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设计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是全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系列教材之一,这套教材能以广阔的视野密切注视国内外新研究成果,既关注当代本专业学术研究,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关注中国传统设计的优秀思想和理论成果;既注重整体和宏观的理论建构,又注重设计实践的价值和需求;既有深入的理论探讨,又有设计实践的案例分析;既能提供深刻的理论资源和信息,又有多种方法、思路的借鉴和价值。本教材由我国著名设计美学研究专家徐恒醇编著,是国内设计美学研究的代表性著述,也是设计美学的较佳教材。
内容简介
设计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即美学问题,而设计的形式对于设计艺术而言具有本质意义。如何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设计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提供了理论基础、视点和方法。《设计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由我国著名设计美学研究专家徐恒醇编著,全书共六章,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畴论、符号表现论、风格变迁论、图文并茂,理论深刻但文字简洁易懂,是国内设计美学研究的代表性著述,也是设计美学的较佳教材。
作者简介
徐恒醇,1938年生于北京。原为工程师。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9——1993年曾两度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著有《理性与情感世界的对话一科技美学》、《生态美学》、《艺术设计学》(合著)、《西方美术史——中世纪美学》等著作。
内页插图
目录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形态构成论
第一节 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1.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与功能启示
2.人工形态的构成
第二节 人的感知特性与完形理论
1.感知觉与感受性
2.人对产品的感知方式
3.完形理论
第三节 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
1.技术的产生和历史的发展
2.艺术的形成过程
3.技术与艺术的异同
第四节 产品形式的构成与意境
1.技术规定陛与形式自由度
2.功能形态与几何造型
3.意境的营造
第二章 功能转化论
第一节 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
1.需要作为人的本性
2.审美需要的渗透性
3.审美淘汰与情感性消费
第二节 产品的功能及其划分
1.功能与形式关系之辩
2.产品与人的相互关系
3.功能三分法:实用、认知与审美
第三节 功能转化原理
1.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
2.人的实践活动的双向结构
3.实用、认知因素向审美因素的转化
第四节 审美创造与意象生成
1.人的需要是激发创造的泉源
2.意象生成与深层心理
3.审美创造原理
第三章 文化整合论
第一节 文化的形态构成
1.文化概念的界定
2.文化的形态及其特征
3.文化进化与文化整合
第二节 设计文化的构成
1.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2.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
1.时代潮
2.生态设计
3.生活方式及时尚的美学阐释
第四节 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
1.市场效应的二重性
2.适应市场与创造市场
3.商品审美价值原理
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第一节 形式美
1.形式与形式美的概念
2.人的形式感的形成
3.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第二节 技术美
1.一个范例的剖析
2.美的本源:技术作为人的劳动形态
3.技术美的深远意义
第三节 功能美
1.在美与善之间
2.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3.功能美的意义和内涵
第四节 艺术美
1.纯粹艺术的类型
2.艺术形象与同质媒介
3.艺术抽象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五节 生态美
1.生态美的构成
2.生态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功能
第五章 符号表现论
第一节 符号与传播
1.语言与文化传播
2.两种符号学理论
3.表象符号与推论符号的区别
第二节 建筑语言与产品语言
1.建筑语言的研究
2.产品语言的构成和应用
第三节 产品造型的符号学规范
1.语构学要素及其规范
2.语义学要素及其规范
3.语用学要素及其规范
第四节 商标与广告的形象设计
1.商标的形象设计
2.广告策略与广告形象
第六章 风格变迁论
第一节 风格范畴的内涵
1.我国关于风格的理论
2.西方的风格理论
3.建筑风格论
第二节 中国器物风格的演化
1.传统建筑的风格特征
2.陶瓷器皿和家具风格
3.传统器物风格的范畴说
第三节 西方工业产品风格概略
1.工业产品风格的变迁
2.各国产品风格特色
第四节 装饰的审美趋向
1.装饰的由来
2.装饰与审美心理
3.现代装饰的趋向
参考文献
作者后记
精彩书摘
审美需要的产生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从本能的欲望过渡到审美需要,既是一个社会性的历史过程,也是个体性的情感过程。人的审美需要是在摆脱了直接的生存困扰和物质欲求的前提下形成的,它成为人类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确证。
