步空前”,文化“空前繁荣”,然而,从这里看到的寂寞,我难以不怀疑:今天中国这种“繁荣”的文化究竟是什么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