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旅行的艺术》是本好书,好就好在总体上,它并不是劝人走出家门去旅游,作者对自己旅游经历的叙述给人的观感是心不在焉,厌倦地勉强为之,反而从一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不旅游和少旅游抱有欣赏之情,例如他写到于斯曼小说《逆流》里的主人德埃桑迪斯公爵,此人住在巴黎市郊一幢别墅里出不出户,因为喜欢狄更斯小说,有一天决定去坐火车去伦敦逛逛。他到了火车站,开车前,去了车站附近一间英国人常来光顾的酒吧,后来又去了隔壁的英式小餐馆,结果提前体验到了英国的生活,然后就变得疲乏和厌倦起来,最后他出人意料地打道回府,并检讨了一番:“既然一个人能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难道他不已置身伦敦了吗?伦敦的气味、天气、市民、食物,甚至伦敦餐馆里的刀叉餐具不都已在自己的周遭吗?如果真到了伦敦,除了新的失望,还能期侍什么?……我竟然不肯相信我忠实可信的想像力,而且居然像老笨蛋一样相信到国外旅行是必要、有趣和有益的,我一定是有些精神异常了。”
评分这股“行万里路”之风倒是于今为烈,我看大半是饱暖思淫欲的结果,偏是没多少人把“读万卷书”当成目标。人人都当徐霞客,可出手的大多是些不着调的“游记”、“攻略”什么的,境界比余(秋雨)还差,还旅游个啥?
评分明显没有同系列的演讲的艺术好
评分看包装磨损了些,希望内容给力
评分可以
评分评分
我也是这样想的,总结一下与同道共勉:爱生活,多读书,少旅游,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评分不晓得哪个古人发神经,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多读书、多行路好像一并成了读书人的份内事,不过我看99.9%的古代读书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读书不过是反复读科举考试大纲范围内的书,出行不过是从后花园里的小姐那儿骗点盘缠进京赶考罢了。不错,有过那么几位:李白,徐霞客,顾炎武等等,可是根本不具有代表性嘛。
评分我对旅游的确偏见不少,但不代表我绝不参加旅游,不过多数都是出差时随大流而已,要么是单位组织的,自己单独出行的只有一次,我对这样的出行心有向往(向往而已,少有实践),原因只是像《三个男人一个孩》(Three Men and a Baby)电影里所说的:“A man needs to be alone sometimes.”不过我发现干别的很多事也能有这样的享受,比如读书,比如工作。总而言之,在读书和旅游比起来,我宁愿当个(已读)书本收藏者,也不愿意当个目的地收藏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