自我意识的初级形式便是人们想在对象中直观自身的感觉,这是审美需要产生的心理根源。对此,黑格尔曾经指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当人们有了沉思自我、深思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他就会进一步发现一个新的情感世界,进一步发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
在审美活动中,个人的精神需要、个人的生命表现能够成为世界的一面镜子,使得人对于世界认识的深度与自我体验的深度融合成一种新的直接性。因此,审美的对象具有可感知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具有能唤起审美意向的感染力和情感激发作用,同时还具有社会性的思想意蕴。
审美需要的唤起和满足,是以审美态度的确立为前提。态度是人的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趋向。它为人们进入特定的行为方式提供导向。审美态度是审美需要引发的,从而使人沉浸在一种物我交融、浮想联翩的情境之中。日常生活中人们是以功利性的实践态度为主导的,当暂时中断实践活动的进程而转入审美态度时,便会形成强烈的审美期待。审美活动产生在平和的心境下。审美对象的刺激唤起审美主体的兴趣和兴奋,审美的感知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其中有想像力和理解力的共同作用,它保持着感受的具体鲜活的个性特征和领悟的直觉整体性。
人的审美需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层次,其中包括从感官的愉悦到意蕴的领悟、价值的体验到精神境界的升华。最初级的需要便是悦耳悦目,即通过直接的感官刺激引发超越生理层次的愉快,给人赏心悦目的心理感受。进一步的需要便是悦心悦意,即通过对于形象意蕴的领悟突破感知的有限性,体验到事物深层的无限意味。更高层次的审美需要便是悦志悦神,即通过对精神的激荡达到超越道德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价值的体验和志向的激励。
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情感两者存在着激发和反馈的关系。审美情感受到人的不同审美需要的制约。对于同一个审美对象的情感反应会因审美需要的不同而迥异,从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也反映在审美的时效性和变易性上。当一种情绪状态达到高潮后,便会自行削弱下去,在知觉中对于经久呈现而缺乏变化的刺激模式会产生厌倦及抵制。正如再美味的佳肴长期食用也会产生厌腻一样。
在意识化水准上,审美需要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其中包括有明确意识的、前意识的和潜意识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在《梦的解析》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三个层次。其中能被意识化的心理活动是指能认识到的并且具有明确的对象指向的;前意识的则是通过注意力可以从感觉和形象记忆中唤起的,从而再进入意识层次的东西;潜意识则是与某种感觉、本能及原始意象相关的深层心理。潜意识层次的需要更多地涉及抽象艺术的因素。每一种思想意念和情感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符号表现。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作为一种潜在欲望的满足手段,可以看作是一种白日梦,它可以在审美的世界中使人得到一种想像中的满足,这是一种代偿作用。当一种体验不能在现实中获得时,可以通过审美在想像中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此外,在审美中还可以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迁移,如审美具有情感渲泄作用,还可以使人的兴趣目标产生转移,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某种寄托。这些都是审美的代偿功能,这些需要可能存在于人的不同意识层次之中。
人的审美需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的精神活动来获得满足,如艺术欣赏或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它也融合和渗透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物质活动过程中,在获得某种物质或功能满足的同时,也会追求在审美上的满足。正如墨子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这就是说,在人的衣食住行中,当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时,便生发出相应的审美需要。因此物质消费中的审美要求具有一定从属性,它是以前者为取向的;同时也具有伴生性,使人的任何物质活动本身也充入精神生活的内容。审美需要的渗透性,使人的日常生活也转化为一个审美的世界,整个生活环境都成为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表征。这样就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充满愉悦和情感体验。
3.审美淘汰与情感性消费
市场经济把企业对产品的生产纳入了商品生产的轨道。商品的生产是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标的。在这里,消费活动是人们满足需要的过程,而需求则是人们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消费、需要和生产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说,生产在外部提供消费的对象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
前言/序言
设计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